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分析.docx

    • 资源ID:6791095       资源大小:77.7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分析.docx

    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分析院一系:商学院-经济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22级学生姓名:李闪闪学号:202204050136导师及职称:李发(副教授)2014年5月2014AnnualGraduationThesis(Project)oftheCollegeUndergraduateHONGHE UNIVERSITYAnalysisofthesineletvneofFuvuanCountycoalindustrybasedeconomyDepartment:CollegeofBusinessMajor: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Grade:2022StudenfsName:XiongGuoyaoStudentNo.:202204050136Tutor:ProfessorLifaMay,2014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雇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李闪闪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李发副教授商学院主席(组长)张利军助教商学院刘申讲师商学院摘要富源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在以前资源急需并消耗量巨大的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带动了富源县经济的飞速发展,GDP的快速增长,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最严重的表现为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对环境要求日益高要求,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资源依赖型城市面临转型的巨大挑战,然而富源县这种典型的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经济转型更是困难重重、步履艰辛,经济转型之路刻不容缓。关键字:煤炭、经济转型、资源、发展ABSTRACTFuyuanrelyingonabundantcoalresources,beforethemuch-neededresourcesandhugeindustrialconsumptionperiodofrapiddevelopment,drivenbytherapiddevelopmentofFuyuanCounty,seconomy,andimprovetherapidgrowthofGDRthelocallevelofconsumptionanddisposableincome,andbroughtaseriesofproblems,themostseriousmanifestationsofdeterioratingenvironment.People'smateriallifehasbeenadegreeof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requiresincreasinglyhighdeman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developmentcontradictionshave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inthecontextofeconomicrestructuring,resource-dependentcitiesfaceenormouschallengesoftransition,however,thetypicalsingleFuyuanCountytypeofeconomicrestructuringthecoalindustrydominatedeconomicmodelisdifficult,walkingdifficulteconomictransitionpathdelay.Keyword:coal,economicrestructuring,resources,development目录第一章富源县单一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运行的情况1L1富源县煤炭产业的经济生产11.LI富源县煤炭储存量11.1 .2富源县煤炭的地域分布情况11.1.3富源县煤炭企业的规模和数量11.2 煤炭产业以外的经济生产11.2.1农业经济发展状况11. 2.2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2第二章富源县煤炭产业的发展及前景32.1富源县煤炭产业的贡献31.1. 1煤炭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功不可没31.2. 2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31.3. 3煤炭企业为从业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32. 2昌源县煤炭产业的前景32. 2.1无烟煤产能丰富32. 2.2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空间较大42. 2.3以煤为主的产业链发展空间巨大4第三章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所存在的问题53.1煤炭产业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53. 1153. 1.2私挖乱采53. 2单一模式下的社会问题63. 2.1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难解决63. 2.2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外逃”,不利于富源发展63. 3单一模式的资源环境问题73. 3.2对煤炭强烈的依赖导致思维局限性的问题7第四章富源县以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反思84.1加强管理,关闭中低产田,整合成为大型煤企84.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链84. 3发展地区特色农业84. 3.1继续发展魔芋种植与深加工84. 3.2扶持大河乌猪养殖与深加工94. 3.3指导土豆种植并发展加工94. 3.4做出野生菌的品牌94. 4发展富源特色的旅游业10第五章结束语11K12致谢13第一章富源县单一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运行的情况1.1 富源县煤炭产业的经济生产富源县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储存量大、埋藏深度浅、开采难度低、种类多、质量好、可选性好。煤的品种多样,有焦煤、瘦煤、贫煤、气煤、肥煤、无烟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显得尤为重要和发展迅速,同时像煤炭这种能源型资源需求量巨大,加快了煤炭的开采和加工的步伐,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攀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从业者的经济收入,加快当地政府GDP的增长速度。1.1.1 1.1富源县煤炭储存量富源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根据地质勘探部门提供资料显示,富源县煤炭已探明储量达64亿吨,预测储量达140亿吨,远景储量205亿吨。全县含煤面积108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的32.5乳储煤面积达825.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地质储量达204.7亿吨,居云南县(市)之首。1.1.2 富源县煤炭的地域分布情况气煤主要分布在庆云、后所、徐家庄矿区,地质储量3亿余吨;肥煤主要分布在大河、龙海、都格矿区,储量11.3亿吨;焦煤主要分布在大河、恩洪、营上、大坪、扒弓、海丹、古木矿区,储量近80亿吨,而仅恩洪矿区主焦煤探明储量22.37亿吨,是全省最大的主焦煤基地;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老厂矿区,储量近100亿吨。1.1.3 富源县煤炭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富源县煤炭产业把握住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迅猛发展,全县计划内乡镇煤矿162个,矿井195对,矿井总设计能力915万吨/年。其中包括:后所镇有41矿49对井;中安镇有12矿12对井;墨红乡15矿19对井;大河乡19矿23对井;营上镇17矿23对井;竹园镇24矿29对井;富村乡7矿7对井;老厂乡18矿21对井;十八连山乡7矿7对井;黄泥河镇2矿3对井。1.2煤炭产业以外的经济生产1.1.4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富源县是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012年全县粮食产量3.63亿千克。2011年,全年粮食产量3.08亿千克。2022年全县粮食总产3.002亿千克。富源县作为云南省用材林、商品猪、大河乌猪、水果生产县、甜养出口及半细毛羊改良县,富源现在已经形成粮、烟、林、果、煤、畜六大基础产业。特别是魔芋种植加工和畜牧业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迅速崛起。还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有着良好的水热条件,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1.2 .2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富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富源县的服务业也紧随脚步,富村魔芋及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胜境大酒店、营上五羊商贸城、大河农贸市场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富源的消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服务业也得到稳步发展,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2亿元,增长了18.2%o2011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03亿元,增长9.0%。第二章富源县煤炭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在经济转型的今天甚至经济转型后的将来,富源的煤炭资源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资源整合、规模经营、专业深入发展方面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1 富源县煤炭产业的贡献富源县煤炭是富源县经济的支柱,尤其是在资源急需并消耗量巨大的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它加快当地GDP的增长速度,支撑当地财政,缓解当地劳动就业压力,增加当地从业者的可支配收入,促进购买力。2.1.1 煤炭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功不可没2012年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其中:实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151亿元;实现焦炭产值22亿元;实现发电产值38.4亿元。2.1.2 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富源煤矿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作业都需要人工处理。所以需要的劳动力很多,一个小型煤矿大约需要100人左右来完成采掘作业,所以富源县100多个煤矿大约能解决和带动解决50000多个人的就业问题。可以使得富源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得到一定缓解。2.1.3 煤炭企业为从业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煤炭挖掘属于高危职业,与之匹配的高报酬,使得从事煤炭开采的不少人一个月可以获得五千到一万元的报酬,并且对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要求不高,该种工作的可替代性强,且风险识别、预防、控制、规避等的可能性较低。煤炭产业链下游的厂商对煤炭依赖性强,需求量大。富源县煤炭资源丰富,在西南地区处于资源优越的地位,正是这样的优势与山西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成为该行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了该行业会带来较高的受益,增加从业者的经济收入。2.2富源县煤炭产业的前景富源县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储存量大、埋藏深度浅、开采难度低、种类多、质量好、可选性好。还有具有我国南方最大的无烟煤田之一称号的老厂无烟煤区。再者就是富源的煤炭经过整合可以形成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和发展前景长远。2.2.1无烟煤产能丰富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6000-6500千卡/公斤。老厂无烟煤矿区呈北东向展布,长20公里,宽10公里,面积201平方公里。矿区划分为6个井田。属于较稳定的薄至厚煤层,煤质较好,全区共探储量38.6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0.55亿吨。矿区外围及深部预测,煤资源量达54.51亿吨。全区共探储量38.6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0.55亿吨,坑采为主,开采条件优越。因该煤质好,储量丰富,得到了充分开采、加工和销售。2. 2.2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空间较大富源县的煤炭企业虽然很多,但是大型的煤炭企业很少,大多数是一些产量中小型的矿井,像庆云新云煤矿,大庆后矿这种大型煤矿企业很少,全县一百多个煤矿中,发展空间巨大,当组建成大型煤矿时,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还方便经营管理,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3. 2.3以煤为主的产业链发展空间巨大富源县开采出来的煤炭,大部分是用作燃料使用,这仅仅是做原料的价值,为了增加煤炭的附加值,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完善,可进行一些如洗精煤、炼焦炭的简单加工,也可以建立煤化工厂,通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进行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最终达到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烘化工等。第三章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经济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是通过依赖煤炭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经过对煤炭的初级加工并形成初级产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因为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环节,导致其他产业因投资缺乏而发展缓慢。并且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等到资源损耗到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时,对当地经济的冲击不言而喻。3.1煤炭产业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富源县全县含煤面积108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的32.5虬储煤面积达到825.9平方公里,占富源县总面积的1/4。由于煤炭开采带来的巨额利润的诱惑,部分人的目光短浅,安全意识淡薄,人口众多,私挖乱采,出现点多,面广,难以统一管理的局面。致使富源县煤炭的生产秩序问题突出,亟需解决。3. 1.1矿难矿难是指在采矿过程当中发生的事故,通常造成伤亡的危险性极大。常见的矿难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矿井失火、顶板塌方等。2012年富源县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一共284起,比去年增加61.36%;安全事故死亡35人,比上年上升75%;受伤54人,比上年上升54.29*;直接经济损失5027.86万元,比上年97.31%。亿元GDP死亡率23.8%,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矿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基本上是以下这些原因:第一,安全投入落后及煤矿中安全设施投入落后。第二,监督管理做不到位,腐败盛行是根本原因。第三,在煤矿管理上很多走形式主义,规程难以执行,只顾眼前的一时利益,任人唯亲的比较多。第四,同工不同酬,职工的出现消极情绪,超负荷工作,一些隐患得不到时处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第五,利益诱惑和GDP情节,职工维权意识不高。第六,劳动保护严重不到位,工作效率低。虽然这些年监督管理措施有所加强,事故发生率足年减少,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还应有所提高。3. 1.2私挖乱采私挖乱采在富源县比较普遍,因为富源县的含煤面比较广,点多、面广、难管理。很多地方,煤炭埋藏浅,比较容易挖掘,利润高,驱使当地人进行疯狂的挖掘。私挖乱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第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环境破坏严重;第四、带来安全隐患,威胁非作业人员人身安全。3. 2单一模式下的社会问题富源县的煤炭开采既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关乎不少人的切身利益。3. 2.1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难解决由于煤炭开采导致出现地下空洞,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不足,很多土地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致使投入产出失衡。部分农民成为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面临二次择业时,受以下几个因素限制:第一,农民自身知识水平低,工作技能缺乏;第二,受富源县单一型经济结构的限制,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小,岗位稀缺;第三,政府帮扶力度不够。致使失地农民的就业解决难度较大。当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富源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第一、政府牵头,办技能及知识的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第二、政府及当地的金融机构应该设置部分低息甚至是无息的创业贷款,支持失地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为他们提高资金的保障;第三、政府可以组织剩余劳动力去沿海地区工作,向劳动力缺少的地方输送劳动力。3. 2.2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外逃”,不利于富源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的逐渐积累,富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钱的人一掷千金,穷困的人连温饱都是问题。大多数煤矿老板将来自富源的财富用于在曲靖、昆明,甚至更远的地方购置房产和消费投资,并没有带动富源消费与投资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富源经济的发展。第一财经日报在2012年4月20日发表名为国家贫困县80%收入10%的人瓜分贫富差距凸显的报导中是这样描述富源县的贫富差距。富源县扶贫办副主任王福友2012年时表示“富源县总人口78.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7万人。去年,国家上调贫困线标准至农民纯收入2300元,上调之前富源贫困人口是18.43万人,就是人均年收入低于1986元,按照2300元的新标准,贫困人口增加到43.8万人J贫富差距的扩大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第一,社会公平受到质疑,对于富源县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地方来说,更多人质疑社会的公平,因为资源同属于富源,而不是个人,但是财富却被很少的人占有;第二,不利于社会稳定,在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地方,会使得一些低收入者心理不平衡,产生极端思想,危害社会的稳定;第三,加剧贫富者之间的矛盾。3. 3单一模式的资源环境问题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煤炭的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出现枯竭,开采造成地下空洞,地表下沉或者塌陷,煤炭开采产生堆积如山的羊肝石,洗煤厂产生的污水,还有煤炭延伸的化工厂和焦炭厂产生的废气,这些都对富源县的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3. 3.1“三废”污染煤炭开采及冶炼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以及羊肝石等固体废弃物,对富源县的环境威胁巨大。煤炭集中的地方你会感觉空气中飘着的都是煤灰,天空的颜色就是雾蒙蒙的;河道污染严重,有煤炭开采及加工的地区,90%以上的河流被污染,一种是从化工厂流出的发臭的深色废水,一种是从洗煤厂流出的下面沉淀着厚厚的泥煤的污水。每个煤矿开采都会开采出一部分类似煤炭但是不是煤炭的羊肝石,这些羊肝石没有地方处理就会集中堆放在同一个地方,只占用了土地,空间。再者便是电厂、铝厂、化工厂排出来废气,对富源县的空气质量的保证带来巨大的挑战。4. 3.2对煤炭强烈的依赖导致思维局限性的问题煤炭可以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很多好处,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形成了对该行业的依赖,第一,因期望报酬率较高,当地的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从事这种高危职业。第二,在农村“读书无用论”盛行,从事煤炭行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教育的投资报酬率。这种观念导致部分人才流失,思想局限。第四章富源县以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反思4.1加强管理,关闭中低产田,整合成为大型煤企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降低管理和生产的成本,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采取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方式,合并一些年产量不足和经济效益差的煤炭企业,关闭管理难度高,事故高发的矿井,将煤炭质量好,储量丰富,但是经济实力欠缺的矿井合并,组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中型煤企,进行生产、加工和管理。保留资质优越的大中型煤企。第一、这种整顿既需要政府的主导又需要煤企领导及员工的支持,他们应该转变思想,相信政府的引导方向,积极参与到煤企的整合中。第二、政府应该设置更高的开采要求。在开采规模、开采设施、相关监控设备等方面应要求更高,必须全部满足的才准许开采。同时,政府应该限制矿井的数量,根据当地的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条件综合考虑,设置合理的矿井数量。第三、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矿井应该征收更高的税收,差别对待,激励企业走向有责任心、正规的道路。4. 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链第一,保证安全生产。企业可以引进自动硫酸值测定仪,还有自动瓦斯监控系统,再者就是将以前的木质支架全部更换为钢材支架,通风系统的升级和完善。第二,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完善产业链。通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和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进行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以及深度化学加工。最终达到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快化工等。4. 3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富源县独特的气候和环境,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有大河乌猪,魔芋,富源酸菜猪脚,野生菌,土豆等等的特色农副产品,这些都是富源的招牌,富源的名片,可以为富源创造很多的价值,利于富源的长期发展。4. 3.1继续发展魔芋种植与深加工作为富源的特色农业之一,魔芋在富源农业的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富源的魔芋已是成熟的产业模式,许多魔芋加工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富源魔芋由以前农民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走向了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基本发展成基地+公司+农户和产加销一条龙的魔芋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亮点”。2022年,产值3.36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3.6亿元,与去年3.36亿元相比增7.1%。预计实现产值4亿元,与去年3.6亿元相增11%。魔芋产业值得政府继续投入支持。4. 3.2扶持大河乌猪养殖与深加工“宣威的火腿,富源的猪”,富源的大河乌猪具备生产快、繁殖强、耐粗饲、肉质好、肌肉脂肪含量高、抗病等优良的特性。是云南省第一次培育成功的适合腌制优质云腿和优质鲜肉供给的优质母本品种。富源大河乌猪成为继苏太猪之后云南省第一、中国第二育成猪新品种。大河乌猪发展已经成熟,现在需要的是政府部门的资源以及政策的继续投入支持,富源县政府每一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10万元作为保种、选育和培训经费,但是这种供应都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河乌猪的发展除了在培育和养殖上面,其实还应将它的附加值扩大,诸如大河乌猪有关产品的美食节,增加该产品的知名度,带动旅游及其他产业的投入。4. 3.3指导土豆种植并发展加工富源县的土豆加工方面可以借鉴陆良县的做法,以下的方法可以使得土豆的销售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第一,办理土豆的加工作坊或者工厂,这样可以省去运输费用和保鲜费用,节约成本;第二,由政府牵头,集中收集土豆,向需要的工厂供应,保证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和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实行地方保护政策,优先考虑本地区的土豆产品,帮助地方品牌成长。第四,严控土豆加工的各个环节,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4. 3.4做出野生菌的品牌富源县的气候温润,降水适中,雨热同期,适合野生菌子的生长,每年从6月份开始少量的供应野生的菌子,十月份左右野生菌子便结束,7月8月份是野生菌子集中供应的时期。但是富源县的这道佳肴并没有产生较大的附加值。增加富源县野生菌子附加值的途径:第一,集中收购,分出不同的等级,进行半成品、成品加工,包括进行保鲜处理,需求大的餐馆进行集中供应,再者便是将一些菌子加工成成品菌子,可长期供应,保存并延伸菌子的价值。第二,由政府部门举办野生菌子节,帮助富源县的菌子宣传,同时这样还可以增加富源的旅游人员。5. 4发展富源特色的旅游业富源山水相依、气候温润。以汉民族为主,居住白族、水族、彝族、布衣、壮族等多个民族。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相得益彰,民族风情醉人心扉。同时富源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可以发展。第一,彝族火把节。富源也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例如:水族、彝族和布依族。每一年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浓郁的黑牛山祭祀活动和三月的水族属蛇日对歌会。通过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热情,了解他们的生活,丰富我们自己的回忆。第二,森林景观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十八连山林场,在这里十冬腊月观山茶花,清明时节赏如火如蔡的杜鹃花,五六月可以感受狒猴桃枝繁叶茂,花香扑鼻。第三,胜境关。胜境关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数百年间一直是由黔入滇的第一个重要关隘。胜境关不光是文化沉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神奇景观的说法。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富源县悠久历史的气息。第四,石虬亭。石虬亭于明代万历二年修建。该亭原名为“万里亭二因战乱被烧毁,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复建,后人又复建亭前石龙,才改名“石虬亭”。第五章结束语富源县过去依托煤炭资源,创造了经济的辉煌,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矿难、私挖乱采、贫富差距、“资本外逃”、资源枯竭、地表塌陷、“三废”污染等问题,为富源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阻力。经过多方面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的经济模式不利于富源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是富源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源依赖型地区主要通过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附加价值不高,市场也不稳定,回流利润较低;而发达地区利用低价买来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最后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返销回资源依赖型地区,回流利润较高。其中的差额即为资源依赖型地区在区际贸易中的损失,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结构保持动态的协调。资源依赖型地区以单一自然资源产业为主导,而自然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资源的减少和枯竭,资源依赖型地区将面临既缺乏替代产业、又缺少资本积累和环境恶化的困难局面。参考文献钱伟廷,海佐良.富源,一块“乌金”闪亮的地方J.边疆文学,1996,(11):58-59.田砚君通讯员张铭.富源矿难为何屡禁不止N.中华工商时报,2006-08-14(5).3李秀中.探秘富源县:贫困VS百强探.第一财经日报,2012-04-20(A08).蔡坤,龙素英.云南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的研究J.消费导刊,2022,(01):35-36.5彭志能.抓好富源特色经济的思路J.创造,2005,(12):53-54.6李连济.煤炭城市采空塌陷及经济转型J.晋阳学刊,2006,(05):56-60.杜成信.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以“煤都”淮北的转型发展为例J.今日国±,2011,(02):35-38.8陈国伟,侯同生.“煤都”的“绿色崛起”一资源耗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J.品牌(理论版),2009,(05):33-35.9董舜.煤炭城市经济转型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22,(02):23-24,27.10武友德,李宏,马少春,陈伟,王嘉学.富源县旅游业发展与客源市场开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53-57.11吴婷.浅谈小体量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一一以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为例UL科技信息,2012,(07):46-47.12叶文,陈伟,马少春,武友德,李宏,郝永坤,王嘉学,耿文准,徐天荏,段家荣,余明九.富源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Sl):179-183.致谢该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发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开始到最后的定稿,李发老师都悉心的给予我指导和修改建议,使我能按期完成论文。在此,对我的导师李发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论文题目,是因为我想呈现一个真实的富源形象给大家,同时也希望富源县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我们当地居民可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受益于富源经济转型带来的切实实惠。但是,由于本人的学识和水平局限,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设计-富源县单一型煤炭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