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博物馆建设中的思行悟.docx
儿童博物馆建设中的思行悟作者:李欣作者简介:李欣,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原文出处:幼儿教学研究2012年第6期第42-44页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幼教版)复印期号:2012年09期我园儿童博物馆里的每件宝贝都是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这里有我们喜欢的宝贝可爱的闹钟、吃饭的小勺儿、小碗儿;这里有孩子感兴趣的宝贝一一各种各样的夹子、衣服上的纽扣;在这里用好奇的眼睛、探索的双手、灵敏的耳朵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将在这里不断地探索、寻觅。因此,从孩子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解读孩子在这些材料摆弄中在干什么,每一个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善于发现、乐于发现,并对材料保持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兴趣,这是我们建立儿童博物馆的核心目的。思我园儿童博物馆建设背景与价值的思考"儿童博物馆"顾名思义是为幼儿发展设立的博物馆,为他们提供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及操作机会的场所。它不是单纯的陈列室,而是满足幼儿需要、支持幼儿学习、创生课程的场所。在国外,现有很多专门面向儿童的、独立的博物馆。1899年,安娜比林斯盖洛普女士围绕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构思,将儿童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在美国创立了第一家儿童博物馆BrooklynChildren'sMuseumo如今,拥有与儿童人口数量相适应的儿童博物馆,已经成为鉴别一个地区儿童意识的重要标尺。在国内,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有关"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成果中,着重探讨了儿童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种植园地、科学发现室等建设与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并对儿童博物馆的创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幼儿园中创设儿童博物馆是努力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充分体现,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收集意识、博物意识;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是幼获得多种能力发展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同时更是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儿童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很不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把儿童博物馆的规划和建设纳入园所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之中,以促进本地区儿童博物馆事业的稳步发展,为全国在此方面的实践探索积累宝贵的经验。具体来说儿童博物馆的建设与实施有三方面重要的价值一1.有助于萌发博物意识儿童博物馆的"博”凸显了呈现物品种类、数量的繁多、新奇。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各类资源,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的兴趣。儿童博物馆创建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收藏意识、博物意识。鉴于儿童发展和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在内容范围和呈现形式上都应突出儿童性,充分满足幼儿探究兴趣的需要。2 .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儿童博物馆更强调儿童参与和体验,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喜欢的某个事物或某种现象进行深度观察、追踪、记录,把自己的发现放入博物馆中,博物馆的每一项内容均是儿童观察、发现、制作和记录的成果。在儿童博物馆活动中,不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传递或儿童的目光感知,更重要的是要让儿童有动用各种感官的机会,要让儿童有整体体验的机会。在参与和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有助于提升幼儿科学素养。3 .有助于充实课程资源儿童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在不断充实、服务课程实施的同时也创生出许多新的课程。主要探索各年龄段幼儿的收藏、探究活动特点及教师支持引导策略,促使科学教育资源的建立与应用,彰显科学特色,提高办园水平。行一我园儿童博物馆"三步走"行动基于对儿童博物馆重要价值的认识,在我园儿童博物馆建设初期,我们始终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现有建构式主题课程背景下拓展其实施进程?"主要分三步走:1.明确兴趣点明确博物馆展品的主题内容时,确定来源方向:教师预设性主题内容及幼儿生成性内容。预设性内容一般是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或区域游戏意犹未尽的;而生成性内容需要教师真正走进孩子、了解兴趣需要。老师们通过观察、谈话等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孩不门感兴趣的事,大部分班级都从孩子们平时密切相关的东西中开始收集,如:各种各样豆子、纽扣、各种各样的棋、游戏卡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乐此不疲,幼儿成为儿童博物馆真正的小主人。4 .采撷敏感点从园部制作收集箱到各班的“百宝箱",一时间收集成为园所的一种习惯,不仅孩子们收集,老师、家长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在收集过程中,我们试图帮助幼儿寻找收集的线索,在相同中找不同,在不同中找相同,教师们学会了分析、确定哪类展品能够满足幼儿较长时间探索、制作活动等等。孩子们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进行再次讨论,从筷子、小碗、瓶子、糖盒等一些常见材料,孩不门想到了广告纸、各种球类、各种各样的钟渐渐地,孩子1门的收集线索越来越广泛,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了。5 .分享成功点孩布门带来的每T牛材料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因此,我们利用晨间、午间谈话等时间让孩子们讲讲自己的收集小故事,或者让爸爸妈妈把孩子fl收集故事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在讲述中,教师也能善于引导幼儿把收集来的物体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观察能力。分享经验的同时,教师还注重材料摆放、呈现等过程的教育,让孩子讨论怎样摆更好看、更合适。在各种材料布置过程中伴随着幼儿与同伴间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悟一我园儿童博物馆优化与总结的感悟1 .突破瓶颈自从儿童博物馆创建以来,孩不门在散步、自由活动时交流分享着各班收集的展品,惊讶声、疑惑声不断.但时间一长,孩子们渐渐失去了新鲜感,探究愿望也少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反思,认为主要是两大瓶颈阻碍了儿童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一瓶颈一:儿童博物馆与主题课程割裂,组织活动会造成老师额外负担;瓶颈二:家园、家庭、班级之间的多主体沟通不够,造成了多元化幼儿园资源无法共享。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做了调整一第一,寻找与现有课程的结合点。尝试将儿童博物馆活动融入课程,实现与课程双向互融。第二,尝试与亲子活动统整点。一方面幼儿园采取亲子活动形式,通过推广儿童博物馆倡议书,引领家长参与研讨。另一方面加深亲子活动内容,引领家长参与到课程实践中,释放儿童博物馆深层次的教育价值。第三,促使与教育活动融合点。促使儿童博物馆活动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儿童博物馆教育性功能。第四,寻求与课程文化生长点。如果我们不重视博物馆建设中的文化性,那么它在幼儿园只能是一个游戏区。教师应该关注到收藏品往往向幼儿传达着诸如生物多样性、自然之美的文化意涵。2 .优化途径在建设儿童博物馆进程中,我们努力在突破瓶颈中优化建设途径一首先,获得认同是前提。认同主要指家长、教师、社区三个方面。只有获得三方合力,才能使博物馆的多重教育功能得到理清与进一步释放。其次,落实主体是根本。培养创造性“小探究迷”是儿童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只有把幼儿创造性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儿童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属性打造、运行模式、教育评估等各个环节,儿童博物馆作用于幼儿的多重教育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实施。最后,彰显班级个性是活力源泉。儿童博物馆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很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依靠广大教师的智慧加以丰富、加以创造。教师与班级幼儿共同收集、共同学习、在此基础上彰显班级展品个性,必将成为儿童博物馆优化的活动源泉。3 .建设原则在以往儿童博物馆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四个原则第一,常态化原则。在儿童博物馆材料准备中,我们更多关注日常教学、主题活动、课程审议整合实现常态化实施。孩子们有着较强求知欲,他们喜欢参观那些感兴趣的和所能理解的东西,在认识展品中丰富对新事物的认知,发现自然和艺术的美,通过参观、交流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在主题游戏、想象游戏、自我表现游戏、造型游戏、探索游戏中,教师不断创造机会,欣赏幼儿停所只极的尝试、支持等待、鼓励探究、共同体味幼儿发现的惊喜。第二,特色化原则。儿童博物馆在不断完善中,做到了鼓励挖掘本地区、本园社区、家长资源,不断丰富儿童博物馆的内容。我园地处开发新区,有部分家长是一些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人才,在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所专长。身处新区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中,更有助于我园建设"儿童博物馆",开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品质的实践研究。因此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参与到展览品的丰富中来。另外,各地的特色艺术不断丰富着幼儿的知识结构,也不断建构着具有新区特色的儿童博物馆,如结合剪纸课题创建的"神奇的剪纸”。而且我们还结合新区家长资源创建了“我眼中的新区""秀秀家乡的宝贝""爸爸妈妈小时候”等主题收藏。第三,个性化原则。鼓励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孩子1门根据喜好收集的某一材料,如石头、勺子、果核、盖子、瓶子、盒子"我的博物馆”里的每一项宝贝都是孩布门自己收集、观察、发现、制作和记录。从孩子们富有个性的收藏展示中,教师更容易洞察孩子的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喜好。第四,探究化原则。幼儿园应当创设一个支持幼J第习的"有准备的环境”,而建设儿童博物馆更是一项创设"时刻迎接幼儿投身其中、开展探究”的环境。从观赏者到参与者,儿童不再是单纯的观看,更多的是操作。充分认识到博物意识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只是关注博物馆建设本身。在博物意识的引领下,大大提高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辨识力、敏感性,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