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docx

    • 资源ID:6869527       资源大小:152.14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docx

    ICS 27.140P 59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forSelf-ProtectedUnderwaterConcrete2023-08-06实施2023-02-06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forSelf-ProtectedUnderwaterConcreteNBT11094-2023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23年08月06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北京国家能源局公告2023年第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高压直流保护测试设备技术规范等168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DesignofUndergroundSteelBifurcatedPipewithCrescentRibofHydropowerStatiOns等20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防水材料用沥青1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附件:L行业标准目录2 .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3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国家能源局2023年2月6日附件: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XX.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2023-02-062023-08-06-XX.-A刖三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9)58号)的要求,导则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技术指标与试验方法、配合比、水下自护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本导则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5)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本导则主编单位:清华大学本导则参编单位: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杭州华能工程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金峰周虎陈松贵罗鑫陈汉宝黄维李善平邱流潮蔡伟黄杜若郑宇韩墨李风亮叶建群马芳平戈龙仔万鹏刘海源T琳闭忠明李敬军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常作维石青春任金明喻葭临代振峰黄天润吴朝月刘伟宝周绍红方光达何伟丁建彤张细和张学清魏永新杜三林曾伟何兴勇王少江周伟钟伟斌杨虎李祥魏芳赵轶程正飞李仕胜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原材料44.1 水泥和掺合料44.2 骨料44.3 混凝土夕卜力齐44.4 拌和用水44.5 水下保护剂55技术指标与试验方法66配合比77水下自护混凝土施工87.1 混凝土制备87.2 混凝土运输87.3 水下保护剂稀释与投放87.4 混凝土浇筑98质量检验10附录A水下保护剂检验方法12附录B水下自护混凝土静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16附录C水下自护混凝土动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17附录D水下自护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方法19附录E水下自护混凝土拌合物抗水洗性能试验方法23附录F水下自护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件成型方法24本导则用词说明25引用标准名录26附:条文说明27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34 RawMaterials44.1 CementandMineralAdmixtures44.2 Aggregates44.3 ChemicalAdmixtures44.4 MixingWater44.5 UnderwaterProtectiveAgent(UPA)55 TechnicalIndicesandTestMethods66 MixProportion77 ConstructionofSelf-ProtectedUnderwaterConcrete(SPUC)87.1 ConcreteProduction87.2 ConcreteTransportation87.3 DilutionandReleaseofUPA87.4 ConcretePlacement98 QualityInspection10AppendixA TestMethodsforUPA12AppendixB MethodforMakingandCuringSPUCSpecimeninStillWater16AppendixC MethodforMakingandCuringSPUCSpecimeninFlowingWater17AppendixD WorkabilityTestMethodsforSPUC19AppendixE WashoutResistanceTestMethodforFreshSPUCinWater23AppendixF Specimen-PreparationMethodforBondStrengthofSteelBarstoSPUC2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Guide251.istofQuotedStandards2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71总则.o.1为规范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应用,保证水下自护混凝土水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1.0.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O.1水下保护剂underwaterprotectiveagent(UPA)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投入到水体中,用于保护水下浇筑的混凝土或砂浆,防止拌合物中的水泥等胶凝材料流失的一种高分子材料。2.0.2水下自护技术self-protectedunderwaterconstructiontechnology先在待浇筑水域投入水下保护剂,然后浇筑水泥基自密实材料的一种水下施工技术。2.0.3水下自护混凝土self-protectedunderwaterconcrete(SPUC)采用水下自护技术,在水下浇筑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2.0.4水下保护剂浓度concentrationofUPA单位体积的水体中水下保护剂的含量,以质量比计。2.0.5水下强度underwaterstrength按水下成型方法制作和养护试件,通过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强度。2.0.6水陆强度比UnderWatei7in-airstrengthratio同一批次混凝土拌合物,其水下强度与空气中成型、标准养护的同龄期混凝土强度之比。2.0.7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workingconcentrationofUPA水下保护剂投入水体后,能够保护水下混凝土,并达到施工性能要求的水下保护剂浓度。2.0.8坍落扩展度SlUmP-flow衡量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确定。2.0.9V形漏斗时间V-funnelflowtime衡量自密实混凝土粘性与抗离析性的指标,通过V形漏斗试验测定。2.0.10流动坡比flowslope混凝土自然流动过程中的表面坡比。2.0.11水下胶结堆石underwatercementedrockfill采用水下自护混凝土或砂浆浇筑到水下人工抛填或天然的堆石体中形成的胶结堆石体。2.0.12体积水粉比water-powdervolumetricratio混凝土拌合物中,拌合水的体积与颗粒粒径小于751Im的粉体材料体积之比。2.0.13水中自由落差underwaterdropdistance水下自护混凝土在水体中从浇灌口到达最终浇灌点所经历的下落距离。2.0.14水下保护剂投水浓度pouringconcentrationofUPA水下保护剂投入水体前,将成品稀释,按技术要求所需达到的浓度。3基本规定3.0.1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可用于水下浇筑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胶结堆石结构。3.0.2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应用应收集工程部位的水深、流速、流向等水流条件资料,在海洋环境中还应收集波浪、潮流和潮位等海洋动力资料;在施工前宜开展实地量测。3.0.3水下自护混凝土配合比及水下保护剂投放工艺和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结合水深、流速、潮汐变化等水流条件以及交通运愉、浇筑等施工条件综合确定。3.0.4水下自护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基础处理措施。3.0.5水下自护混凝土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开展施工工艺性试验。3.0.6水下自护混凝土浇筑前,宜采取措施降低浇筑部位水流流速,当浇筑部位水流流速超过lms时采用应进行专门论证。3.0.7现场水流流速较大及复杂海况条件,可结合工艺试验采用早强、快凝的水下自护混凝土。3.0.8水下自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配置水下辅助作业人员,宜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3.0.9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应安全、环保。使用的水下保护剂应无色透明、无毒无害、无腐蚀性,对施工环境水体、施工设备和人员无不良影响。4原材料4.1 水泥和掺合料4 .1.1水下自护混凝土宜选用强度等级42.5及以上的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等类型的水泥;对有早强、快凝要求的水下自护混凝土,可选用硫铝酸盐水泥等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5 .1.2水下自护混凝土宜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料,掺合料的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等有关标准的规定。4.2 骨料4.3 .1水下自护混凝土细骨料可采用天然砂或机制砂,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天然砂时,含泥量不应大于3.0机2采用机制砂时,亚甲蓝值(MB)应不大于1.4。3采用海砂时,贝壳含量应不大于5.0%。4.4 .2水下自护混凝土粗骨料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有关规定外,还宜符合下列规定:1水下自护混凝土宜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26.5mm的粗骨料;扩展度要求低于600mm时,可使用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的粗骨料。2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8%。4.3 混凝土外加剂4.3.1 1水下自护混凝土宜使用高性能减水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导则NB/T10077的有关规定。4.3.2 水下自护混凝土可使用增黏剂、絮凝剂等外加剂,其种类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3.3 对有早强、快凝要求的水下自护混凝土,可使用早强型外加剂和促凝类外加剂,其种类、用量应结合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4.4 拌合用水4.4. 1水下自护混凝土的拌合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和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4.4. 2在海洋环境中的水下自护素混凝土可采用海水拌和。4.5水下保护剂4.5. 1水下保护剂的基本性能、匀质性和保护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5.1的规定。表4.5.1水下保护剂的基本性能、匀质性和保护性能指标项目合格标准基本性能马氏漏斗黏度(三)228扩散时间(三)120PH值79匀质性马氏漏斗黏度(三)M>50s时,应控制在M±2s;MW50s时,应控制在M±1.5s扩散时间(三)应控制在0.9N1.1NPH值应控制在P±0.2保护性能水陆强度比(%)7d龄期27528d龄期280水体PH值变化量1.0注:1表中的M表示马氏漏斗黏度的生产厂控制值。2表中的N表示扩散时间的生产厂控制值。3表中的P表示PH值的生产厂控制值。1.1.1 5.2水下保护剂检验方法应符合本导则附录A的规定,其中水下保护剂的水陆强度比试验应在静水条件下成型与养护。4.5.3 水下保护剂在环保安全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溶液的马氏漏斗黏度应小于水的1.2倍。2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样品受检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中对城市杂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的有关规定。3当投入水中的水下保护剂向其工作范围以外扩散距离超过1倍时,其扩散范围的水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HI类水的水质要求。4.5.4 水下保护剂在饮用水源地或饮水工程使用时,应对其环保安全性进行专项论证。5技术指标与试验方法5.0.1水下自护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不宜低于C20;海水环境中,水下自护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5.0.2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水下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水下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静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O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以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水下自护混凝土静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应符合本导则附录B的规定。对动水条件下的重要工程应进行动水中成型、养护试件的强度复核,水下自护混凝土动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的规定。5.0.3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宜为550mm700mm;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要求在600mm以上时,应进行V形漏斗试验,V形漏斗时间宜为15s40s。水下混凝土流动坡比宜采用L形箱流动试验确定。水下自护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导则附录D的规定。5.0.4水下自护混凝土静水条件下的水下性能指标应满足表5.0.4的要求。水下自护混凝土拌合物抗水洗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导则附录E的规定。表5.0.4水下自护混凝土静水条件下的水下性能指标项目合格标准水陆强度比(%)7d龄期27528d龄期280水洗损失率(%)W2.05.0.5水下自护混凝土工程应考虑水下浇筑分层层面的影响,对层面进行强度与稳定性复核。5.0.6水下自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锚固长度应较陆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1倍。重要的水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锚固长度应根据水下自护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确定,水下自护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件成型方法宜符合本导则附录F的规定,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的规定。5.0.7修复工程水下自护混凝土应对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提出构造设计要求。对有强度要求且必须连接成整体的接触面,修复工程水下自护混凝土应对原混凝土面采取凿毛、插筋等连接措施,插筋埋深或插筋数量宜较陆上工程加大1倍。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混凝土提高1级。5.0.8当水下自护混凝土用于水下胶结堆石时,应根据水下胶结堆石的应用部位、工作条件等因素,对水下胶结堆石的强度、渗透性以及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等提出要求。5.0.9水下胶结堆石应根据强度、渗透性等要求,提出胶结核心区与胶结过渡区的设计参数,以及水下抛石的粒径、厚度、空隙率要求和水下自护混凝土流动性能要求。6配合比6.0.1水下自护混凝土的水下配制强度应根据水下强度等级确定,其陆上配制强度不宜低于水下配制强度的1.25倍。6.0.2水下自护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宜采用体积法。6.0.3水下自护混凝土的抗离析性不足时,宜降低体积水粉比,也可增加外加剂中的增黏组份。6.0.4水下自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取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立方米水下自护混凝土中的粗骨料量宜为027m30.3311P°2每立方米水下自护混凝土的用水量宜为170kg200kgo3每立方米水下自护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小于75m的粉体材料含量宜为0.16m30.20m304水下自护混凝土的体积水粉比宜为0.70l.10。6.0.5水下自护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kgm3;在水中自由落差大于Im时,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50kgm3o6.0.6水下自护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天气情况、水下条件、原材料品种和质量,在室内试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复核调整。7水下自护混凝土施工7.1混凝土制备7.1.1水下自护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7.1.2水下自护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气温、水温、混凝土出机状态等综合确定宜比普通混凝土拌和时间适当延长。7.1.3水下自护混凝土应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调整施工配合比。1.1.1 2混凝土运输7.2. 1水下自护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离析,可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或混凝土泵运输,不宜使用带式输送机运输。1.1.2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搅拌车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水下自护混凝土连续施工的要求。2接料前,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内部应清理干净。3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筒匀速旋转,不得加水。4卸料前,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应高速旋转Imin以上。5混凝土搅拌车不应交替运输其他混凝土。1.1.3 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水下自护混凝土时,不宜与其他混凝土交替泵送。1.1.4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等拌制早强、快凝型水下自护混凝土时,应研究其运输方式。7.3 水下保护剂稀释与投放7.3.1 1水下保护剂在使用前应均匀稀释到投水浓度,宜采用专门机具进行稀释,也可在现场的稀释容器内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7.3.2 水下保护剂投放点的布设应根据浇筑规模、水流条件、模板设置、浇筑速度等因素确定,并在正式施工前在现场标注位置和顺序。7.3.3 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宜采用产品说明书推荐值:必要时可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工艺试验确定。7.3.4 水下自护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浇筑入水点至浇筑部位附近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进行检验,并应满足规定的工作浓度要求。对水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注意控制水下保护剂的最高浓度。7.3.5 在相对封闭的模板内或相对静止的水体中浇筑水下自护混凝土时,水下保护剂可一次投放,投放量可按水体中水下保护剂需达到的工作浓度进行估算。7.3.6 在开放水域或流速较快的水体中浇筑水下自护混凝土时,水下保护剂宜采用边投放边浇筑的方式,其投放量估算应考虑施工时长、投放速度等因素。7.4 混凝土浇筑7.4.1 4.1水下自护混凝土浇筑前应完成基础验收,必要时宜安排潜水员或水下监控设备进行检查。7.4.2 钢筋、钢骨架、模板等制作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水下进行清基、立模、钢筋安装等工作宜有潜水员配合。7.4.3 浇筑时所需使用的船舶、水上平台等设备应满足安全施工和定位的要求。7.4.4 水下自护混凝土水下浇筑点宜根据其流动性合理确定。浇筑方法宜选择导管法、泵压法或开底容器法。在浅水区浇筑时,可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溜槽、溜简等直接浇筑;当采用导管法浇筑时,水下自护混凝土流动坡比应根据试验确定,不具备条件时可按1:101:20估算。导管布设应考虑每根导管的作用半径和浇筑面积。7.4.5 水下自护混凝土在水中自由落下时,水中自由落差宜小于1m。7.4.6 水下自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宜在混凝土与水的接触面保持静水养护14d以上。不能保证静水条件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浇筑部位水流流速。7.4.7 使用硫铝酸盐水泥等快凝型水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水下自护混凝土浇筑时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7.4.8 水下胶结堆石施工宜按基础处理、抛石、水下保护剂投放、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进行。水下胶结堆石的混凝土浇筑宜选择开底容器法或导管法。浇筑点布置应按设计提出的胶结核心区与胶结过渡区的参数确定,单次胶结深度不宜大于3m。7.4.9 海水环境施工应充分考虑波浪、潮流等海水条件的影响,不宜在海洋动力作用较强的时段施工;水上部位宜在低潮位时施工,水下部位宜在高潮位时施工,避免在海平面上下1倍波高范围内施工。7.4.10 在海水环境中施工时,水下自护混凝土可在拌和船或浇筑平台上拌和。8质量检验8.0.1水下自护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09的规定。8.0.2水下保护剂应在进场时对其基本性能、匀质性和保护性能进行检验,检验应按每IOt为1个取样单位。不足1个取样单位的应按1个取样单位计。8.0.3水下保护剂投放后,应对在浇筑区域附近的水下保护剂浓度进行检测,检测频次每班不宜少于2次,在动水条件下宜适当增加检测频次。8.0.4采用导管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应符合表&0.4的规定。表8.0.4采用导管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测方法1水下保护剂投放投放点布置设计要求测量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A.62混凝土浇筑导管埋深>1m测绳量测混凝土上升速度>2m/h测绳量测混凝土最终高度高于设计高程0.3m以上测锤、钢尺3混凝土性能浇筑点拌合物工作性能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D抗压强度设计要求GB/T50081耐久性能设计要求GB/T50082*注:1浇筑点拌合物工作性能是以浇筑点陆上取样检测为准。2*表示水下自护混凝土在陆上取样后,应按本导则附录B的规定成型与养护试件。8.0.5采用泵压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应符合表8.0.5的规定。表8.0.5采用泵压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测方法1水下保护剂投放投放点布置设计要求测量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A.62混凝土浇筑泵管埋深>1m测绳量测混凝土最终高度高于设计高程0.3m以上测锤、钢尺3混凝土性能拌合物工作性能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D抗压强度设计要求GB/T50081*耐久性能设计要求GB/T50082*注:1浇筑点拌合物工作性能是以浇筑点陆上取样检测为准。2*表示水下自护混凝上在陆上取样后,应按本导则附录B的规定成型与养护试件。8.0.6采用开底容器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应符合表8.0.6的规定。表8.0.6采用开底容器法施工的水下自护混凝土的质量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测方法1水下保护剂投放投放点布置设计要求测量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A.62混凝土浇筑水中自由落差lm测绳量测混凝土上升速度>2m/h测绳量测3混凝土性能拌合物工作性能设计要求本导则附录D抗压强度设计要求GB/T50081*耐久性能设计要求GB/T50082*注:1浇筑点拌合物工作性能是以浇筑点陆上取样检测为准。2*表示水下自护混凝土在陆上取样后,应按本导则附录B的规定成型与养护试件。8.0.7水下自护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宜采取钻芯法、声波透射法和压水试验法等方法。附录A水下保护剂检验方法A.1受检样品与受检混凝土制备A.1.1本礴妨法可用于水下保护剂受检样品和受检混凝土的制备。A.1.2代表样品的取样质量不应少于2kg。取样应从储罐或包装容器顶部和底部分别取得质量相等的样品,混合均匀后作为代表样品。A.1.3受检样品配制应用蒸储水对代表样品进行稀释,稀释浓度为生产厂家推荐的水下保护剂投水浓度,稀释后的溶液作为受检样品。A.1.4工作浓度样品配制应用蒸储水对受检样品进行稀释,稀释浓度为生产厂家推荐的工作浓度,稀释后的溶液作为工作浓度样品。A.1.5受检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除应符合本导则第4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中II区要求,细度模数宜为2.62.9,机制砂石粉含量不应大于12%。2粗骨料应选用连续粒级为5mm25mm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应大于0.5%。A.1.6受检混凝土配合比除应符合本导则第6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检混凝土单方粗骨料用量应为027m3'O.29m3o2受检混凝土坍落度应在26OnUn280mm范围内,坍落扩展度应在600mm650mm范围内。A.2马氏漏斗黏度试验方法A21本礴佥方法可用于测量水下保护剂性能指标中的马氏漏斗黏度。A.2.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21C±3C下,从马氏漏斗中流出946mL淡水的时间应为26s±0.5$,可用一个标有刻度的杯子作为接收器,马氏漏斗(图A.2.2)内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 漏斗锥体长度305mm,直径152mm,至筛网底部的容积1500mLo2) 流出口长度50.8mm,内径4.7Inmo3) 筛网孔径1.6mm,固定在距漏斗顶部19.Omm的位置。2刻度杯为带有946mL刻度线的杯子。3秒表分辨力为0.1So4温度计量程为Oe105。152图A.2.2马氏漏斗示意图(ran)I-筛网底部在漏斗中的位置;2-导流管直径尺寸为4.7mm;3-把手A.2.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试验时保持受检样品温度在21C±3C范围内。2用手指堵住马氏漏斗流出口,将新取的受检样品通过筛网倒入干净且直立的漏斗内,直至样品液面达到筛网底部为止。3移开手指的同时启动秒表,测量受检样品流至杯内946mL刻度线下沿所需时间,以S表示。4测量受检样品温度,以C表示。5以测得的受检样品流出时间作为受检样品的马氏漏斗黏度,精确至O.1s,并记录测得的受检样品温度。A.3扩散时间试验方法A3.1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测量水下保护剂在水中的扩散性能。A.3.2试验设备应符合本导则第A.2.2条的规定。A.3.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试验的环境温度控制为20±3°C,同时调整试验用水的温度至20±1C。2秒表设置在备用状态;手握漏斗呈直立位置,用手指堵住漏斗下端出口;将1500mL工作浓度样品注入漏斗内;放开手指,同时开始计时,当刻度杯中流入946mL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时间T,精确至O.1s°3秒表设置在备用状态;手握漏斗呈直立位置,用手指堵住漏斗下端出口;将135OnlL水注入漏斗内,并在3s5s内在水体表面加入150mL受检样品,静置并开始计时。静置过程中不得晃动漏斗或对试样进行搅拌。4静置15s后打开漏斗下端出口,同时开始计时;当刻度杯中流入946mL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时间T2;若Tz小于0.95T,按上述步骤重新准备试样,并延长静置时间;静置时间每次延长15s,直至T2大于等于0.95T时停止试验,此刻的总静置时间即为水下保护剂扩散时间,精确至1s。A.4PH值试验方法A.4.1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测量水下保护剂性能指标中的PH值。A.4.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酸度计分辨力为0.1。2烧杯体积为500mL0A.4.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400mL受检样品倒入烧杯中。2按酸度计使用说明书校正仪器,校正后先用水再用受检样品冲洗电极。将电极浸入受检样品中,轻轻晃动烧杯使溶液均匀,并待酸度计读数稳定Imin后记录数据。3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A.5水体PH值变化量试验方法A.5.1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测量水下自护混凝土在水中的抗分散性能。A.5.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酸度计分辨力为0.1。2两个烧杯的容积分别为500mL和IoOOmL<,A.5.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80OmL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样品倒入IOoOmL烧杯中。将50Og受检混凝土装入500mL烧杯中。2将受检混凝土沿IoOOmL烧杯边壁倒入烧杯中,混凝土入水全过程时间控制在IOS20s内。3混凝土入水后静置2min,之后用大肚吸管从烧杯中液面位置吸取600mL水样。在吸水过程中不要晃动烧杯、触碰烧杯内混凝土。吸水过程中吸管尖端深入水面深度小于IOmm,取样过程在20min内完成。4采用酸度计分别检测原工作浓度样品和混凝土入水后取得的水样的PH值,两者差值的绝对值称为水体pH值变化量。A.6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检测方法A.6.1本试验方法可用于对投入水下保护剂后施工区域水体中的水下保护剂浓度进行检测。.6.2受检水体和基准样品的取样与制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检水体取样在混凝土浇筑前Iomin内进行,样品具有代表性,取样点在混凝土浇筑点附近,且距离水下保护剂投料点不大于IOm,样品数量不少于2kg。2基准样品采用施工区域水体中取用的水对水下保护剂代表样品进行稀释制备,稀释浓度为生产厂家推荐的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A.6.3马氏漏斗黏度应根据本导则第A.2节规定的试验方法对受检水体与基准样品分别进行检测。当受检水体的马氏漏斗黏度不低于基准样品时,可认为施工区域水体中水下保护剂浓度不低于生产厂家推荐的工作浓度。附录B水下自护混凝土静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B.0.1本试验方法用于水下自护混凝土在静水条件下的试件成型与养护。B.0.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槽的各边长大于成型试件对应边长2倍以上,水槽顶部开敞,底部设有排水阀。2坍落度筒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的有关规定。B.0.3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室温度为20C±3C,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验用材料、仪器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一致。2标准养护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3水槽内水温为20C+2Co4养护池水温为20°C±2°C,水下自护混凝土试件养护时,内装不流动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B.0.4试件成型与养护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从拌制好的水下自护混凝土中均匀取足量试样装入盛料容器,使其能够一次性浇满待成型试件。2将水槽放置平稳,然后将排水阀关闭,加水至水深300mmo3将水下保护剂稀释成投水浓度溶液,然后将其投入水槽的水中,使其达到工作浓度。4将试模放入水槽底部,坍落度筒倒置,使其直径Ioomm的开口平行于水面,并设置临时封口装置,将容器中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倒入坍落度筒中,打开临时封口装置使坍落度筒中的混凝土连续入水并浇满试模。5取出试模,在空气中静置Iomin15min,用橡皮锤敲击四个顶角各6次8次;抹平表面,放入标准养护室,Id成型后拆模,并将试件放入养护池中进行养护。附录C水下自护混凝土动水中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C.0.1本试验方法用于水下自护混凝土在动水条件下的试件成型与养护。C.0.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循环水槽宽度不小于300mm,高度不小于500mm,流态稳定区长度不小于Im。循环水槽配备循环造流泵,有波浪造流需求的配备双向循环造流泵,造流流速不小于0.5ms,循环水槽底部设有排水阀。2坍落度筒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O的有关规定。C.0.3试验条件应符合本导则第B.0.3条的规定。C.0.4试件成型与养护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从拌制好的水下自护混凝土中均匀取足量试样装入盛料容器,使其能够一次性浇满待成型试件。2将循环水槽放置平检,然后将排水阀关闭,加水至水深300mm,将试模放入循环水槽底部固定。3将水下保护剂稀释成投水浓度溶液,然后将其投入水槽的水中,使其达到工作浓度。4坍落度筒倒置,使其直径Ioomm的开口平行于水面,并设置临时封口装置。5开启循环造流泵,待水流稳定后量测试验段水深,不满30OnUn的,添加水下保护剂工作浓度溶液使其试验段水深稳定在300mm,在循环水槽内形成试验要求的水流条件。对单向流,造流流速U根据施工区域流速选取。对波浪造流,使用双向循环造流泵,造流方向变换周期采用波浪周期T,造流流速U和周期T根据施工区的实测最大值选取,无实测资料时采用下列公式计算:u=±!(C.0.4-DTSMkd)k=与(C.0.4-2)式中:U造流流速(ms);H施工区上年度的当月最大波高(m);T施工区上年度的当月最大周期(s);h波数(m1);1.波长(m);施工区低潮位时的水深(m)6将容器中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倒入坍落度筒中,打开临时封口装置使坍落度筒中的混凝土连续入水并浇满试模。7关闭水循环装置,待水流静止后取出试模,在空气中静置10min15min,用橡皮锤敲击四个顶角各6次8次,抹平表面,放入标准养护室,Id成型后拆模,并将试件放入养护池中进行养护。附录D水下自护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方法D.1坍落扩展度试验D.1.1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D.1.2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坍落度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的有关规定。2钢板的厚度不宜小于5mm,钢板的平面尺寸边长不小于80OmmX800mm,最大挠度不宜大于3mmO3钢尺或卷尺的量程不应小于800mm,分度值不应大于Imm。D.1.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从拌制好的水下自护混凝土中均匀取样不少于IoL装入盛料容器。2将坍落度筒和测量用的钢板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调平钢板,将坍落度筒放在钢板上,双脚踏紧踏板。3将盛料容器中的水下自护混凝土拌合物连续倒入坍落度筒内,倒满后用钗刀将水下自护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并清除筒外周围的混凝土,整个过程不得振捣或插捣。4将坍落度筒在2s3s内竖直提起约300mm后,放置在钢板的边角处;当试样不再流动扩散时,用钢尺或卷尺测量试样的最大扩展直径以及与其垂直的扩展直径。5如果测得的2个扩展直径之差大于50mm,重新取样进行试验。6每次坍落扩展度试验在2min3min内完成,并同时完成坍落度的测量。D.1.4水下自护混

    注意事项

    本文(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