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 资源ID:6854480       资源大小:80.32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13.桥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3 .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语文要素】4 .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5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6 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8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2.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谈话导入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2 .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第16自然段:山洪逼近;第713自然段:疏导撤离;第1423自然段:桥塌殉职;第2427自然段:祭奠亲人)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3 .谈话交流:(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像泼。像倒J两个字就是一句话。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又怎么说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突出当时情况危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来势凶猛)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哪个词可以体现出来?(跳舞)此时的洪水跳的可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一一死亡之舞。像这样的拟人句,文中还有哪些?(学生交流)4 .师小结:是呀,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凶猛吧。(齐读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5 .洪水迅猛地向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人们需要做的是什么?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形?(逃生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师:此时,桥就是人们的希望,而这时的人们有什么表现呢?(自由读,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四、课后思考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重点)6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难点)一、衔接导入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都在惊恐、慌乱地逃生,唯独谁例外?(老汉)老汉早已先群众一步站在了木桥前。二、感受老支书的光辉形象1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727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批注对老支书的印象。2 .交流:(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对比村民的反应,体会老支书的临危不乱,心系村民。)(2)“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看出老汉说话简短有力,为了能让群众快速地脱离洪水,老汉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局面,组织群众有序地撤离。指导朗读:三个短句,读得坚定、干脆、有力。)(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J(这句话的意思是党员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恼火)这个小伙子是谁?(老汉的儿子)你是从哪儿得知的?(课文最后)他像一座山一样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徇私情,舍己为人)(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J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父爱如山)3 .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归纳:临危不惧、坚定果断、舍己为人、不徇私情)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临危不惧、坚定果断的语气读出老支书先人后己、沉着冷静的气概吧!(学生齐读描写老汉的句子)4 .指名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配乐)(1)课文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巧设悬念)(2)假如你是获救的村民,你现在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三、理解题意,总结全文1.课文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2.总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一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教学板书桥老支书窄窄的木桥像一座山开始发抖冲上去揪出一个小伙子痛苦呻吟用力推小伙子上桥轰地塌了被洪水吞没了(不朽的生命之桥)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先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描写洪水的词语和句子,接着学习有关描写老汉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整体感悟,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展开学习。在这节课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强,在理解句子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堂引导的语言表达不够简练,讲解课文的高潮部分还欠火候,对课文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善这些不足之处。14穷人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 .能快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穷”。3 .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重难点1 .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3 .快速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4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的形象。(重点)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板书课题,学生解题。2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穷人?围绕着桑娜和渔夫都描写了哪些情节?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上的情节图。预设:小屋补帆,盼夫归来一一探望邻居,抱回孤儿一一渔夫归来,主动收养2 .再读课文,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渔夫和桑娜一家生活贫困艰难。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两个孩子的故事。)3 .学习生字新词。风暴糟糕汹涌澎湃寒风呼啸潮湿阴冷波涛轰鸣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沉思抱怨倾听探望照顾忧虑(1)指名读。(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词语是描写环境的,第二组词语是描写人物的。(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环境的恶劣和人物内心的不安。(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海面上波涛(),天气非常(),桑娜在家里等得()o她认真()屋外的动静,又起身去()生病的邻居。(5)提醒注意“汹涌澎湃”的写法,学生选择生字表中觉得难写的字写一写。三、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整篇文章中,并未出现“穷”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2.学生自主学习后,引导交流。句子一: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风暴”体会到穷。屋内的环境描写感受到桑娜的勤劳能干。)句子二: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没什么可抱怨的。(“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勉强填饱”“光着脚”“菜只有鱼”体会到穷。“没什么可抱怨”体会出桑娜的乐观与对生活的热爱。)句子三: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睡得正香甜。(“又潮湿又阴冷''"稻草铺”体会到穷,“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体会到西蒙伟大的母爱。)第2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重点)2 .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难点)一、回顾导入,引入新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贫穷,而且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她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呢?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人物形象。二、走进桑娜的内心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2 .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分男女读)(1)“这样做”是指什么?“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2)你觉得桑娜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要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又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品质。)3 .课件出示:桑娜脸色苍白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指导朗读,抓住“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等词语来理解这段话的大意。(2)师: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此时桑娜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交流)4 .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在这段描写中,运用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展示了桑娜先人后己的善良品质。三、探析渔夫1.师:桑娜是善良的,那么,渔夫听到邻居去世的噩耗,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2 .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J(1)换词理解“熬二(可换为“挺、度、顶、坚持”)(2)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明确:这句话既是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也是渔夫心理活动的写照。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3 .品读结尾,再次体会人物的品质。(1)听了丈夫的话,桑娜为什么“一动不动”?试着体会她此时的心情。(2)再读文字,看课本插图,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渔夫会是怎样的心情。4 .师生共同总结: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商量了吗?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却完全一致,这叫什么?这也说明他们夫妻两人那颗善良的心是相通的。四、课堂总结穷人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列夫托尔斯泰抓住环境、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描写,反衬出穷人高贵的品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下了很多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学们只要用心去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学板书探望邻居 抱回孤儿小屋补帆 盼夫归来渔夫归来 主动收养桑娜渔夫 (忐忑不安)(熬)勤劳 善良寒风呼啸 波涛轰鸣温暖舒适 干干净净教学反思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难以理解桑娜善行之后的矛盾心理。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再带领学生走近人物,最后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来解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渔夫一家的善良,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感受,说出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15*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一、快速读文,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 .阅读资料。课前,你搜集到了哪些红军长征的资料?谁来交流?(指名交流)4 .自读课文。要求: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课文中的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 .认读字词。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出示:衰弱搪瓷碗收敛搀扶奄奄一息抽噎瞻仰)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衰”和“敛”,引导学生理解“奄奄一息”和“瞻仰”的意思。6 .指名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党、忠于革命、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人。)7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精练的语言给每一部分拟小标题。8 .指名交流。(课文分为四部分,即接受任务一一弯钩钓鱼一一发现秘密一一悲壮牺牲)二、自主读文,体悟品质1 .写批注。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出老班长的优秀品质的?请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表现老班长优秀品质的相关句子,说一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在句子旁的空白处作好批注。2 .悟品质。指名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句子,体悟老班长的优秀品质和作者的写作方法。(1)看老班长的“外貌二出示句子:“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额骨,脸上布满了皱纹。”这句话是对老班长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老班长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有点儿驼,脸上布满了皱纹)追问:老班长只有三十多岁,为什么是这般模样?(吃苦耐劳)(2)察老班长的“神态二出示句子:“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J引导学生抓住“皱紧眉头''”收敛了笑容”和“拧成了疙瘩”这三个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词语,突出老班长时刻关心三个小战士,对革命高度的责任心。(3)观老班长的“行工出示句子:“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从“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你想到了哪些场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班长坚强的革命意志,尽职尽责,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4)思老班长的“言:出示句子1:“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这句话体现了老班长是一个对党忠诚,十分关爱小战士的人)出示句子2:“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引导学生抓住“别浪费”和“一定”感受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也不肯喝鱼汤,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三位小战士,而把死亡留给自己,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小战士们克服困难,坚强地走出草地。(5)议“我”的“想法二出示句子:“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鱼钩?为什么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交流收获。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哪些收获?(指名交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表达方法,人物的优秀品质进行交流总结)2 .推荐阅读。课后,请大家找一找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等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读一读,通过阅读来缅怀我们的革命英雄,让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教学板书15*金色的鱼钩接受任务弯钩钓鱼老班长(党员)三个年轻的战士(病号)发现秘密悲壮牺牲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教学反思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自主读文,体悟品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自主学习课文,深层次感受老班长的品质。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最后,我通过“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这个环节,适时拓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 .能产生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三本小说,了解小说内容。2 .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等感受人物形象。【语文要素】3 .能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能自主规划、阅读小说,了解小说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等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课时机动一、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推荐书目1.谈话导入。(1)教师板贴“快乐读书吧”卡片:同学们,这次“快乐读书吧”,我们一起来读读成长小说。请把书翻到第67页,看看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向我们推荐了哪些成长小说。(2)学生反馈,课件出示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封面图。4 .阅读封面。(1)依据书名预测:看这三本书的书名,猜猜看,书里会讲什么内容呢?(2)阅读“快乐读书吧”的简介,验证预测。(3)再读封面,了解作者:仔细看看书本封面的作者、插图,你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4)三读封面,关注译者:有的时候,除了关注书名和封面图,有些外国作品,我们还需要关注译者。比如爱的教育的译者夏丐尊,大家对他有什么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夏可尊关于爱的教育的评价)3.小结激趣。看来三本小说都来历不凡,堪称经典,让我们一起选一本一睹为快吧。二、共读教材呈现的童年片段,习得阅读方法1.方法一:关注小说的人物。童年这本书中围绕主人公阿廖沙写了很多人物,比如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工人格里高利、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等,我们可以利用人物圆环图来整理。(课件出示阿廖沙和外祖母第一次见面的情景)(1)提问: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外祖母有什么特点?(外祖母和“我”说话时很亲切)(2)提示: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你还会读到很多的人,你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人的身份、特点和事例写出来。2.方法二:关注小说的情节。(1)示范填写情节。在童年这个故事里,你将读到主人公阿廖沙的一路成长。试着将关键的情节理一理,形成一条情节链。比如上面这个片段主要写他病中的事,我们就可以概括为:生病。生病fffff(2)阅读小说的结尾,概括情节。导语:后来的阿廖沙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也认为我们活得还不错,这种街头生活,这种独立的生活不但我喜欢,伙伴们也很喜欢,他们在我内心激起了一种很深的感情,我总是惴惴不安地希望能为他们做点有益的事。学生阅读这段话,并尝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这一情节,写进情节链。三、制订阅读计划,做好阅读记录1 .制订阅读计划。(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分享了阅读儿童小说的两大方法,同学们阅读爱的教育和小英雄雨来,也可以理一理人物关系,画一画情节图,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很多自己的收获。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读这三本书,准备用多长时间读完呢?(2)确定顺序:为了方便大家边读边交流,我们统一先读童年,再读爱的教育和小英雄雨来好吗?2 .布置阅读记录。教师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做好阅读记录,以方便书读完后的交流分享。可以使用读书记录卡的形式做记录,也可以用读书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在记录中可以写写当天所读的内容、读后的感受、产生的联想和疑问,还可以摘抄一些喜欢的语句。教学反思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是高尔基的童年一书的导读课。我分享了童年中的文字片段,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追问,层层深入,带领大家走进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体会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状况,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主人公产生共情,从而更愿意去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一书。同时,我还以童年这本书为例,提炼出名著阅读的一些方法,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地种下了名著阅读的种子,从而给学生推荐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两本课外书,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语文要素】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重点)2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重点)一、交流平台:分析小说人物形象1.问题导入: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3 .师: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以穷人为例,帮助学生整理形成图示。)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把两个孤儿抱回家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对丈夫的担忧、体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穷人生活的艰难、贴,对邻居的关心J照顾孤儿的善良J桑娜夫妇的热心4 .课件出示一则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自由交流)5 .同桌间交流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步骤,教师总结。二、词句段运用:从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课件出示“长板桥张飞退曹军”片段)指名读,要求读出张飞的神勇之气。6 .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张飞的神勇之气?圈画出关键词句。正面描写一一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侧面描写一一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7 .分男女生朗读,边读边思考:作者已经描写了张飞的语言、动作等,后面又写到曹军的表现,是为了什么?(侧面描写。通过曹军的反应,更凸显了张飞的神勇。)第2课时课时目标1 .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 .朗读、背诵并积累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古诗大意。(难点)一、词句段运用:学写复杂心理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2题)师: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明确:第一个片段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的心情,最后通过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又表达了桑娜(勇敢、坚定)的心情,这种充满矛盾的心理抉择过程,既是桑娜内心真实的写照,又能表现出桑娜关心孤儿、善良的崇高品质。第二个片段描写了“我”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时(痛苦而无奈)的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这段心理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2 .师:你能试着写一写表现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吗?(如,生活中有没有做过错事,想认错又不敢,或想做好事又不好意思做。)二、日积月累:古诗回乡偶书1.课件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指导。3 .指名读,齐读,正音。研读感悟。(I)学生查找资料,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古诗大意: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才回乡,乡音没有改变但我两鬓的头发已白了;小朋友见到了我都不认识我,还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2)教师归纳,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流露出来的乡愁,以及被“儿童笑问”时的无奈和感慨。)(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4 .引导学生通过同桌练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小说的三要素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针对小说的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品读句段,注意到小说的情节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心理描写是小说中描写人物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穷人一课中我就将心理描写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解,所以学生在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时难度不大。问题在于仿写时,学生写出的片段少有精彩之处,可见学生在运用心理描写这一方法时还不大熟练。在之后的习作训练中,我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积累背诵古诗回乡偶书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达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根据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语文要素】2 .初步尝试通过情节、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3 .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 .能根据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故事。2 .初步尝试通过情节、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3 学课时12课时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这几个故事都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你还读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学生交流分享)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虚构的故事。二、自读素材,明确要求1 .(课件出示文中提供的三组场景和人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哪一组材料更感兴趣,与同桌进行初步交流。2 .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3 .学生展开想象,设计故事大纲。4 .学生互相评价。三、回顾课文,小结写作方法1.怎样把虚构的故事写得“真实”“有情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5 .学生分组讨论。6 .小组汇报。(1)抓住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情节一般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例如桥一文中关于“雨”“山洪”“桥”的描写,这是自然环境描写;金色的鱼钩中对夜色弥漫草地的描写,是社会环境描写。(3)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举例穷人)7 .从一个侧向、一个瞬间之中,捕捉生活,表现主题。(举例桥)8 .戏剧性地设计情节,情节引人入胜。(举例桥)四、联系生活,试写情节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围绕着人物展开想象,想一想可能发生的故事。1.自己选一组,想象故事,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9 .指名发言,说一说自己创编的故事。10 全班讨论:你觉得这些故事是否想象合理,符合现实生活?11 对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修改完善,做到想象合理。五、习作赏评1.在三组故事中各选取12篇典型习作,组织全班学生赏析。2 .结合习作要点,梳理例文突出的优点,提出修改建议。3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誉抄。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虚构故事,要求学生围绕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其写作兴趣。习作前的阅读教学,我除了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课文,还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微型小说名篇。在习作课上安排了讨论背景材料、设想故事情节、口头创编故事等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和想象。教学时,我顺着学生的思路互相交流,学习写作的技巧。令人惊喜的是,学生的习作能力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展现出了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教学目标1 .能根据任务情境,把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具体理由讲清楚。2 .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教学重难点1 .能根据任务情境,把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具体理由讲清楚。2 .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3 学课时1课时一、唤醒生活经验,激发交流表达兴趣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可能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2.如何顺利地获得别人的支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二、体验模拟情境,了解如何说服他人1 .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交际双方可以先在纸上列出提纲,请求支持者列出具体的理由,同时要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想好应对的话;被说服对象列出可能反对的理由,或想知道的各种细节,如:(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2 .小组讨论,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的表现。三、自主选择情境,试着取得别人支持1 .自主选择课本中提供的三个参考任务。2 .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3 .角色扮演完成后,交流总结: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四、拓展生活情境,迁移应对他人要领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就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4 .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5 .评一评,选出“最佳口才奖”。教学反思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本次交际活动的任务情境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重在表达学生的内心诉求,所以学生很愿意参与,主动表达的愿望很强烈。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事例,讨论交流如何说服别人,获得他人的支持。我通过设计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能在说服别人时讲清楚想法和理由,这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每一次的练习提出较明确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