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一.docx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一()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A.故障树分析B.事件树分析C.故障假设分析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正确答案: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江南博哥)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O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C.危险指数分析方法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正确答案: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比较简单。A.危险指数方法B.安全检查表方法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正确答案: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物的因素是其中一类,下列因素中,属于物的因素的有OO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B.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C.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D.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E.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正确答案:ACE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物的因素为:(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故选ACE。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管理的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了分类。根据该标准,下列危险和有害因素中,属于物的因素的是OOA.防护装置、设施缺陷B.门和围栏缺陷C.脚手架、活动梯架缺陷D.作业场地湿滑正确答案:A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等。选项B、C、D为环境因素。故选A。常见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OOA.决策树B.类比法C.事件数、事故树D.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正确答案:c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火灾是安全生产中重大灾害,它的发生不仅烧毁建筑物,而且诱发其他灾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下图为安全人员编制的失火死亡事故事件树,括号内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则失火死亡发生的概率是OO初期灭火成功(059失火点离火区成功(08)网联火潮,'c11寓火区失败S)(0.2).0.1B. 0.02C. 0.2D. 0.3正确答案:B事件树的城量分析。由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或故障发生的概率。依据题意发生失火死亡的概率为0.1XO2=OO2°故选B正确。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成果,要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有OOA.建设项目的概况B.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文件D.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E.项目的工艺流程和产品性质正确答案:BCD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评价依据: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安全评价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的系统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描述正确的是OOA.危险和可操作性方法是一种逻辑定量分析方法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可以寻找控制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C.事故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uWhatif”提出问题D.HAZOP是不同专家领域的“头脑风暴法”正确答案: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故A错误。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列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故B错误。故障假设分析通常对工艺过程进行审查,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从进料开始沿着流程直到工艺过程结束。故C错误。故答案选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目的;概况;评价依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安全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OOA.B.C.D.正确答案: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目的;评价依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论等。故选D。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等方面进行。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B.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C.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D.评价对象后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E.评价对象后期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正确答案:ABC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故选ABC。安全预评价工作在项目建设之前进行,运行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危险及有害因素,评价其危险度,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在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以建设项目的O作为主要依据。A.初步设计B.工业设计C.可行性研究报告D.安全卫生专篇正确答案:C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它是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要求的结论。故选C。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中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有所不同,下列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中,属于安全预评价的是OOA.自然条件B.辅助设施配套性C.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的状况D.应急救援有效性正确答案:ACE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安全预评价是以O作为研究对象。A.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B.拟建建设项目C.建设项目的设施D.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正确答案:B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要求的结论。安全预评价是指在项目O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A.可行性报告前B.建设中C.竣工验收时D.建设前正确答案:I)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它是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依据题意选D正确。安全预评价与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有所不同,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应以O等为原则进行。A.人文条件B.便于实施评价C.危险源或危险物质的种类条件D.社会科学正确答案:B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故选B。按照安全评价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OOA.概率风险评价法B.危险指数评价法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D.危险和可损伤性分析法E.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法正确答案:ABC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故选ABC。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A.定量安全B.定性安全C.归纳推理D.致因因素安全正确答案:C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是()。A.概率风险评价法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C.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D.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正确答案:A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故选A。不属于从总平面布置方面进行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是OOA.烟花爆竹厂生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B.化工厂生产厂房与常年风向之间的角度C.液化气加气站设置D.水泥厂筹建地址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状况正确答案:I)从总平面布置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焕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坍塌是其中一类,下列事故中,属于坍塌的是OOA.爆破引起的坍塌B.矿山冒顶片帮引起的坍塌C脚手架坍塌D.堆置物倒塌E.挖沟时的土石坍塌正确答案:CDE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故选CDE。常用的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有O等。A.事件树B.类比方法C.事故树D.对照、经验法E.决策树正确答案:BD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L对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2.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故选BD。从事故发生的中间过程出发,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生产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的评价方法是OOA.危险和可操作分析(HZOP)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C.离差分析法D.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正确答案: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故选A正确。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中,下列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OO.道化学公司火灾评价法B.概率风险评价法C.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E.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正确答案:ACE目前已有许多种危险指数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的蒙德法,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评价法,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等。故选ACE。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OOA.安全检查表B.危险可操作性研究C.危险指数评价法D.概率风险评价法E.因素图分析法正确答案:ABE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选项C、D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故选ABE。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过程中,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应对()进行考查。A.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B.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C.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D.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正确答案:A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3)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5)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连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6)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故选A。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OOA.总和B.乘积C.量化D.抵减正确答案:B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关于事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落事故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故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渣引发火灾进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灾事故正确答案:BDE选项A错误,应为触电事故,选项C错误,应为容器爆炸事故。故选BDEo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事故诱因或致害物与事故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OOA.起重机械引发的打击伤害一一物体打击B.火灾引起的烧伤一一灼烫C.静止机械边缘毛刺伤眼一一机械伤害D.矿井下透水引发的淹溺伤害一一淹溺正确答案:CA选项错,起重机械引发的打击伤害属于起重伤害。物体打击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B选项错,火灾引起的烧伤属于火灾。灼烫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C选项正确,静止机械边缘毛刺伤属于机械伤害。D选项错,矿井下透水引发的淹溺伤害属于透水。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故选C。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A.机械伤害B.起重伤害C.车辆伤害D.物体打击正确答案:C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事故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OOA.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落事故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溅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故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溅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接引发火灾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灾事故正确答案:BDE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其中:(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故压力容器爆炸为容器爆炸事故。(2)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故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3)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故E项为火灾事故。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属于工艺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OOA.紧急集合点位于工艺区下风向B.反应釜未设置压力报警装置C.建筑物耐火等级与建筑物不符D.控制室与工艺区靠太近正确答案:B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故选B。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危险和有害因素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OOA.作业环境不良B.健康状况异常C.信号错误D.指挥错误正确答案:D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故选D。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有OoA.作业场地涌水B.房屋基础下沉C.烟雾D.激光E.超负荷劳动正确答案:ABC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超负荷劳动属于人的因素。激光属于物的因素。故选ABC。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中,人的因素包括OOA.职业安全卫生组织不健全B.心理、生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C.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D.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E.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正确答案:BC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属于管理因素。故选BC。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下列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正确的是OOA.防火、防爆安全距离不够是环境因素B.作业人员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造成了伤害是触电C.作业人员擅自脱岗是人的因素D.物体从高处落下将下方的人砸伤是物体打击E.安全通道狭窄是环境因素正确答案:CEA防护缺陷: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B电伤害: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D运动物伤害;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应试要求:熟悉教材最后附录中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内容。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可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下列因素中,O不在4大类范围内。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D.社会因素正确答案:D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O.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D.选择评价方法正确答案:B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选项A、C、D均属于前期准备工作的后续工作。故选B。工伤事故的分类的方法较多,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分类,其中包括Oo.透水B.淹溺C.放炮D.交通伤害E.冒顶片帮正确答案:ABCE根据1986年5月31日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的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故选ABCE。故障树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O描述事故发生的有方向的逻辑树。A.从结果到原因B.从原因到结果C.从初始到最终D.从评审到改进正确答案:A故障树分析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它采用逻辑方法,将事故因果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一株有方向的“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原因的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及发生的概率,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安全对策。故障树分析方法形象、清晰,逻辑性强,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故选Ao故障树是一种描述因故关系有向树,寻找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或基本事件集合(即割集),通过这种逻辑关系的分析,就能辨识有关危险、有害因素,因而()。A.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基本事件B.顶上事件发生需要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发生而后发生C.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提出问题D.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对基本事件给出“0或1”正确答案:A故障树模型是原因事件(即故障)的组合(称为故障模式或失效模式),这种组合导致顶上事件。而这些故障模式称为割集,最小割集是原因事件的最小组合。若要使顶上事件发生,则要求最小割集中的所有事件必须全部发生。故选A正确。驾驶员甲在一家物流仓储仓库驾驶机动车时,不慎将一货架撞倒,导致落下的一箱重物将员工乙的大腿砸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型是OOA.物体打击B.起重伤害C.高处坠落D.车辆伤害正确答案:D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其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该起事故是在机动车行驶时造成的,所以属于车辆伤害事故。故选D。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OOA.可行性研究报告B.建议书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正确答案:A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它是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故选A正确。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属于OOA.定性安全评价方法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D.危险指数评价法正确答案:B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某车间在进行起吊作业时,由于起吊物的重量超过了起重设备的额定起重量,造成了起吊设备倾翻,设备下方的作业人员当场死亡。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这起事故为O事故。A.物体打击B.机构伤害C.坍塌D.起重伤害正确答案:D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某家具生产公司的施工机械有电刨、电钻、电锯等,还有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设备。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工序。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该家具公司喷漆工序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OA.火灾、中毒窒息、其他爆炸B.火灾、机械伤害、电离辐射C.坍塌、放炮、灼烫D.坍塌、中毒窒息、淹溺正确答案:A喷漆工序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主要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出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完善消除静电的各项措施,防止静电火花;降低作业空间油漆和其他可燃物质浓度,保证通风措施完好并正常使用;保证个体防护设施、用品完备,具有各项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故选A。某建筑工地,在使用塔吊起吊模型时,发生钢模板坠落,模板从5米高空落下,地面一工作人员躲闪不及,被砸成重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这起事故类型是OoA.机械伤害B.物体打击C.起重伤害D.高处坠落正确答案:C事故的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其中:(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3)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4)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害I、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因此,本题中的伤害为起重伤害。某建筑工地,在使用塔式起重机起吊模板时,发生钢丝绳断裂,模板从5m高空落下,地面一作业人员躲闪不及,被砸成重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这起事故类型是OoA.机械伤害B.物体打击C.起重伤害D.高处坠落正确答案:C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故选C。某建筑公司在对一办公大楼实行定向爆破拆除时,由于设计不合理,爆破时造成附近建筑堆置物倒塌伤人事故。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起事故的类别是OO,坍塌B.火药爆炸C.其他爆炸D.放炮正确答案:D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因爆破作业引发的事故,属于放炮。故选D。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起事故的类别是()OA.物体打击B.高处坠落C.坍塌D.起重伤害正确答案:D根据1986年5月31日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的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胡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3)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4)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故选D。某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具从高处坠落,砸中一名在起重机下方作业的建筑工人,导致该工人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事故类别属于()。A.高处坠落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物体打击正确答案:C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故选C。某矿山企业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爆炸冲击波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这起事故的性质是OOA.火药爆炸引起的责任事故B.火药爆炸引起的非责任事故C.放炮引起的责任事故D.放炮引起的非责任事故正确答案:c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这起事故是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导致的责任事故。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在建设期间,准备在井下实施爆破作业,在向井下运送民用爆炸物品的过程中,严重违章作业,炸药、雷管混装吊运,野蛮装卸时发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2人失踪的重大伤亡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此次事故类别是()oA.放炮B.火药爆炸C.瓦斯爆炸D.其他爆炸正确答案:B放炮是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本题事故发生在炸药的运输过程中。故选B。某石化企业组织有关安全技术人员对运行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隐患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安全评价实施的阶段分类,本次安全评价属于()。A.消防现状评价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预评价正确答案:B安全评价分类中不包括消防现状评价,首先排除A项。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属于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故选B。某物业公司员工在进行高空维修空调的作业中,不慎触电造成坠落伤害。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事故属于OoA.高处坠落B.触电事故C.机械伤害D.维修事故正确答案:B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属于触电事故。故选B。某种安全分析方法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基本步骤包括分析的准备、进行分析和编制分析报告。这种方法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来完成。该安全分析方法是Oo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C.预先危险分析(PHA)D.故障假设分析(WI)正确答案:B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1)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应用一系列引导词来系统地辨识各种潜在的偏差,对确认的偏差,激励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小组成员思考该偏差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2)是在一位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分析组长引导下进行的,组长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组长宜配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识别出来的各种危险和(或)操作扰动,以备进一步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