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ocx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摘要:当前,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难转化”在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为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良好效益为落脚点、以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为保障。基于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指标取值,并以江苏省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例,对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287(2010)02-0036-05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难在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仅停留在文章发表和完成报告的阶段。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项目研究缺乏资金支持,信息沟通滞后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通过成功案例的经验,深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评估问题,并检验项目评估指标,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现状新华社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机制、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个“瓶颈”制约,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九五”期间我国有重大科技成果15万项,而转化为生产力的尚不足5%。与之相反,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60%左右。这份报告指出,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是比较落后的。2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高校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涉及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科技成果本身的特质因素和转化的条件因素两个方面。科技成果本身的特质因素。科技成果本身的特质因素包括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互适性四个方面。科技成果的创新性是成果转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自主创新程度越高,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竞争的对手就越难模仿,成果转化的效益也就越大,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科技成果越先进,转化应用中就能越好地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难题,使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高性能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增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等。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体现在一方面能解决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能进行放大和扩散,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这种效应能带动本行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积极影响,而且有望形成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有辐射作用。本文借用社会评价中互适性的概念,特指科技成果转化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显然,当今的生物能源技术、废水回收技术等科技成果就是互适性很强的技术,这样的科技成果理应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当地政府的帮助。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因素包括市场前景、效益分析、资金保障、管理水平及资源要求五个方面。一项科技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需求,即成果的受让者对该项成果的渴求程度。在考虑市场前景的时候,应分析市场的风险,是否有被竞争对手简单模仿或赶超的可能性。如果是完全自主的创新成果,技术含量越高,技术的独特性越强,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模仿或赶超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的科技成果生命力就越强,转化效果的持续性就越加显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同的主体考虑效益的视角也不一样。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客体,主要考虑的是能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考虑投融资和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尽快地收回投入的资金。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除了考虑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者,更多的考虑也是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任何科技成果转化都需要资金,有的转化项目还需要动辄上亿元的资金。因此,能否解决融资问题往往成为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管理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条件因素,可以归结为队伍素质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队伍素质在科技成果物化、转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但仅仅有高素质的队伍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才能将这支队伍组织起来,发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处。这里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运行程序等,它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软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的甚至成为一个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将是长期的。如果所需的资源在市场上容易获得,价格也不昂贵,那么这样的转化项目将不会产生资源依赖障碍,企业会乐意接受。反之,若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稀缺的资源,市场不易获得或价格昂贵,那么项目将会遭遇资源瓶颈,在生产运营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供应断裂,从而影响到转化效益。以上几方面的条件因素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市场前景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效益分析是成果转化的落脚点,资金保障、管理水平以及资源要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必须保证。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还是客体,都要全面考虑转化的条件是否具备,只要科技成果本身具有良好的特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形成具有成长性的产业。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择优评估指标体系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构建科技成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当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可以实际操作的全面反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指标体系。评估科技成果应当逻辑地对研究成果本身以及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可实现性等方面进行原则规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充分反映出科技成果的本质特性,指标的内涵必须明确,评估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成果的质量高低和发展程度。第二,全面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既要有能够全面反映科技成果内在属性的指标,又要有反映科技成果对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等外部关系的外在属性的指标。同时,应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以便于科学地进行评估。第三,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科技成果共有的因素,以便与同类成果和相关成果进行对比。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采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尽量采用可以量化的指标,以适应于指标的实际运用和对指标的接受程度及判断能力。在层次分解时,既要清晰又要简练,一般不宜过多的层次,层次过多会使整个评估工作复杂化,不易实际操作和使用。2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择优评估指标根据成果评估的基本原则以及提高成果转化率的目标,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用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得出了一个由六项一级指标、十五项二级指标及十一项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框架。这些指标基本涵盖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技术特性反映了科技成果本身的特质因素,其他指标则反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因素(见表Do技术特性。技术特性是我们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评估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受让企业愿意花费巨资获取的目的所在。从择优评估目标出发,首先应当着重成果的技术特性指标,这一指标又可以分解为四项二级指标。第一,创新性。科技成果大体上可分为改进性和创新性两种。改进性是对现有技术成果的改进,而创新性则是创造出原先没有的技术或产品,它往往能带动其他技术或产品的发展,应当给予特殊考虑。创新性一般分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省市级领先五个档次。第二,先进性。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是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保证,先进性程度越高,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越大。先进性一般分为国际级奖项、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市级奖项、其他奖项五个档次。第三,实用性。科技成果首先必须具有实用性,否则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能是废品一堆。所谓实用性,是指新产品、新技术必须能够在生产中制造或者使用,并能够解决技术问题,最终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实用性一般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四个档次。第四,互适性。本文所涉及的互适性主要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以及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不同的产业政策和地方扶持将会给转化项目带来不同的机会与附加值。互适性一般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上述的技术特性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可以从科技成果鉴定书、科技成果报告书、技术交易市场、成果发布会、项目建议书等处见到定性的评价。市场前景。市场前景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有科技成果的用武之地。它分解为三项二级指标。第一,当前应用领域。由于科技成果在立项研发阶段都进行过市场调研,有的甚至已经有了明确的需求方,因此可以用市场占有率来定量评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情况。准确分析现有市场占有率高低的原因,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资料,一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以上已经不错了,达到10%可以说是很强To故本文选择10%以上、7%10%、5%7%、5%以下四个档次。第二,潜在市场需求。由于科技成果可以向相关领域扩散,因此该指标主要定性地描述科技成果可能涉及的相关应用领域。它需要对行业的技术原理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洞悉科技成果的性质、特征,发现各种可能的潜在市场和应用领域。适用推广领域一般分为很广、较广、一般、较差四个档次。第三,市场风险。对科技成果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可以定性地分析是否有被竞争对手简单模仿或赶超的可能性,成果的技术优势能持续多久。越是独特的、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中越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先进性。市场风险可分为很大、较大、一般、基本无风险四个档次。效益分析。效益分析是成果转化的落脚点,是择优评估的重要指标,它包括三项二级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一,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属于经济效益层面的一项指标。任何科技成果的受让,都期望得到较好的经济回报与收益,在考虑各项现金流的情况下,用折现的方法计算出转化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可以定量地分析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由于该指标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适于不同投资、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择优的遴选比较。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给出的数据,参考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可以分为15%以上、10%15%、8%10%、8%以下四个档次。第二,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属于经济效益分析层面的又一项指标,可以衡量转化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任何科技成果的受让,从获取到应用都要花费大量资金,都期望能尽快地收回投资。由于投资回收期有公认的行业基准指标,因此适于不同投资转化项目之间的横向比较。参照资料,本文将一般投资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分为三年以内、35年、58年、8年以上四个档次。第三,技术扩散效果。技术扩散效果属于社会效益层面的定性指标,是指科技成果一旦转化为生产力,除了对受让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会通过技术扩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使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受到益处,即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意义。技术扩散效果一般难以定量计算,可以只做定性的说明。第四,环境影响效果。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会给环境带来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有时则为负面的。例如,以污水处理为目的的膜分离技术,使得大量污水得以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污染,显然对环境有利,而以扩大化工、染料、农药、印染等生产能力为目的的项目则会加大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应该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评估遴选时,可以定性地描述成果在应用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越是资金需要量大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融资问题就越多,有时甚至因难以募集到资金而使项目中途夭折。资金保障可以从资金的需要量上来体现,由于各个转化项目形成的生产规模不同,因此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去划分项目对资金需求的程度。实际评估中,可以参考不同审批权限对资金的上限标准。总投资一般分为500万以内、5002000万、20005000万、5000万以上4个档次;或者可以按投资审批机构级别分为县级以下审批、市级审批、省部级审批、国家级审批四个档次。管理水平。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只有硬性投入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软性支撑,这就是管理水平。管理水平包括队伍素质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作为一项遴选指标,队伍素质主要反映的是对人员的要求,包括人员结构、文化程度和工作责任心等。实践表明,越是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对人员的要求越高。为了保持技术的优势,取得行业的领先地位,有些企业还需要配备高层次的研发人员。因此,该指标拟从定性的角度描述对人员的要求。产业化过程中仅仅有素质高的队伍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处。在项目评估中,可以对运行机制作定性的描述。其他因素。第一,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来说,一项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不仅可以给学校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对今后招生、争取课题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定性指标,可以从各种报刊、媒体等报道中发现科技成果对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第二,资源要求。资源要求指标主要用来定性说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可以从可得性、可靠性、可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描述,越是能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或者资源价格越低、综合利用程度越高的项目,企业越容易接受。应当指出,需要考察的指标还有不少。笔者认为以上指标是主要的,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使指标体系具备完整性。三、江苏省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本文的案例取自于1994年成立的江苏省某高校膜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膜科所)的“无机陶瓷膜制备技术及成套设备”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该校在化学工程、化工机械、陶瓷材料三大领域的优势,将无机膜研究的目标盯住陶瓷膜的工业化技术开发,在实用陶瓷膜制备、陶瓷膜应用技术、装置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膜科所组建后的十几年中,有近百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先后参与了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40余项,申请专利5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依托研究所建有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化学工业)膜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陶瓷膜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案例公司)o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在生物化工、化学工业、石油化工、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不仅为案例公司的股东,而且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案例评估结果汇总如下(见表2)o案例高校“无机陶瓷膜制备技术及成套设备”项目之所以能在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其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总结的。该项目选题准确,前瞻性强,有远大的市场应用前景;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在取得科技成果后,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时利用社会力量,结合社会资本进行产业化运作;运用先进的理念进行公司管理,居安思危,不断扩大产业化的运作规模。它的成功已成为很好的范例,可以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其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