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后感.docx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心得博罗中学宿天婷近日,我研读了林崇德教授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这本书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概念进行阐述,整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对核心素养准确认识和定位;作者给出的“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是:“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第二部分主要探寻核心素养的世界级研究现状,为我们国家的核心素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三个国际组织,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四个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基本框架都是:背景或缘起、基本框架、启示。从提供的有关标准来看,各有千秋。最后一节,作者从内容、具体指标、命名方式、内涵界定方式等作比较第三部分主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出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深远影响;作者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用“修身成德”概括,包括“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五个方面概括。为了比较,作者用从“伦理道德”“求学治学方法,,“生活礼仪与日常行为习惯,,“人文历史知识,,“文字表达能力,,“自然科学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按朝代的重视程度作了分析。整体来讲,按照第一章“演变”的讨论,不管怎么美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演化”的视角,属于“美德论”,是“美德论”的最高表现。第四部分主要从社会的现实需求中归纳梳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充分把握国情、建构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这一部分最有参考意义的是它的研究方法一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整合型一一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现实需求”对“核心素养”的影响。尽管新意不多,但是所使用的方法很有参考意义。第五部分主要从现行课程标准中反思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课程标准所关注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素养”在不同学科和不同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的分布、结构和教育理念;作者运用大数据对“课程标准”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是一份对“课程标准”的利弊得失,以及由此对我们现在的课程和教学存在问题的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路,意义深远。第六部分主要探讨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实践,包括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习环境创设等。通过对这些实践探索方式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对落实和推行核心素养的借鉴和启示。从质量评估入手推进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前一章已经详谈,这里提到的“直接指导型”“互补融通型”值得一提;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部分提到了“教师的核心素养”,比较新颖,应该深入研究。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分别从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实证调查研究、现行课程标准研究、以及教育实践探索六个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视角、系统化地展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解读和分析。林崇德老师在书中写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必须是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必须依靠科学的思考和方法。”作者提出的“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教育要面向未来,既面向未来的社会,也面向孩子的未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关注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一定要在每天的课堂中脚踏实地的践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