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照明设计说明.docx
道路照明设计说明目录18.3照明功率密度的控制,LPD标准值及设计值718.4照明管理和控制措施718.5供电节能措施818.6其他节能措施819.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819.2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829.3接触电压的控制与保护929.4末端短路电流的控制与保护929.5电缆分支方式的选择与要求929.6结构安全措施与要求929.7防盗安全措施与要求929.8机电工程抗震设计1039.9“危大工程”安全提示1039.10其它安全措施11,”.”.“3"-、««12310.1合杆设计原则与设计界面12310.2综合杆分类12310.3综合杆设备、安装及防雷接地要求12410.4综合杆附属设施14410.5其他说明145H-照明线缆及敷设安装15611.1供电干线及分接线15611.2管线敷设157十二、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6”,”7I:、I3BE"""""""""""""177一、工程概况及照明设计范围1.1 工程概况1.2 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合同依据2.2 设计标准规范2.3 施工及验收规范2.4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2.5 其他依据三、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四、供配电系统4.1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压4.2 负荷计算4.3 供电电源及变压器选择4.4 配电方式、供电半径及电压降4.5 功率因数补偿4.6 电能计量五、照明系统5.1 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5.2 照明布置方式5.3 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5.4 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六、地通道照明设计七、地通道应急照明设计八、照明节能措施8.1 光源、电器的选择;灯具效能标准及选择8.2 配光曲线的选择与要求一、工程概况及照明设计范围(10)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7478-2019)1.1工程概况(11)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本次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全长约1960m,标准路幅宽度32m,双向(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六车道,设计时速50kmho道路呈南北走向,南起于在建五里坪立交,向北依次与(1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I4)现状港城南路、港城5号路、港城4号路、港城17号路相交,终点与现状渝北段石(1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港大道相接。路面为沥青路面。(15)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457-2014)1.2设计范围(16)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527-2018)照明设计范围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以及地通道照明设(17)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U-2021)计。(1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宸通用规范(GB55OO2-2O2D二、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19)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2.1合同依据(20)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2设计标准规范(2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3)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规范(DB50/T1233-202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3)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5)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zTl3955-2017)(26)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2.3施工及验收规范(6)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24907-2010)(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7)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15)(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8)(8)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1#箱变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类别设备安装容量PEkW)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计算负荷变压器容:!,Sb(kVA)负荷率有功功率RjS(kW)无功功率Qis(kVar)视在功率SjS(kVA)1#变乐器12571%道路照明用电3810.938.018.442.2地通道照明配电箱7.60.90.96.83.37.6道路煦明预留IO0.90.99.04.410.0交通预留300.80.824.018.030.0景观预留IO0.850.858.55.310.0其他预留50.850.854.32.65.0小计100.690.652.0104.4同时系数Kp>Kq0.950.9586.149.499.2电容补偿3()补偿后0.9886.119.488.2变压器损耗0.94.4合计86.923.890.12树后变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类别设备安装容量Pe(kW)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f计算负荷变压器.容MSb(kVA)IF黑无功功率Qjs(kVar)视在功率Sjs(kVA)2#变压器12565%道路照明用电24.310.924.311.827.0道路照明预200.9().918.08.720.0交通预留300.80.824.018.030.0次现预留IO0.850.858.55.310.0其他预留100.85().858.55.310.()小计94.383.349.096.7同时系数即、Kq0.950.9579.146.691.8(5)I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6)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6O1-2O1O)(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4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工程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2.5 其他依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道路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三、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本工程上阶段初步设计已批复,电气专业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如下:1、箱变系统图,照明配电支路保护断路器长延时整定电流值与其下端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值相同,不具有保护的选择性。回复:按专家意见调整箱变系统图中照明配电支路保护断路器长延时整定电流值与其下端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值。四、供配电系统4.1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压本工程照明设备均为三级用电负荷,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电。本期范围内包含1座车行地通道,计算容量总计约10.14kWo地通道内常规照明负荷及应急照明及应急疏散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中应急照明及应急疏散指示标志采用非集中控制A型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持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1.25ho4.2 负荷计算计量和分度计量相结合的方式。五、照明系统5.1 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道路照明部分参数计算如下:机动车道照明参数表级别设计标准平均亮度Lav(cdm2)亮度总均匀度UO亮度纵向均匀度UL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l(%)环境比SR平均照度Eh.av(Ix)照度均匀度UE功率密度LPD(Wml)I标准值2.00.4IO0.5300.41.0设计值2.10.4490.5533.70.420.78人行照明参数表级别设计标准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Ix)路面最小照度维持值(Ix)最小垂直照度维持值(Ix)最小半柱面照度维持值(Ix)1标准值15353设计值15353交会区照明参数表交会区类型本项目交会情况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Ix)标准值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Ix)设计值照度均匀度UE眩光限制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港城园区1号道路与港城南路50530.4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l0cd10lm和30cd1000lm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港城园区1号道路与港城5号路5052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港城园区1号道路与港城4号路5052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港城园区I号道路与港城17号路3052室外公共区域照度值和一般显色指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场所平均水平照度最低值Eh.av最小水平照度Eh.min(lx)最小垂直照度Ev.nin(lx)最小半柱面照度Esc.min(lx)般显色指数最低值主要道路1535360次要道路1023260健身步道20510560活动场地301010560电容补偿30补偿后().9879.116.680.9变压器损耗0.84.0合计79.920.682.65.2 供电电源及变压罂选择本工程道路照明设备采用专用室外箱式变电站供电,低压出线采用220/380V电压,三相供电。考虑供电线缆电压损失及供电系统经济性,本工程在桩号K0+397和桩号K1+612处分别设置一台容量为125kVA的箱式变电站。箱变布置位置详平面图及供电区位图,具体参数详其配电系统图。箱变电源由市政IOkV电网引来,其中箱变IOkV进线电源由建设单位委托电力部门专项设计。本次地通道分别设置一个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箱用于地通道供电。应急照明箱集中电源的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75min,蓄电池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该持续工作时间;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s。5.3 配电方式、供电半径及电压降本工程照明采用放射式配电接线方式。路灯箱变的供电半径按740米左右控制,要求正常运行情况下,照明灯具端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90%105%,经核实线路末端最大电压降满足规范要求。5.4 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照明用电主要负荷为LED灯,其自然功率因数0.95,故不设单灯无功功率因数补偿,仅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集中电容自动补偿方式为补充,补偿后功率因数COS>0.95o5.5 电能计量供电系统按照不同用电性质(照明、交通信号等)实现用电计量采用低压集中a.光源采用光效高、寿命长、功耗低、超宽环境适应温度的LED路灯。灯具色温Tc=3000K4000K(具体的灯具色温值应由建设方指定),显色指数Ra不低于70。LED灯具的寿命不应低于30000h,LED灯具正常工作一年的损坏率不应高于3%。b.色品容差不大于7SDCM,在寿命周期内光源的色品坐标与初始值的偏差不应超过0.0121.c.在标称工作状态下,灯具连续燃点3000小时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应小于96%,灯具连续燃点6000小时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应小于92%o(2)灯具:a.灯具效能根据江北新城市政道路设计技术导则要求,不低于1501mW,光学效率不低于90%。b.灯具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道路照明灯具维护系数0.7。灯具配套相应高导热系数的散热主体等附件,且灯具采用分体式。c.灯具的电源模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GB19510.14的要求,且可现场替换,替换后防护等级不应降低。d.灯具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GB17743的要求,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16A)GB17625.1的要求,电磁兼容抗扰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照明用电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T18595的要求。e.灯具电源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灯杆:灯杆材质为国标优质Q235钢或宝钢特制SS400低硅低碳钢(其中Si<0.04%园区道路、人行及非机动车道照明灯具上射光通比的最大值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值.照明技术参数应用条件环境区域E0、El区E2区E3区E4区上射光通比灯具所处位置水平面以上的光通址灯具所处位置水平面以上的光通域比(%)0515255.6 照明布置方式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环保要求的照明系统,采用LED作为道路照明光源。照明灯具应避免对车驾人员造成眩光影响,照明布置一览表:道路名称道路等级路幅宽度(m)灯杆样式布置方式灯具布置间距(m)光源功率(W)灯杆灯具高度(m)琳长(m)仰角(。)备注港城园区1号道路K0+180-K0÷680段主干路32高低港灯双侧对称布置35300122.0104581.510港城园区I号道路起点K0+180,K0+700-道路终点主干路49高低臂灯双例对称布置28250122.0104582.010港城园区I号道路标准段下穿道明槽段主干路17.5隧道灯明槽两恻挡墙对称布置10604.5主干路力具配光类型采用截光型,T具纵向配光及黄向配)It类型均采用UF配光。道路加宽段、道路弯曲段以及道路交汇区,通过缩短灯杆间距或提高光源功率实现增强照度。道路照明灯杆布置在人行道靠机动车道侧的路缘石边上,灯杆中心距离道路路缘石外边缘O.85m,灯杆高度与现状灯杆高度统一。灯具位置采用道路里程桩号定位,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及大样图。5.7 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1)光源:控制器和集中器组成,集中器与单灯控制器间采用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无需额外布线、不产生通信费:集中器可通过GPRS、CDMA、3G、4G、以太网等与监控中心进行远程通信,本设计采用GPRS方式。管理系统采取分布式控制方式,每个控制站自成系统,与监控中心相互通讯又可以独立运行。(3)管理系统具有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线缆盗割报警等功能,可实现自动灯具巡检及实时灯具检测,动态调节灯具运行参数,分析、记录灯具运行情况等。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候合理设置并远程实时更改灯具运行方案。可根据不同道路不同时段的照度需求,设定多种分多段式功率调节方案,做到按需调光。(4)集中控制器应有优良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抗干扰性,能抵御高压尖峰脉冲、强磁场、强静电、雷击浪涌的干扰,且具有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单灯控制器亦应具备防雷、耐高压冲击等功能,以保证控制器安全稳定的运行。<5)采用智能控制器结合单灯调光方式,根据需要通过预设天然光照度值实现自动开、关灯控制。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有远程单灯控制、系统策略调控、防盗报警、远程参数监控、漏电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系统由单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和路灯监控软件组成:单灯调光设备集成在LED单灯电路板处,要求可无极调光,调光设备自带亮度传感器,可根据不同时段现场的实际亮度实时调节灯具运行电压,以实现不同车流量和人流量的不同照度要求,达到节能的目的。灯具的开闭可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照明箱变处设置智能照明集中控制器预留5G接口,可兼容接入市政管理中心。(6)道路照明开灯和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快速路和主干路为301x,次干路和支路为201xo(7)车行地通道照明控制采用时钟控制和人工手动相结合,白天所有灯具开启,屈服强度245Mpa)o提供钢材供货合同及质量证明书。灯杆材质为钢质,内外壁热浸锌静电喷塑,热镀锌层厚度0m,壁厚不宜小于4mm,其制作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本设计中对灯杆提出高度、臂长、仰角等相关技术指标,灯杆具体尺寸由专业厂家提供,要求灯杆设计按50年一遇当地最大平均风速作受力设计,分别提供根据灯杆造型图的杆体设计图、受力计算书及配套的基础做法。灯杆下部设接线孔,配置专用防盗螺丝。采用多杆合一杆件,杆件设备要求详见下文多杆合一设计章节。灯杆具体样式由建设方确定,外观颜色应采用当地城管委指定的颜色或建设方指定的其他颜色,并按相关管理部门要求,朝向人行道设置统一样式的灯杆编号标志标识。5.8 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1)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有单灯控制、系统调控、防盗报警、参数监控、灯杆倾斜报警、漏电报警等功能。道路照明远程监控系统由上位机管理软件、集中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单灯控制器、双灯控制器)组成,集中控制器安装在配电柜内,终端控制器安装在照明终端。集中控制器通过GPRS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终端控制器采用电力载波通信/RS485等方式与集中控制器进行通信。(2)智能照明节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管理中心、通信网络、若干个控制站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监控管理中心不在本次设计范围).监控管理中心可以监测所辖灯具的运行状况、现场电缆的完整性,随时调控辖区内每一盏灯的运行状态;每个控制站实时接收并执行来自监控中心发布的命令,并且实时汇报运行状态。通信网络是监控中心和每个控制站的信息通道,可以是GPRS、CDMA、3G、4G、以太网等公共通信网络,每个控制站又由若干单灯控制器、线路不燃性结构层不小于30mm。(4) 一般照明主电缆及分支电缆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型:应急照明主电缆及分支电缆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耐火型。(5)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采用防水防火可挠金属管LV-5(24#)沿隧道侧墙暗敷,暗敷不燃性结构层不小于30mm。(6)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集中电源的主要功能、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及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中的相关规定。七、地通道应急照明设计(1)本工程隧道两侧和人行疏散通道上设置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系统采用节能型LED灯具,应急照明灯具间距IOm,灯具离路面2.5m安装。疏散指示标志设置间距10m,疏散指示灯版面上显示距离最近的横通道或洞口疏散距离,灯具离路面Lom安装。本次地通道应急疏散照明按照度不小于51x,应急时间不小于75min进行设计。(2)系统类型及组成:1)本工程地通道属于四类隧道,未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采用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箱、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等组成,均应选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规定和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2)本工程仅一种疏散指示方案,按照最短路径疏散的原则疏散。(3)灯具、光源及蓄电池选择:1)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灯均采用A型灯具,供电电压DC36V,LED光源,色温不低于2700K,由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箱供夜晚仅开启基本照明回路。六、地通道照明设计(1)本工程范围内包含1座车行地通道,地通道单洞全长约90m,车行道净宽约7.25米,地通道均禁止通行危险化学品车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中12.1.2分类为城市四类交通隧道,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次所设计车行下穿道只设计照明系统和应急疏散指示系统,不设置消防报警及通风控制系统。根据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规范DB50/T1233-2022规范要求,本次设计分为入口段加强照明和基本照明,灯具排列方式见下表,采用双列纵向布灯方式,隧道外环境亮度设计参考值取2500cdn0隧道各段照明设计参数为:加强照明大于llcd/n?、基本照明大于5cd.(因本隧道入口段和出口段长度之和已大于隧道长度,因此不设置过渡段和中间段)下穿道灯具设置如下:加强照明(9Ono基本照明(90m)布灯方式60W对称布置IooR对称布置间距7.Om14.Om(2)地通道照明供配电本工程地通道照明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备用照明负荷为二级用电负荷,其余为三级用电负荷。地通道口新建一台照明总配电箱为地通道照明供电,配电箱的防护等级要求不低于IP55,并应通风良好。总配电箱电源就近引自1#新建箱变,采用220/38OV电压,三相供电。(3)车行地通道电缆采用防水防火可挠金属管LV-5(50#)沿隧道侧墙暗敷,暗敷的正常工作模式,应保持主电源为灯具供电;系统内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保持熄灭状态。b、本次采用集中电源供电,火灾确认后,应能手动操作集中电源,控制集中电源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同时控制其配接的所有非持续性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八、照明节能措施4.1 光源、电器的选择.灯具效能标准及选择照明光源采用光效高、寿命长、功耗低、超宽环境适应温度的LED路灯;LED路灯要求:灯具效能根据江北新城市政道路设计技术导则要求,不低于1501mW,光学效率不低于90%。,灯具色温Tc=3000K4000K,显色指数Ra不低于70。灯具配套相应高导热系数的散热主体等附件,所有路灯采用分体式道路照明LED灯具。在标称工作状态下,灯具连续燃点3000小时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6%,连续燃点6000小时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2%。LED灯具的寿命不应低于30000h,LED灯具正常工作一年的损坏率不应高于3%。1.ED灯具功率因数高、不需设置补偿电容器,无功损耗小。且LED光源正常使用寿命长、显色性好、可瞬时启动、环保节能。4.2 配光曲线的选择与要求灯具光学器件采用蝙蝠翼型配光(提供配光曲线图),配光曲线平滑,光线在地面分布均匀,不得有明暗区别。4.3 照明功率密度的控制,LPD标准值及设计值本工程照明功率密度值详见前文“机动车道照明参数表:4.4 照明管理和控制措施采用单灯控制技术,在不降低道路均匀度的前提下,下半夜下调道路照度,降低运行功率以实现节能。电。2)安装在距地面Im及以下的标志灯面板或灯罩不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安装在顶棚、疏散路径上方的灯具面板或灯罩不采用玻璃材质。3)室内高度大于4.5m的场所,选用大型标志灯;高度为3.5m4.5m的场所,选用中型标志灯;高度小于3.5m的场所选用小型标志灯。4)灯具及其附件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5)标志灯采用持续型灯具。6)应急照明箱蓄电池的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75min(火灾状态下持续60min+非火灾状态下15min),蓄电池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该持续工作时间;火灾状态下,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so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满足持续工作时间275min的要求。(4)系统配电:1)应急照明灯具电源集中电源箱提供,集中电源由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组成,本项目主电源采用1路市电,接入集中电源箱一级分配电后为灯具供电,集中电源箱的主电源输出断开后,自动转入集中电源蓄电池供电。2)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入输出回路中不应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输出回路严禁接入系统以外的开关装置、插座及其他负载。应急照明配电箱进、出线口分开设置在箱体上部。(5)应急照明控制器:1)本工程在单洞内各设置一台应急照明控制器,与应急照明配电箱同址,数量为2台,应急照明控制器自带蓄电池应能保证主电源中断后工作3h。2)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应急照明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a、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九、安全措施9.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利用灯杆顶部的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金属灯杆作为引下线,埋深0.8m的灯杆基础内主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箱变内IOkV进线设有组合式避雷器,低压进线总开关处设置谐波浪涌保护器,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对安装高度在15m及以上中杆灯按三类构筑物设防,在每根灯杆顶部设置避雷针,避雷针可选用成品避雷针也可采用之25mm热镀锌圆钢,避雷针与金属灯杆顶部可靠连接。并采用16mm热镀锌圆钢单独做引下线,下部与灯杆基础钢筋及接地极可靠连接,上部与避雷针和金属灯杆顶部分别独立可靠连接。避雷针相关设计、制作、安装均由灯杆厂家完成,并与灯杆配套供货。9.2 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1)路灯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型式,N线与PE线在箱变中性点接地后完全分开。(2)本工程设置专用PE线,采用熔断器作接地故障保护,为提高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熔断器灵敏度校验,PE线采用与相线同截面的铜芯线,且同管敷设。另外,为防止故障电压沿专用PE线串接,设重复接地:道路照明灯具利用金属灯杆的基础钢筋作接地极,并沿电缆保护管通长敷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线,采用l2热镀锌圆钢将灯杆地脚螺栓与热镀锌扁钢可靠焊接。接地扁钢除在线路首端、末端、分支点处设重复接地极外,还要求每隔Ioo-150m再设重复接地,接地极采用L50x5热镀锌角钢,L=2.5m,埋深不小于0.8m。接地极要求靠近灯杆设置,灯杆基础钢筋、扁钢、灯杆、基座等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不满足要求时则增加人工接地极,在特殊地段配合加降阻剂,具体做法经过调节后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IOlx,支路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81xo8.5 供电节能措施箱变低压设置集中无功补偿电容器组,提高功率因数。变压器位于负荷中心,三相负荷平衡,负载率合理、空载损耗小。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ll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音节能型产品,且所选配电变压器应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表2中规定的能效限定值。所有变配电设备均采用新型低能耗产品。电力变压器、电动机、交流接触器和照明产品的能效水平应高于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级3级的要求。采用以下方式减少供配电电缆线路损耗:尽量选用电阻率P较小的导线,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尽可能避免在设计中线路走弯,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变压器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根据计算加大电缆截面。谐波处理措施:设计尽量做到三相负荷平衡,选用低谐波产品(如:低谐波电子镇流器)或设备自带滤波器(如:变频器选用带滤波装置型),选用D.ynll接线型变压器。8.6 其他节能措施在满足标准规范对照度、均匀度、眩光、环境比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提高灯杆高度、采用大功率灯具(光效更高)、合理选择配光曲线等方式尽量降低单位面积功率密度,以响应国家对节能的宏观要求。在满足人行道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人行道可不单独设置照明,其照明由车行道灯具兼顾,进一步降低能耗。部件均进行接地。同时,为提高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熔断器灵敏度校验,相线与PE线等截面配置。9.4 末端短路电流的控制与保护每一灯具设置带隔离功能漏电保护开关对支线短路故障予以保护,安装于灯杆拉线孔内。200W以下光源配C65L-C4A2P+VE30mA,200W及以上光源配C65L-C6A2P+VE30mA。9.5 电缆分支方式的选择与要求灯具分支线与供电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防水穿刺线夹分线方式。9.6 结构安全措施与要求路灯手孔井井盖类别定为D400,试验荷载400FkN,井盖试验允许变形值应符合GB/T23858-2009表7相关要求。要求井座底面支承压强7.5Nmm20手孔井盖选用成品复合材料或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型井盖时,应满足GB/T23858-2009要求:复合材料井盖井座性能要求详见附录A,钢纤维增强混凝.1二型井盖井座性能要求详见附录Be地基应作压实处理,要求基础承载力N120kPa,如遇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灯杆基础周围回填土应按道路人行道压实度要求处理,回填土密实度N95%;管道回填土密实度90%°9.7 防盗安全措施与要求设计采用防盗手孔井,对灯杆间地埋电缆安装地埋防盗夹箍,并进行混凝土封埋。手孔井盖、户外路灯配电柜,均应设置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闭锁防盗装置和防盗措施。灯杆检修门要求设置合页式防盗绞链,配专用钥匙,并对灯杆内管线口进行混凝土封口,灯杆检修门需设固定接地螺栓,材质为不锈钢,焊接在灯杆内壁上,配备不锈钢螺母及不锈钢弹簧垫片。箱变四周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并有高压警详国标图集14D504接地装置安装第17页。(3)箱柜接地系统箱柜接地装置采用角钢接地极L50x5L=2.5m,上端部埋深0.8m,水平间距5m,接地极连接扁钢-40x4,实测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详国标14D504接地装置安装图集。(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与PE线可靠电气连接:1)变压器、配电柜(箱、盘)等的金属底座或外壳。2)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3)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接线盒和保护管;4)路灯的金属杆塔;5)其它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5)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箱柜可开启的门应与接地的金属框架可靠连接,采用的裸铜软线截面不应小于4mm209.3接触电压的控制与保护根据路灯供电系统的具体情况,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相关规定,选择TN-S系统,为满足间接接触防护要求,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器做间接接触防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选用、安装、运行和管理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的相关要求,其额定动作电流要充分考虑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对地泄漏电流值,要求整定值不小于正常运行时最大泄漏电流的2-2.5倍。必要时可通过实际测量取得被保护线路或设备的对地泄漏电流。因季节性变化引起对地泄漏电流值变化时,应考虑采用动作电流可调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TN-S系统应注意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器。与保护导体相连接可以降低接触电压值,亦可以提高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为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压值,路灯金属基础,保证本工程的抗震性能。8)建筑机电工程管道穿越结构墙体的洞口设置,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9)电气管路不宜穿越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金属导管、刚性塑料管敷设时宜靠近建筑物下部穿越,且在抗震缝两侧各设置一个柔性接头;电缆桥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在抗震缝两侧应设置伸缩节;接地线应在抗震缝的两端设置抗震支撑节点并与结构可靠连接。10)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和矩形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置柔性连接接头或变形缝: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且附件支墩按柔性连接的受力条件进行设计。11)管道穿过建(构)筑物的墙体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穿管的墙体或基础上应设置套管,穿管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应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当穿越的管道与墙体或基础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就近设置柔性连接装置。12)埋地管道穿越活动断裂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应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套管周围应填充干砂。管道及套管应采用钢管。13)架空管道的滑动支架应设置侧向挡板,挡板应与管道支架协同设计,地震作用不应小于管道支座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75%。未尽事宜参见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第6章和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7章相关要求。9.9“危大工程”安全提示(1)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落实要求,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示标志,做好防盗隔离措施,满足户外安装使用要求。9.8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本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故附属机电设备安装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需进行抗震设计,机电设备安装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变压器:安装就位后应焊接牢固,内部线圈应牢固固定在变压器外壳内的支承结构上;变压器的支承面宜适当加宽,并设置防止其移动和倾倒的限位器;应对接入和接出的柔性导体留有位移的空间。2)无功补偿电容器:电容器应固定在支架上,其引线宜采用软导体。当采用硬母线连接时,应装设伸缩节装置。3)电气管路敷设:当线路采用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应使用刚性托架或支架固定,不宜使用吊架,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的支线段部分每隔30m应设伸缩节。缆线穿管敷设时宜采用弹性和延性较好的管材。引入建筑物的进户套管与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