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和行企对毕业生的需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组先后以多种方式深入长三角地区多家知名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食品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需求情况、职业岗位能力及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情况,通过对调研结果及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照分析和研究,找出不足及需要改进、提升、完善要点,为“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使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更好地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宝贵思路。一、调研概述(一)调研背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保证人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全,食品企业和职能部门需要大量从事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专业人才,培养出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人才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12年,目前有三届毕业、两届在校生。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适龄教育人口的不断下降,如何在严重的生源数量短缺和质量较低的情况下培养出满足社会、行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共同挑战。另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和行业企业招聘不到合适、满意的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达到目前食品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进行良好的匹配,必须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和专业教学目标和方法的需求,必须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掌握岗位需要的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开展了本次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二)调研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和行企对毕业生的需求,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组深入长三角地区多家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全面了解本专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等,通过分析调研结果,确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对本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改革,最终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食品企业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1. 进一步了解食品生产、经营、检验单位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知识、结构及技能),探索加强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2. 了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岗位及职业能力需求;3. 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或能力,了解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及对校内外教学活动的建议和意见。(三)调研对象及范围1 .食品及相关行业,主要以各地食品行业协会为调研对象;2 .食品生产、食品检测机构、食品生物科技有限、第三方检测公司、认证公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总共30家企业;3 .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国内院校10所;4 .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样本量50份,调研样本分布广泛、有显著的代表性。(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有以下方法:1 .查阅文献法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查阅文献材料,搜集全国食品及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的大数据,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2 .实地考察法专家组成员与用人单位的部分业务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一线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现场查看。通过小组头脑风暴等方法开展调研。3 .电话访谈对于有些行业协会领导、专家,部分毕业生代表等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4 .发放问卷法从毕业生中随机抽取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主要通过QQ在线访谈、微信交流在线调研和线下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的相关情况。(四)调研进度及实施本次调研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2019年1月,专业组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分别针对院校、企业、毕业生专门设计了调研问卷。2019年1月开始进行各项调研工作,分别对行业与企业、院校、毕业生、在校生开展调研。(五)调研数据处理及报告撰写调研组后期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统计,通过图表描述、文字分析等方法对行业发展现状、趋势、行业与专业的关系、行业新技术,企业类型、从业人员结构、岗位情况、技能证书,高职院校基本信息、招生规模、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办学条件,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待遇、发展情况、职业资格等进行详细梳理。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的结论。二、调研主要内容(一)行业调研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职业面向行业分类情况2 .食品工业行业发展情况3 .食品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结构4 .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的职业工种对应情况(二)企业调研1 .企业所需岗位及工作任务情况,所需专业毕业生数量情况2 .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3 .企业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的意见建议4 .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职业岗位情况5 .岗位需要的技能证书与薪酬情况(三)学校调研1 .学校专业开设基本情况2 .师资情况3 .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条件基本情况(四)毕业生调研1 .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性质2 .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3 .毕业生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4 .岗位需要的技能证书及薪酬情况5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原因分析三、调研结果及分析(一)调研结果经过本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行业、企业、院校和毕业生各方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调研工作组顺利回收了调研问卷、收集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其中,通过查阅相关机构网站、标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等获得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所属行业情况、发展情况、职业情况以及相关新技术等调研结果;通过回收调研问卷,获得了有关企业、院校和毕业生的相关调研结果,共回收企业调研问卷20份,高职院校调研问卷6份,毕业生调研问卷30份。(二)行业调研结果分析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职业面向行业情况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规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职业面向分属于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食品工业类、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餐饮业、饮料制造业行业大类下的若干子行业中。2 .食品工业行业发展情况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食品行业20152018年度主营收入情况(其中2018年为19月份前三季度数据)如下图1。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3,469.2亿元、110986.2亿元,105204.5亿元、111306.4亿元,图1可以看出近三年来食品工业发展比较平稳,且呈现一定的增长态势。图1食品行业20152018年度主营收入情况(2018年为19月份前三季度数据)3 .食品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结构食品工业类企业从业人员主要可以划分为生产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由于经营性质决定了食品商业类企业从业人员基本上是经营人员和管理类人员,只有少部分经营管理辅助人员。4 .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关的职业工种分类情况目前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关的职业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食品质量保证(QA)食品质量控制(QC)食品产品检验、IS022000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食品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指导与管理等。具体职业工种有食品检验工、化学检验工、食品安全管理员、HACCP体系内审员、ISO体系内审员等。(三)企业调研结果分析对3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其中收回20家用人单位调研问卷。现将调研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如下:I.调研企业性质分析图2企业性质分析艮音企立媳责企业台费企业图3企业对食品类员工需求人数由图2可以看出,食品类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最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次之,独资由图3可以看出,所调研的企业地域上分布比较均匀,涵盖了长三角江浙沪大部分地区。但所调研的各个企业对食品类员工需求数量不均衡,以食品生产企业用工较多,第三方检测机构次之,食品监督、进出口检验机构对高职类学生需要量较少,对学历要求较高。13%3.企业不同类型岗位员工需求情况 一线操作人员 品管QA、品控QC 化验、检验人员 研发人员 销售人员图4企业不同类型岗位员工需求情况由图4可以看出,所调研的企业需求的岗位类型较多,一线操作岗位需要人员最多,要求较低;企业需要的销售岗位人员较多,多数企业的食品检验岗、在线QA、QC岗位需要人较少,一般是从生产一线选拔或者竞聘上岗的;研发人员需要的量少,一般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4.食品质量与安全职业岗位要求分析为了准确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职业岗位情况,调研组对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标准,组织行业企业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由行业、企业、高校专业教师一起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职业岗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此外,调研组成员深入部分用人单位进行岗位调研,对岗位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一线观察和总结,听取并记录了用人单位一线专家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食品质量与安全职业岗位主要包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群(质量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在线QA、QC人员);食品检验岗位群(食品理化检验岗、食品微生物检验岗);食品生产管理岗位群(在线工段长),综合分析发现需要开设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物联网、互联网+食品营销等课程。表I食品质量与安全类职业岗位分析一览表职业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典型典型工知识要求职业能力要求需要开设的面向的行业群名称工作任务作任务描述课程1、原辅料验收标准的制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食品质,'安全管理2、原辅料进厂验收;3、原辅料验收文件的归档与整理;4、原辅料的质量跟踪与管理;5、原辅料仓储管理文件的制定;6、原辅材料的出入库管理;7、原辅料仓储文件的归档与整理;8、协助采购部制食品原辅料验收与控制从事食品原辅材料的进厂验收、使用发放、仓储管理以及协助食品原辅材料的采购等工作1、食品原料学知识;2、食品贮运与保鲜知识;3、食品感官评定学知识;4、食品包装学知识;5、质量管理学知识;6、仓储管理学知识。1、原辅材料标准制定的能力;2、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3、现代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能力;4、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5、原辅料的现场验收与定级能力;6、原辅材料分类储存保管能力。食品原料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感官评定、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包装学饮料冈定采购计划,协助制造签订采购合同。业1、食品质量控制从事食1、食品质量1食品质量控制文件的制定;品生管理知识;文件制定的能力;食品安全与2、食品生产人员产的在2、食品安全2、食品生产人员质量控制技健康与卫生管理;3、负责生产工艺执行情况的实施检查,同时验证工食品质.'控制线监控、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知识;3、食品卫生控制知识;4、食品生产健康与卫生管理的能力;3、产品生产工艺的执行与验证能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生产技术、食艺的准确性;文件的加工知识;力;品毒理与卫4、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和5、食品毒理4、食品生产场所生的清洁与消毒;分析等与卫生知识。与设备的清洁与5、生产设备的清洗与保养;6、计量器具的校正与养护管理;7、食品质量控制文件的归档与整理;8、产品的质量改进及协助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消毒能力;5、计量器具的校正与养护管理能力;6、质量控制文件的归档与整理能力;7、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I、企业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2、企业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与培训;4、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5、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验证;6、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监控从事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监控与反馈等工作1、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知识;2、食品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知识;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的能力;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能力;3、组织协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4、对企业人员开展培训的能力;5、完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能力;6、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验证的能力;7、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评价能力;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处理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与归档能力;食品t-J冈1、食品检验标准的制定;2、食品样品的采集;3、食品样品的前处理;4、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5、食品微生物指标的检验;6、食品常规理化指标的检验;7、食品感官分析与评定;8、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9、检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10、出具检验报告。产品质量检验从事食品的质量检验、化验、分析与质量报告等工作1、食品分析与检验知识;2、基础化学知识;3、理化检验知识;4、食品感官评定学知识;5、大型仪器操作知识;6、化验室管理知识;7、微生物检验知识。1企业产品检验标准制定的能力;2、食品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能力;3、食品微生物和常规理化指标的检验能力;4、食品感官分析与评定的能力;5、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6、检验结果的记录、分析与报告能力;7、检验文件的归档整理与信息处理能力。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仪器分析、食品掺伪检验技术、化验室组织与管理、食品理化检验技术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职业岗位对素质要求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对员工素质要求情况体现在图5。图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对素质的要求情况由图5可以看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对员工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企业普遍认为,几乎所有企业都比较重视员工吃苦耐劳精神,大多数的企业对质量安全意识,身心健康,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比较重视。通过走访交流,企业普遍认为目前高等职业学校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有所欠缺,要提高对学生技能“质”的培养力度。另外,虽然调研表中没有涉及到工匠精神,但是有些企业在建议中认为,高职毕业生在职业晋升时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6.食品质量与安全类岗位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分析在本次调研的30家企业中,企业的相关岗位均对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需求。其中主要需要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内审员(IS09000/22000)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师等,近年来,国务院取消了一批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都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关,这给本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资格的培养提出了一定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四)学校调研结果分析1 .专业开设情况分析在所调研的10所高职院校中,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份。其中有山东药品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开设专业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 .生源情况分析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情况不同,招生人数和生源类别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山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最大达267人,为本次所有调研院校中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院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次之,其他几所学生数比较集中在110120人左右,说明学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认可度较高。图6生源情况3 .教师数量分析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教师数量差别较大,其中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的教师数最多,专业教师达33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师资数量次之,另外几家教师数较少,明显专任教师和学生数不平衡。图7教师数量4 .学历学位构成分析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学历、学位差别较大,其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有8人,其他院校相对较少。但各学校硕士学位教师数量均很多。调研院校的学历学位构成如图8所示。图8学历学位构成V5 .教师职称构成分析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中,职称差异比例相近,其中正高级别教师数量较少,其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有3人,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1人,山东职业技术学院没有正高教师。调研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职称构成如图9所示。正高副高讲师图9职称构成6 .开设课程分析通过整理问卷,对各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可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专业基础课程较为分散,主要包括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卫生检验、食品营养学、食品原料学、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更加分散,包括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还包括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综合实训、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训、食品生产综合实训等综合性实训项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本专业专科或高职教学中的有一定发展,所调研的院校中绝大部分已经开始在本专业展开信息化教学,但各院校课程和推进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其他院校建设的食品加工教学资源库中包含本专业的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营养学基础等课程。除了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新的变化,其中部分院校开始了云课程、学习通等移动教学手段探索并逐渐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 .实验实训条件及开设的主要实训项目分析目前开设有本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最好,实验室实训室比较全面,调研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及开设的主要实训项目如表2所示。表2实训室开展的主要实训项目和主要设备编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实训项目主要设备1食品理化分析实训室滴定操作实训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总酸测定脂肪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还原糖的测定亚硝酸盐的测定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干燥箱酸度计凯氏定氮仪滴定管、移液管索氏抽提装置马弗炉2微生物检验实训室菌种形态观察玻璃器皿包扎与灭菌培养基制备菌种分离、纯化与纯培养细菌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霉菌、酵母菌测定细菌革兰氏染色鉴别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振荡器冰箱3食品安全分析实训室车间良好操作规范(GMP案例)训练质量体系模拟审核训练铁的测定钾的测定铜的测定农兽药残留测定营养成分的测定车间及生产设备模型食品生产仿真教学软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仪器分析仿真软件4食品感官品常见食品的感官分析感官鉴评员的选电子秤色差仪折光仪评实训室拔与考核两点检验法二一三点检验法味觉敏感性实验消费者喜好性实验焙烤食品生产乳制品生产饮料制品生产发酵制品生产肉制品生产冻干食品生产多功能品评桌电子鼻电子舌质构仪流变仪烤箱起酥机醒发箱滚揉机斩拌机灌肠机乳品生产线饮料生产线冷冻干燥机(五)毕业生调研结果与分析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情况,薪酬等方面进行调研,共收回20份有效调查问卷。现将调研问卷结果统计如下:1.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析此次调研的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数共20所,单位性质分布情况见图IOo图10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从图10可以看出,在此次调研结果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最高,为71%,其次是国有企业(13%),说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外资和合资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9%和6机2.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根据调研结果,将毕业生工作岗位分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岗位群、食品检验岗位群以及其他岗位,在此次调研中,毕业生在这三类岗位的分布情况见图11。工.食品质量安全It理岗位食品检脸岗位群其它岗位图11毕业生工作岗位类型从事食品质量安全岗位群、食品检验岗位群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总数的78%,主要的工作岗位是食品检验员、内审员、品控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食品原材料及成品的理化、感官、微生物分析,产品品质控制、体系维护等;另外,有22%的毕业生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例如食品企业的销售人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统计员、业务员等。3.食品质量与安全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情况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此次调研针对毕业生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素质的需求分别进行了调研。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群、食品检验岗位群,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的统计结果见图12。12食品生产过程资源节11食品行业发展动态,10食品生产、贮运、保9食品质量控制技术与质8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7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6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5食品质量和安全有关法4各类食品的品质特点及3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2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1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图12毕业生工作岗位群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图12的统计结果显示,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岗位对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食品毒理等理论知识,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必需掌握,熟悉食品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食品生产、贮运、保藏、市场流通的基本知识等专业知识的需求较高。对于调查表中所列的其他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属于熟悉和了解,如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食品行业发展动态,具备食品企业经营运作的相关管理知识。食品检验岗位、食品质量与安全两类岗位群对专业能力需求情况见图13。图13毕业生工作岗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情况图13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表中所列的13项专业能力中,除依据食品GMP进行食品企业建设与改造等设计、起草某产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能力外,食品质量与安全岗位群对其余专业能力均有较高的需求,必需比例均高于40%。其中,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在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应用能力,对食品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分析检验,IS0900I、IS022000、食品防护计划等管理体系设计和有效运行管理能力的必需比例分别为77%,77%,71%o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培训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这些高需求能力的培养质量与效果。调研组针对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需求情况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4。U-V*1:Lu二JJl11J<Qf.*19.F.人KU“叫N声此;,/a,丛赛r人.他与四喝以宜也小丁:公J5¾M?!部水士,公比KHiHKiVAiH:1roioan,:作向廿时*呼£求MiXH)图14毕业生工作岗位对素质的需求情况从图1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毕业生中,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待人,强烈的团队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协调沟通能力,终身学习、精益求精,身心健康等素质是从事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所必需具备的。毕业生对调查表中其他素质的认可度也较高,均高于35%。素质培养贯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是不能通过某一门课程实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系统性、递进性。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素质不断地提高、加强,进而达到工作岗位的需求目标。4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评价调研组对毕业生调研时候,从以下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福利保险、管理机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用人单位评价,结果如下: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时,最看重工资待遇,比较看重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次之看自己的发展前景如何。5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流州k$图16不同工作年限内毕业生的离职率6 4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薪资福利偏低MI:作要求和压力太大 尚家远但家 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 与同手相处不融洽。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其他图17毕业生离职原因分布经过前期调研,我院开设食品质量专业的时间比较短,毕业生届数较少。因此,本次调研仅对毕业生工作半年、I年、2年内的离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离职原因进行深入了解。由图17可看出,本专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半年内有离职经验的占20.7%,随着在工作时间的延长,离职率逐渐降低,从事同一岗位2年内的离职率为8.7%。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离职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31.2%;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占24.8%;另外,工作压力大、离家远想家、企业文化不适应、人际关系不融洽等也是毕业生离职原因。诸多离职因素中,大部分可通过在校期间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毕业生离职率。通过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基本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自身在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生观和职业生涯发展观,使学生在择业时能够准确定位自己并及时进行角色的转变,进而对工作环境及薪资福利待遇抱有合理的期望值,同时减少对企业管理制度及文化的不适应程度;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践项目锻炼,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使用社会、适应工作,独当一面的能力。四、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经过调研,调研组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企业人才需求情况、院校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调研结论如下:(一)职业面向通过调研,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要面向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饮料业、餐饮业等行业培养人才。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岗位群、食品检验岗位群、主要的职业岗位有:食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检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监控、食品研发等。主要职业类别有:品管、品控、食品安全管理员、审核员、质量工程师、食品检验员以及各类食品制造人员等。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有:食品检验工、内审员、食品安全师等。(二)培养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食品质量和安全范畴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产品加工、食品安全控制、食品体系维护等行业,从事生产加工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本专业面向岗位需要的知识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理化食检验、食品毒理与卫生等基本理论知识;各类食品的品质特点及食品生产典型工艺流程;食品质量和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其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知识;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基本知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动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食品质量控制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食品生产、贮运、保藏、市场流通的基本知识;食品行业发展动态,具备食品企业经营运作的相关管理知识;食品生产过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本专业面向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主要有: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判断食品生产是否符合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依据食品GMP进行食品企业建设与改造等设计;按照GMP要求,制定适宜的食品标准操作程序(SSOP),并指导规范运行;针对产品与工艺,筹划、建立、运行、更新HACCP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开展IS09001、IS022000、食品防护计划等管理体系设计和有效运行管理,定期检查与审核;应用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对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监控,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科学分析食品质量波动与食品安全事件,找出问题,并制定实施有效控制方法;起草某产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草案),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法制宣教、法规标准的实施;食品产品认证资料编制,熟悉食品产品质量认证及评审;能够根据企业管理规范实施一线管理工作等。本专业面向岗位需要的素质主要有:身体和心理健康,持续学习、思考、乐于创新,善于沟通表达、有团队精神,严谨求实、客观公正、质量安全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四)专业课程的开设结合调研分析,来自同类院校、企业、毕业生等意见,建议该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应包括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感官评定等课程。(五)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及数量要与本专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建设一支满足教学、能服务产业需要的双师队伍,注意聘请有一线经验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实训场所有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其中校内实验实训室主要有、食品理化成分分析实训室、微生物检验实训室、食品安全控制与分析实训室、食品生产与感官品评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公司等单位为主。(六)质量保证与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及重点课程教学力度。在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及重点课程时,注意围绕安全与检测两大岗位群,重点建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并注意核心课程的在线开放与开发。同时在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对接产业中高端水平,注意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要重视建设由行业企业专家联合开发的课程建设。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所占比重,充分利用教学新形式、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考取与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好与行业企业的沟通,起到良好的纽带作用。组建由政校行企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注意吸收中职和本科院校专家学者参与专业指导,定期研讨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足并改正,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培养出更高素质、更强技能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