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6908474       资源大小:567.19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142015(XXXX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tandardfordesignofintelligentbuilding(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局部修订条文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1总则1总则1.0.1为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智能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1.0.1为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促进数字建筑技术发展,提升建筑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及管理效率,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办公、旅馆、文化、博物馆、观演、会展、教育、金融、交通、医疗、体育、商店等民用建筑及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办公、旅馆、文化、博物馆、观演、会展、教育、金融、交通、医疗、体育、商店等民用建筑及通用工业建筑以及园区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通用工业建筑I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I以及I多功能组合的综合体建筑I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1.0.3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应以建设绿色低碳建筑为目标,做到功能实用、技术适时、安全高效、运营规范和经济合理。1.0.3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应以建设绿色低碳建筑为目标,做到功能实用、技术适时、安全高效、运维规范和经济合理。2术语2术语2.0.1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以建筑物为匡囹,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2.0.1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以建筑物为载体,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智能化便系,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I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绿色、低碳、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2.0.2工程架构engineeringarchitecture以建筑物的应用需求为依据,通过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施、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作层次化结构规划,从而构成由若干智能化设施组合而成的架构形式。2.0.2顶层设计IOP-downdesign运用系统论方法,从全局性视角出发,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维度、各层次和各要素进线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地实现目标。2.0.3信息化应用系统infonationapplication-system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的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的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的系统。2.0.3信息化应用infonation叩PIiCatiOn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的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的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2.0.4智能化集成I系统IintelligentintegrationISySlem_为实现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目标,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系统。2.0.4智能化集成平台intelligentintegrationplatform为实现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目标,基于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和/或数字化综合管理平,o2.0.4A数字编码标识digitalencodingidentifier采用约定的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的组合规则,表达特定的数字对象或信息,并通过对编码标识的解析进行还原,并使用统一的语义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编码标识。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2.0.5信息设施系统informationfacilitysystem为满足建筑物的应用与管理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将各类具有接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整合,形成建筑物公共通信服务综合基础条件盛蜀。2.0.5信息设施informationfacility为满足建筑物的应用与管理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将各类具有接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整合,形成建筑物通信服务综合基础条件。2.0.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2.0.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和建筑设备能效监管系统等实施智能化和数字化综合管理的系统。2.0.6A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将建筑设备采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人机界面、数据库、通信网络、管线及辅助设施等连接起来,并配有软件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综合系统。2.0.6B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integratedsystemofpowercontrolandcommunicationformechanicalselectricalandplumbing采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用标准化控制模块,将供配电、能耗监测、设备监控等功能进行一体化集成的系统。3程架构I3基本规定3.1.1智能化系统工程眄的设计应包括设计等级、架构规划、系统配置等。3.1.1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包括设计等级、架构规划、系统配置等内容,并宜考虑成本效益的平衡等因素进行顶层设计。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3.1.IA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为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数据交互提供技术条件。3.L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等级应根据建筑的建设目标、功能类别、地域状况、运周及管理要求、投资规模等综合因素确立定且宜包括。3.1.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等级应根据建筑的建设目标、功能类别、地域状况、服务、运维及管理要求、投资规模等综合因素确定且宜包括系统配置、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等内容。3.1.3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总住技术架构的规划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基础条件和应用方式等作层次化结构组合,并应包括的搭建设计,并构成由若干智能化设施组合的架构形式。3.1.3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总住技术架构的规划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基础条件和应用方式等因素确定,并应包括信息化应用、智能化集成平台和智能化基础设施等内容。3.1.4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根据憎能化系统工程的I设计等级和架构规划,选择配置相关的智能化系统。3.1.4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根据其设计等级和架构规划,选择配置相关的智能化系统,并应满足信息安全保护的技术要求。3.2设计等级3.2设计等级3.2.1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等级的确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实现建筑的建设目标;2应适应工程建设的基础状况;3应符合建筑物底置及管理的信函功能;4应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服务条件和支撑保障;5应保证工程建设投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3.2.1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等级的确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数字建筑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建设目标;2应适应工程建设的基础状况;3应符合建筑物服务、运维及管理的功能要求;4应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服务条件和支撑保障;5应保证工程建设投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3.3架构规划3.3架构规划3.3.1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架构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的信息化应用需求;2应两各智能化系统的I信息关联郴功能汇聚;3应顺应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应适应智能化系统综合技术功效的不断完善;3.3.1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的信息化应用需求;2应在标准化、通用性、先进性与可扩展性的基础上,实现各智能化系统的数据融合、应用协同和功能汇聚;3应顺应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应适应智能化系统综合技术功效及安全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5综合体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应适应多功能类别组合建筑物态的形I式,并应满足综合体建筑整体实施业务运营I及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应用需求。5园区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应适应园区服务、运维及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应用需求。3.3.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施总体技术架构的搭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设建筑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周;2应建立具有满足运营和管理应用等综合支撑功能的I信息服务设施层|;3应形成I展现信息应用I和协同效应的信息化应用耐层。3.3.2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的搭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设满足建筑信息化应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并应配置标准化通信三11;2应建立具有满足服务、运维和管理应用等综合支撑功能的智能化集成平台;3应形成支持业务需求和协同效应的信息化应用层。333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架构规划分项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构规划分项应按工程架构整体的层次化结构形式,分别以基础设施、I信息服务设施I及信息化应用修嗣展开;3.3.3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架构分项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总体技术架构的层次化结构形式,分别以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集成平台及信息化应用展开:2基础设施应因公共环境设施和机房设施,其分质画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筑设备管理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机房环境I设施木底词管理设施等;3情息服务设施应为应用信息服务设施的信息应用支撑设施部分,其分项宜包括语音应用支撑设施、数据应用支撑设施、多媒体应用支撑设施E4信息化应用应区/应用信息服务设施的应用设施部分其分项宜包括为公共应用设施、管理应用设施、业务应用设施、智能信息集成设施等。3.4系统配置3.4.1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设计等级为依据;2应与架构规划相对应;3应保障智能化系统陋融合技术功效;4宜适应按专业化功能类别模块化分项实施的方式;5应按建筑基本条件和功能需求配置基础设施层的睡阻系统;6应以基础设施层的智能化系统I为支撑条件,按建筑功能类别配置适2智能化基础设施应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筑设备管理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机房工B等;3智能化集成平台宜包括系统软硬件、数据管理、功能组件等功能,并配置相应的算法、算力及网络通信能力;4信息化应用应包括通用业务和专业业务。3.4系统配置3.4.1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设计等级为依据;2应与架构规划相对应;3应保障智能化系统融合技术功效;4宜适应按专业化功能类别模块化分项实施的方式;5应按建筑基本条件和功能需求配置狙能化基础设施层的系统;6应以皙能化基础设施为支撑条件,按建筑功能类别配置智能化集成平言和信息化应用。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I服务设施层阚信息化应用I设施层的智能化系统3.4.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分项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配置分项应分别以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设计要素展开;3.4.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分项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配置分项应分别以信息化应用、智能化集成壬叁、智能化基础设施等设计要素展开;2智能化基础设施宜包括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2应与基础设施层相对应,且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分项宜包括信息接系统、其他相关机电设备及相配套的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3智能化集成平台宜采用智能化集成系统和/或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方式实现;4信息化应用中的通用业务宜包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建筑设备管理、入系统、布线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访客对讲系统、能源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业务宜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特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应急响应系点进行配置。国及相配套的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3应与信息服务设施层相对应,且信息服务设施的智能化系统分项宜包括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等|;4应与信息化应用设施层相对应,且信息化应用设施的智能化系统分项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宜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智能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通用业务系统、专业业务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信息应用系统。3.4.3经逃避智能化工程的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I综合体建制的业态形式、设计等级和架构规划为依据;2应按I综合体建阂整体功能需求配置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3应以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为支撑条件,配置满足不同功能类别单体或局部建筑的信息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应用设施的智能化系统;4应以各单体或局部建筑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设施整合为条件,配置满足I综合体建筑实施整体运周和全局性管理模式需求的信息化应用圜园的智能化系统。3.4.3园区智能化工程的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园区的业态形式、设计等级和架构规划为依据;2应按园区整体功能需求配置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3应以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系统为支撑条件,配置满足不同功能类别单体或局部建筑的信息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应用设施的智能化系统;4应以各单体或局部建筑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设施整合为条件,配置满足园区实施整体运维和全局性管理模式需求的信息化应用的智能化系统。4设计要素I4系统设计4.1.1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逶应按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等级、架构规划及系统配置等工程架构。4.1.1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应顺应数字建筑发展趋势,并根据设计等级、架构规划及系统配置等因素进行确定。4.1.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要素宜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4.1.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建筑信息化应用的同时兼顾建筑物平时和急时的使用需求。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4.1.3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网园国等的有关规定。4.1.3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GB55029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迤GB51348等的有关规定。4.2信息化应用系统4.2信息化应用4.2.1信息化应用登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需要;2应提供建筑业务运周维的支撑和保障。4.2.1信息化应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需要;2应提供建筑业务运维的支撑和保障二3宜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供人性化服务。4.2.2信息例系纲宜包括公共服务、智能卡应用、物业管理、信息设施I4.2.2信息化应用宜包括公共服务、安全管理、物业管理、能遮管理、I运行I管理、憎息安全僧理|、I通用业务和专业业务I等功能信息化应用系I国起境管理笠通用业务和专业业务。4.2.3公共服务系统应具有访客接待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4.2.3公共服务宜包括客户服务、通行管理、自助服务和信息发布等功并宜具有将各类公共服务事务纳入规范运行程序的管理功能。能,并宜具有将各类公共服务事务纳入规范运行程序的管理功能。424A安全管理宜包括授权管理、视觉应用、定位追踪和应急处置等功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能。4.2.4智能卡应用系统应具有身份识别等功能,并宜具有消费、计费、票4.2.4B_智能卡应用系统应具有身份识别等功能,并宜具有消费、计费、务管理、资料借阅、物品寄存、会议签到等管理功能|;且应具有适应不票务管理、资料借阅、物品寄存、会议签到等管理功能。同安全等级的应用模式。4.2.5物业管理I系统应具有对建筑的物业经营、运行维护进行管理的I功4.2.5物业管理宜包括资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物流管理和运维管理能。功能。4.2信息设施运行I管理I系统应具有对建筑物信息能源设施的运行状态、4.2.6能源管理可包括能源设施的分项计量、用能策略、碳排放监控、能效分析与评估等功能。资源配置、技术性能等进行监测、分析、处理和维护的功能。4.2.7憎息安全I管理I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I4.2.7环境管理可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指标信息发布和环境参数与空调o通风设备联动等功能。4.3智能化集成医统4.3智能化集成平台4.3.1智能化集成噩的睡应符合下列规定:4.3.1智能化集成生金的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实现绿色建筑为目标,应满足建筑的业务功能、物业运营及管理模式的应用需求;2应采用智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的架构形式;3应具有实用、规范和高效的监管功能;1应以实现绿色、低碳、健康和韧性的智能建筑为目标,应满足建筑的业务功能、物业运营及管理模式的应用需求;2应采用智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的架构形式;3应具有实用、规范和高效的监管功能;4宜适应信息化综合应用功能的延伸及增强。4.3.2智能化集成平台国纲构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I系统应包括信息集成(平台)系统与集成信息应用系统I宜包括系统软硬件、数据管理、功能组件等;21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I系统软硬件宜包括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数据库、服务器/云、I集成系统平台I应用程序|、各纳入集成管理的智能化设施系统与集成互为关联的各永信息通信接口等;3睡信息应用邈宜由通用业务国画功能模块和专业业务遢功能模块等组成;4宜具有虚拟化、分布式、统一安全管理等I整体平台的皮撑能力;5宜顺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信息交互多元化和新应用的发展日;4.3.3 智能化集成反匆通信互联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标准化通信方式和信息交互的支持能力;2应符合I国际通用的接口、协议及I国家现行有关标准I的规定4宜适应信息化综合应用功能的延伸及增强。4.3.4 智能化集成平台构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包括系统软硬件、数据管理、功能组件等,实现数据融合及信息化应用服务的共建、共享和共用;2系统软硬件宜包括平台软件、数据库、服务器/云与通信接口等;3数据管理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等;4宜具有虚拟化、分布式、统一安全管理和运维等支撑能力;5宜顺应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信息交互多元化和新应用的发展一6 .可提供实现建筑微电网和多冷热源等系统预测当调度控制所需的算法、算力;7 .宜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lS)、人工智能技术(AI)和物联网平台(IoT)等功能组件。4.3.3智能化集成壬食的通信互联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标准化通信方式和信息交互的支持能力;2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通用接口和协议。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4.3.4智能化集成覆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适应标准化信息集成平台的技术发展方向;2应形成对智能化相关信息采集、数据通信、分析处理等支持能力;3宜满足对智能化相关信息及历史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现的要求;4宜满足远程及移动应用的扩展需要;5应符合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和专业化的业务运行程序;6应具有安全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4.3.4智能化集成壬鱼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适应标准化信息集成平台的技术发展方向,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需求,采用相应的冗余技术,并应配置与信息化应用相适应智能算法及算力,其软硬件应支撑建筑数字化的安全和扩展要求;2应形成对智能化相关信息采集、数据通信、分析处理等支持能力;3宜满足对智能化相关信息及历史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现的要求;4宜满足远程及移动应用的扩展需要;5应符合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和专业化的业务运行程序;6应具有安全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J7宜具有数字编码标识管理功能,其规则应满足建筑物数字化管理的需求4.3.5当智能化集成平台采用云部署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可选择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或超融合一体机等云部署方式。2宜根据云部署设备所处的位置,合理配置边缘设备,保证云中断或拥塞等异常时本地关键业务可用。4.4信息设施I系统4.4信息设施4.4.1信息设施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对建筑内外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形式的信息国4.4.1信息设施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对建筑内外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形式的信息接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以接受、交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和显示等功能;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和显示等功能;2宜融合信息化所需的各类信息设施,并为建筑的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条件。2宜融合信息化所需的各类信息设施,并为建筑的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条件。4.4.4布线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信息传输的需求;2应根据建筑物的业务性质、使用功能、管理维护、环境安全条件和使用需求等,进行系统布局、设备配置和缆线设计;3应遵循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并应统一规划、兼顾差异、路由便捷、维护方便;4应适应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和网络化融合趋向,并应成为建筑内整合各智能化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5应根据缆线敷设方式和安全保密的要求,选择满足相应安全等级的信息缆线;4.4.4布线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信息传输的需求;2应根据建筑物的业务性质、使用功能、管理维护、环境安全条件和使用需求等,进行系统布局、设备配置和缆线设计;3应遵循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并应统一规划、兼顾差异、路由便捷、维护方便;4应适应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和网络化融合趋向,并应成为建筑内整合各智能化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5应根据缆线敷设方式和安全保密的要求,选择满足相应安全等级的信息缆线;6应根据缆线敷设方式和防火的要求,选择相应阻燃及耐火等级的缆线;6应根据缆线敷设方式和防火的要求,选择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缆线;7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技术措施;8应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9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U7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技术措施2宜实现对端口和连接设备等信息的管理;8应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的有关规定。9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U的有关规定。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4.4.5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确保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的通信接续;2应适应移动通信业务的综合性发展;3对于室内需屏蔽移动通信信号的局部区域,应配置室内区域屏蔽系统;4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的有4.4.5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确保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的通信接续,宜实现公共区域信号全覆盖;2应适应移动通信业务的综合性发展;3对于室内需屏蔽移动通信信号的局部区域,应配置室内区域屏蔽系统;4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和建关规定。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51204的有关规定。4.4.6卫星通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建筑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2应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要求;3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线引入的管线及卫星通信机房等应设置在满足卫星通信要求的位置。4.4.6卫星通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建筑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2应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要求;3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线引入的管线及卫星通信机房等应满足卫星通信传揄的拉龙要求。4.4.8无线对讲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内管理人员互相通信联络的需求;2应根据建筑的环境状况,设置天线位置、选择天线形式、确定天线输出功率;3应利用基站信号,配置室内天馈线和系统无源器件;4信号覆盖应均匀分布;5应具有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功能,并应具有对系统语音和数据的管理能力;4.4.8无线对讲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内管理人员即时通信联络的需求,宜满足盲区广播信号接收的需求;2应根据建筑的环境状况,设置天线位置、选择天线形式、确定天线输出功率;3应利用基站信号,配置室内天馈线和系统无源器件;4信号覆盖应均匀分布;5应具有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功能,并应具有对系统语音和数据的管理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6语音呼叫应支持个呼、组呼、全呼和紧急呼叫等功能;7宜具有支持文本信息收发、索1定位、遥测、对讲机检查、远程监听、呼叫提示、激活等功能;8应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能力;6语音呼叫应支持个呼、组呼、全呼和紧急呼叫等功能;7宜具有支持文本信息收发、卫星定位、遥测、对讲机检查、远程监听、呼叫提示、激活等功能;8应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4.4.9信息网络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建筑的运营模式、业务性质、应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及使用需求,进行系统组网的架构规划;2应建立各类用户完整的公用和专用的信息通信链路,支撑建筑内多种类智能化信息的端到端传输,并应成为建筑内各类信息通信完全传递的通道;4.4.9信息网络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建筑的运营模式、业务性质、应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及使用需求,进行系统组网的架构规划;2应建立各类用户完整的公用和专用的信息通信链路,支撑建筑内多种类智能化信息的端到端传输,并应成为建筑内各类信息通信完全传递的通道;3应保证建筑内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和安全;4应适应数字化技术发展和网络化传输趋向;对智能化系统的信息传输,应按信息类别的功能性区分、信息承载的负载量分析、应用架构形式优化等要求进行处理,并应满足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实现的统一性要求;5网络拓扑架构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构成状况、业务需求及信息传输3应保证建筑内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和安全;4应适应数字化技术发展和网络化传输趋向;对智能化系统的信息传输,应按信息类别的功能性区分、信息承载的负载量分析、应用架构形式优化等要求进行处理,并应满足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实现的统一性要求;5网络拓扑架构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构成状况、业务需求及信息传输的要求;的要求,应根据信息化应用的需要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能力;6应根据信息接入方式和网络子网划分等配置路由设备,并应根据用户工作业务特性、运行信息流量、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拓扑架构形式等,6应根据信息接入方式和网络子网划分等配置路由设备,并应根据用户工作业务特性、运行信息流量、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拓扑架构形式等,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配置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信息通信链路、信息端口及网络管理系统等;7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建筑物内信息网络系统与建筑物外部的相关信息网互联时,应设置有效抵御干扰和入侵的防火墙等安全措施;8宜采用专业化、模块化、结构化的系统架构形式;9应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配置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信息通信链路、信息端口及网络管理系统等;7应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建筑物内信息网络系统与建筑物外部的相关信息网互联时,应设置有效抵御干扰和入侵的防火墙等安全措施;8宜采用专业化、模块化、结构化的系统架构形式;9应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一10信息网络系统宜采用光纤网络系统。4.4.10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向收视用户提供多种类电视节目源;2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配置卫星广播电视接收及传输系统;3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接收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线引入的管线等,应设置在满足接收要求的部位;4宜拓展其他相应增值应用功能;5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的有关规定。4.4.10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向收视用户提供多种类电视节目源;2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配置卫星广播电视接收及传输系统;3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接收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基座基础、室外馈线引入的管线等,应满足接收的拉龙要求;4宜拓展其他相应增值应用功能;5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醛工程皿插隹GB50200的有关规定。4.4.11公共广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2业务广播系统应根据工作业务及建筑物业管理的需要,按业务区域设4.4.11公共广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2业务广播系统应根据工作业务及建筑物业管理的需要,按业务区域设置音源信号,分区控制呼叫及设定播放程序,业务广播宜播发的信息包括通知、新闻、信息、语音文件、寻呼、报时等;3背景广播应向建筑内各功能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音源信号。背景广播宜播发的信息包括背景音乐和背景音响等;4紧急广播系统应满足应急管理的要求,紧急广播应播发的信息为依据相应安全区域划分规定的专用应急广播信令。紧急广播应优先于业务广播、背景广播;5应适应数字化处理技术、网络化播控方式的应用发展;6宜配置标准时间校正功能;7声场效果应满足使用要求及声学指标的要求;8宜拓展公共广播系统相应智能化应用功能;9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的有关规定。4.4.12会议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使用和管理等需求对会议场所进行分类,并分别按会议(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和普通会议室等类别组合配置相应的功能。会议系统的功能宜包括音频扩声、图像信息显示、多媒体信号处理、会议讨论、会议信息录播、会议设施集中控制、会议信息发布等;2会议(报告)厅宜根据使用功能,配置舞台机械及场景控制及其他相置音源信号,分区控制呼叫及设定播放程序,业务广播宜播发的信息包括通知、新闻、信息、语音文件、寻呼、报时等;3背景广播应向建筑内各功能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音源信号。背景广播宜播发的信息包括背景音乐和背景音响等;4紧急广播系统应满足应急管理的要求,紧急广播应播发的信息为依据相应安全区域划分规定的专用应急广播信令。紧急广播应优先于业务广播、背景广播;5应适应数字化处理技术、网络化播控方式的应用发展;6宜配置标准时间校正功能;7声场效果应满足使用要求及声学指标的要求;8宜拓展公共广播系统相应智能化应用功能;9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展隹GB50526的有关规定。4.4.12会议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使用和管理等需求对会议场所进行分类,并分别按会议(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和普通会议室等类别组合配置相应的功能。会议系统的功能宜包括音频扩声、图像信息显示、多媒体信号处理、无纸化会议、会议讨论、会议信息录播、会议设施集中控制、会议信息发布等;2会议(报告)厅宜根据使用功能,配置舞台机械及场景控制及其他相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关配套功能等;3具有远程视频信息交互功能需求的会议场所,应配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含内置多点控制单元);4当系统具有集中控制播放信息和集成运行交互功能要求时,宜采取会议设备集约化控制方式,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信息化交互式管理;5应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应采用能满足视频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投射及显示技术和满足音频声场效果要求的传声及播放技术;6宜采用网络化互联、多媒体场效互动及设备综合控制等信息集成化管理工作模式,并宜采用数字化系统技术和设备;7宜拓展会议系统相应智能化应用功能;8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和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的有关规定。关配套功能等;3具有远程视频信息交互功能需求的会议场所,应配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含内置多点控制单元);4当系统具有集中控制播放信息和集成运行交互功能要求时,宜采取会议设备集约化控制方式,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信息化交互式管理;5应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应采用能满足视频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投射及显示技术和满足音频声场效果要求的传声及播放技术;6宜采用网络化互联、多媒体场效互动及设备综合控制等信息集成化管理工作模式,并宜采用数字化系统技术和设备;7宜拓展会议系统相应智能化应用功能,宜具有语音转写和会议组群功能;7A具有多语种交流需求的会议室和报告厅等场所应配置同声传译系统。8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和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的有关规定。4.4.13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公共业务信息的接入、采集、分类和汇总的数据资源库,并在4.4.13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公共业务信息的接入、采集、分类和汇总的数据资源库,并在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建筑公共区域向公众提供信息告示、标识导引及信息查询等多媒体信息发布功能;2宜由信息播控中

    注意事项

    本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