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先进实践案例研究报告.docx
大数据先进实践案例研究报告一、概述1(一)工作背景1(二)编写目的2(三)研究方法3(四)研究对象4二、案例研究5(一)政府管理部门5(二)大型传统企业18(三)数字化原生企业32(四)综合能源企业40三、案例做法及启示49(一)数据管理备受重视,数字化上升至战略高度49(二)组织架构健全,数据管理日趋专业化、产业化50(三)工作机制完备,数据管理高效推进50(四)构筑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内外部数据统一汇聚51(五)推进数据共享开放,赋能数据应用与业务创新52(六)发展与安全并重,数据安全任重道远53(七)重视队伍建设,培育大数据人才53四、相关建议54(一)强化数据统筹,形成规模效益54(二)建立标准机制,强化数据管控与协同机制55(三)强化资源统筹,打造统一中台55(四)汇聚优势资源,构建应用生态55(五)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加强数据安全合规管控56(六)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数据文化56一、概述(一)工作背景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以及“大云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世界正处于一个数据爆发增长的时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一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数字经济将数据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生产资料,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模式很快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广泛应用到其他经济领域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新动能。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数据所蕴含的重要战略意义,纷纷开始在国家层面进行战略部署,以迎接数据技术革命正在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电网公司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汇聚共享、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标准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公司高质量发展,但也存在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在全力推进公司战略目标的要求下,大数据中心应运而生,以打通数据壁垒,激活数据价值,发展数字经济,支撑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为使命,力争建成能源行业国际一流大数据中心,成为公司大数据枢纽。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支撑公司战略落地,大数据中心组织内外部单位成立编写组,开展2019-2025年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其中,中心要求编写组准确把握当前公司电力物联网建设和数据资产业务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国内外业界领先实践,深入剖析公司及中心数据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按照“现状摸底、业界研究、总分项设计”的推进思路,完成中心2019-2025年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工作。(二)编写目的本次先进实践案例研究作为现状评估的重要组成,主要对国内外先进的大数据中心运作模式、管理方式、技术路线以及商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形成业界领先实践研究报告,深入探讨未来中心业务发展模式、管理策略及技术路线,为整体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提供外部实践依据,具体而言,本次实践研究达到如下3个目的:1.把握趋势,提供数字化战略转型指导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公用事业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外部实践研究,能够充分把握国内外公用事业行业,特别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综合考虑国内经济环境和电力体制改革的现实,经过科学提炼和创新性结合应用,形成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发展策略,指导中心战略落地,为实现中心未来业务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Q2 .借鉴经验,加速解决实际问题和短板当前经过初步的现状梳理和分析总结,形成数据管理、关键技术、数据服务、人才队伍等多个维度的问题汇总,涉及业务、信息、技术、保障等各方面,通过本次外部实践研究,总结出外部优秀企业在面对类似或相同问题时的思考路径、积极实践和改进成效,尽管在政策、制度、业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思考过程和实践做法也有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3 .勇于探索,助推公司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快电力物联网建设,从全息感知、信息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等方面进行提升,落实公司战略发展目标。通过调研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国内外金融、通信、互联网、能源等行业的先进数字化转型企业,对标分析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服务与产品、技术平台、数据安全、人才建设、创新服务等关键成功要素,总结成功经验,为大数据中心未来的数字服务与产品创新提供方向借鉴。(三)研究方法外部实践研究是一种为促进企业业务改进和提高的实证研究方法,具有详细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在开展本次先进实践研究之前,需要结合客户需求实际,厘清比对目标企业和具体业务板块后,再继续完成后续大数据中心规划的实施与分析。本次领先实践研究将参照标准工作方法,将整体工作分为五步,包括:计划制定;企业遴选;方法确定;案例研究和适用性评估;成果应用。1.计划制定应坚持系统优化的思想,追求业务的总体优化。从问题出发,紧密结合业务的薄弱环节,提出领先实践研究的重点领域要求Q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落地可行性两个方面来确定领先实践的研究范围、深度和细度,确保工作高效。4 .企业遴选确定研究对象企业,首先应有科学的依据确保所选企业的整体先进性。本次领先实践国际企业研究中按照先进性和相似性原则选择排名靠前的国家及相应能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国内领先企业研究选取与国家电网所处行业相近的企业以及互联网知名企业。5 .方法确定在确定研究企业后,采用定性、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Q本次领先实践研究,采用定性方式进行,具体研究时,也可采用案例分析、访谈参观和专家交流的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和几种。本次领先实践调研针对国际同业采用案例分析和专家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国内企业采用案例分析和访谈参观相结合的方式。6 .案例研究和适用性评估每个领先企业都有在各自社会环境下的关键做法,且在其特定社会环境下都被证明是正确和可行的,此时适用性评估的作用就被凸显。适应性评估是相似性原则的具体展现和落地,那些领先实践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国家政策与目前公司相似度越高越可以认为其适用性评估越好,领先实践内容越具有可复制性和达到设定的应用效果。7 .成果应用将领先实践中经过初步验证和筛选的具备一定适用性的业务内容和结论在业务规划中予以有效体现和继承,确保领先实践研究成果得以满足研究初衷(四)研究对象1 .选择原则注重先进性原则,包含先行、先导和先锋的意思,企业可能从事也可能并非从事电力行业,但其在所在行业目前具备较高领导地位和社会形象,且是其经过备受业界赞誉的成功转型和变革达到了目前成功,并且有科学论据证明其的先进性,并是国家电网可以借鉴学习并快速付诸实施的。注重相似性原则,从事同一行业,其业务内容、服务形式、运作方式、管理架构等相近,且既往经历过国家电网现在面临的同样或相似境况,且成功应对挑战完成转型,并取得不错业界口碑。2 .对象选取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企业和跨国巨头,面对竞争加剧,纷纷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大企业围绕数字化战略,进行改革转型,成立大数据组织架构,设置CDO(首席数字官),推进新一代信息系统重构升级,本章从先进性、相似性原则出发,选取不同领域的典型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具体包括政府管理部门:贵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大型传统企业:华为公司、华润集团、建设银行大数据中心;数字化原生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综合能源企业:远景能源、法国电力。二、案例研究(一)政府管理部门1.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1)基本情况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调整成立于2017年2月,根据中央编办相关批复,经贵州省政府同意,由贵州省公共服务管理办公室更名而来,是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厅级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拟定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协调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负责统筹数据资源建设、管理,促进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统筹推进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保障工作,负责贵州省政府数据统一云平台建设管理,负责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负责大数据、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多措并举,贵州省的政务数字化服务能力已连续几年蝉联全国前三。(2)典型做法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自2014年以来,以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坚持大数据发展“规划、建设、资金、服务采购”四统一,全面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承载全省政务数据和应用的云上贵州“一朵云”,全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全省政务服务和政务数据智能工作“一平台”),实现了全省政务数据在一个体系里存储、在一个平台上共享交换,以共享促应用,以应用推共享,推动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数据“聚通用”得到国家肯定,有力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1)建立机构清晰、职责明确的高效数据管理推进机制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大数据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省长担任组长、有关省领导任副组长,各市(州)、省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大数据管理部门。设立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设立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国有全资的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公司、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院,设立贵州省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了“一领导小组、一办一局、一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一智库”的管理机制。其中,贵州省大数据管理局下设9个部门,分别为:办公室、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处、规划投资处、产业发展处、数据资源管理与安全处、基础设施处、应用推广处、对外交流与宣传处和人事人才处,全面负责贵州省数据的“汇聚、共享、调度、开放和开发应用”。2)加强法规标准规范建设,为数据管理提供有效依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大力加强法规标准规范建设。一是出台法规。2016年,制定全国首个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确保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可持续、有序推进。出台贵州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全省政务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共享、开放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开展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二是研制标准。成立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委员会,组织制定了贵州省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数据目录梳理等标准指南编制,发布贵州省政府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等地方标准,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统一标准格式,梳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三是编制规范。编制应用系统迁云指南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源发布管理使用指南和四大基础库数据共享应用等规范,为政府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等提供依据和支撑。3)打造统一技术平台与协同机制,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建设“云上贵州”统一云平台,实现数据资源一体化整合由大数据主管部门负责,成立国有全资企业云上贵州公司,搭建了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云上贵州公司具体负责运营维护,为全省提供统一的云存储、云计算、云安全等云服务,全省只有一个平台就是“云上贵州”,各地各部门不再单独规划建设服务于政务应用的云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按照“网络通、管控通、数据通、服务通”的要求,有条件的市州,建设方案经大数据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省大数据领导小组批准,按照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架构建设逻辑分平台,实现政务数据在云上贵州一个平台上汇聚。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构架分为三层:基础层、核心层和应用层。基础层整合阿里飞天、华为云平台等,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核心层由自主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和共享数据资源库组成,提供数据目录发布、数据资源池存储、数据共享交换等服务;应用层由各级、各部门应用系统组成,由电子政务云统筹各部门应用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对外提供服务。目前,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含物理机有1371台,云服务器12000余台(已使用9300多台),云数据库3418台(已使用2246台),总存储空间11800T(已使用1600T),按需要提供高性能物理服务器、ORACLE数据库、负载均衡、开放存储、云安全等全方位云服务,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实现资源扩容。公有域和专有域在云上贵州统一管控平台的统一管理下对外提供服务。完善信息化项目审批机制采用云技术实现政府信息化集约化建设和改造,新建项目必须对照“云上贵州”平台相关技术规范,满足数据通的条件,利用部门协同,大数据主管部门技术审核后,省发展改革委才予立项,省财政厅给予资金支持,牢牢把住入口关。针对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数据目录梳理不规范、不符合共享交换要求、不利于部门间协同服务的项目进行整改,基于“云上贵州”平台为基础开展建设,实现向集约建设方式转变,防止产生新的信息孤岛。创新数据确权和共享交换机制建立政务数据调度机制,大数据主管部门对数据资源全流程进行管理,明确数据提供方、使用方、管理方的权责,对全省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流程、情况等统一可视化呈现,实现数据的自动流程化管理。“云上贵州”通过对各政府部门的数据资产进行梳理确定数据目录,通过数据分级策略形成有条件/无条件数据共享清单和负面清单,对各类政务数据进行确权。通过平台的数据调度系统,执行数据申请、审批、推送、接口开发封装等全过程管控,完成接口调用。通过数据安全接入平台进行政4)深挖数据价值,服务于民打造“用”的窗口一是电子政务云。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建设,打造全省20万政府系统公务人员工作、学习、管理的总入口。横向覆盖省直各部门、纵向连接市、县、乡级政府,向上连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为全省政府办文、办会、办事、督查、应急、辅助决策等政务工作提供支撑。二是省网上办事大厅。由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建设,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作为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张网办理、一套标准审批、一个模式服务。三是云上贵州移动服务平台。由大数据主管部门牵头建设,对各级各部门的政务民生服务应用进行移动化、标准化和适应性改造,统一对外推广和提供服务,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办理全省事务”。以用促建,完善大数据应用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对跨部门、跨领域数据进行分析。一是改善政府监管。增强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关联性、可预见性判断,把改管的管住,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如,“数据铁笼”通过用数据编织规范制约权力的“笼子”,制定统一的数据技术标准,优化、细化、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和办理环节,让权力运行全程留痕,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增强政府服务。用大数据创新优化公共服务方式,减少前置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如,省网上办事大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五个“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之一。5)大数据发展与安全并重,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持“1+1+3+N”安全管理总体思路,由公安部批准,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级综合性大数据安全靶场,依托靶场每年开展以城市真是网络目标为靶标的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建立大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政府监管中心,推动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技术自主创新及成果应用,统筹大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各个技术平台组成的立体化监管、防护、应急体系,实现各地各部门纵横相连的立体化管控。同时,构建包括组织、预防保护、监管保护、应急处置、综合防护、技术服务、人才教育、工作支撑等大数据安全八大体系建设架构。同时,在数据安全方面开展了立法探索,颁布全国首部开展大数据安全管理地方法规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6)着力人才建设,聚集大数据人才贵州省大数据局人才人事处负责全省大数据人才培养相关职能,建立了完善的大数据人才支撑体系。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初步形成从社会培训、中职高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与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贵州大学、阿里巴巴、华为、NnT等共建大数据学院和基地,21所高职获批设立“大数据应用与技术”专业,贵州理工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华为大数据学院实现招生2880人。二是打造“智力收割机”,成立(美国硅谷)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与美国、日本、印度等企业互访和信息交互平台,发布大数据技术和人才榜单,建设大数据人才云Q经过多年人才建设,“贵漂”成为潮流,每年到贵州生活工作的“贵漂”族以上万人次增长。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2016)(阿里巴巴)显示,贵州全国大学毕业生流入地排行第七,新来毕业生人数是离开毕业生人数的217%;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2017(国家信息中心)显示,贵州与上海、浙江为全国大数据人才流入意向度最高的省份;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2018)(腾讯QQ大数据)显示,贵阳年轻指数全国排名第1。2.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1)基本情况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成立于2017年,是杭州市数据集中统一管理机构,统筹全市数据资源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和管理°目前在数据管理方面主要为推动数据资源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以及实施城市“数据大脑”、“互联网+政务”等重大项目的建设。(2)典型做法杭州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线,选取城市“数据大脑“互联网+政务”等重点建设任务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数据管理以数据大脑及政务数据共享为平台,建立专业管理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实现了数据管理工作的高效专业。1)抓好组织协同,强化机制创新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市的数据资源标准制定、协调全市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资源的目录制定、归集管理、整理利用等工作。在内部机构设置方面,共设有综合处、数据资源处、应用处三个处室共规划编制15人,现有7人,以及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规划编制24人,现有16人,从而形成了“三处室一中心”的组织结构。跨部门组织协调方面,依据重点任务抽调各部门专人建立工作专班的工作机制。重点任务发起后,依据专班相关管理办法,成立相应层级的专班组织,明确工作内容、计划及人员,抽调专人统一集中发起“会战式”攻关,打破了传统组织壁垒的限制。数据运行组织方面,一是创建“共建共营”机制,由各部门、企业与数据管理局共同参与运营管控工作;二是面向市场的公司化运营,成立由市国有企业控股,社会企业和研发团队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既解决城市大脑研发投入、运营费用问题,同时也带动产业发展,拉动数字经济。2)强化统筹规划与技术能力赋能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建设了“1363”政务数据共享平台,1指数据资源中心,按照数据应用方向划分为归集库、专业库及专题库;第一个3指交换、共享、开放三大平台,交换平台负责归集库与部门数据间交换与同步,共享平台对外提供数据与数据流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对外提供数据探索分析、实践应用的软硬件平台;6指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办事材料、地理信息等六个归集库,第二个3指运维、安全、标准三大体系。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架构图如下::应用平台统建系统自建系统开放 平台安全体系标准体系部门数据发改部门数据公安部门数据 交通部门数据 环保部门数据数接口数据流接口运维体系人社部门数据财政部门数据国土部门数据部门数据图11363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架构图为落实国家重点战略,建设了“城市数据大脑”,目标实现统一顶层规划,统一架构,突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和终端资源,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广度整合、深度开发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信息化效益。图2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城市数据大脑”是一个按照城市学“城市生命体”理论和“互联网+现代治理”思维,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其整合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城市数据大脑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为政府保有的公安、安监、住建、卫生、工商、交通、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应急、消防、人社等部门数据;另一方面为企业、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拥有的消费、媒体、金融、医疗等数据资源。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接入、汇集政府、企业、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海量多源数据资源,利用云计算能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各行业系统有效运行,有效提升系统能级。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即时数据处理,实现数据融合创新,协调各个职能系统,致力于解决综合性问题,修正城市运行缺陷,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城市大脑标准规范体系Z一、 城市大脑安全保璋体系 Z图3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能力架构城市数据大脑从运营支撑体系、应用服务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城市大脑综合能力体系、城市大脑标准规范体系、城市大脑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以“融合开放、精准治理、智慧创新”为目标,建设了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综合能力体系建设方面。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企业、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海量多源数据资源,形成了基于机器智能模式、人工交互、迭代计算、多重验证方式的“城市态势和状态感知能力”、“城市治理优化能力”以及“多部门协同应急指挥能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IT服务平台,提供了标准接口,实现政府数据、城市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统一归集、统一管理和共享开放。充分利用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内核、云数据库、大数据处理、分布式中间件服务等技术,为杭州市提供统一计算服务及计算能力,构建能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公共计算、数据服务的城市运行基础设施体系及人工智能创新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方面。依托数据资源平台,采集政府公用事业单位政务数据、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建立统一规范、安全可控、充分共享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城市数据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时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建成了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同时实施公共机构数据开放策略,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有序开放。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依托城市数据大脑提供的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IT服务平台构建应用服务体系。围绕交通治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健康医疗、住房保障和社会信用等领域,强化跨行业、跨部门的智慧融合,促进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政务的高效协同,提升政府智慧治理能力,打造精准主动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创新Q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面。杭州从总体的项目设计、数据资源、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智慧应用、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了总体设计标准规范、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安全保障标准规范、项目管理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公共数据开放标准等,保障整个体系建设过程的规范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从数据资源的归集、传输、处理、交换、共享、存储、运行、维护、访问、使用等全方位对数据提供安全保障。以可管、可控、可信为核心,依照统一规划、分段建设、持续完善的原则,建立了先进、实用、稳定、可靠、发展的数据大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运营支撑体系建设方面。严防敏感数据泄露,综合评估数据属性,封装核心数据,定制数据服务,建立数据开放的定价机制、交易规则、计量计费,实现数据资源资产化、价值化。同时,通过大数据开发和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吸引各类主体共享共用大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和开发以及产业化应用的落地。3)创新机制,加强数据管理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建设数字化应用的应用需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全覆盖、全流程、全时段的政务数据服务能力。一方面建设基础大数据平台支撑应用,依托“1363”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交换平台实现数据接入归集。另一方面依靠健全组织制度,提出数据“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从制度上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出以信息技术治理数据与移动手段管理的制度。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运行新方式,通过移动端实时跟踪数据变化,在现场应用中实现数据动态管理。数据共享方面,在对内共享方面,依托共享平台将自建与统建系统的流程、数据流转等功能分批逐渐迁移,逐步弱化自建系统,强化共享平台组件化功能。其次共享平台不仅实现数据流转与标准统一,对内的数据需求实现全部在线流程化。在对外数据共享方面,由于目前立法以及其他保护措施不到位,对外数据开放共享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坚持不直接提供明细原始数据,只提供分析加工后的数据,敏感数据必须脱敏的开放原则。数据安全管理方面,一是建设数据资源安全监管系统,对数据资源各参与方的数据访问行为、平台操作行为进行合规性监督;二是设立标准、规范保证数据安全有法规可依,城市大脑建设管理规范、政务数据共享安全管理规范等相关制度对全寿命周期内数据安全进行了规范。三是在数据存储时即对数据进行脱敏加密,增强数据主动防御能力。四是在数据应用中按照安全体系建立分角色授权机制,实现数据分级应用。数据应用方面,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线,选取城市“数据大脑”、“互联网+政务”等重点建设任务开展数据应用工作。一是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构建了“1363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未来将实现“1383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建成涵盖人口库、法人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办事材料库、地理信息库、建筑信息库、车辆信息库的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二是建设城市计算资源平台、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城市算法服务平台等三大技术支撑平台,支撑区县中枢特色应用、行业应用以及服务城市各行业和超级应用,如智慧亚运、移动办事、经济运行分析、应急指挥等。三是探索服务模式。以物联网、政务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感知运行、感知环境、感知管理、感知民生,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等为技术支撑,构建城市画像、企业画像、人口画像,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仿真、预警、分析、预测、决策、处置,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更智能的智慧调度、更便捷的政务服务、更智慧的产业转型、更贴心的民生服务。(二)大型传统企业1.华为公司(1)基本情况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世界500强排名第61位,拥有员工18万余人,其中研发人员8万余人,约占员工总数的45%o华为涉及业务涵盖了通讯、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芯片制造和安全等领域,基本形成了对ICT产业的全链条覆盖,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净利润593亿元。华为的企业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愿景中的人、家庭、组织分别对应华为三大事业群(BUSineSSGroup,BG)中的消费者BG、运营商BG和企业BG。(2)典型做法华为从1998年开始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非数字化原生企业,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经历了最初的分散型企业IT、第二阶段的集中化IT、第三阶段的国际化IT、第四阶段基于云模式的IT2.0,至2016年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并提出2021年前打造全联接的智能华为,成为行业标杆。华为数据管理业务随着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伴随数字化转型加快脚步。经过多年努力,华为建立了完备的组织业务架构、强大的数据管理平台、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和完善的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数据为对象,以ICT平台为工具,以软件为载体,以服务为目的”的数字化生产模式,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稳健发展。1)建立实体化的数据管理组织华为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是一切业务的基础。在该理念驱使下,华为将“数据与IT资产”与“财务”“审计”和“法务”并列,作为集团第4个中央集权,并在集团职能层面设立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负责数字化变革项目的统一管理。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由集团董事会成员直接管理,采用非破坏式演进和改造的方式推进华为数字化转型,被赋予了充分的资源统管权力,权限非常高。截至2018年底,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共有员工3300余人,支撑了华为全球18万员工、15万合作伙伴、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效运营。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企业架构与 流程管理部L变革与IT解决I 方案部企业架构与规 划部区域业务变革 与IT部流程管理部业务变革与汀 部IT架构管理部领域解决方案 力公司数据管理 部业务体聆与用 户经营部项目管理能力 中心质量与运营部变革项目办 公室PO信息技术工 程部I公司质量与I运营部公司信息与 安全部IT技术架构与 取计都IT基础设施与 安全部IT系统运行支 律部全球IT服务共 享中心管理部IT质量与运营 部rr应用交付部图4华为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架构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下设公司数据管理部,定位为集团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设者、数据的能力中心、业务的数据伙伴和数据文化的倡导者,负责牵头开展数据汇集、分析和服务等工作。另外,集团各业务部门还分别设立了数据管理部或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在公司数据管理部指导下开展数据管理相关工作。数据质量信息架构数据取将数据分析底座元数据执行组建设组 推进组工作组工作组工作组公司数据管理部XX数据管理模块 XX数据管理模块 XX数据管理部 XX数据管理部 XX数据管理部 XX数据管理部质量与流程rr管理部图5华为数据管理业务组织架构在开展具体数据业务时,公司数据管理部与各业务部门数据管理部或数据管理模块成立联合工作组,以项目形式执行相关任务。例如,在元数据管理阶段,公司数据管理部联合各业务部门成立元数据联合工作组,结合业务实际,通过协作方式解决元数据管理问题。2)构筑数据底座,实现内外部数据统一汇聚统一的数据底座是华为数字化运营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内部共享、内外互通''的唯一数据来源。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分类框架,华为将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底座管理,实现了数据接入、存储、计算、分析和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和产品的全过程管理。数据进入数据湖前,将按照统一的入湖标准进行清洗和转换。对于非实时处理的离线数据,按照物理入湖方式进入数据湖;对于实时业务场景数据,以虚拟入湖方式进入数据湖。通过汇聚整合各类内外部数据,数据湖提供了可信、实时、一致、完整的数据资产,支撑了基于“数出一孔”的数据消费和应用。数据进入数据湖后,一方面以数据服务的方式向集团内外部提供多通道的实时、可信数据服务,支撑报告、自助分析、实时可视、智能决策等不同场景业务应用;另一方面,经计算、分析、建模、标签化和指标化等操作后,按照客户、员工、财经、产品、合作伙伴等不同主题类别,建立数据主题联接,提供可信、一致、完整的业务对象宽表数据资产,支撑对全联接的数字化对象感知。数据消费数据底座数据 主题 联接员匚Ll产品主题合fI-乍伙伴主题供应商主题1 4I报告11自析实时可视智能决策运雀监控 RF(数据中台)数据服务结构化物理入湖酬1入湖篇於8明确数据OWner发布数据标准 定义数据密级 明确数据源数据质评估 元数据注册非结构化展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图6华为数据平台(数据底座)3)构建高效的数据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在数据授权方面,华为规定所有数据在集团层面均归首席财务官(CFO)所有,公司数据管理部担任企业数据管家的角色。在集团层面下,各个业务板块基于主题域,扮演各自领域数据所有者的角色。华为认为,数据只有直接提供给使用者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下,华为对数据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对于非涉密数据,需求方无需向数据所有者申请授权,只需上级部门批准即可从数据底座统一获取;但是对于涉密数据,仍需取得数据所有者授权才可使用。在数据治理方面,华为按照明确数据所有者、发布数据标准、定义数据密级、明确数据源、数据质量评估和元数据注册等6项数据入湖标准,对数据进行清洗,确保进入数据底座的数据干净、拥有者明确、源头唯一。由于明确了数据所有者和数据源,由数据所有者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可以保障数据被更好地存储和使用。在数据共享方面,华为对非涉密的企业内部数据,通过管理策略化、技术服务化的方式进行数据共享。在管理制度上,华为规定各业务数据必须按照数据管理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进入数据湖共享。在技术实现上,华为对进入数据湖的数据进行联接,形成一致的数据对象提供共享和服务,目前已完成6000多个不同主题的数据联接。在数据应用方面,华为按照业务板块和组织划分数字化运营组,并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运营团队,开展数据产品运营。按照从低到高排序,华为将数据应用分为“实时可视”“智能与分析''”执行和决策”三个层次,并认为“执行与决策”才是数字化的真正”试金石二受这一理念影响,华为注重将数据应用嵌入业务决策过程,先后开发了智能数字化大脑、智能运营驱动仓储作业、智能风险管理等数字产品,实现了数据对业务的智能化支撑。在数据项目管理方面,华为推崇“以业务增值为目标、以运营为驱动、以服务化为响应”的数字化组织,建立了“小而美”的一体化产品团队,实现了需求的快速感知与迭代。在项目团队管理上,将原有“业务+分析+架构+运营”的职能式管理转变为“产品经理制+核心资源池”的矩阵式管理,推动项目研发向产品化运作转变,实现了产品与资源能力的快速匹配。在项目开发管理上,以产品为导向,推动项目开发从瀑布模式走向敏捷和双IT模式,改变了以往“求稳定、少变化”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了求差异、变化快的“短跑式”项目开发管理。4)注重打造专业化数据人才队伍在数据全业务流程中,数据清洗、宽表构建和数据分析等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业务、数据和IT团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华为充分认识到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将“建能力”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围绕业务专家、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IT工程师等数字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华为,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角色的出现,数据分析已逐步成为普通业务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华为将数据人才分为业务、数据和IT三类,其中业务人员约占15%、数据人才约占30%、IT人才约占55队2 .华润集团(1)基本情况华润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城市建设与运营、科技与金融、能源服务、大健康、大消费5大领域,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约2000家,在职员工42万人,位列世界500强第80位。截至2018年,华润拥有总资产15,579亿港元,营业额6,995亿港元,净利润586亿港元。华润以“引领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为使命,借助“国际化、+互联网”的“两翼”之势,通过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等举措,实现“跑赢大市、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2)典型做法华润自2009年开始集团信息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或在建涵盖资金、人力、审计、知识库、档案、采购和投资等领域的全业务信息化系统。2015年,华润“双擎两翼”战略明确了“互联网”转型升级方向,围绕智能生产、电商平台、运营管控、办公网络、数据加工等5大领域,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现有业务融合。2019年,华润将智能化水平提升为集团转型升级六大战略之一,信息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