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6934649       资源大小:158.95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docx

    T/CECS×××-202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eeningSoilAmelioration(意见征求稿)中国XX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eeningSoilAmeliorationT/CECS×××-2024主编单位: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辰山植物园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24年XX月X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2X北京,t.Z-刖百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2)1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本底调查、土壤改良方案编制、施工和验收。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海绵城市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700号5楼,邮编:200080,邮箱:137346985)o主编单位: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辰山植物园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 总则12 术语23 本底调查43.1 一般规定43.2 土臃测43.3 土壤本底评价54土壤改良方案编制64.1 一般规定64.2 土层构建64.3 改良目标74.4 改良配方74.5 改良材料要求84.6 改良措施84.7验收方案编制95施工105.1 一般规定105.2 改良材料质控115.3 土层构建缸115.4 种植土壤层改良施工125.5 有机覆盖156验收16附录A绿化种植土壤质量要求17附录B编制土壤改良方案20附录C土壤改良参考配方21附录D有机基质应用要求22附录E土壤改良材料质量要求23附录F绿肥播种推荐量和适宜季节24用词说明25引用标准名录26附:条文说明29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ckgroundinvestigation43.1 Generalrequirements43.2 Soiltesting43.3 Soilbackgroundevaluation54 Developingthesoilameliorationplan64.1 Generalrequirements64.2 Soillayerconstruction64.3 Soilameliorationgoals64.4 Soilameliorationformula74.5 Requirementsforsoilameliorationmaterials84.6 Soilameliorationmeasures84.7 Developingtheacceptancescheme95 Construction105.1 Generalrequirements105.2 Qualitycontrolofameliorationmaterials115.3 Soillayerconstruction115.4 Plantlayerameliorationconstruction125.5 Organicmulching156 Qualityacceptance16Appendix A Qualityrequirementsforplantingsoilforgreening17Appendix B Developingthesoilameliorationplan未定义书签。Appendix C Referenceformulafbrsoilamelioration未定义45。Appendix D Applicationrequirementsfororganicmedia1!未定义Appendix E Qualityrequirementsfbrsoilameliorationmaterials23Appendix F Recommendedplantingamountandsuitableseasonforgreenmanure24Explanationofwording25b1.istofquotedstandards2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81总则1.0.1为规范绿化土壤改良,保障土壤改良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绿化工程中所涉及的土壤改良,主要包括本底调查、土壤改良方案编制、施工和验收4个关键步骤。1.03绿化土壤改良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绿化种植土壤pkntingsoilforgreening用于种植花卉、草坪、地被、灌木、乔木、藤本等植物所使用的自然土壤或人工配制土壤。2.02土壤障碍因子soilconstraintfactor土体中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性质或形态特征。2.03土壤改良soilamelioration针对土壤障碍因子,采取化学、物理或生物措施,改善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生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2.0.4土层构建soillayerconstruction构建适宜绿化景观造型和植物生长的土壤层次。主要包括心土层和种植土壤层。2.05种植土壤层plantlayer满足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壤层次,其厚度为有效土层厚度,单位为米(m)。2.0.6心土层plowlayer绿化土壤的心土层是指紧邻种植土壤层以下的土壤层次,对植物生长起支撑、稳定和保水保肥或地形构筑等作用。2.0.7工程渣土constructionresidue各类建(构)筑物、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开挖及其他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超过40%的弃渣和弃土。2.0£土壤改良材料soilameliorationmaterial在绿化工程中用于改良土壤的物料,主要有肥料和调理剂J2种类型,肥料和调理剂又可分为有机和无归种类型。2.0.9原位土壤改良in-situsoilamelioration直接在原有土壤位置上进行土壤改良的措施。2.0.10异位土壤改良ex-situsoilamelioration将存在土壤障碍因子的土壤移至其它地方进行改良后回填的措施。2.0.11客土改良importedsoilamelioration利用外来土壤进行改良的措施。2.0.12绿肥改良greenmanuresoilamelioration利用绿肥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或间接翻压到土壤中作为肥料,改善土壤性状的措施。2.0.13配方种植土plantingformulasoil按照土壤改良配方人工配制的土壤。3本底调查3.1 -OI定1.1 .1绿化土壤改良实施前应先进行本底调查并诊断主要土壤障碍因子。3.12 绿化土壤本底调查可包括土壤质量、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和周边环境等内容。3.13 绿化土壤本底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查、土壤取样和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2 资料收集应至少包括建设项目、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质量等资料,可利用国土调查、土壤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最新成果;3 现场勘查应重点补充地形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情况、地面平整度、土地利用形式、地表概况、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地下水深度、土壤侵入体及周边潜在的污染源等;4 土壤取样应按照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fT340-2016附录A的要求进行布点和取样;取样密度可适当放宽到每5000m210000m2取一个土壤混合样,对植物长势不佳、土质差异较大或其它异常区域宜增加取样密度;5 建成绿地应调查植物长势情况。3.2 土雌测1.1 .1土壤检测指标应根据土壤本底调查情况和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若土壤本底调查显示土壤相关指标符合要求的,且之后未出现引起该指标发生重大变化的因子时,相关指标可不再进行检测;2当土壤本底调查显示土壤存在障碍时,应按照本规程附录A的相关要求确定相应的土吸则指标;3当土壤本底调查显示土壤情况不明确时,应至少进行土壤pH、EC值、有机质和质地4项指标的检测;其中盐碱土宜用质量法检测;经费允许宜按照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进行全指标检测。3.22 当土壤本底调查显示土壤存在污染风险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确定相应的特征污染物检测。3.3 土壤本底评价3.3.1针对土壤检测结果,应根据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进行评价;有效土层应根据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表4.1.1的规定进行评价;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则诊断为土壤障碍因子,可视为土壤改良的主要目标。332当绿化土壤存在污染风险时,应进行环境质量评价。除重金属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中表AQ6的规定外,其它污染物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生态修复地外的生态保育绿地(EG2)、食用林产品地,其土壤污染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风险筛选值的要求;2公园绿地(GlX广场用地(G3)、居住用地附属绿地(RG).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附属绿地(AG)、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BG)、公用设施地附属绿地(UG)、风景游憩绿地(EG1)、生产绿地(EG4),其土壤污染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中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3防护绿地(G2)、附属绿地(RG、AG、BG、UG除外)、区域设施防护绿地(EG3)、生态修复地和土壤修复后的绿地,其土壤污染物应符合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4土壤改良方案编制4.1 -OI定1.1 .1造价大于500万元的土壤改良工程,宜编制专项土壤改良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4.12 土壤改良方案应至少包含本底调查、设计依据、土层构建、改良目标、改良配方、改良材料要求、土壤改良措施、验收方法、经费预算等关键内容,具体见本规程附录B。4.13 编制土壤改良方案应综合考虑土壤本底质量、拟种植植物类型、景观要求和工程造价,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根据设计要求或土壤改良目标“改土适树”。4.2 土层构建1.1 .1当绿化工程地势高、种植土壤层能满足植物生长、不存在土壤积水、不存在明显土壤障碍层次时,除设计要求外,可不进行土层构建设计。4.22 当绿化工程存在种植有效土层浅、有明显土壤障碍层次、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等状况时,应专门进行土层构建设计。土层构建设计一般含心土层和种植土壤层,可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种植土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表4.1.1的规定;2心土层除满足景观造型外应确保土体的稳定和排水流畅;除海绵绿地等特殊要求外,应充分利用当地性质稳定的工程渣土进行心土层堆高和地形造景;心土层土壤入渗率应低于种植土壤层,容重宜大于种植土壤层,并应避免土方质地过砂或过黏;3在盐碱地、地面构筑物或严重压实土壤的种植土壤层下宜设计排水层,厚度不宜低于200mm,也可铺设盲管;排水层设计的深度宜在拟种植植物大部分根系可达深度之下;4海绵绿地宜设计成下凹式,自上而下宜设计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壤层、透水土工布和砾石层;有蓄水层时宜采用无机覆盖物,无蓄水层时宜采用有机覆盖物;种植土壤层的土壤入渗率应大于IOmmh,过滤层土壤入渗率应大于30mm/h;种植土壤层应低于周边硬质路面并应符合海绵排水要求;5屋顶绿化宜在种植土壤层下面设计过滤层、排水层、保护层、防水层和找平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第4.2节中11的规定;6硬质地面土壤改良应根据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硬质地面种植结构土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47-2023第423条的要求设计种植外穴;7土壤改良局除种植必要的植物,宜设计50mm150mm厚度的有机覆盖层替代植物密植。植物生境宜选用腐熟的有机覆盖物;在植物种植间隙内宜设计50mm100mm厚的有机覆盖层;覆盖面积大于100OOm2的应就有机覆盖物进行专项设计;不同应用场景应用设计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55的规定。43改良目标1.1.1 种植土壤层改良目标设计应主要针对土壤障碍因子,对应指标应满足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其中,养分指标应至少满足表AQ3的下限值要求;对于绿地景观质量要求高且工程造价允许的,宜提高土壤改良设计目标等级,养分指标可参考表A.0.3的上限值要求。432种植土壤层改良目标宜逐次或逐年分阶段设计和实施,其中酸碱度改良一次性变动不宜超过1个PH单位。4.4 改良配方4.4.1 种植土壤层改良配方应综合考虑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工程造价、拟采用改良材料和拟种植植物等因素,可参考本规程附录C执行;其中植物专类园土壤改良应满足专类植物生长的特殊需求。442设计的改良配方宜先进行植物种植的小试或中试,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改良配方。4.4.2 有机基质为主的土壤改良配方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绿化用有机基质GB"33891-2017第6章的要求,具体见本规程附录Do4.4.4 种植土壤层改良配方应充分利用绿化植物废弃物、脱硫石膏等当地的废弃物资源。其中,脱硫石膏用量可参照现行的农业行业标准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烟气脱硫石膏原料NY/T3936-2021中附录A.3中表A.1的要求执行。445排水层宜由粗骨料、细骨料或沙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4.5 改良材料要求4.5.1 绿化土壤改良材料宜以有机基质为主,混拌少量的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4.5.2 造价大于500万元的土壤改良工程,宜设计土壤改良材料的质控方案,内容应包含改良材料清单、具体用量及质量监控措施等。4.5.3 土壤改良材料应不含植物毒害因子,除特殊规定外,土壤改良材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中相关指标的技术要求,其它应符合下列规定:1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的肥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月EM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38400的规定;2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的土壤调理剂,应符合现行农业行业标准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NY"3034的规定。4.5.4 用于土壤改良的材料不应对人体、动植物及改良场地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用于海绵绿地的有机改良材料速效养分的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化用有机基质GB"33891-2017中表1对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限值要求。455用于屋顶绿化的土壤改良材料除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外,应采用轻质材料。其中,所用有机基质的干密度宜小于0.5MgZm3,湿密度宜小于0.8Mgm4.6 改良措施1.1 .1绿化土壤改良可分为原位土壤改良和异位土壤改良,客土改良、绿肥改良、有机覆盖也是常用的绿化土壤改良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改良措施联用。462原位土壤改良宜用于工序简单、土壤障碍因子单一、易改良或工程造价较低的绿化工程。4.63 采用异位土壤改良的绿化工程应至少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与其他工程存在交叉施工,且易导致绿化土壤破坏和工期延误的;2对土壤质量或植物景观要求较高的;3土方平衡或土层构建,需要对改良土壤进行转运的;4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差,原位土壤改良难以满足要求的;5开发规模大且土壤改良预算造价充足的。4.6.4 异位土壤改良宜充分利用周边的硬质地面、废弃厂房或堆肥基地等现成设施;配方种植土需求量大于10万n可设计能遮挡风雨的生产车间或自动化流水线。465当绿化工程的本底土壤无改良利用价值或不宜实施原位土壤改良时,宜采用客土改良,且宜与当地的土地整治、表土剥离再利用和工程渣土资源化等工程相结合。4.6.6 绿肥改良宜用于土壤贫瘠、工期长于1茬绿月叫.长周期的绿化工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设计适宜种植的绿肥种类和播种量;宜选择生长周期短的田菁、紫花苜蓿、蚕豆、黄豆等豆科植物,也可豆科和非豆科以及几种绿肥间种。4.7验收方案编制4.7.1 土壤改良应根据改良目标编制专门的验收方案,验收方案应包含土壤取样时间、取样密度、检测指标和评价依据等相关内容。4.7.2 编制的验收方窠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绿化工程验收相关要求,具有可操作性;验收依据应以土壤改良后检测报告判断为主,以现场考察、隐蔽性工程施工照片和改良材料检测报告为辅。5施工5.1 -Ol定5.1.1 施工前应协调好当地表土资源和工程渣土的统筹利用。表土资源优先用于种植土壤层;自然土壤心土层和底土层及土体稳定性较好的工程渣土应优先用于绿化土壤的心土层,实现区域内场地的土方平衡。5.1.2 新建绿地的土壤改良应以全域为主、局部重点改良为补充,宜进行土层构建和种植土壤层改良的全方位施工;建成绿地的土壤改良应以局部改良为主,还应结合季节和植物生长习性,减少土壤改良施工对已栽植植物生长的影响。5.1.3 成绿地±壤应针对不同植物类型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大型孤植植物生长区域土壤改良应以拟种植植物为中心进行小范围改良,通过环形施入法(见示意图5.1.3(a)、放射施入法(见示意图5.1.3(b)、穴状钻孑LS®入法(见示意图5.1.3(c)或条形沟施入法(见示意图5.1.3(d)挖出原土,施入土壤改良材料后再覆上原土。(a)(b)(c)(d)图5.1.3土壤改良示意图(环形施入法(a)放射施入法(b)穴状钻孔施入法(c)、条形沟施入法(d)2大型群植植物、中型植物宜采用条施、挖“井”字沟、撒施改良材料后翻耕;3小型植物应避免烧苗,宜采用撒施或打孔等方式施用改良材料;4草本植物改良深度不宜低于200mm;中小灌木的改良深度不宜低于500mm;大型灌木和乔木的改良深度不宜低于1200mm;胸径大于150mm的高大乔木种植穴的改良深度不宜低于1500mm05.1.4 土壤层次构建和结构改良宜结合土壤改良施工同步实施,土壤培肥等改良措施宜结合绿地养护逐次、逐年分步实施。5.1.5 土壤改良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噪声、扬尘、水土侵蚀,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2 改良材料质控5.2.1 改良材料采购前,可参照本规程附录C配方或优化配方计算出每种改良材料用量,制定改良材料采购清单,落实改良材料合格供应商。对需求量大于2000?的改良材料,宜先对改良材料供应商进行生产能力实地考察或征询,结合产品抽检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等形式,确定合格供应商。5.2.2 对于有机肥、有机基质等有腐熟度要求的有机改良材料,宜至少提前45d对供应商的生产进行有效监控。5.2.3 进入施工现场的改良材料应进行质量和方量的验收。质量验收应以同批次样品检测报告为主进行判断,确定只有符合本规程附录E质量要求的改良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蓬松或含水量变化较大的改良材料,宜以自然堆放的体积大小作为改良材料方量验收依据。5.2.4根据施工进度落实改良材料的进场进度,临时堆放的改良材料应防止质量退化或影响周边环境。53土层构建施工53.1 设计土层构建的绿化工程,施工地原有的表土资源应按照现行林业行业标准绿化用表土保护技术规范DTr2445的规定对原有表土进行剥离和就近堆放;再按土层构建设计要求,先进行心土层、排水层、过滤层或防水层等下表层的施工,其中种植结构土的施工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硬质地面种植结构土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47的相关要求。53.2 心士层地形构造前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其上构筑的地形构造堆体重量,对淤泥等稳定性差的渣土不宜直接用于心土层,否则应按照住建部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进行加固处理。533心土层施工后应至少保证有2周以上时间用于土体的自然沉降稳定;对于大面积、厚度超过1.5m以上的心土层施工,每次铺设厚度不应大于0.5m,宜分层、逐次铺设。53.4 排水层宜利用地形自然落差进行施工,确保排水通畅;,可用无纺布或秸秆等将排水层与土壤层隔离。5.4种植土壤层改良施工I原位土壤改良5.4.1 土壤改良开始前,应先对待改良的种植土壤层进行平整,然后将合格的各种改良材料均匀平铺在种植土壤层表面,用机械或人工翻耕直至各种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土壤改良深度应与种植土壤层厚度要求一致;单次施工深度不宜超过500mm,当改良深度大于500mm时,宜分层施工。5.4.2 当土壤存在黏重、砂化、压实等土壤物理障碍时,改良配方可参考本规程附录C,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绿地植物种植前应施入有机改良材料及其他土壤结构改良材料,并与原土壤充分混合;2 建成绿地可采用打孔方式添加土壤改良材料;3 树木应设置透气管,透气管不少于3根,透气管下端应低于种植土壤层;可在树冠垂直投影处打洞,添加土壤改良材料,或挖坑取土改良后再回填,改良深度应与有效土层一致;4 草坪宜在种植前添加黄砂、有机肥和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翻耕;建成草坪可在生长旺盛期通过打孔来疏松土壤。5.4.3 土壤酸碱度改良配方可参照本规程附录C,改良材料宜逐次、逐年分步施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酸性土壤改良应施用碱性改良材料或生理碱性改良材料,宜与绿肥改良等措施相结合,逐步提升土壤PH值;2碱性土壤改良应施用酸性改良材料或生理酸性改良材料,宜与绿肥改良等措施相结合,逐步降低土壤PH值。可添加腐殖(植)酸或黄腐酸作为底月巴或追肥,也可喷施木醋液等酸性营养液。5.4.4 盐渍化或盐碱地土壤改良配方可参照本规程附录C,应根据土壤含盐量高低采取不同对策:1当土壤全盐量大于IOgZkg时或有明显盐分析出时,宜将表层OMOcm盐土铲除后再进行土壤改良;2当土壤全盐量在3gkg10gkg时,新建绿地应在建植前根据设计进行全域隔盐和排盐措施的施工;建成绿地宜局部采取隔盐和排盐措施,施工应符合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CJJfF283的技术要求;3当土壤全盐量小于等于3g/kg时,宜采用开沟起垄、疏松土壤和添加改良材料等方式促进土壤排水排盐;4地表裸土处宜进行覆盖,其中有机覆盖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55的相关规定。5.4.5 当土壤有效种植层内侵入体含量不符合本规程附录A相应的要求、并影响到植物生长及景观效果时,应进行土壤侵入体去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绿地:应在植物种植前通过深翻、挑拣、过筛等方式清理土壤侵入体,清理深度J应覆盖整个种植土壤层;2建成绿地:大型乔木应清除树穴到树冠滴水线的内沿范围内的侵入体;小乔木、灌木可按植物位置挖穴清理后再回植;草本植物、草坪等宜按照植物生长周期,在植物更换时同步进行土壤侵入体的去除。5.4.6 绿化土壤培月崛以施用有机改良材料为主,还应结合植物种类和生长季节对养分的不同需求,具体可参照本规程附录C执行;宜采用测土施肥技术,精准、定量补充土壤养分。II异位土壤改良5.4.7 异位土壤改良宜按照表土剥离-配方设计-改良基地建设-配方种植土生产-产品监控-配方种植土回填等工序施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添或简化施工程序。5.4.8 异位土壤改良配方可参考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实施,规模化生产前宜进行配方的小试或中试进行确认和优化。5.4.9 改良体量小的异位改良工程,可就近利用现成设施或建立临时的改良施工区,通过人工或机械搅拌的方式,将收集的表土和改良材料按照配方设计进行搅拌混合。5.4.10 配方种植土需求量大于10万而且工期紧张的,宜按照设计要求建立生产基地或生产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工序宜包含原土处理、原料进场、计量、搅拌、进仓、装车、过磅、产品检测、产品出场和二次改良等过程;2生产车间噪声、粉尘等应满足环保要求;3生产线不受天气影响,能满足设计的批量生产要求,宜设计成机械化和数字化控制方式。5.4.11 配方种植土回填前应进行质量检测,达到预定改良目标时方可进行回填;否则,应重新进行改良,直至检测合格后再回填。5.4.12 土层构建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配方种植土的回填,回填并经自然沉降后的厚度应符合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表4.1.1的规定。5.4.13 海绵绿地建设宜采用异位土壤改良的措施,按设计要求分层施工;其中,种植土壤层的改良配方可参考本规程附录CoIII客土改良5.4.14 客土回填前应进行土壤质量检测,客土或经改良后客土质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质量要求。5.4.15 客土回填应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每层铺设厚度不应超过500mm,土壤压实度应达到80%以上,客土回填厚度以土壤自然沉降后的实际厚度计。5.4.16 大面积的客土置换,回填前应对场地进行整理,地面起伏应与回填后的场地设计起伏相协调;回填应从最低处开始,按水平层次进行,不应顺坡回填。5.4.17 局部客土置换应根据拟种植植物的规格换填客土,客土置换后有效土层深度应符合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表4.1.1的规定。IV绿肥改良5.4.18 绿肥品种宜优先选用本地区适宜且已应用多年的地方种、育成种或通过国家或省部审定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肥种子GB8080中的大田用种要求。5.4.19 播种前应检查种子的发芽率,对难发芽的绿肥种子可采用晴天连续晒种23天、与细砂2:1预拌磨皮、种子消毒、60温水浸种等方式进行预处理。5420播种前应先对待改良土壤地块进行翻耕和精细平整。5.4.21 播种宜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开极端天气,选择土壤含水量适中时进行,高温或干燥天气应适当补水;2种子宜先与细黄砂、栽培基质或壤土掺拌后再播种,可采用穴播、条播、撒播,播种后覆±10mm20mm;沟系配套,保持田间排水通畅,有条件可覆盖少许草粪或麦秸;3部分绿肥作物的播种量和播种期可参考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在气候和立地条件相对恶劣情况下,可增加播种量;4在新区或多年未种植豆科植物的区域,在播种同时宜接种根瘤菌,选用的根瘤菌质量应符合现行农业行业标准根瘤菌肥料NY410的要求。5.4.22 绿肥作物可不专门进行养护;当土壤严重贫瘠时,待绿月驻长出5、6片真叶后,可叶面喷施0.2%浓度的尿素或复合肥,也可撒施15kghmM5kghm2的尿素或者150kghm2-225kghm2的复合肥。5.4.23 待绿肥植物生长到盛花期或者结荚前,收割留茬后均匀撒在地面;收SJ的绿肥若枝条较长,应切断侧碎,长度应小于150mm;然后翻入±Jg150mm250mm左右,对种植中等规格以上植物,宜深翻到50OmmwOomm。也可在绿肥收J后留茬继续养护,待绿肥生长到盛花期再继续收割留茬,时间允许,可连续23茬绿肥留茬或翻耕后继续播种收割;翻压绿肥用量宜控制在22thm250tm2之间。5.4.24 绿化植物种植宜在绿肥翻耕15d20d后进行,且种植前不宜再有绿肥作物萌发。55有机覆盖551土壤改良和种植植物后,宜在土表铺设有机覆盖物。552不同立地条件、土壤改良目标和景观要求,有机覆盖物的铺设方法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552023)第5章的规定。6验收6.1 .1在土壤改良完工后1周M周内,应按照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3402)16附录A的要求,进行改良后土壤布点和取样;检测指标应以本规程第3.4.1条诊断出的土壤障碍因子为主,其它指标可参照设计要求或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6.2 .2在现场勘察、隐蔽性工程施工照片和改良材料检测报告基础上,应主要根据土壤改良后的检测报告是否符合本规程第4.2节和第4.3节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壤改良目标分阶段设计的应根据不同阶段的设计要求分阶段验收;2 土壤pH、含盐量、有机质、质地或本规程第3.4.1条诊断出的土壤障碍因子须100%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技术要求,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3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须100%符合本规程第3.4.2条的规定,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4土壤培肥改良的养分指标应至少80%样品符合本规程附录A中第A.0.3条的规定,未达到技术要求的检测值应控制在标准值的±20%范围内,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5海绵绿地的土壤入渗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中第A.0.4条的规定,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6硬质地面种植结构土的验收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硬质地面种植结构土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47-2023第6章的规定,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7覆盖面积大于Ioooom2的有机覆盖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程T/CECS1255-2023第6章的规定,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8改良后种植土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住建部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表4.1.1的规定,否则视该检测点位所代表区域的土壤改良不合格。6.0.3宜对改良后的绿化种植土壤进行定期跟踪监测,了解土壤改良后植物长势和土壤质量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宜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数据库,并根据土壤质量动态监测数据,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土壤质量管理措施。附录A绿化种植土壤质量要求A.0.1绿化种植土壤质量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1绿化种植土壤应疏松、具备常规土壤的外观、无可视杂物、无异味;2除有地下空间顶板绿化或屋顶绿化的特殊地带,绿化土壤有效土层下应无面积的不透水层,否则应打碎、钻孔或设置必要排水设施;3污泥、淤泥等不应直接作为绿化土壤,应清除建筑垃圾。A.0.2绿化种植土壤主控指标应符合表A.0.2的要求:表A.0.2绿化种植土壤主控指标技术要求主控指标技术要求检测方法1PH一般植物2.5:1水土比5.08.3LY/T1239水饱和浸提5.0-8.0LYZT2445-2015附录F特殊要求特殊植物或种植所需并在设计中说明2含盐量EC值(mS/cm)(适用于一般绿化)5:1水土比0.150.9LY/T1251水饱和浸提0.303.0LY/T2445-2015附录G质量法(gkg)(适用于盐碱土)基本种植<1.0LY/T1251盐碱地耐盐植物种植<1.53有机质(gkg)12-80LY/T12374质地壤土类(部分植物可用砂土类)LY/T12255土壤入渗率(mmh)5LY/T1218A.0.3绿化种植土壤肥力应符合表A.0.3的要求:生物滞留池种植土壤层或植物园、公园、花坛等对绿化景观质量要求较高的绿化种植土壤,除符合表A.0.2中pH、含盐量、质地和入渗率4项主控指标外,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养分指标宜根据实际情况满足表A.0.3中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钙、有效铁、有效镒、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铝和可溶性氯12项指标中的部分或全部指标。表A.0.3绿化种植土壤肥力的技术要求养分控制指标技术要求检测方法1阳离子交换量(CEO/(cmol(+)kg)oLY/T12432有机质(gkg)20-80LYZT12373水解性氮(N)/(mgkg)40-200LY/T12284有效磷(P)/(mgkg)560LY/T12325速效钾(K)/(mgkg)60-300LY/T12346有效硫(三)/(mgkg)20500LY/T2445-2015附录H7有效镁(Mg)/(mgkg)50280LY/T2445-2015附录H8有效钙(Ca)/(mgkg)200500LY/T2445-2015附录H9有效铁(Fe)/(mgkg)4350LY/T2445-2015附录H10有效镒(Mn)/(mg/kg)0.6-25LY/T2445-2015附录H11有效铜a(Cu)/(mg/kg)0.3-8LY/T2445-2015附录H12有效锌a(Zn)/(mg/kg)l-10LY/T2445-2015附录H13有效钳(Mo)/(mg/kg)0.042LY/T2445-2015附录H14可溶性氮b(ci)/(mgL)>10饱和浸提-LY/T1251(仅采用硝酸银滴定法)a:铜、锌若作为重金属污染控制指标,对应的指标要求见表A.0.6。外水饱和浸提,若可溶性氯作为盐害指标,对应的指标要求见表A.0.5。A.0.4用于一般绿化种植,表层土壤(Omm200mm)的入渗率应不小于5mm/h;海绵绿地土壤入渗率应在10mmh-360mm/h之间。A.0.5绿化种植土壤可能存在某种潜在障碍因子时,障碍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土壤存在压实时,土壤密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应符合表AO5的规定;2除用于硬质地面种植或者压实土壤改良,土壤石砾含量应符合表A.0.5的规定3当土壤存在水分障碍时,含水量应符合表A.0.5的规定;4当土壤下有构筑物时,干密度、最大湿密度应符合表A.0.5的规定;5当土壤存在潜在毒害时,发芽指数应符合表A.0.5的规定;6当土壤存在盐害时,可溶性氯、交换性钠和钠吸附比应符合表A.0.5的规定;7当土壤存在硼害时,可溶性硼应符合表A.0.5的规定。表A.0.5绿化种植土壤障碍指标规定序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