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窑结后圈的形成及处理.docx
干法窑结后圈的形成及处理1、引言对于SP窑结后圈的处理与传统湿法窑相比,更有其特殊性,结圈给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窑的产量、质量。结圈严重的厂家仍采用停窑、冷窑、人工捅打的方法,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SP窑后结圈的成因分析及判断2.1结后圈的形成我厂结后圈十分严重的一次是在1991年7月4日大修后投料生产以后,此次换用了带20。风翅的吹喷管,旨在加强风、煤的混合以改善烧成带燃烧条件,提高烧成温度,使用过程中发现火焰急促,热力集中,投料一周后就发现了结后圈现象,在距窑头16m左右严重结圈,圈易跨易长,但总有700mm高度左右的圈根。8月2日,换用了一根15°风翅的吹煤管,情况仍未有好转,历时近三周的窑况十分恶劣,最高窑速只有1.6rmin(而正常生产为2.2rmin,时产40th),喂料产量还不到30th,到了8月10H,一直徘徊在0.5rmin左右,生产损失极为严重。2. 2形成原因采用带风翅吹煤管后,烧成带缩短,过渡带前伸,导致原来能稳定形成一定厚度窑皮的16m处处在窑皮不断消长的不稳定段,操作上采取了降低二次风温,延长火焰长度又使此处冷热交替过多,从而为结圈创造了条件。另外,可能是衬砖因素所致,我们一般在218m范围内使用普通镁络砖,而在1825m处则使用磷酸盐砖。而此处结圈正是在镁破范围内,可能镁砖导致结圈的可能性更大,特别在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1200左右)。2.3结后圈的判断结后圈的部位及断面图见图1。后结圈一旦形成,则在许多参数上可以判断,筒体上红外线扫描仪比较清楚地显示其位置,见图2,在窑尾压力表上也可以看出,见图3o3结后圈的处理方法3. 1采用传统的处理湿法窑后结圈的方法我厂湿改干后第一次结后圈时间延续这么久,主要是因为缺乏处理干法窑结圈的经验,沿用传统的处理湿法窑后结圈的方法,效果不明显,我们采用了各种改变结圈部位温度的方法,如调整喷煤管位置、低喂料快窑速的快转薄烧法、低窑速长火焰法,甚至采用放生料法等均因圈根牢固而告失败。3.2采用断料喷水烧空窑法8月20日,我们经过讨论,大胆采用了不投料,烧空窑的方法来处理该圈,在出预热器气体温度高威胁废气风机自跳问题上,我们使用了在1级预热器进口处喷水降温的方法,保住了风机,具体处理过程如下。(1)喷水开始,1级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大幅度下降,由原来430C降低到280,这样可大幅度减料,调节喷水量直到断料。(2)适当增大排风。(3)适当降一次风量(防止涮窑皮)。(4)调整冷却机、风机,以降低二次风温。(5)增加窑速,由原来1.2rmin提高到L5rmino经过7h的努力,终于将后结圈彻底烧垮。窑尾压力明显下降,由2500Pa下降到1500Pa,直到OPao窑转矩在急剧下降之后,出现了平缓趋势并略显上升。窑电机电流明显下降,由原来70%下降到30%,恢复正常。4结语在断料条件下,窑内通风条件明显改善,烧成带温度后移,使火点正好烧在圈根上,将其烧垮,这也就是所谓的热处理法。但是,操作须十分谨慎,断料后,喂煤量也要不断减少,以保证烧成带窑皮的稳定,否则会将窑皮烧垮,影响窑的安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