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黄骅市第四中学张浩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喑、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根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根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拟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四、教学重点:造型根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七、教学过程:学节教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段引阶播放一组图片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欣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段开阶一、造型表现的根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忆人类艺术的开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开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比拟以下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局部宋代武宗元菩萨立像石雕唐代宴罢装饰画古希腊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根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无视的。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欣赏讨论、分析长垂流畅、遒劲有力。柔美。疏密有致,装饰感。明确概念开阔学生视野,翻开思路。理解不同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艺术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这些线条丰富的表现力。运用比拟分析的方法了解明喑的特征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成物体受光的不规那么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3、体量: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双环(雕塑)4、空间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那么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阿尔让特伊的大道位,析。以组为单进行讨论分欣赏用。感受体量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理解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评述阶段出示作品太白行吟图漓江老人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和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赏析美术作品小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一课的根底上,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风格绘画作品的欣赏、评述以及对作品色彩特点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感受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里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比照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四、教学难点: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W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引导阶段引导学生看视频资料,播放幻想2000视频。请同学们说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导出本课课题。学生欣觉,交流感受。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体会不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给人的视觉体验.发展阶段作品欣赏.播放组图片,由大Fl然的色彩和具象形象的绘画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形象的作品过渡.师生共同格受、体验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初步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某种情感.1、色彩的心里联想通过对生活中人们视觉经验的联想.体会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心理作用“请你尝试一些词Jt来描绘以卜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紫、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前面六种色彩的心里联想.2、绘画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欣觉探究:清同学们欣觉并分析下面三幅绘画作品说说画家在运用色彩&现对象上仃什么不同?装扮森林松树林灰色的树师生共同总结:装饰色彩:运用装饰手法进行色彩农达的形式,强调大幅度地概括提炼,作品体现出浪漫抒情、唯美化的视觉风格。欣赏图片,体会图片中色彩的感染力。学生回顾色彩的心里联想.思考回答问题.对比观察三幅作品,探究分析色彩&现特点,分别是装饰色彩、写实色彩、表现色彩的手法。通过回顾色彩带给人的心理影响,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后而分析作品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对比欣赏,进行H主探究学习,分析色彩的表现形式。写实色彩:通过写生方式,对客观对象的真实色彩进行记录和描绘,色彩表现。客观对象卜分相似,式现手法偏重具象再现。个性化的细在真实C表现色彩:而i家不是描绘煲际看到的色彩,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这种色彩被称之为“表现色彩”“概念色”“情感色课堂反馈:欣赏卜曲的绘画作品,说说这些作品主要采用了学生欣赏分析这些作乩对前血知识那种色彩表现形式?3欣赏实践:绘画中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Ief着十分强烈的影响.色彩在作品中式怎样表现情感的?卜.面我们通过鉴赏-组作品来分析体会:初踏黄金路早春之路松林的早晨红色和谐呐喊讨论问题:(1)、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画而中色彩的主色调式什么,t:要运用了那种色彩表现形式?(3)、作品总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交流:从作品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L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方式。分组讨论作品,结合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每组选出代表裁结发占,教师根据情况及时补充.的反馈,加强血,巾对色彩我现形式的理解.通过学生分组研究讨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过互相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分析鉴赏作品的方法,感受色彩的艺术感染课堂小结4、小结说说本课你学习的收获.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欣赏讨论,我们了解到美术作品中色彩的:种表现形式,同事认识到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到色彩在绘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感。F节课我们将亲自尝试,通过绘作'也表现某种怙感或心境,老师期待你们的作品.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自圭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课后拓展5、课后拓展(1)、观察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现彖,体会其运用色彩过程所传达出的情感”(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色彩是绘岫的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在绘制巧中不同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樗受.此家在作曲在可以用不同的裳现方法来表现对缸我们在今后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色彩表达我In的思想和情感.尝试用色彩来创作幅小画,表达自己某种心理感受.引导学生把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区,达到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目的.作品分析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表达色彩感染力载体。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记述了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关于他的史料很少。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世界出水芙蓉图【名称】宋吴炳出水芙蓉图【类别】中国古画、扇面画【年代】宋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到达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干草垛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假设干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看似平凡的草垛光荣夺目,与天空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色与光的交响。马蒂斯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似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作品欣赏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闲的气氛与情调。于非Ig(暗)于照,画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厂,别署非IS,又号闲人,山东蓬莱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有于非IW工笔花鸟画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作品欣赏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衬托玉兰花各黄鹏鸟,强的色彩比照,生动地表现出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第3课构图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根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根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法国)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乱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二)新课讲授1、构图的感念: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那么,是绘画艺术的根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2、构图的形式: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教师归纳总结: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饱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舞蹈(油画马蒂斯法国)以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局部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局部那么是虚。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画家根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寂静的地面。桔祥蒙古(油画现代韦尔申)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气氛。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1)几何形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根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根本形的组成和变化,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根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量感。(2)线条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桔祥蒙古(油画现代韦尔申)(3)利用黄金分割率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提问:画家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教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讨论分析。3、构图原那么(1)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讨论画家是使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那么。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4、小结绘画构图是一种比拟复杂而且难度比拟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和原那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一课书林漫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开展,种类,结构。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学生答复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表达在内容上还表达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二)新课讲授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2、中国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创造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叶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樊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创造了“梵夹装”。卷轴装: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优点:克服了嫌贵而简重的不便。缺点:纸缺乏帛的坚韧,来回卷舒不便检索文字,且易断裂。经折装:卷轴制度演变到册页制度的过渡方式之一。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方式,后又称“折子本二旋风装: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一时代同在卷轴装的根底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产生的不同的装帧形式。蝴蝶装:简称“蝶装”。宋代雕版印书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种装帧形式,风行于宋元,流行大约400年包背装: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亦称“裹背装”、“裹后背”。大约起自南宋,盛行于明,尤其是政府官书。线装:明代中叶线装流行,清代最为盛行,沿用至今。2、国外的书籍设计国外的文字记录,经历了使用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传入欧洲,以及后来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创造,成为书籍开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影响深远,使欧洲迎来了20世纪书籍设计的新高潮。四、课堂小结: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表达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表达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天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五、课后拓展: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表达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表达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天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第2课手工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根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2、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工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教学难点:手工书的设计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他的哪些局部吸引了你。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的重要。(二)新课讲授1、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局部进行设计?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靡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等,是一种创意设计的系统工程。二、了解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我们可以尝试用纯手工的方式设计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手工书,手工书更多的表达着个人的思考与创意。(1)手工书的装订形式与外观欣赏教科书12页,分析这些书籍运用了什么装订形式?什么外观?装订形式有平装式、卡片式、盒子式、立体造型式等。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手工书的外观设计形式多样。(2)手工书的内页设计欣赏课本第13页图例。提问:这些手工书的内页市如何进行设计的?内页设计包括扉页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手工书的内页设计可以采用电脑打印、手绘、印刷品剪贴、剪纸、镂空等形式,也可以粘贴上一些实物,如羽毛、树叶等。设计过程欣送课本第13页。提问:闽南古厝造型手工书是如何进行设计的?根据书籍的主题,决定书籍的外观设计、开本与页数。设计书的封面、封底的构图与颜色,包括书名、作者姓名、封面图形、颜色、构图、定价、内文简介或宣传语等内容。设计手工书的内文。设计应图文并茂,加上一些其他设计手法,比方立体造型等。对书籍各局部进行装订组合。教师展示A4纸4页手工书的制作方法。学生作业:以“我的相册”“我喜欢的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尝试运用一张A4纸,制作4页折叠手工书。作业要求:1、设计手工书首先要爱书。2、要根据书籍的内容设计适宜的装订形式以及外部形态等,并要具有创造性。3、手工书的制作要力求细致。评价总结: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小结:手工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更要用心去感受。要用创意的思维、发现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手工书作品。拓展:观察生活中你喜欢的事情或者你喜欢的书籍,寻找并收集一些图片和文字,丰富你的手工书作品。第3课方寸铃记一一藏书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开展;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擦汗功能树阴的布局章法。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根底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唱树荫的欣赞、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开展史及创作的根本方法、工具材料;2、教学难点:藏书票的制作。三、教学过程1.)引入1、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一一中国印导入课题。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微妙吧!(二)新课讲授1、篆刻的定义专科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2、汉印欣赏汉代是印章艺术开展成熟的鼎盛时期。汉官印: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风格比拟凝重。汉私印:是指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的随意、宽松许多,主要以铜质为主。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虎奋将军印广汉大将军章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没有文字的印章。3、篆刻表现形式比照两枚印章问:你能比照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白文(阴刻)一一刻字朱文(阳文)一一刻背景4、篆刻章法姓名章中的笔画比拟多,可取其中一个字刻在石章上。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5、篆刻刀法教师讲解,介绍工具,解释使用方法。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视频示范:五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小结: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的方法刻成线条。6、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比方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刻完后如何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7、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第4课书间精灵一一藏书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藏书票的根本知识。(2)、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3)、通过学生自己创作漏板藏书票,培养学生创作藏书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根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根底上学习漏板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2)体验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根本知识。(2)几种根本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单色木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吹塑纸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2、教学难点: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确实定和版面的控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请同学们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家的一本藏书,在我的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谁知道这是什么?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一一藏书票(板书)(二)新课讲授1、藏书票的定义师:藏书票贴在书籍的扉页上代表什么?师:藏书票最初是欧洲人作为藏书的标志,而中国人以前大多是用藏书印的方式作为藏书的标志。导入藏书票定义: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2、藏书票的内容请同学们看看我的另外两本书上也都贴着藏书票,请大家来看看这三张藏书票,这些藏书票上除了图还有些什么?拉丁文的缩写EXLIBRIS(我的藏书的意思)(板书:藏书票画面构成包括图案、票主名、拉丁文)3、藏书票采用版画的形式请同学们帮助出主意,我是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在我家有很多书,这一书架的书都要贴上藏书票,我该选择用哪个画种呢?是中国画、版画?为什么?版画包括很多的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较广泛.不同材料效果不同,变化丰富。难道这么丰富的版画种类都可以用来做藏书票吗?当然!请大家看这几幅藏书票,它们就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版画制作方法。出示教材图片:现代李桦先生的木版藏书票(凸版)、现代刘硕海先生丝网版藏书票(漏版)、平版、凹版。4、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虽然采用版画的方法,但它和普通的版画不完全一样,首先它除了图案必须有规定的文字,另外它的规格尺寸是有要求限制的,国际藏书票大会对藏书票规格要求为边长17Cm以下,常用的规格是8-12cmo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由此可见藏书票是一种小而精美的艺术品。藏书票的画面要如何构思才能像“珍珠”“宝石”那样精美、吸引人呢?5、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请同学们看看现藏于德国的1450年制作的“刺猬藏书票”。谁来说说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画面上为什么选用刺猬的形象?6、请同学们看看中国最早使用的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二请同学们看看这枚藏书票中画了哪些内容?7、藏书票的题材内容除了以上题材,藏书票中还可以表现哪些内容?谁来说说你手中拿的藏书票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课前发给同学们一些不同题材的藏书票作品)同学们刚刚拿的藏书票有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风景的、还有和书籍相关的。藏书票表现题材非常广泛,通过一定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三)布置作业内容以植物为主;款式扇面形的小品图案;进行漏版藏书票的设计(四)教师示范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1、构思画稿;2、拓稿(按照色彩不同把稿拓在三张版上);3、制版(用刻刀在透明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4、印版用海绵均匀施墨,先浅后深);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五)学生实践学生创作完成一枚漏版藏书票作品(六)评价总结教师从学生展示的藏书票作品中选取几枚,请学生进行自评,然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根本知识,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热爱读书、藏书,更喜爱藏书票,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知识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七)课后拓展1、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2、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欢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3、在班里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交流藏书票的设计体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2)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3) 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2、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拟,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2) 运用形式美法那么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2)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比照中一起寻找答案吧。比拟中国画和西方油画(二)新课讲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图片欣赏:齐白石不倒翁。思想: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诗文如下: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突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学生讨论:赏析:荷花水鸟图(朱登清代)体验: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题目:为画题诗。二组题目:为诗作画。“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题款知识: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形式多样,如I: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三)小结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第三单元第2课借物寓意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拟,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本钱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三、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二)新课讲授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出示蔬果图(吴让之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钱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活动一:赏析与评述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表达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回忆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活动二:观察与比拟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拟,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清楚、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表达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茶具梅花图。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三)教师示范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根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如朱甘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荷花、潘天寿的荷花。想必同学们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花鸟画的“借物寓意”吧!活动三:体验与练习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四)评价总结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己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表达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五)课后拓展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登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第3课寄情山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根本画法。(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拟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2、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三、教学过程(一)引入画家笔下的树和山: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