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论文浅谈《水浒传》中的“义气”.docx
浅谈水浒传中的“义气”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一部水浒传,通篇说的是“义气”两个字。首先,水浒的“义”表现为一种痛恨黑暗、嫉恶如仇的抗争精神。其次,表现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生死与共的“侠”精神。再次,表现为“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朴素平等意识,以及为之奋斗、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气概。然而,水浒中的义与儿女之情似乎上常常相矛盾,这些平日对兄弟情重如山的男儿们,到了面对女人、妻子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了铁面人、冷石头,一个个都是捉奸的英雄,杀妻的好汉。关键词:水浒传;义气;兄弟;局限性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各路英雄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最后受招安的故事。梁山好汉们有着“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思想,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外国人将水浒传书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是非常有眼力的。可以说,一部水浒传,通篇说的就是“义气”。梁山泊上有名的大厅之所以成为“聚义厅”,是因为这些刺了金印或没刺金印的汉子们,都是为了一股义气,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义,才是梁山的大旗,反映出了他们共同的意愿。首先、水浒之“义气”表现为一种痛恨黑暗、嫉恶如仇的抗争精神水浒传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贪官、反抗朝廷的书。特别是通过林冲的故事指明了老百姓想要活就只能上山为匪,其真谛是“官逼民反”;水浒传中最典型的是林冲,他首先是委曲求全,看到有人调戏自己的妻子,抡起拳头要打时,一看是高衙内,只得又放了下来。而高衙内借高俅的势力一步一步逼迫他,在野猪林,要两个公人结束他的性命,但鲁智深要杀二位公人时,他又保住,为的是不想使自己的罪名加重,为的是自己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妻子相会。后来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能放过他,派人烧了草料场,让他再也无法以正当的形式回京城。他此时,怒火上升,杀了公人,然后上梁山。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善良的人是如何被逼,一步一步地走向反抗。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但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辛的道路。他明知道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发配沧州。刺配到沧州的林冲善良安分,委曲求全,不思反抗,一心想挣扎着回去和家人团聚,仇人的到来激起了林冲的怒火,表现出他的反抗意识。然而这种反抗是不够坚决的,接管了草料场的林冲随遇而安,还作了长久呆下去的打算,然而仇人狠毒的迫害,终于使林冲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名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腌脏的气”.水浒传第七回,第59页也就是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水浒传写晁盖等劫取北京留守梁世杰的不义之财,也具有典型意义,它表现了人民对贪官污吏剥削行为的反抗和打击。由这种反抗,也是晁盖等人走上造反的道路。“智取生辰纲”中白胜唱的一首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似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更是唱出了历代被压迫人民的不平,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还有代表性的人物李逵是一个小牢子,朴实鲁莽、急躁、又嫉恶如仇。他在水浒中出场最晚,出场之后,一直是活跃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是坚定的反抗性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但李逵的义和宋江的义不同,宋江把义服从于忠,李逵把对恶势力的惩罚视为义,对统治者的反抗视为义,他的义就是团结起来反抗恶势力,宋江则一直要招安,一直没有醒悟。而李逵,作者主要描写他与恶势力的斗争永不妥协,是扫荡恶势力的黑旋风。他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最坚定地反抗招安,多次打乱宋江的计划。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兄弟的造反是因为生活不下去,痛恨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由此可见,他们都是表现出了憎恨黑暗、嫉恶如仇,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的一种精神。其次、水浒之“义气”表现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厄济困、生死与共的“侠”精神所谓“侠”,并不是单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气和行为,它包括光明磊落、敢作敢当、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包括帮助弱小、扶厄济困,包括正义、正气;不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率直的李逵,他颇有些野性,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侠气仗义。水浒中花和尚鲁智深是最具光彩的好汉。不说是“最具光彩的好汉之一”,而只说是“最具光彩的好汉”,是因为以笔者的眼光来看,鲁智深是水浒世界里唯一一个真正具有侠义精神的人,他是这种精神的最出色的代表。在书中第二回,鲁智深,准确一点说那时还应叫鲁达,一出场便是“大踏步”地走来。仅这“大踏步”三字,就已预示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果然,从他的身影在水浒世界里出现以后,从打死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一路散发着奋身忘我的精神:在酒楼上一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便立即对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水浒传第三回第25页被两人一把抱住好歹劝住后,又慷慨资助金氏父女,当晚回到住处,“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唾了”,这种人间鬼喊的龌龊行径,在他那慷慨卤莽而又阔达的心里无疑激起了如火的义愤(这种义愤在其他好汉身上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十分少见,他们更多的是一已的快意恩仇),终于,他愤然而往打死镇关西,从此踏上亡命之旅,上演了一出出如火如荼的壮举;直到上了梁山,去少华山欲与史进等人会合时,一旦闻听史进被华州太守捉入狱,又立即不顾武松等人劝阻,毅然孤身深入险地去行刺,以致身陷囹圄。这就是鲁智深,他所奋身干预的事情,没有一件和他切身相关,关涉到他个人利害,而他无不慷慨赴之,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跟杨志、石秀不同,他的“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不为升官发财,也非受害自卫,纯粹是扶厄济困,行侠仗义。力主”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贪官污吏都杀尽”的李逵和阮氏兄弟,也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大家读过很熟悉的“风雪山神庙”,写的是林冲到了沧州以后,正好有一个卖酒的李小二,李小二称林冲是“恩人”,而且报告了陆谦、高俅他们,高衙内派陆谦到沧州杀害他。那么李小二为什么要跟他报告呢,因为这个很冒险的,就是因为过去林冲救过他,他吃了官司以后,他帮助了他,而且给了他钱,所以他称林冲是恩人。那么这就写出了林冲的克己好义、乐于助人的这种侠义心肠、讲义气。而宋江的感召力之所在,也是因为他能够“扶厄济困,仗义疏财”。再次、表现为“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朴素平等意识,以及为之奋斗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气概所谓“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四海之内皆兄弟,”“你有我有全都有”。表现的都是这种精神。在小说中,一百单八好汉的成员,来自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王候贵族,将相书吏,乡绅豪强,还有商贾挑贩,担夫走卒,无所不有。但英雄们不论身份高低,一般儿都哥弟相称,不分贵贱。英雄大聚义时,山分八寨、旗列五方,交情深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人人戳力,个个同心。这种平等关系在当时的封建官绅阶层和士大夫之间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他们对天盟誓,各无异心,生死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一同保国民安。那个曾聚百八好汉的八百里水泊,的确是“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一个世外桃源,是那个时代作者和大多数读者心中的理想之国,作者对于好汉们的出身,技艺,性格的多样性也做了很好的概括。好汉们并没有被拔高的倾向,他们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优缺点,是那个“理想国”中人,但却绝不是个个都是“理想人”,不是个个都是理想中高大全的英雄。个个虽不是英雄,而作为“梁山好汉”整体而言,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这个英雄的集体也做出了英雄的创举。那就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境界的实现所做出的实际的努力和奋斗。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辉煌胜利,都为这种理想境界的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活跃在梁山水泊的英雄就像一个以宋江为首的封建大家庭。宋江是一个宽厚仁义,仗义疏财的大哥形象,更像一个封建家长。他手下的众弟兄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这个“家”。如江州劫法场为营救宋江和戴宗,三打祝家庄是为了帮杨雄和石秀救出时迁,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打大名府是为了救卢俊义等。为了自己的兄弟,他们完全不计个人安危冒死前往,真可谓亲如一家,没有血缘胜于血缘。书中还多次描写了宋江的失将之痛。九十二回中宋江听到又折三将时,他大哭了一声,默然倒地。只见面皮黄,唇口紫,指甲青,眼无光。未知五脏如何,先见四肢不举。张顺死后,宋江见报了,又哭的昏倒。宋江说:“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J水浒传第九十四回第714页折了解珍、解宝后又哭得几番昏晕。为取其尸首冒着中计之危险欣然进兵乌龙岭。宋江如此之哭,在亲兄弟之间尚且少见,何况结拜兄弟。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可见宋江痛失股肱,伤心至致。难怪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就是用“四海之内皆兄弟”作为书名。最后、水浒的这种“义气”也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局限性首先表现在“义气”标准的模糊性。“土为知己者死”是“侠”的核心精神之一,所以关公“不忘故旧”和“义释华容”也算是“义”;“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阮小七的“识货”论,体现的也是这种精神。因此看来,水浒中的“义气”的是非标准是很模糊的。这种模糊性,在武松身上表现得非常典型。阳谷县令、孟州管营、张都监的一点小恩小惠,都可以将其收买,使他甘作驱使。他忠心耿耿为县令押解的,是用来行贿的从老百姓身上刮来的血汗,他“醉打蒋门神”的结果也只不过是他让“施恩重霸孟州道”,施恩既是贪官也是商霸,并非“靠自己劳动勤劳致富”。这种惩恶的义举一半是在帮凶。戴宗、蔡庆兄弟、张横、穆弘兄弟、张青夫妇,在上梁山之前所为,都不够光彩,但好像都不影响他们是有“义气”的好汉。其次表现在“义气”与儿女之情的相悖性。对兄弟义气如山的好汉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无情之人。算起来,只有林冲对妻子还有点情意;而王英不过是一个好色之徒,非情种也。其余众人,皆不正脸看女人。似乎,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兄弟义气高于天,浓于血。宋江对阎婆惜这么一位死了父亲、流落街头的卖唱女子,只有怜悯心;待娶了她之后,便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忙他的兄弟之事与衙门公务去了。最后终于为保全自己与梁山兄弟而杀了婆惜。武松面对潘金莲的那一份可以理解的情愫,义正辞严,冷若冰霜;后来也为手足之情而掏了她的心,挖了她的肝。武松拒绝潘金莲,尚可理解,中国人不能不讲伦理,而拒绝娶玉兰姑娘作妻,就毫无来由了。在以兄妹相乐的那么长的时间里,玉兰洒扫拆洗,体贴入微,真情流露,他居然毫未动心。最终到底还是结果了她。仿佛这个武松在女人面前永远是一块生铁。石秀帮着杨雄捉奸尚可理解,最后杀了奸夫的头颅献予哥哥,就是有点帮忙帮过了头了。而杨雄由此更加信赖他这位兄弟。这种兄弟之义远高于夫妻之情的逻辑,让今天的读者难以接受。卢俊义与宋江如出一辙。他本是先受了吴用的陷害,后受了管家的暗算,才银铛入狱的。但被放出后,他的怒火全撒在了管家与无主见的妻子身上,他以为背情弃节的妻子与背信弃义的奴才一样可恶,罪无可赦,迫使妻子绝望自尽。而对先谋算他后又救了他的梁山兄弟毫无怨言,索性入了伙,跟兄弟们去了。说来真奇怪,这些平日对兄弟情重如山的男儿们,到了面对女人、妻子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了铁面人、冷石头。一个个都是捉奸的英雄,杀妻的好汉。在施耐庵、罗贯中的眼中,儿女情绝不是什么好东西;好男人、好女人,绝对不会有半点柔情;有了,就不再是好汉,就变成了淫妇奸夫。这与曹雪芹的极写一个情字可是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宋明理学的荒谬和误人之烈,可见红楼梦与水浒在对人的理解上的高下之别。最后表现在“义气”的“被愚性”。宋江其人,不过“文书精通、吏道娴熟”的一介小吏而已,无甚出众的武艺、谋略、才学,何以能坐上头把交椅?正如他自己所说,“手里有几个闲钱”而已。他平日最常见的动作是掏钱,平时周济周济穷人,润滑润滑同事,打点打点官人,便赢得“及时雨”的美名。赚取了梁山众好汉的钦服与义气。梁山许多好汉,本视忠君报国为狗屁,誓不与官府、狗官共戴天,为了兄弟义气,也只好随这宋江下了梁山,上了官船,终落得了个或阵亡或致残或四散飘零的悲惨下场。最可悲的当数李逵。他一向最维护“宋公明哥哥”,但宋江饮毒酒自杀的时候,怕李逵日后闹事,坏了他的名声,也哄着李逵喝了毒酒。这就是宋江的城府。前人以为水浒后四十回是糟粕,而我觉得,它写出了为义所愚、为忠所误的造反者惨烈的大悲剧,正是全书最深刻的部分。参考文献:1、施耐庵.水浒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2、周先慎.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管卫中.文萃.2004.19.4、欧阳健,蒲相恺.水浒新议.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5、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