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8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18古诗三首教学目标:L会写“涯、莺”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重点)2.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课题:浪淘沙(其一)第1课时总序第32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课时目标:1.会写“涯”字。2.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3.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同学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写景的古诗有哪些吗?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生背诵古诗)师:同学们积累的关于写景的古诗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首浪淘沙(其一),这是一首描写黄河之景的古诗,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黄河奔涌的视频)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观吗?(生反馈)是的,这是黄河。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它。2.揭示课题师: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又有着怎样的风采和神韵呢?请同学们先把诗题齐读一遍。(生齐读诗题)“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意思是大浪淘洗泥沙。3.介绍作者师:我们再来认识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L读准字音师:怎样才能学好这首古诗呢?我们首先要读准字音。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的范读录音吧。(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读古诗)师: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曲”,它有两个读音,当表示歌曲时,它读qd,当表示弯曲时,它读qii,“曲”在本诗中读一声q°“簸”在这里读bb,浪淘风簸。2.读出节奏师:读准古诗的字音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好古诗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燕子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用斜线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待会儿试着自己也来读一读。(师范读,课件出示古诗及节奏)同学们,你们画对节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对照着节奏读一读这首古诗吧。板块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师:除了读准诗的字音和节奏,我们还要读懂诗的意思。生1:“九曲”是虚指,形容黄河曲曲折折。“万里沙”是虚指,形容黄河很长、沙多。“浪淘风簸”形容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的样子。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生2: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一一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师:诗人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生读古诗)板块四品读诗句,想象画面1.品读第一、二句诗师:(指名读第一、二句诗)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这两句诗写了黄河、万里沙、浪、风四种景物,写出了黄河的曲折蜿蜒、绵延悠长。我仿佛看到了黄河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曲曲折折,绵延悠长,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师:(出示黄河蜿蜒的图片)难怪诗人要说“九曲黄河万里沙”。前两句诗不但写出了黄河的形态美,更是写出了黄河的绵延悠长。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生读前两句诗)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黄河奔腾咆哮的声音,震耳欲聋,这是一条气势雄伟的黄河。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J此时此刻诗人不禁感叹道“浪淘风簸自天涯”。“自天涯”写出了黄河来势汹汹,从天而降的雄伟气势。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一读前两句诗吧,一边读一边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黄河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读出这种气势。(生齐读古诗)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黄河一泻千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2.品读第三、四句诗师:再来看第三、四句诗,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生读)如果说前两句诗是写景,那么这两句诗还是写景吗?生:不是。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想象。师:诗人到底想象的是什么呢?生:诗人想象自己顺着黄河,进入银河,来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做客。师:这样的想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非常大胆、奇特而又浪漫呢?读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生:我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共同生活的画面。牛郎和织女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相传,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锦。可是,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嫁给了牛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师:这两句诗正是借用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用典二牛郎织女的生活是不是让你觉得十分温馨而美好呢?我们可以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诗人是十分喜欢和向往这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的,那么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两句诗连起来再读一遍。(生读后两句诗)师:老师有个疑问,诗人是怎么从黄河联想到银河和牵牛织女家的呢?生:正是“直上”这个词语。诗人沿着黄河直上到九霄云外的银河里,看到了牵牛和织女的家。师:假如把“直上”的“上”改成“到”或“入”好吗?为什么?同学们可以把“到”“入”放到这句诗中,自己读一读,比较一下。(生读并思考)生:通过比较,我发现“直上”这个词更容易给人以扶摇直上、勇往直前的感觉。师:所以古诗有云“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直上”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这种感觉来,同时要读出作者想象的奇特。(生读后两句诗)师:所以一边是黄河,一边是银河,诗人的想象看似荒诞实则合理,如果说前两句写景的部分属于实写,那么后两句就属于虚写。同一首诗既有关于景色的实写,又有关于想象的虚写。这种手法叫什么呢?生:虚实结合。师:是的,这有着大浪淘沙之实的黄河,激发了诗人那大胆的浪漫的想象,才让全诗变得更加瑰丽多彩。就让我们通过朗读,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逆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去探访牛郎和织女吧!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读古诗)3.背景介绍师: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板块五书写生字,课堂总结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涯”,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它的写法,跟着视频写一写吧。(播放生字书写视频)浪淘沙这首古诗将实与虚相结合,既写出了黄河的壮观雄伟,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名师课堂,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Q背诵浪淘沙(其一)。成功之处:教学时,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音乐与课件画面的渲染,引领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融情,悟中升华情感。不足之处:古诗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字义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基于小学阶段已经学过或积累过关于写景的诗词,让会背的学生背一背,对古人描写的黄河有初步印象,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通过学生练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通古诗,读好停顿和节奏,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抓住“九曲黄河”“万里沙”想象画面,抓住“浪淘风簸”想象声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同时适时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中的传说故事,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课题:江南春第2课时总序第32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课时目标:L会写“莺”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南春。3.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板块一图片激趣,复习导入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名师课堂。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感受到了黄河雄浑的气势和诗人奇特的想象,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生背诵古诗)2.引入新课师:学习新诗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图片)你们看,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小桥流水,河湖交错,古镇小城,田园村舍,真是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水乡江南。江南是我国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江南的古诗呢?你能试着背一背吗?(生背诵采莲曲忆江南等)师:自古以来,美丽的江南风光令多少文人墨客心驰神往,魂牵梦萦,那么在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江南又会有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首古诗江南春。板块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解诗题,知作者师: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读诗题。(师生读诗题)谁来说说自己对诗题的理解?生:“江南”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春”就是春天,顾名思义,江南春写的就是江南春天的景色。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诗的作者一一唐代诗人杜牧。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因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二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二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2.读准字音,学写生字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古诗)在这首诗中有几个字的字音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第一句中的“莺”是后鼻音,第二句中“山郭”的“郭”要读第一声,第三句中的“寺”是寺庙的意思,是平舌音。(指名读)我们要特别注意书写“莺”字时,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分的“鸟”字。(师范写)3.读出节奏师:古诗极富音律美和节奏美,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听范读录音,边听边在书上画出每句诗的节奏。(播放朗读音频,生标出节奏)请同学们对照着节奏线,读出诗的停顿和节奏。(生读古诗)4.把握古诗大意师: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你们知道的理解古诗的方法有哪些呢?生:理解古诗的方法有:反复诵读,看课文注释,看课文插图,边读诗边想象画面,查找资料。师: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生自学古诗)同学们,你们了解古诗的大意了吗?请你说一说吧。生:我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板块三品读古诗,体会情感L品读诗句,想象画面师:古诗是浓缩的精华,正所谓“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要想读懂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诗人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我们就必须再读古诗,走到诗中去。同学们先来看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把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生自主圈画)师:短短两句诗,诗人就描写了6种景物。(课件出示词语: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诗人来到美丽的江南,首先吸引他注意的是什么呢?生:吸引他注意的是“莺啼”。黄莺等各种鸟儿的叫声,就像一首动听的音乐萦绕在诗人的耳畔。师:诗人听到的是鸟儿吟唱的美妙音乐,那最先跃入他眼帘的又是什么呢?生:最先跃入他眼帘的是“绿映红二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绿色的是什么呢?生1:可能是的棵棵绿柳。生2:可能是 的绿杨。生3:可能是“绿 生4:可能是“日出江花红 生5:可能是“绿阴不减来(1)学习第一句诗师: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青山绿树。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粼粼清波。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的片片绿荫。学们看,这绿柳、绿杨、绿树、青山、绿水、绿荫,各种深绿、浅绿染绿了整个江南,也点亮了诗人的眼睛啊,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句诗。(生读:千里莺啼绿映红)同学们读懂了吗?虽然这满目的新绿、翠绿已经足以让诗人啧啧赞叹,可是在美丽的江南,它们不过是红的映衬呀。能被这样的绿所衬托的,究竟是怎样的红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些诗句想一想。(生读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一唐杜甫春夜喜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百唠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一一宋欧阳修画眉鸟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一宋宋祁玉楼春春景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绿映红”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1:一个“映”字让我仿佛看到了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好一片色彩明丽的江南风光!生2:“千里”一词虽是虚指,却让我感受到了江南幅员辽阔,这样的美景不是一处,也不是一隅,而是所到之处,目光所及,处处如此。师:本就迷人的江南在诗人一个“千里”和一个“映”字的点染之下,更加令人心旌摇荡、心驰神往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第一句诗,读出江南的美丽吧。(生读第一句诗)(2)学习第二句诗师:江南还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景致呢?我们再来读第二句诗。“水村”是靠水的村庄,而“郭”就是外城,这里指的是城镇,而酒旗是一种挂在门前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子。同学们在第二句诗中又看到了怎样的江南风光呢?生: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飘扬的酒旗,这就是诗人眼中独一无二的江南。师:诗人妙用了一个“映”字,在前两句诗中有哪些事物是相互映衬的呢?生: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和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和色的映衬。师:江南的春天真是柳暗花明,山重水复,色调错综,层次丰富啊。同学们,在前两句诗中,诗人正是通过对江南典型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江南的春天独有的美丽。(2)学习第三、四句诗师:(指名读第三、四句诗)既是千里之景,描绘晴天的江南远远不够,于是诗人又提笔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又写到了哪些景物呢?生:诗人又写到了四百八十寺、楼台和烟雨这些景物。师:江南的雨有什么特点呢?生:江南的雨如雾似烟。远远望去就像是袅袅轻烟,只有走在雨中才能感受到轻柔的雨滴。师:“南朝”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江南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寺庙,是因为“南朝”之后的隋朝、唐朝都非常崇尚佛教,各地纷纷兴建寺庙,烟火很盛。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注意读出诗人在写景中夹杂着的淡淡忧愁。(师生齐读)2.体会情感师:品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反馈)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播放音乐,生齐读古诗)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生:前两句诗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这六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诗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的哀愁。师:江南春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名师课堂,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节课再见!成功之处:L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体会江南春天的美好。2.读中想象。通过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歌意境,再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能较好地感悟诗中的意蕴。不足之处:教学时,相关背景介绍相对欠缺,学生难以理解诗句中表现出的诗人的哀愁,对于诗中蕴藏的物是人非的感叹也理解不足。设计意图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与学生一起欣赏景色绮丽的江南春景图,并让学生试着背诵描写春天的诗词,从听觉和视觉入手,唤起学生对江南春天美景的遐想,初步把握古诗描述的江南春色的特点,为学习古诗作感情铺垫。设计意图“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本环节以学生的自主读诗为主,给学生以充分的读的空间,在读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读中初步理解诗句意思。设计意图由读通诗句到读出节奏,再到读懂诗意,体现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在理解诗意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学法迁移能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感受画面中的声与色、动与静、虚与实,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适时补充南朝的相关资料,增加课堂的厚重之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课题:书湖阴先生壁第3课时总序第32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课时目标:L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书湖阴先生壁。2.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3.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诗L复习导入师:欢迎来到名师课堂。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和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现在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两首诗。(生背古诗)2.解诗题师: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惯,古人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的诗就叫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一首题壁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板书诗题,生齐读诗题)谁能说说自己对诗题的理解。生:“书”是书写的意思。“湖阴先生”是杨德逢的别号。诗题的意思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的诗。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诗人王安石?(指名反馈)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板块二初读古诗L正字音师: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古诗,生读古诗)这首诗中有两个字要格外注意:畦、闷。现在请你将这首诗再读一遍,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哟!2.明节奏师:古诗极富音律美和节奏美,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听范读录音,边听边在书上画出每句诗的节奏。(生画出节奏)请同学们按照“二二三”的节奏将这首诗诵读两遍,读出古诗的韵律美。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闷/送青来。板块三把握古诗大意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理解古诗的方法。(课件出示方法)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古诗的大意,可以逐句读古诗,每读一句就想想这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生自主学习)生:通过查看注释和课文插图,我大致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板块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师:古诗是浓缩的精华,正所谓“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要想读懂诗句的内涵和诗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再读古诗,走到诗中去。L学习第一句诗师:同学们,湖阴先生的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王安石一起去拜访湖阴先生吧!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诗。(生读前两句诗)走进湖阴先生的院子,院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能用第一句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吗?生:院子给人的感受是净。师:你是从第一句诗中的哪个词语感受到“净”的呢?生:我从“无苔”感受到“净师:这里的“苔”指的就是青苔。青苔喜欢生长在偏僻之处,性喜阴暗,较之其他杂草,更加难以扫除。诗人王安石和湖阴先生所处的南京多雨,时值初夏多雨时节,正是青苔生长茂盛之际。湖阴先生是如何让院子干净到连青苔都没有的呢?我们再来读读第一句诗,找出原因了吗?生:“净无苔”的原因是湖阴先生“茅檐长扫工师:通过“长扫”一词,我们可以知道湖阴先生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经常打扫院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湖阴先生平时是怎样打扫院子的?(生想象画面)2.学习第二句诗师:除了干净整洁,院子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句诗。(生读古诗)生:根据课文注释,我知道“畦”是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可见湖阴先生的院子,除了整洁,最引人注目的是花园里成排成列的花木了。师:你们看,花色娇艳,品种繁多,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二句诗。(生读第二句诗)这井井有条的花园是谁在打理呢?生:这些美丽的花草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的。师:试想你就是诗人王安石,当你踏入茅草庭院,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致惊住了,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流水,低矮的茅草屋,干净得连青苔都见不着的泥土地,生机勃勃的花木整齐地排列着,此时此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生1:我会惊讶于庭院竟能如此一尘不染。生2:我会陶醉于这美丽清幽的环境。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前两句诗吧。(生读前两句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如此美丽清幽的院子里,湖阴先生会在院内做些什么呢?(课件播放视频)通过前两句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湖阴先生呢?生:我读出了一个朴实勤劳、爱好洁净、兴趣高雅、热爱生活的湖阴先生。师:通过“长扫”和“自栽”这两个动作,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湖阴先生勤劳质朴、志趣高洁的性格特点,抓住人物的动作去感受人物的形象,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湖阴先生吧。(生读前两句诗)3,学习第三、四句诗师:欣赏了湖阴先生院内的景致,那院外又是一幅怎样的风景呢?我们一起来朗读诗的后两句。(生读后两句诗)生:屋前是一条青青的小河,在不远处耸立着两座高大的青山。师:后两句诗中还有两个动词“护田、排闽诗人在这里巧妙运用典故。(课件出示典故故事)同学们看,在茅屋前有一条小河,环绕着农田和茅屋,茅屋后矗立着几座高大青翠的山峰。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两座青山推门而入,给湖阴先生的院落送来青翠,也增添了色彩。真是山水有情啊!生:“护田、排间、送”都是人的动作,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描绘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南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色。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可亲可爱的一水两山吧!(生读后两句诗)4.拓展延伸师:在诗人的笔下,连大自然的山水都如此垂青湖阴先生,为他送来甘泉,为他送来青翠,这不正说明诗人王安石十分欣赏他的好朋友湖阴先生吗?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诗,在句式上你还有什么发现吗?生:这两句诗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师:我们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含有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呢?(生反馈)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一唐杜甫绝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一一唐王维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一唐杜甫春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一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一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师:像这样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句子,叫作对偶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加凝练,句式更加整齐,音韵更加和谐,更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可以多关注这样的对偶句。5.主旨概括师:经过前面的学习,谁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这首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和对湖阴先生品性、情趣的赞赏。板块五总结古诗,练习背诵师: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跟随着诗人王安石,我们拜访了湖阴先生,看到院内“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而院外更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网送青来”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主人志趣的高雅,更感受到诗人王安石和湖阴先生的深厚友情。同学们能试着背一背这首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节课再见!成功之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适时资料补充,让学生了解了典故,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最后,再通过回顾、整理、发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读诗方法,感知诗歌背后的文化常识和历史典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不足之处: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对文字的挖掘多了一些,让学生的体会少了一些;教师的点拨多了一些,学生的自悟少了一些。如果教师的讲解少一些,那么就可以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悟。教学建议: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是学好古诗词的一个关键点。明白了诗人的写作意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导入诗题,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根据题壁诗的特点,读准停顿,借助注释,理解诗题,为读懂诗意作铺垫。_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诗句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诗中修辞手法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