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指导教师:职称:(以上字体均为三号黑体)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院(系):完成时间:(以上字体均为小三宋体)目录(四号宋体加黑)中文摘要3Abstracts正文3一、文化及高校宿舍文化的概念.5(一)文化5(二)高校宿舍文化5二、高校宿舍文化的特征.6(一)内容的广泛性6(二)产生与开展的二重性7(三)情感的渗透性7(四)排他性8三、高校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10(一)高校宿舍文化具有价值观导向功能10(二)高校宿舍文化具有标准行为和塑造人格的作用.11(三)高校宿舍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11(四)高校宿舍文化对性别角色意识的社会化也有影响.12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3(一)负面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造成严重消极影响.13(二)高校宿舍文化凝聚力不强14(三)高校宿舍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14五、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15(一)进一步完善高校宿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5(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宿舍管理队伍16(三)发挥高校相关社团的作用,丰富高校宿舍文化生活.16(四)发挥高校宿舍群体内核心人物的作用11参考文献13致谢14附件: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3 .毕业论文评分表(指导教师用表)4 .毕业论文评分表(评阅人用表)5 .毕业论文辩论成绩评分表(辩论小组用表)6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辩论记录7 .毕业论文的评价意见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三号黑体)摘要(小四黑体):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群体的预期社会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以文化、高校宿舍文化为切入点,认为高校宿舍文化具内容的广泛性、产生与开展的二重性等特征,它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价值观导向功能,标准行为和塑造人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并对大学生性别角色意识的社会化也有影响。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宿舍文化存在凝聚力不强,缺乏生机与活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关键词(小四黑体):高校宿舍文化社会化建设Abstract:Universitydormitorycultureofuniversitystudentsinyouthgroupsofthesocietyisexpectedtoplayaveryimportantrole.Inthispaper,theperspectiveofsociology,culture,universitydormitorycultureasthebreakthroughpoint,thatauniversitydormitorycultureoftheextensivecontent,resultinginthedualityandthedevelopmentofsuchcharacteristicsofitsstudentswiththevaluesofcommunity-orientedfeatures,andregulatetheconductandshapingofpersonalityrole,butalsotheautonomyofuniversitystudentsandself-awareness,awarenessofgenderrolesandthestudentsofthecommunityalsoimpact.Butwealsoshouldbenotedthattheexistenceofcollegedormitoryculturedonot,thelackofvigorandvitalityandsoon,Iraisedtheseissuesforappropriate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thecollegeconstruction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学分制逐渐在大局部高校推行。在这种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宿舍将逐渐取代班级成为高校内部学生群体根本单位,宿舍日渐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生命周期的青年期,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如果不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将很难适应社会和被社会所接受。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文化及高校宿舍文化的概念、特征、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对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文化及高校宿舍文化的概念(一)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在环境以及自身的互动过程中物质和精神力量的一种对象性展示,一方面它表达了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创造的物质资料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的精神生产、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生产与再生产。如果把校园看成一个独特社区的话,那么的学生宿舍文化就是校园社区文化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文化又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其中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局部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由于从宿舍文化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看,大学宿舍文化在空间、时间的分布是有限的,它只存在于有限的大学期间,存在于具体宿舍之中,它随着新生入学这后一个新群体一一大学宿舍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大学生在一起共同生活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大学宿舍文化就是大学宿舍成员共同的群体生活中所创造的亚文化形态,它仅为宿舍成员所特有。(二)高校宿舍文化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次提出“寝室文化”的概念。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发文对这以概念表示认可,从此寝室文化建设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宁敏:论大学生宿舍文化中的排他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重要组成局部。但后来,有学者认为用“宿舍文化”概念来代替“寝室文化”概念更为准确。主要是因为“寝室文化”概念容易使人将大学宿舍文化仅仅局限在单个寝室内的文化,无视了整个宿舍区内的互动所形成的文化,而“宿舍文化”的概念可以弥补此缺乏。因此,“宿舍文化”的概念被广泛用于学术界。从“宿舍文化”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给高校宿舍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高校宿舍文化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宿舍这个空间中,所有成员在学习、生活、交往等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和意识体系。二、高校宿舍文化的特征(一)内容的广泛性大学生宿舍文化总体来看有两种形式构成,即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里的具体生活现象,如作息时间、爱好习惯等;深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如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观念内容,表层文化那么是深层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表层文化是最直观的,也是我们所能掌控的,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即宿舍内部设施、环境卫生、室内陈设等;二是制度文化,即宿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三是生活文化,即宿舍内各成员间生活方式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四是精神文化,即宿舍文化生活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成员间形成共同观点、共同追求的群体形象。同时精神文化也是宿舍文化的灵魂所在。由此可见宿舍文化内容的广泛性。©李瑞学、田媛: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期。(二)产生与开展的二重性大学生宿舍的成员组成往往不是来自同一所中学,同一个地域,这就决定了宿舍文化的产生是产生在成员与成员,成员与新的环境互动根底之上的。当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他们是自己以前学习和生活的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个体因此带有一种社会性并且因为现象学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所言的“生平情景”的存在,这种社会性也带有哺育他成长的特定群体和他从前所置身的特定社会环境印记,因而有着鲜明的个体特征。也就是说,他们是承载着以往自己的生命或个人历史进入新的学校、宿舍群体之中。因此,他们会用在过去的经验储臧上建立起来的“手头知识库存”来解读和应对新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通过“学习”来获得有关新的生存环境的知识以适应这一环境)。在这一阶段宿舍成员不断的利用“手头知识库存”与成员及新环境互动,并学习新的生存环境知识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宿舍文化的产生。宿舍文化自产生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环境变化,宿舍成员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宿舍成员与成员及环境之间互动产生了宿舍文化,同时宿舍文化又作为宿舍成员及其与环境互动的中介,产生新的宿舍文化。从而实现了宿舍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即宿舍文化产生与开展的二重性。(三)情感的渗透性社会学家戈夫曼把戏剧的比较引入社会学,运用剧场的语言,如剧本、舞台、观众、表演、前台、后台等来描述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其中戈夫曼将这样的一个区域称为“前台”,即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内的表演为观众展现一定的情景,须借助标准的、有规那么的设置和道具的场所。并且认为前台趋向于被建构、被制度化和对不同环境进行模式铸造。基于这一原因,“当一个个体充当某一建构好了的角色时,他通常会发现某一特定的前台己经设置好了”。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有演员创造的。而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同时也是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局部。后台通常与前台为邻,但彼此泾渭清楚。在前台,人所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的自我;而在后台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是自我中的自发的、最本质的那局部,即情感的自我。戈夫曼又把“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别情景定义的表演”的群体称为“剧组”o其中剧组成员彼此处于一种重要关系中,首先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并且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他们之间存在一种互惠互赖的心理契约,通过这种契约把他们联系起来。其次,剧组成员都意识到他们在上演同一幕剧,都了解舞台演出的技巧上的秘密,即都是“知情人”,他们彼此熟悉且社会距离相对较小,共同保守剧组秘密。因此,戈夫曼把剧组称为“秘密社会”,并指出,在剧组里“表演者经历了行动诡秘的同谋生涯”。如果我们把大学生的课堂及其他校园活动当做前台的话,因为在这些场合中他们要扮演一定角色,很少投入情感。那么,宿舍那么是大学生的“后台”,宿舍群体构成“剧组”,在宿舍中他们更多的表现本质的自我,他们都是“知情人”,遵守心理契约,保守群体秘密,形成“秘密社会”。因此,宿舍成员之间的互动不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上,而是富有“人情味儿”,带有更多情感色彩。成员间遵守心理契约,保守群体秘密是他们情感交流的根底,从而使这个“秘密社会”具有的情感渗透性。(四)排他性一般而言,宿舍文化的排他性可分为宿舍内部和宿舍外部的排他性,但主要表现为宿舍之间的排他性。心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262页。宿舍内部的成员之间的排他性主要是由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他们各自的“生平情境”和“手头知识库存”不同,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有些宿舍成员彼此不和睦,互不理睬,甚至会发生一些冲突,从而使他们仅仅把宿舍当成一个睡觉的地方,对宿舍的归属感丧失。而宿舍间的排他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情感以及宿舍内部公共产品供应上的排他性。首先,同一宿舍的成员要在一起生活三年或者四年,在这段时间内,正有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认为的由于生存条件的一致性,致使他们的实践活动在客观上趋于一致,从而形成集团或阶级习性的客观一致性,在这里,并不需要特殊的行为协调机制或者标准或者有意识的筹划或者直接相互作用,实践活动的规律性,统一性或系统性就可以构成,这是宿舍成员在现实的客观条件下所构成的惯习的一致性的根底。由于宿舍之间形成的惯习的不一致导致其价值观方面的不一致,所以价值观的不一致是宿舍间排他性的因素之一。其次,因为宿舍文化具有情感渗透性的特点,宿舍成员之间共同遵守他们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秘密社会的心理契约,进行情感交流,而这种交流情感的根底是“情感秘密”的保守,如果秘密不能保守那么会危机到群体生存及成员间的关系。因此,宿舍文化的情感渗透性仅在宿舍内部成员之间,同时也构成宿舍之间排他性的有一因素。最后是宿舍内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的排他性。宿舍内部的“公共产品”是不允许外宿舍成员长期“搭便车”的,但对宿舍内部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却视而不见。例如:如果一个甲宿舍的成员经常使用乙宿舍成员打的热水,就可能遭到乙宿舍成员的冷遇,并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使甲宿舍“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402页。成员行为减少并最终停止。但乙宿舍成员可以好不客气的使用,即使他一次也不打热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从长期来看所有“公共产品”是由宿舍成员共同提供的,而外宿舍成员那么不参与这种长期提供,从而产生了宿舍之间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的排他性。三、高校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生命周期的青年期,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问题是青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青年期开始后,由于身心的重大变化,青年人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何去何从”等重大问题。因此,宿舍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宿舍文化具有价值观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履行一定的功能,宿舍文化也不例外。大学生宿舍文化虽然是一种群体亚文化,但它却发挥着重要的价值观导向作用。宿舍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甚至行为方式。宿舍文化在其形成和开展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文化定势,这种文化定时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宿舍成员,形成一种文化气氛,这种文化气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文化气氛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同时影响到宿舍成员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宿舍的文化气氛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整个宿舍成员的面貌也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会努力学习并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的积极进取,宿舍文化那么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宿舍的文化气氛是消极、颓废、庸俗的,那么生活在其中的宿舍成员就会不思进取,生活颓废、消极、萎靡不振,等毕业以后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二)高校宿舍文化具有标准行为和塑造人格的作用宿舍非物质文化可简单的分为制度性文化和非制度性文化。宿舍制度文化表现为学校制定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他通过宿舍管理人员执行和同学们的遵守发挥效力,它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不管宿舍成员是否同意,必须无条件的为宿舍成员所遵守。制度性文化往往从总体出发,从大局考虑,为了全体宿舍成员的利益去约束局部越轨者的行为,是宿舍管理机制良性运行与协调开展,促使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向着积极健康文明和标准化的方向开展,同时起到用标准的制度塑造人的作用。另外,宿舍成员所形成的初级群体在日常互动过程中会形成一套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即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不仅确定了成员间物质利益互动关系同时也确定了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及互动关系。这种心理契约弥补了制度性文化覆盖空间的缺乏甚至有时还会取代制度性文化形成实际的互动标准。因此,它在标准宿舍成员的行为和塑造其人格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三)高校宿舍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需要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前他们大多在离家比较近的中学读书,离家人比较近,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多是向家人求助,并且家人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障。家人的帮助时不求回报的,如果说有的话,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好的前程。当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空间的距离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求助与帮助不能及时获得。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是自己想方法解决或求助同学,而这些求助的同学中宿舍同学是首先要考虑的,宿舍同学的在场解决了家长缺场所带来困难。这样就实现了有依靠血缘关系为主导的求助方式向以依靠业缘关系为主导的求助方式转变。在这种业缘关系中,帮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不求回报行为,虽然没有明确的契约提出要求回报但宿舍成员会有一种预期即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也能像自己给他人提供帮助一样得到别人帮助,不管这种预期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在此转变过程中,因为个体必须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自己的求助和帮助对象及如何支配这些资源,所以宿舍成员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性也得到增强。(四)高校宿舍文化对性别角色意识的社会化也有影响社会角色是社会群体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上的个人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模式。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的生理特征,还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存在不同的角色期待。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是随文化而异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学家福柯提出规训的概念,认为在一个规训的社会中,秩序不是通过法律、政府的强制体制实施,而是通过各种控制技术,或者规训技巧和话语来维持的。规训包括了对活动不断加以强制和标准的时刻表,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监控的监督措施,为奖励顺从、惩罚抗逆而设立各种考核制度,以及为了是强化道德价值而推行的标准判断等等。规训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标准化,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所有社会的和心理的非规那么性,产生有用且驯服的主体。规训制造出受操纵、被训练的身体,驯顺的身体。高校宿舍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中宿舍文化承当着一种规训的功能。由于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社会文化对其性别角色定位和要求不同,这种社会文化渗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第462页。透进宿舍文化之中从而影响到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这主要表现为男女宿舍成员在日常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话语、行为举止、学习等方式产生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从而宿舍文化起到性别社会化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大学生性别角色意识的社会化并不是社会文化渗透入宿舍文化之后的简单复制。高校宿舍文化是因宿舍成员不断地利用“手头知识库存”与成员及新环境互动而产生,同时宿舍文化又作为宿舍成员及其与环境互动的中介,产生新的宿舍文化。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往往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社会文化中的不合理成分,对传统社会文化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也是如此。他们会用一种新的眼光来重新诠释何谓男女平等及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而这种诠释是建立在对传统性别社会文化的辩证否认根底之上,即以男女两性所到达的以性别差异为根底的平等,于差异中求平等,于平等中彰显个性和独立,从而宿舍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传统性别角色意识定位。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负面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造成严重消极影响随着科技的开展,计算机日益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上网,大学生不仅能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还能通过上网远方的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在我们享受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也带来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其中,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危机。那些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向网民传递经过特别加工的有意渲染的文化信息,尤其是经过包装和夸大的低俗情调、价值理念(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危机和自我迷失。有些同学那么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导致他们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减少,不去上课,生活作息规律混乱,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对其他同学也造成不良影响。(二)高校宿舍文化凝聚力不强一方面,近年入学的大学生根本上出生在80年代中后期,独生子女比例相当高,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不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和交流。而且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宿舍中,往往要求别人以其为中心,让别人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不能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相互体谅、包容。这往往会造成宿舍关系紧张,宿舍文化凝集力不强。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和等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弱化的趋势,他们可以借助或网络等方式以双方都缺场的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倾诉情感,宿舍成员在沟通交流和倾诉情感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有弱化的趋势。这也是宿舍成员集体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淡,宿舍文化凝聚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三)高校宿舍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首先,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宿舍管理过程中行政化色彩浓厚,宿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及其自身文化素质低下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生活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他们多是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采取命令或强制的手段而不是去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往往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他们与大学生的关系根本是对立的,大学生有什么问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求助他们的。因此,宿舍管理机制的行政化色彩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是宿舍文化变得缺乏生机与活力。其次,一些大学生社团的形同虚设,不能在丰富宿舍文化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这些社团举办的一些活动,多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应付检查,活动的举办不是出于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目的,不是源于大学生自身对丰富多彩宿舍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此相反,这些活动往往不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往往遭到大学生心理或情绪上的抵抗,同时也使得社团的公信力下降。最后,由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及其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他们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关注也较少。由以上三个方面可知,当前高校宿舍文化缺乏生机与活o五、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一)进一步完善高校宿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良好、有序的宿舍生活和学习环境需要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只有在良好的规章制度营造的健康有序的宿舍文化气氛中,宿舍成员才能安定和谐的生活和学习。规章制度是一种强制的约束力,它能使宿舍成员的行为标准化,并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队发挥宿舍文化的正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这也依赖于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只有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力度,宿舍文化的正功能才能有效的发挥。同时也要加强宿舍内部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力度,有些宿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宿舍成员自制力差,不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的宿舍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中,与同学的奖助学金挂钩,通过这种机制提高同学们的自我监督和管理的能力,调动大学生创立文明寝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完善宿舍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宿舍管理队伍当前宿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缺乏以担当高校但当搞笑宿舍管理人员的职位。从受教育状况看,他们多为初高中毕业,没有高校学习经历,不能深入理解高校学生所思所想;从年龄阶段来看,从事高校宿舍一线管理的人员多为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差距基价值观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代沟,往往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换位思考,导致宿舍管理质量差效率低。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是完善宿舍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应具备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应当使宿舍管理队伍年轻化,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最后,高校应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到宿舍管理队伍之中。(三)发挥高校相关社团的作用,丰富高校宿舍文化生活由于高校管理体制中行政化色彩依然相当浓厚,所以宿舍管理人员根本上是对上负责,除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外,对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实际状况关心了解很少,导致宿舍生活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导向,是文化宿舍生活单调乏味甚至消极颓废。而大学生社团作为有大学生组成学生组织,一方面它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另一方面它又有一定的自治性。它能够在学生与管理部门之间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使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舍生宿舍的文化生活状况及需要,并通过社团来组织一些活动来满足这些文化生活需要,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社团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宿舍文化活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增强宿舍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其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开展宿舍卫生评比、宿舍篮球比赛等在增强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有利于宿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宿舍间的排他性。(四)发挥高校宿舍群体内核心人物的作用宿舍成员在长期互动过程中,宿舍中往往会产生核心人物。一般而言,核心人物个人能力强、有影响力且应变能力强,他能够为宿舍的开展制定蓝图,并且指明开展方向。因此核心人物的个人品质及其行为表现对宿舍文化的形成与开展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宿舍内核心人物能够带着宿舍成员积极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并且能够有效的抵抗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入,那么宿舍内就能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和心理气氛。同时宿舍宿舍内核心人物在处理宿舍与班级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宿舍内核心人物与班级干部的关系好坏往往决定着宿舍与班级关系的好与坏以及宿舍成员能否积极的参加班级活动和建设。因此发挥宿舍内核心人物的作用对宿舍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宿舍群体内核心人物的变动,并积极的引导和培养核心人物,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血直上分析,我们知道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宿舍这个空间中,所有成员在学习、生活、交往等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和意识体系。从本质上看,它是宿舍成员与成员及环境之间互动的产物,因此应持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又因它具内容的广泛性、产生与开展的二重性、情感的渗透性、排他性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价值观导向功能,标准行为和塑造人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并对大学生性别角色意识的社会化也有影响,所以高校宿舍文化对生活以其中的大学生又具有一定的结构制约性。同时,正是在这种建构性与制约性的张力之间,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宿舍文化可能存在凝聚力不强,缺乏生机与活力及其受到负面网络文化的冲击的问题,并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发挥大学生相关社团和宿舍群体内核心人物的作用,丰富高校宿舍文化生活,能够起到进一步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作用。参考文献(四号黑体)1王龙:探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2喜艳纯、王凤:创立宿舍特色文化的思考,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3黄成茂、陈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4畅军亮: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5梁鹏: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李为举:关于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新校园(理论版),2008第4期7宁敏:论大学生宿舍文化中的排他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第4期。网杨苗苗、李磊、晁艳: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8第5期。9袁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焦作大学学报,2004第3期。10艳美: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初探,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报,2004第2期。11吕红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那么与对策探讨,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4期。12李瑞学、田媛: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第1期。1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14候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C°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O%6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17Alexander,JeffreyC.(ed.),Newfunctionalism.BeverlyHills,CA:SagePublications,June1985o18Bryant,ChristopherG.,PositivisminSocialTheoryandResearch.London:Macmillan,May1985o19Skinner,Quentin(ed.),TheReturnofGrandTheoryintheHumanSciences5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January1985o致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励着我。导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在我学习期间不仅传授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做人的准那么,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祟高的敬意。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年月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题目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一、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二、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评分表(指导教师用表)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论文题目题量力平 选质能水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表达综01合训练根本要求1002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10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80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20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10创新06有独特见解1007文题相符10成果08写作水平14质量09写作标准610成果的理论和实际价值10指导教师年月毕业论文评分表(评阅人用表)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论文题目项目分值得分选题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表达综合训练根本要求10质量02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10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8能力0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2水平0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10创06新有独特见解1007成果08质量0910月日文题相符10写作水平14写作标准6成果的理论和实际价值10总分评阅人:年毕业论文辩论成绩评分表(辩论小组用表)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论文题目分值得分50103010工程报告论述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内容念清楚,论点正确;结构严谨。创新有独特见解。答复下列问题有理论根据,根本概念清辩论楚。主要问题答复准确、深入、逻辑性强。报告时间符合要求。辩论小组成员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辩论记录姓年级、专业名论文题目辩论内容:记录人:月日毕业论文的评价意见指导教师评语:分数: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语:分数:签名:年月日辩论小组评语:辩论小组成员签名:分数:年月日辩论委员会意见(同意给优、良、中、及格等次)分数:签名:年月日注:毕业论文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辩论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