(课堂笔记)标准物质选择及管理.docx
标准物质管理体系标准物质作为量值溯源与传递的载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标准物质的合理选择与管理对于确保上述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标准物质的管理体系、选择、维护及核查等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标准物质体系首先是保障标准物质生产者生产出合格、有质量保证的标准物质,并给出正确使用的指南;其次是保障标准物质用户选择适用的标准物质,正确使用标准物质,并正确利用通过标准物质得到的数据。下图分别是国际ISO标准物质指南体系与中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架构。 ISOG30:2015标准物质精选术语及定义 ISOG3k2015标准物质证书、标签及附带文件内容 ISOG33:201S标准物质使用的良好实践- 由原来的ISOG32:1997、IS033:2000合并- 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覆盖从有证标准物质(CRM)到标准物质(RM)的应用- 增加更多关于标准物质选择与处置的内容- 中国计量规范JJF1507-2OlS标准物质的选择与应用基本等效,原则一致,细化补充 ISOG34:2006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通用要求今ISo16034:2016 ISOG35:2006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统计学原理 ISOG80:2014质量控制物质的内部制备 ISOTR79:2015标准物质定性特性标准物质实例 ISO"R10989:2009标准物质分类及关键词指南 ISOrTR11773:2013标准物质的分球分发 ISOfR16476z2016标准物质所赋呈值计显溯源性的建立与表示ISOX标准;ISOGY导则;ISOTRY技术报告国家标准物质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架构:基础依据国际计量售词术语(<M) 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鲁(GUM) 国际比对与标准物质互认相关善研制生产JJFlOO5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和定义(等效ISo G30)JJF134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等效ISo G34)JJF1343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等效ISe) G35)JJF118陶准物质证书、标签编写规则(等效ISO G31)使用 管理支撑JJF 1507标准物质的有效选择与使用(等效ISo G33)JJF121麻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规则 标准物质质量传递与溯源性保证 标准物质定级评审标准物质选择1、基本信息评估及适用性在选择标准物质的时候,标准物质的基本信息评估及适用性需要重点考虑:标准物质生产者的质量体系、信誉、技术能力,获得1S09000系列认证和ISO导则17025实验室认可,并不能证明该实验室具有标准物质的生产能力;包装、供应状况、价格;危险、有毒化学品的标准物质的运输与进出口方面的限制;对材料及加工制程过程的描述;标准物质的预期用途;特性值及相关(扩展)不确定度;定值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保质期;包装及使用指南;规定的保存条件等内容。在涉及危险、有毒化学品的标准物质的运输与进出口方面的限制,除与品种有关,还与标准物质的包装量、一次发运量、形式(纯品、溶液)、包装运输条件、分发渠道等有关。2、与测量系统的相关性(1)特性量的种类及定值方法标准物质提供的特性量应与测量程序所测量的被测量相同。某些标准物质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方法或专属领域的应用,应对证书中该类说明加以注意,防止误用。(2)特性量水平标准物质的特性量水平应与待测样品的水平相适应,如浓度水平。(3)可接受的不确定度水平特性量的相关不确定度水平应与对精密度、正确度和不确定度的限度要求相适应。法制计量领域中,被测量的正确度限度要求(最大允许误差)与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之比达到3:1或以上比例时,通常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在化学及生物测量领域,受可选择标准物质的限制,该要求并不总能达到。较小的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能够体现研究水平,但在不规范的情况下,也可能是由于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缺少了对均匀性、稳定性、定值或核验等方面合理的考虑。用户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一定先用最高等级的标准物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溯源性和适于使用目的。(4)基体及可能的干扰当用于开展方法确认、质量控制及一些基体效应较为严重的测量方法/程序(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校准时,标准物质基体应与测量程序所涉及的样品基体尽可能接近。标准物质制备加工过程中引入的物质应不对其应用产生影响。采用多种单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配制混合标准溶液时,必要时应考察所使用标准物质的杂质含量情况,以避免交叉污染与干扰。选购前应了解标准物质在基体方面的信息,包括一些可以反映标准物质基体组成的参考值或信息值。用于校准的溶液标准物质,应考察溶剂基体类型,对稀释时溶解性的影响,或与实际样品在仪器灵敏度响应方面的差异。小结形式:标准物质可以是测试件、制造件或粉末,也可能制备成不同的形式,如冻干与冰冻样品。原则上,标准物质应与待测样品具有相同或接近的形式。最小取样量:只要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了确保所抽取子样具有批量代表性的最小取样量,用于测量的取样量应不小于该最小取样量。用量:标准物质的用量应足以满足整个实验计划中的应用,包括根据需要考虑的储备样,避免在一个给定的测量过程中,更换使用另一批次或单元的标准物质。稳定性:只要可能,标准物质应一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特性值的稳定。3、标准物质级别方面的考虑用于校准、材料赋值、方法正确度确认、技术仲裁或认证评价时,应优先选择有证标准物质。用于开展质量控制时,可根据经济等方面的考虑采用质量控制或工作用标准物质。在使用非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日常质量控制的同时,应注意尽可能以一定的频次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提供的非标准值(如信息值),不能按照有证标准物质使用。标准物质维护管理1、标准物质维护基本要求标准物质的量值及不确定度只有在正确的保存、使用条件下才是有效的。一个质量合格的标准物质,如果不当使用,也会对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标准物质在开展分析方法的确认评价、分析仪器的校准与测量质量控制等活动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使用前应认真全面阅读标准物质证书,了解标准物质量值特点、溯源性、定值方法、化学组成、最小取样量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标准物质证书应妥善保管,由经销商处得到的标准物质要仔细核对!2、运输和保存标准物质的运输、保存条件与标准物质量值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应注意证书中是否对标准物质的运输和保存有特殊要求,如冷藏、避光和开封后的保存等,如果有,应严格遵守。对于一些标准物质,低温保存条件可能反而会导致缩聚、吸附等现象,从而不利于保持其量值的稳定性,这一点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在接收到标准物质时,应立即按照证书确认运输状态,按规定的保存条件保存。3、使用时限应在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有效期限内使用标准物质,超过保持期的有证标准物质也许依旧稳定,但如未经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确认并重新发布证书,不应使用,开封后的标准物质,尤其是含有挥发性组分或生物基体等所含组分易变的标准物质,开启后,极易引起量值的变化。在打开后应尽快使用,并评估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明确规定为一次性使用的标准物质,应严格遵守。4、取样与预处理标准物质的包装量不能作为准确转移的量。包装量非常小(如mg级)的标准物质应首先检查是否有称量条件。如果证书中规定了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那么使用标准物质时的实际取样量应不低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当小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使用时,证书中声明的标准物质特性量和不确定度等参数可能会由于标准物质的不均匀性而不再有效。应特别留意证书中给出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一些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只有用户严格按照证书中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条件进行配制时才是有效的。例如,有些吸湿性的标准物质要求在含五氧化二磷的干燥器中放置24小时才使用。PH标准物质在规定的配制方法和温度条件下使用才有效。避免污染、挥发、吸潮、氧化等的措施,环境要清洁;可多次使用的标准物质,开盖时间尽可能短,取样工具洁净,取样方式正确,用完后将瓶盖盖紧。有外包装标准物质的应还原,保持其包装的完整性,然后放回原处或其它妥善位置保存,同时应有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以跟踪使用与保存情况;使用自动进校器进行测量的情况,最好将标准物质分到多个样品瓶,例如一个序列要进9次标准物质,可将标准物质分开3个样品瓶中,每个样品瓶只进样3次,以降低溶剂挥发和进样针对测量结果影响的风险。小结包装容器:有些物质(如汞)在塑料瓶中容易产生吸附现象。稀释剂:不同稀释剂的稳定效果可能不同。容量器具:特别是使用微量注射器的误差,不同的微量注射器或移液枪之间的差异可以达到10%-15%测量系统:如果系统不稳定、噪音高、灵敏度低、重现性差、测量条件经常变化或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即使使用了标准物质也得不到准确可靠的结果,则不要使用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核查1、标准物质的核查基本要求标准物质的核查是为使标准物质的特性值保持在规定限度内所必须的一组操作,包括对特性值、保存条件、正确使用所做的、适当的周期性检查。用户应根据标准物质的不同特性,制定相应的核查措施。1SO/1EC17025中规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对于有证标准物质,在按照证书所规定的条件和方法保存、使用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核查措施,如对包装、标准、证书完好性、保持期、保存条件等的检查等。对于已开封可多次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应检查其使用情况,必要时根据其稳定特性、异常保存条件、测量结果可信度等,对特性值开展核查。内部制备的标准物质或校准物等,为确保较早赋予的特性值在其不确定度范围内有效,应制定对其特性值的核查或稳定性监测计划,特别是长期使用该标准物质或校准物时。2、标准物质的核查的方式(1)直接方式即将使用中的标准物质或校准物与新制备、新开启或量值经过确认的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进行比较测量或采用一种可靠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2)间接方式包括分析采用该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获得的对诸如标准物质、留样、剩余能力验证样品或质量控制物质的测量结果并评估新旧测量结果变化或使用新校准物后的影响;采用质量控制图进行趋势检查或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等。所采用的特性值核查方式应根据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水平、实验室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等选择。如对于由实验室制备的校准物,如果校准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是日常测量不确定度的次要分量,则可采取间接方式进行量值核查。3、特性值核查的周期和频次应根据标准物质的特点制定,如:对于稳定性预期良好的标准物质,可适当放宽特性值核查的时间间隔。实验室可通过日常的质控结果和质控图来监控RM的稳定性。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没有质控数据时,期间核查的频次可以参考以下建议:未开封的CRM:核查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证书规定的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正确保存。己开封且未使用过多或可重更使用的CRM,按证书要求,在开瓶有效期内,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如果检测结果出现离群值、储存条件发现变化等,使用人员对其量值产生怀疑时,需要增补期间核查频次。问:有证书(CertifiCate)的标准物质就是有证标准物质(CRM)吗?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有证标准物质”的含义。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值的标准物质”。因此,有证书的标准物质不一定就是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溯源性和不确定度声明;(2)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认定符合由ISo指南34和指南35给出的有效程序,我国已将上述指南等效转化为JJFI34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和JJFI343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成为国家标准物质的评审、发布的技术依据。0211J:选择、购买和验收标准物质时应考虑哪些要素?答:用户在选择、购买标准物质时,应考虑以下要素:(I)特性量的种类及定值方法:某些标准物质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方法或专属领域的应用,某些标准物质的值有特殊规定,如含结晶水的值,应对证书中该类说明加以注意,防止误选误用。(2)特性量水平:标准物质的特性量水平应与日常测量样品的水平匹配。(3)可接受的不确定度水平:标准物质特性量的相关不确定度水平应与日常测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限度要求匹配。(4)基体及可能的干扰:标准物质用于开展方法确认、质量控制以及一些基体效应较为严重的测量方法的校准时,基体应与日常测量样品基体尽可能接近。(5)形式:标准物质可制备成不同的形式,如冻干与冰冻样品,制备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相同特性在标准物质与真实样品中的行为差异,从而产生互换性问题,选购前应充分调研。(6)最小取样量:只要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了最小取样量,用于测量的取样量应不小于该最小取样量,因此选购时应考虑最小取样量是否能满足测量方法要求。(7)用量:标准物质的购买用量应足以满足整个实验计划中的应用,包括根据需要考虑的备样。(8)稳定性:选购前应确认所购买批次标准物质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时发生过期的情况。对于购买到的标准物质,在收到后应首先对照证书确认标准物质的运输条件符合要求,然后核对品种、数量等是否与购买要求一致;包装、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证书;是否在证书声明的有效期内等,核对完毕后,立即按照证书中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研制或发售单位联系。03问:有证标准物质和其它标准物质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答:首先应明确,只有有证标准物质提供的认定值或标准值才能够用于校准、为其他物质赋值以及测量正确度确认,并通过其使用来声明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在我们的日常测量中,还会使用其它类型的标准物质,它们主要用于开展测量质量控制、测量精密度确认等。有时,在缺少有证标准物质的情况,也不得不使用这些标准物质来开展校准等活动,但是应进一步评估这些标准物质是否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特征,或溯源性和量值不确定度水平能够充分满足测量结果溯源性和准确度要求。04问:有证标准物质的参考值或信息值怎么用?答:有证标准物质的证书中,有时会提供一些额外的参考值或信息值,这些值通常缺少明确的计量学溯源性,缺少不确定度信息或不确定度评估不全面,因此它们的主要用途是帮助用户了解标准物质基体组成,判断标准物质的适用性,或视可靠程度用于开展测量质量控制。05问:标准物质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吗?答: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研制单位根据稳定性研究数据,为了确保标准物质量值及不确定度的可靠性而确定的,因此,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到期后未使用的标准物质也许仍旧稳定,对于一些批量较大、稳定性周期较长(如五年)的标准物质,研制单位有时会提供延长有效期的服务,但是在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研制单位保证的情况下,用户如果继续使用该标准物质,需自行承担责任。06问: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有什么意义?答: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是在均匀性研究中规定的。使用标准物质时的实际取样量应不低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当小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使用时,证书中声明的标准物质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等参数可能会由于标准物质的不均匀性而不再有效。07标准物质的测量值一定要在不确定度之内吗?答:如果实验室对标准物质的测量值超出了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范围,是不能直接得出测量结果存在偏差的结论的,原因是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U标准物质仅包括了与标准物质定值、均匀性、稳定性有关的不确定度,没有涉及用户在实验室里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有关的随机不确定度U测。因此,应采取通用公式判断标准物质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08问: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证书中规定的条件使用和保存标准物质?答: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使用和保存条件是确保的必要条件。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是在稳定性研究中确定的,而标准物质的使用条件,如温度、配制方法、干燥方法、水分校正方法、混匀方法等,则是标准物质定值过程严格确定和遵守的,要按照规定使用和保存标准物质。09标准物质保存的6点要求1、标准物质宜区别于普通试剂,独立保存,不要和试剂保存在同一个冰箱里。2、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由保管人建立标准物质登记记录(台帐),内容包括:名称、编号、批号(如有)、成份、特性值、生产者、购入日期、有效日期、购入数量、保管人、领用人及领用日期、存放环位或经销单位联系。境要求及存放地点等信息。同时宜保存标准物质的证书或说明书等。如有问题,及时与研制(生产)单沟通。3、标准物质按照其证书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在存储、取样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适宜措施,避免沾污、挥发、吸潮、氧化等。4、在标准物质的保存、使用期间,标签宜保持清晰和完整。实验室内部配置、标定的标准溶液宜有统一的标签,内容包括:标准溶液名称、浓度、溶剂、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标定人等内容。5、检验检测机构储存的标准物质如果属于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的,根据其种类和危险特性,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安装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泄漏、通风等设施及设备,并对存放的场所进行监测、监控、记录和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是至关重要的。6、检验检测机构若条件许可,建议建立标准物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便高效、动态、智能化的管理标准物质。选择、购买标准物质应考虑哪些要素?1、特性量的种类及定值方法:某些标准物质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方法或专属领域的应用,某些标准物质的值有特殊规定,如含结晶水的值,应对证书中该类说明加以注意,防止误选误用;2、特性量水平:标准物质的特性量水平应与日常测量样品的水平匹配;3、可接受的不确定度水平:标准物质特性量的相关不确定度水平应与日常测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限度要求匹配;4、基体及可能的干扰:标准物质用于开展方法确认、质量控制以及一些基体效应较为严重的测量方法的校准时,基体应与日常测量样品基体尽可能接近;5、形式:标准物质可制备成不同的形式,如冻干与冰冻样品,制备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相同特性在标准物质与真实样品中的行为差异,从而产生互换性问题,选购前应充分调研;6、最小取样量:只要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了最小取样量,用于测量的取样量应不小于该最小取样量,因此选购时应考虑最小取样量是否能满足测量方法要求;7、用量:标准物质的购买用量应足以满足整个实验计划中的应用,包括根据需要考虑的备样;8、稳定性:选购前应确认所购买批次标准物质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时发生过期的情况。2Q:新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如何验证?对于购买到的标准物质,在收到后应首先对照证书确认标准物质的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核对品种、数量等是否与购买要求一致,包装、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证书,是否在证书声明的有效期内等。核对完毕后,立即按照证书中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研制或发售单位联系。3Q:有证书(certificate)的标准物质就是有证标准物质么(CRM)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的含义。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值的标准物质”。因此,有证书的标准物质不一定就是有证标准物质。4Q:有证标准物质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溯源性和不确定度声明;2、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认定符合由ISo指南34和指南35给出的有效程序,我国已将上述指南等效转化为JJFI34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和JJF1343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成为国家标准物质的评审、发布的技术依据。5Q:有证标准物质和其它标准物质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首先应明确,只有有证标准物质提供的认定值或标准值才能够用于校准、为其他物质赋值以及测量正确度确认,并通过其使用来声明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在我们的日常测量中还会使用其它类型的标准物质,它们主要用于开展测量质量控制、测量精密度确认等。有时,在缺少有证标准物质的情况也不得不使用这些标准物质来开展校准等活动,但是应进一步评估这些标准物质是否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特征,或溯源性和量值不确定度水平能够充分满足测量结果溯源性和准确度要求。6Q:有证标准物质的参考值或信息值?有证标准物质的证书中,有时会提供一些额外的参考值或信息值,这些值通常缺少明确的计量学溯源性,缺少不确定度信息或不确定度评估不全面。因此它们的主要用途是帮助用户了解标准物质基体组成,判断标准物质的适用性,或视可靠程度用于开展测量质量控制。7Q:标准物质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吗?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研制单位根据稳定性研究数据,为了确保标准物质量值及不确定度的可靠性而确定的,因此,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到期后未使用的标准物质也许仍旧稳定,对于一些批量较大、稳定性周期较长(如五年以上)的标准物质,研制单位有时会提供延长有效期的服务,但是在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研制单位保证的情况下,用户如果继续使用该标准物质,需自行承担责任。8Q: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证书中规定的条件使用和保存标准物质?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使用和保存条件是确保的必要条件。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是在稳定性研究中确定的,而标准物质的使用条件,如温度、配制方法、干燥方法、水分校正方法、混匀方法等,则是标准物质定值过程严格确定和遵守的,不按照规定使用和保存会导致标准物质的量值不再有效,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出现偏差。9Q:打开后的标准物质如何保存?标准物质证书中有时会规定“一次性使用”,这些标准物质一般不稳定或具有较高的量值准确度,如安甑瓶分装的国家一级溶液标准物质,在打开包装后量值易发生超出不确定度范围的变化,应按照要求尽快移取,不能留存后反复使用。可一次性制备成中间标准储备溶液保存、使用。对于可多次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确保标准物质包装单元开封后的恰当保存和包装、证书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某些情况下,有必要根据证书要求,对剩余的物质进行重新密封包装。取样时应采取防止沾污的措施。10Q: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有什么意义?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是在均匀性研究中规定的。使用标准物质时的实际取样量应不低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当小于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使用时,证书中声明的标准物质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等参数可能会由于标准物质的不均匀性而不再有效。HQ:标准物质的测量值一定要在不确定度之内吗?如果实验室对标准物质的测量值超出了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范围,是不能宜接得出测量结果存在偏差的结论的,原因是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U标准物质仅包括了与标准物质定值、均匀性、稳定性有关的不确定度U测,没有涉及用户在实验室里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有关的随机不确定度。因此,应采取以下通用公式判断标准物质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测-Q标准值Ju;+UA简化公式:Q测-。标准值JUJ+(4QS代表标准偏差,n代表重复次数,t值可根据n和置信概率水平查表得到。此外,要注意在测量条件达到稳定后使用标准物质,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12Q:校准用标准物质的稀释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用户购买到的校准用标准物质常常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使用,应做好这些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稀释配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与稀释剂需要引起注意:有些物质用玻璃瓶存储时,容易受降解或溶出影响,这时就要使用其它材料的瓶子,如K、Na等元素溶液标准物质需采用塑料瓶保存;有些物质用塑料瓶存储则会发生吸附或溶出,如汞在塑料瓶中可能会产生吸附现象,因此选择玻璃瓶较为可靠。所采用的稀释剂除了应对空白进行必要的控制外,不同的稀释剂其稳定效果也不同,原则上应按照检测标准方法中规定的稀释剂品种及浓度进行配制。标准物质称量、稀释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如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应经适当的校准或检定确认符合精度和准确度要求,特别是有机分析中使用的微量注射器和移液枪的误差较大,应注重进行日常校准。13Q:标准物质如何开展量值核验?如何在使用环节做好标准物质的量值控制常常是用户困惑的问题。标准物质的量值控制应分以下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1、对于有证标准物质,只要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条件和方法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量值是有保障的,这类标准物质的核查应简化为检查包装、标签及证书的完好性、有效期、保存条件等;如果是开封后可多次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除了上述核查外,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文件规范其后续使用和管理,定期检查其使用的情况,必要时与另一未开封单元或批次的标准物质通过比对进行量值核验。2、对于内部标准物质或实验室由有证标准物质制备的校准溶液等,由于没有充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数据,严格的量值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可采取的方式视实验室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灵活掌握,如利用质量控制图进行趋势检查、通过上下批标准物质量值比对或实验室间比对验证量值的准确性等。此外核查的频次要根据标准物质的特点制定,稳定性预期良好的标准物质可相对放宽核查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