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教育信息化快车——新发材料.docx
搭乘教育信息化快车,农村教师共享“云”资源一一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申报“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特色学校”汇报材料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属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南部70公里处新发乡境内,地域偏远,经济落后。一、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一一艰难中起步2010年,响应通榆县教育局的号召,在学校只有四台电脑的情况下,坚持开展信息化教学,充分运用已有设备进行网络研修、参加比赛。白敬杰校长高度重视,在全乡教师大会上做了重要的动员讲话,鼓励全体教师说:“我们只要有一会儿网络、有一台电脑、有一根手指头就能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网络研修,我们不怕起步晚,就怕不发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11年11月8日,新发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建成集教学楼、宿舍楼于一体的综合楼,喜迁新居,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建有校园网一一通榆县新发学校门户网站(网址:http:/site,tyxxfxxindex.php),Fl前,班级安装了电子白板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两个,电子备课室一个,能够满足师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从而更增强了教师参加研修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教育资源建设一一积累中丰盈1 .新发学校校园网储存了足量的本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在通榆县教育局、进修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的要求、指导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派学校网站管理员、教学资源库建设具体负责人王洪喜老师参加专题培训。培训后,学校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白敬杰校长作了重要讲话,刘绘红副校长传达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对本校资源库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王洪喜老师进行了“如何在校园网上传教学资源”的主题培训,并在吉林省教育论坛发布了“通榆县新发学校网站优质资源推荐主题帖”(网址:2 .经常访问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和本地区的网上教学资源。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提升教师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理念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链接学习通过“通榆县新发学校门户网站”、“教师博客”链接“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央电化教育馆”、“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吉林省教育社区”、“吉林省教育论坛”、“吉林省教育资源网”、“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通榆县新发学校门户网站”、“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佛山新课程网上资源超市”等教育资源网站,并能经常浏览、学习。(2)体贴入“微”校长率先垂范,引领教师开通微博、微信,学校教育信息化指导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加入“吉林省教育厅新浪微博”、“吉林省教育厅腾讯微博”、“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官方微信平台”、“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微信平台”等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学校教学楼、宿舍楼,WiFi全覆盖,最快捷的教育信息、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利用零碎时间,在“玩中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理念、新方法,一“微”便知,这种无缝隙、无死角的学习方式,教师们感受到学习交流让教育更有了温度一一体贴入“微”。教师在共建共享中学习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丰盈。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中提升(一)教学活动常态化1 .制度保障为了拓宽教学研究渠道,有计划、行之有效的开展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成为常态。成立了新发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挂牌办公。成立了以校长白敬杰为组长的“新发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副校长刘绘红为组长的“新发学校教育信息化指导小组”o制定了新发学校电子备课室使用制度、新发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通榆县新发学校听评课制度、通榆县新发学校电子备课制度等相关制度,制定了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网络条件下区域间校际协作与互动策略的研究”试点实施方案、网络研修工作计划等,为网络研修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 .常态教学教师经常运用班级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开展每人一课、名师工作室成员汇报课、领导示范课、高效课堂研讨课、课题研究推广课、师徒帮带课、教师精品课、微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教师备课采用电子备课,在班级就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之成为常态。3 .组织参赛经常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学与教”方式上有所创新。领导带头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县、校举办的各种赛事活动,如:全国百度案例评选、吉林省教育博客大赛、吉林省教育论坛之星、吉林省视频说课、吉林省教学与点评、全国微课大赛、课件大赛、网站评比等,学校自己开展了博客大赛、育人日记等网络研修评比活动。4 .打造名师教师们在参赛中历练、提升,打造了一大批本校名师,成长起来一批各个级别的骨干教师,刘绘红、汪宏昕、朱长胜、周凌云四位老师相继加入了“吉林省黄宝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吉林省李玉芹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吉林省赵静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吉林省刘攀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并成为骨干成员,并分别代表工作室成员做省级示范课、经验交流。在不断地历练中,特岗教师曲珊珊、崔岩老师在“通榆县首届新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分获语文学科第一名、第四名,学校喜获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骨干教师2名、省级科研骨干2名、省级骨干校长2名、县级骨干校长3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12名,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的50%,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在“学与教”方式上有所创新,有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进而有效推进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施有效课堂,推进高效课堂。四、教师专业发展一一研修中成长几年来,学校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不同途径,引领教师扎实有效的开展网络研修。1 .全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培训I,全校教师目前已全部参加过培训,合格率达100k2 .20名教师参与过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项目,现有18项研究成果正式发表。3 .网络研修依托网络平台有计划开展网络研修工作。(1)建群建站学校相继建立了“新发学校QQ群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学科教师分别按照要求加入了相关群组、博客圈子。建立了“新发学校博客圈”,现在该圈子共有成员130名,其中教师125名,学生5名。教师中包含了全省兄弟校的优秀教师也纷纷加入了此行列。建立了“通榆县新发学校门户网站”,充分架设了学校网络研修互动平台,大大方便了教师参与各种网络研修活动。(2)自主研修教师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吉林省教育论坛、吉林省教育资源网、百度文库、学校门户网站、QQ群组、呱呱社区“新课程网络教研室”、各个系列、学科QQ群组等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网络平台,养成每日浏览、学习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愉悦交流。(3)辅导培训根据每年的网络研修工作计划,学校统一安排,从人力、时间上为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开设绿色通道,帮助教师克服一切困难,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结成一帮几的帮带对子,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由学校教育信息化指导小组成员开展集中辅导培训。如:教导主任朱长胜、学校网站管理员王洪喜负责技术培训I,进行关于博客的注册、登录、使用;上传、下载文章及论坛的使用等的相关指导;刘绘红副校长针对每年省里开展的博客大赛、视频说课大赛、教学与点评大赛、百度参赛等相关大赛进行集中培训辅导。从2013年3月份起,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系列培训,如:刘绘红副校长做了“解读吉林省第四届教育博客大赛”、康凤华老师做的“如何使用电子白板”等,让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时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高效,在参加网络学习时,不让一位教师掉队。(4)充分利用随着学校教学楼的投入使用,新发学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老“三室”全新配备,我们享受着教育均衡发展带给师生们的那份幸福,电子备课室天天爆满,查资料、设计课、制课件、观看名师课堂视频、聆听专家精彩讲座、进社区、上论坛、上传教学资源,达到了充分、高效利用。(5)经营博客2010年起,相继组织全体教师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全体实名注册,通过系列的专题培训,让教师能够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宝贵资源通过日志、图片、影音的形式发在个人博客中,倡导教师坚持经营、坚持浏览阅读,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吉林省教育社区组织的历届博客大赛。久而久之,使教师养成了坚持经营博客的好习惯,成为了教师快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电子简报2012年9月,在吉林省教育论坛发布了通榆县新发学校教育科研电子简报征稿主题帖,(网址:(简报以日志、图片、影音等形式在网上呈现,现已成功发布三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除了本校教师提供的业务学习交流内容外,每期都邀请教育专家如: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黄宝国、通榆县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振清、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部副主任宋胜杰、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迟长武、通榆三中教科研主任吴云峰等进行“专业引领”,教师运用零碎时间即可点击自学,将学习记录或体会记在业务学习笔记或在简报下,进行评论交流。(7)异地帮扶本校新分配音乐专业毕业的特岗教师在本校没有专业老教师帮扶,刘绘红副校长就在网上经过近两个月的苦苦寻觅,(我给老师找师傅:网址终于聘请了通榆县优秀音乐骨干教师一一什花道学校的甘甜老师与我校李艳秋老师结成了我校首对跨越时空的、未曾谋面的异地帮扶对子,在参加“吉林省首届网络视频教学与点评大赛”中,师徒首次携手,共同探讨,提交的参赛作品一一音乐课动物说话(白城市通榆县新发学校李艳秋、什花道学校甘甜(8)网上听课根据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20122014)、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师听评课制度,要求领导每学期听网上视频课不少于5节、教师不少于3节的要求,刘国民副校长、刘绘红副校长分别依据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的侧重点不同,在网上下载“杜郎口高效课堂视频”、窦桂梅、王松舟等名家的课堂教学视频、微课课例视频、翻转课堂课例视频,分别组织教师进行听课,并及时交流。并创造条件积极引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听评课,将评课发在个人博客中,并在相关主题贴下跟帖交流。(9)引领服务学校的两位业务领导:刘绘红副校长、朱长胜主任不但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积极投身于引领服务之中,他们兼职于吉林省教育社区管理员、论坛版主,通榆县教师网络研修电子简报编辑。通过网络平台策划、组织本校、本县、乃至全省的网络研修活动,做活动主讲、主持、点评等,通过QQ群组积极、及时转发相关文件通知,热心为教师答疑服务。五、教育信息化管理一一探索中发展几年来,新发学校尝试探索学校工作网上管理。1 .制定规划白敬杰校长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制定了通榆县新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新发学校年度网络研修工作计划,借助申报教育信息化试点校之机,制定了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网络条件下区域间校际协作与互动策略的研究”试点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工作中能够开展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2 .电子档案指导档案员建立学校、教师个人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管理。3 .主题研修教育信息化指导小组成员基于“吉林省教育论坛”一一“通榆版块,一“中小学校本研修”“新发学校”发布工作计划、质量分析、工作总结、提高教学质量措施、网上备课、网上评课、高效课堂研讨、魏书生专题报告、期末复习计划、假期校本研修计划等各个系列主题帖30余个。学校各部门、各教研组、教师(包括后勤人员)均在相应主题帖下提交、跟帖交流。按照分工,校长、副校长等负责网上管理的领导各司其职,运用“贴内回复”功能进行“欣赏与帮助”的评价。这种网上公开的管理方法,改变了以前工作计划、总结、质量分析等工作假、大、空现象,只为检查之用的弊端,这种“晒一晒”自己的工作举措,公开、透明,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这种做法得到了全省教师的认可,在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王亚坤主任和洪南市教育局吴明强主任的推荐和支持下,在全省推广,刘绘红副校长从全省的角度,发布了:吉林省教育论坛用户学期工作总结主题帖,共有100余名教师跟帖交流。4 .备课评课由于我校师资队伍严重匮乏,专业性强的老师又很少,业务学习时间有限,集体备课、评课很难高效,因此,我们尝试借助吉林省教育论坛,探索开展了“网上备课”、“网上评课”活动,现在“网上备课”已发布八个学科的主题帖,仅发布一天,就跃居论坛热点,备受大家关注。我们每次结合老师们给提的合理建议,修改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再在课堂上实施,我们把网上备课的成果录成视频课,再发到论坛,进行“网上评课”。业务领导、教研组长要对每次的听评课工作运用吉林省教育论坛“贴内回复”功能,进行督导、评价管理。这种校本教研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来博采众家之长,资源共享,补己之短,融集体智慧于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高效。5 .建设网站新发学校门户网站,从2011年起正式运行,虽然还很稚嫩,但也是“零”的突破,2012年继续加强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使用,适时召开“网站管理员工作会议”,完善网站栏目,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如:周计划、通知、业务学习材料、资源库等成为了服务、指导学校校本研修的园地;指挥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集中营”,成为了宣传通榆县新发学校的网络名片。几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尝试进行的网上管理,许多工作的存档替代了纸质文本,节约、便捷。这种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了领导的综合管理能力,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做与不做、做的如何,一目了然,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正能量,这种管理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县教育局、进修学校乃至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六、搭乘信息化快车一一快乐中收获新发学校虽然地域偏僻,经济落后,但因搭乘上了“教育信息化的快车”,我们在快乐中无尽的收获着:1.2011年3月白敬杰校长、刘绘红副校长被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授予2010年度''吉林省教育社区优秀版主称号。2. 在2011年度吉林省教育社区优秀教育博客评比中,白敬杰校长等15人获奖,获奖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学校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奖;刘绘红副校长获得了优秀组织个人奖,新发学校实现了活动所设三项奖项的大满贯。3. 2011年8月,刘绘红副校长代表新发学校在通榆县第四批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做了关于教师参加网络研修领域,题为网络研修,偏僻农村不屏蔽的经验介绍。4. 在吉林省首届网络视频说课大赛中,潘丽丽等12名教师获省级表彰,2人获县级表彰。5. 在吉林省第三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评比活动中,王洪喜等4名教师获奖。6. 在全国第二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比中,刘绘红副校长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孟金香等6人分获省级一、二等奖,且孟金香位居全省第一名。新发学校因此被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优秀组织奖。刘绘红副校长作为通榆县代表,参加了第三届的启动大会,在北京教育部代表全国学校组织奖获奖单位做了题为:以互联网为平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交流。7. 2012年,周凌云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四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启动大会。8. 2012年,学校荣获通榆县首届网络研修先进单位,并有5名教师荣获先进个人。在总结表彰大会上,白敬杰校长作为先进学校代表,做了题为:扎实开展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介绍。9. 2012年1月,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表彰的"2011年吉林省教育论坛之星”,我校汪宏昕等3名教师获此殊荣。10. 2012年5月,在“吉林省首届中小学师生寒假'网上读一本好书'活动评比”中,刘成文等8名教师获奖,卢丁1名学生获奖。11. 2012年7月,在“吉林省第四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评比“活动中,潘丽丽等6名教师获奖。12. 2012年6月,学校网站被评为“通榆县十佳'门户网站”,白敬杰校长、王洪喜老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年被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评为:吉林省优秀门户网站二等奖。13. 2012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省级评选活动中,刘绘红等14人获奖。14. 2012年11月,在“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网络视频说课大赛”中,康凤华等12名教师获奖。刘绘红副校长荣获优秀组织个人奖。15. 2012年11月,在“第三届吉林省教育社区教育博客大赛评比”中,杨玉晶等8名教师获奖。16. 2013年学校门户网站荣获“吉林省中小学优秀门户网站“二等奖。17. 2013年,刘国民等16人次荣获“吉林省首届教学与点评”一、二、三等奖。18. 汪宏昕等5人荣获“通榆县网上读书教师优秀奖”。19. 朱长胜、汪宏昕、刘绘红3名教师荣获“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论坛论坛之星”荣誉称号。20. 王洪喜荣获2013年“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管理先进个人”。21. 刘绘红荣获2013年度吉林省基础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先进个人。22. 学校2名业务领导一一刘绘红副校长被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聘为“吉林省教育社区管理员”,“通榆县教育技术培训版块”版主;朱长胜主任担任吉林省教育论坛版块的版主。通榆县教师网络研修电子简报电子编辑。23. 罗亚立、刘绘红被评为“吉林省教育论坛2013年度论坛优秀教师”。24. 刘绘红、罗亚立2013年被评为“通榆县首届网研名师”。25. 2014年,在“吉林省课件大赛”评比中,新发学校荣获组织奖;吴靖莹等26名教师获奖;康成、罗亚立老师荣获优秀教师组织奖。如今,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引领下,在兄弟校的关注和帮助下,这株含苞待放的野百合,历经贫瘠与薄弱,栽培与浇灌,雨露与阳光,也迎来了它芬芳春天,并已经散发出点点的、淡淡的清香。我们已踏上了一条通过教育信息化,农村教师也能共享“云”资源,来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光明之路,我们坚信:网络研修,偏僻农村不屏蔽!我们畅想:教育信息化,野百合也有春天!搭乘教育信息化快车,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教育一定会“云”开雾散!附:视频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