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6789751       资源大小:235.7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ocx

    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45基本规定46设计46.1 一般规定46.2 桩基设计66.3 构造要求97施工107.1 一般规定107.2 预制芯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107.3 外包体施工117.4 芯桩植入127.5 接桩与截桩148质量检测与验收158.1 质量检测158.2 验收16附录A钻孔灌注复合桩施工记录表(调整)18附录B水泥土复合桩施工记录表(补充)19附录C管桩构造示意图、桩与承台连接构造示意图20附录D管桩PHC、PHB参数及选用表24附录E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参数及选用表26木文件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相关要求,给出了预制芯桩复合桩的适用地质情况和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工程中的预制芯桩复合桩基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与验收,可用于建筑工程桩基,也可用于基坑支护桩基。交通市政、水利水运桩基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700碳素结构钢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3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JGJ/T327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330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ZT394静压桩施工技术规程JGJ/T40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DB42/24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48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 1预制芯桩复合桩Precastcorepilecompositepile将预制桩植入水泥土桩中或将预制桩植入灌注浆料的预钻孔内形成的复合桩。3.2水泥土复合桩Precastpileembeddedincementsoil采用预制桩植桩法,用搅拌法预先形成水泥土桩,再在水泥土桩中同孔同心植入预制桩复合形成的桩基。3.3钻孔灌注复合桩Precastpileembeddedingroutingmaterialwithdrilling采用预制桩植桩法,预先钻孔并灌注适量细石混凝土,在初凝前同孔同心植入预制桩复合形成的桩基,3.4预制桩植桩法Methodofplantingpile预先采用钻机或其他各种成孔设备在桩位处成孔并灌注适量水泥浆、细石混凝土等,并将预制桩沉入其中的施工方法。按成孔工艺方式分为钻孔植桩、搅拌植桩。按预制桩沉桩设备分为打入、压入或振入。3.5预制芯桩Precastcorepile在工厂采用相应的制造工艺制作的实心或空心的钢筋混凝土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实心(空心)方桩、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制混凝土异型桩等。3.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estressedconcretepipepile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简称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的管桩称为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的管桩称为混凝土管桩(简称PC管桩)。3.7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Concretepipepileofmixedreinforcement主筋配筋形式为预应力钢棒和普通钢筋组合布置的高强混凝土管桩称为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简称PRC管桩)。3.8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Prestressedconcretesolidsquarepile利用预应力钢棒和箍筋滚焊成钢筋笼,通过先张法工艺和自密实混凝土(C40以上)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桩,主要由正方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3.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restressedconcretehollowsquarepile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外方内圆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桩,主要由正方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3.10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Ultrahighstrengthconcretepipepile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及以上的管桩(简称UHC管桩)。3.11预制混凝土异型桩PrecastSpeciaLshiipedconcretepile桩身截面形状为非等截面的混凝土预制桩,如三角桩、六角桩、八角桩、工型桩及其他非规则形状的预制桩。3.12芯桩Corepile预制芯桩复合桩桩体中心的预制桩部分。3.13外包体Outsourcingbody预制芯桩复合桩中芯桩以外的混凝土、水泥土部分。3.14抱箍式机械接头Hooptypemechanicaljoint使用抱箍机械卡作为预制桩连接形式的机械接头。3.15膨胀咬合式机械接头Expansiveocclusalmechanicaljoint使用弹簧片配合卡扣作为预制桩连接形式的机械接头。3.16插销式机械接头Bolttypemechanicaljoint使用连接销和连接盒作为预制桩连接形式的机械接头。4总则4.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工程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可靠、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4.2 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应用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性质、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分布特征、使用功能、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施工工艺、精心施工、严格监控,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4.3 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基本规定5.1 预制芯桩复合桩根据施工工艺不同,包括钻孔灌注复合桩和水泥土复合桩,其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JGJ/T327和JGJ/T330的有关规定。5.2 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重点查明土层的厚度和组成、土的含水率、密实度、颗粒组成及含量、胶结情况、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位、PH值、腐蚀性等,相关勘察要求与预制桩和灌注桩基础相同。5.3 水泥土更合桩宜用于填土、淤泥质土、粉土、黏性土、砂等深厚软土层,按摩擦型桩或摩擦端承型桩以桩长控制设计;当周边环境对挤土桩要求较严时,可采用水泥土复合桩,承压桩以压桩力控制桩长,压桩力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班身强度应符合芯桩的相关现行规定;5.4 钻孔灌注复合桩适用于粉土、黏性土、砂、砾石、全强风化岩、中风化岩等岩土层,桩端持力层需为较硬的砾石层或岩层,按端承型桩或端承摩擦型桩以压桩力控制设计。5.5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宜控制桩长,水泥土复合桩桩长不宜超过30m,钻孔灌注复合桩桩长不宜超过两节桩,空孔深度不宜超过10m;当经试桩后有可靠措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上述桩长可适当加长;设计时宜与常规桩基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择优选用。5.6 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设计分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的规定,设计时应确定设计等级。5.7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要求及荷载特征选用桩型及设计参数;b)设计前应根据建筑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检验设计方案、施工参数的可靠性及适用性。5.8 预制芯桩复合桩中的预制桩耐久性设计应根据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准GB50010和GB50046的规定,以及水、土对钢、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进行。6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应采用JGJ/T327中等芯桩进行设计,其构造示意如图1所示。图1预制芯桩复合桩构造示意图1外包体,为水泥土或细石混凝土;2-预制芯桩;t-外包体厚度;d芯桩直径;D-复合桩直径6.1.2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前,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a)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50021和桩基设计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b)建筑场地总平设计、地下室或地基基础设计要求与环境条件等资料;c)建筑物平面布置、结构类型、荷重、抗震设防烈度等资料;d)当地施工设备、能力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等资料;e)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不利影响的评估资料。6.1.3 桩基持力层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确定:a)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性质与大小,对承载力与沉降的要求;b)建筑使用功能,单桩承载力大小与要求;c)场地地质条件,选择满足单桩承载力与地基变形要求,工程性能较好、厚度较大的岩土层为持力层,当有多层持力层可供选择时,应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分析确定。6.1.4 预制芯桩复合桩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预制芯桩复合桩外包体厚度t宜为100mm200mm,其中水泥土复合桩取大值,钻孔灌注复合桩取小值;b)芯桩可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预应力混凝土方桩(YZH)、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PRO.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UHC)等预制桩;c)对于钻孔灌注复合桩,外包体材料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d)对于水泥土复合桩,外包体材料可采用水泥土,水泥土中的水泥掺量不宜小于20%;水泥土90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外包体原状土为淤泥质软土时不宜小于2.0MPa,为粉质粘土、砂土时不宜小于3.0MPa;水泥土中掺加水泥强度不宜低于42.5MPa。6.1.5 桩基设计应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应同时满足设计承载力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要求,且按承受的承载力完全由预制芯桩承担进行验算。6.1.6 位于坡地和岸边的桩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抗震设防区尚应考虑地震引起土层滑移对桩产生的附加水平推力。6.1.7 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变形要求严格的甲级建筑,应验算水平变形。6.1.8 因软土固结、场地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产生沉降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承载力降低的影响。6.1.9 预制芯桩复合桩承台的尺寸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和上部结构要求。6.1.10 预制桩的接头必须满足等强度设计原则,可采用抱箍式、膨胀咬合式及插销式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连接接头。6.2桩基设计6. 2.1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选择较硬岩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b)桩身承载力及裂缝控制应按内芯桩进行验算;c)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4.0d,水泥土复合桩尚不应小于2.5D,钻孔灌注复合桩尚不应小于3.0D;d)预制芯桩进入持力层深度宜比外包体多l2m,不应超过4m,桩端持力层较软时取大值,较硬时取小值。7. 2.2预制芯桩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b)对于钻孔灌注复合桩,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公式1估算:1)当为端承摩擦桩时:Ra=UZqsiah+AB(公式1)式中:qpR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U-一复合桩的外包体周长(m);Ii第i层土厚度(m);qsia第,土层侧阻力特征值(kPa);宜按现场试验或地区经验取值,无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时,宜按湖北省地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中钻孔桩桩侧阻力特征值取值;qp桩端阻力特征值(kPa);宜按现场试验或地区经验取值,无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时,宜按湖北省地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预制桩桩端阻力特征值;AB复合桩芯桩面积(m2)。2)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硬质岩中,当桩长较短且入岩较浅时,可按下公式2估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qprA(公式2)式中:qpr桩端阻力特征值(kPa),采用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宜按现场试验或地区经验取值,无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时,宜按湖北省地标DB42/242预制桩桩端阻力取值;当桩端为中风化岩层时,可参考钻孔桩桩端阻力特征值取值;c)对于水泥土复合桩,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估算时,按公式3和式公式4取小值:1)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芯桩和外包体界面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Ra=ucqc1+qcAc(公式3)SaCPaP式中:uc复合桩芯桩周长(m);1.复合桩复合段长度(m);q0复合桩芯桩侧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地区经验时,宜取室内相同配比水泥土试块在标准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边长70.7mm)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的(0.060.08)倍;qa复合桩芯桩桩端土的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取值。无试验资料和地区经验时,宜按湖北省地标DB42/242预制桩桩端阻力取值。2)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外包体外侧与土的界面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Ra=UX£SiqSiali+PqPaAP(公式4)式中:qsia复合桩复合段外包体第i士层侧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按表1取值,有勘察报告时,宜按水泥土搅拌桩参数取值;qpa复合桩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取值。也可取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a复合桩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70-0.90;Ap复合桩桩身截面积(n?)。瓜、£P分别为复合桩复合段外包体第,土层侧阻力调整系数、端阻力调整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按表2取值。表1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外包体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上的名称土的状态例阻力特征值(sia人工填土稍密中密1078淤泥69淤泥质土10-14黏性土流型IL>11219软塑0.75<IL<I1925可提0.5<IL<0.752534硬可奥O.25<1L<O.5O3442硬塑O<ILO.254248坚硬IL04851粉土稍密c>0.91222中密0.75<c).92232密实e0.753242希砂稍密1(KN<1511-23中密15<N302332密实N>303243细砂稍密1(KN<151325中密15<N<302534密实N>303445表2预制芯桩复合桩复合段外芯侧阻力调整系数£小端阻力调整系数£、调整系数土的类别淤泥黏性土粉土柳砂细砂£Si1.301.601.50-1.801.501.901.702.101.802.30£p一2.002.202.002.402.302.702.502.906.2.3预制芯桩复合桩中芯桩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公式5计算:一NcfAC(公式5)CP式中:N相应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kN),同时不应小于预制芯桩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c工作条件系数,根据桩施工工艺对桩身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确定,可取0.85;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值;AB芯桩桩身截面面积(m2);6. 2.4预制芯桩复合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桩的材料强度、截面刚度、入土深度、土质条件、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初步设计时,可按JGJ94的有关规定估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7. 2.5预制芯桩复合桩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抗拔试验确定,试验数量不宜少于预估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初步设计时,可按公式6估算:a)钻孔灌注复合桩Ta=UE!iqsiaIi(公式6)式中:Ta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i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和粉土取0.700.80°b)水泥土复合桩,按下列公式取小值:1)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芯桩和外包体界面时,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公式7估算:Ta=!iUCqG(公式7)2)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外包体外侧与土的界面时,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公式8估算:Ta=UE!i£SiQsiali(公式8)8. 2.6预制芯桩复合桩桩基沉降计算a)预制芯桩复合桩桩基沉降计算应从刚性桩桩底平面起算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07的有关规定;b)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的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50007和JGJ94的有关规定。9. 2.7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应在施工前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2)试桩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3)试桩施工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b)设计等级为丙级的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可结合触探原位试验参数和工程经验参数综合确定。6.3构造要求6.3.1预制芯桩复合桩中芯桩的构造要求应符合JGJ94、DB42242.DB42/489以及其它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的相关要求。6.3.2选用的预制桩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要求。6.3.3预制桩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上下节拼接可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或机械接头连接,接头应保证桩内纵向钢筋与端板等效传力。接头连接强度应不小于桩身强度;b)用作抗拔的预制桩宜采用专门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经专项设计的焊接接头,当在强腐蚀环境采用机械接头时,宜同时采用焊接连接;c)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连接施工应符合相关规定;d)接头数量:钻孔灌注复合桩不宜超过1个,水泥土复合桩不宜超过2个。6.3.4预制芯桩桩尖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的相关规定,当采用管桩时,桩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地质条件、成桩工艺和布桩情况选用桩尖形式,桩尖宜选用闭口型桩尖或一体化桩尖。b)腐蚀环境下的管桩或当桩端位于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时,可根据穿过的土层性质、打(压)桩力的大小以及挤土程度选择平底型、平底十字型或锥形闭口型桩尖。桩尖焊缝应连续饱满不渗水,且在首节桩沉桩后立即在桩端灌注高度不小于1.5m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封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c)封闭桩尖宜采用钢板制作,钢板应采用Q235B钢材,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6mm,且应满足沉桩过程对桩尖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桩尖制作和焊接应符合JGJ81的有关规定。6.3.5预制芯桩采用管桩时,管桩顶部与承台连接处的混凝土填芯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承压桩,填芯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3倍桩径且不应小于1.5m;对于抗拔桩,填芯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3m;对于桩顶承担较大水平力的桩,填芯混凝土深度应按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6倍桩径并不应小于3m;b)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承台和承台梁提高一个等级,且不应低于C30o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缩率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19的有关规定执行;C)管腔内壁浮浆应清除干净,并刷纯水泥砂浆。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振捣密实,下封层不得漏浆。6.3.6预制芯桩复合桩的芯桩应与承台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仅作为承压桩时,可以通过在端板焊接钢筋锚入承台进行连接,芯桩为管桩时,亦可通过在桩顶填芯混凝土内插钢筋与承台进行连接,内插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芯桩外径实心截面积的0.6%;b)当作为抗拔桩时,可以通过在端板焊接钢筋、或通过与端板内预埋张拉机械连接套筒进行机械连接的钢筋锚入承台进行连接,锚入承台的连接钢筋应进行抗拔承载力验算;c)预制芯桩桩顶嵌入承台内深度不应小于50mm,宜为50100mm,锚入承台内连接钢筋的长度需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7施工7.1 一般规定7.1.1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a)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内容应包含场地的工程地质和环境资料,以及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障碍物的分布和发育情况;b)桩基设计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c)建筑施工场地和毗邻区域内的上空、地下和地上管线、建(构)筑物及障碍物分布等的调查资料;d)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制桩条件、动力条件以及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的适应性等资料;e)建筑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0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g)施工组织设计。7.1.2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工法编制,并应包括下列内容:a)施工平面布置图、桩位布置图;b)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c)确定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d)确定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的供应计划;e)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7.1.3 施工前应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区域的表面硬层及地下障碍物。如遇松软地基时,应进行处理,确保桩机和起重设备的平稳移动。7.1.4 施工前应进行试沉桩和静载荷试桩的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对未填充段空孔植入桩时应控制桩的对中定位、垂直度、溜桩掉桩,对多节桩施工时应考虑接桩稳定性,制定相关措施。7.1.5 确保施工现场水、电、路畅通,并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文明施工,如遇四周有居民居住时,应做好防扰民措施。7.1.6 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应经常复测。开工前桩位测量放样后,报监理人员复核验收并签字确认。7.1.7 应对施工机械各组成部分进行系统检查、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施工。7.1.8 填充料注入装置、输送管线等组成的供料系统应先进行调试、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施工。7.1.9 基槽、基坑等土方开挖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已施工的工程桩,并满足下列要求:a)土方开挖前应调查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已施工的工程桩分布情况;b)当承台埋置较深时,应对邻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基坑(槽)开挖深度大于3m时应进行基坑支护专项设计及监测;c)土方开挖应均衡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开挖面积较大时,应分区分段开挖,对于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开挖分层厚度不得大于1m。7.2预制芯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7.2.1预制芯桩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预制芯桩在吊装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损伤;b)预制芯桩不宜在施工现场多次倒运;c)预制芯桩长度不大于15m,且符合现行相应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规定的单节长度时,宜采用两点起吊,如图1所示;也可采用专用吊钩钩住预制空心桩两端内壁进行水平起吊,吊绳与桩夹角应大于45。;0.21L0.58L0.21L图115m以下桩吊点位置d)预制芯桩长度大于15m,且小于30m的预制桩或拼接桩,应按图2采用四点吊;长度大于30m的预制桩或拼接桩,应采用多点吊,吊点位置应另行验算。0.1L0.23L0.34L0.23L0.1L图215m-30m长桩吊点位置7.2.2预应力混凝土实心班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70%及以上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b)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平稳,保护桩身质量;c)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严禁在场地上直接拖拉桩体。7.2.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出厂前应作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b)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c)单节桩可采用专用吊钩勾住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d)运至施工现场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7.2.4预制芯桩运输宜采用平板车装卸及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桩滑移与损伤的措施。7.2.5预制芯桩的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a)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条件良好;b)堆放时应采取支垫措施,支垫材料宜选用长方木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c)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类堆放;d)堆叠的层数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7.2.6施工现场移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预制桩叠层堆放时,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移桩;b)应保持桩机的稳定和桩的完整;c)采用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打桩机施工时不宜拖拉取桩。7.3外包体施工7.3.1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外包体施工依据施工工法可分为机械成孔法施工和搅拌法施工两种方式,形成钻孔灌注复合桩和水泥土复合桩。7.3.2钻孔灌注复合桩施工外包体时,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成孔直径宜不小于设计图纸规定的直径;b)成孔需考虑护壁措施,成孔完成后应及时下放导管;C)导管安放完毕后,应进行清孔作业,做到边循环边测定孔底沉渣厚度,当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7.3.3钻孔灌注复合桩施工外包体时,填充料灌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填充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应根据施工设备和施工组织,添加缓凝剂以满足植入桩时间需要,细石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8Omm220mm;b)浇筑前,计算超灌量时应扣除芯桩体积,超灌量高度以081.0m为宜,充盈系数不宜小于1.1,充盈系数宜由试桩确定;c)灌注落差大于3m时,应采用导管灌注,孔内经检查沉渣满足规范要求时,导管需伸至孔底,灌注填充料时缓慢提管;d)预钻孔内有水或采用泥浆护壁,应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e)水下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中要保证灌入量,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在2m6m,拆管前专人测量孔内混凝土面,并做记录;f)灌浆结束后应及时植桩,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植入预制芯桩;g)填充料浇筑结束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拆除护筒,并将浇筑设备机具清洗干净,堆放整齐。7.3.4水泥土复合预制桩采用搅拌法施工外包体时,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79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在成孔深度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b)水泥土中的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均应过筛;c)搅拌头的直径应定期检查,其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d)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500mm;e)可采用提升或下沉喷浆(粉)的施工工艺,但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f)水泥砂浆液的水灰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可取050.6;g)水泥土桩施工时必须采用复喷复搅工艺,水泥掺量不应小于水泥土重量的20%。7.4芯桩植入1.1.1 4.1芯桩植入应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周边环境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沉桩方式。1.1.2 芯桩植入应符合以下要求:a)桩位控制:沉桩前桩位应做好标记,严格控制芯桩对中精度,对准桩位允许偏差±20mm,沉桩0.5lm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b)焊接连接:入土桩节的桩头高出地面0.51.0m时接桩,上下节桩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mm;焊缝自然冷却时间锤击胜不小于8分钟,静压班不小于6分钟,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不小于3分钟;c)机械连接:入土桩节的桩头高出地面0.51.0m时接桩,连接销与方槽端板的方槽对准并插入连接槽内,采用电焊封闭上下节桩的接缝,作封闭处理;d)送桩:送桩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送桩前,桩露出地面高度宜为O3-O.5m;沉桩控制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贯入度、压桩力、设计桩长、标高等因素综合确定。当征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时,应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压桩力控制为辅;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性土时,应以贯入度、压桩力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e)桩端标高应等于或不高于成孔有效标高,避免存在孔底沉渣。1.1.3 遇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沉桩,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a)压桩力或沉桩贯入度突变、压桩力不到位或总锤击数超过规定值、沉桩过程出现异常声响、桩身突然倾斜;b)沉桩入土深度与设计要求差异大、实际沉桩情况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c)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d)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7.4.4静压法沉桩7.4.4.1 静压沉桩应根据地质条件、预制桩型号、入土深度等因素,选用顶压式沉桩工法或抱压式沉桩工法。7.4.4.2 压桩机型号和配重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勘察报告或根据试桩资料等因素选择,在没有规定要求和现有资料的情况下,可根据相关规范选择压桩机类型。7.4.4.3 压法沉桩场地应满足压桩机接地压力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压桩机的稳定。7.4.4.4 压桩过程中应记录沉桩过程的各种情况,包括压桩时间、桩位编号、桩身质量、入土深度和对应的压力读数。7.4.4.5 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首节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b)压桩时压桩机应保持水平;抱压力不应大于桩身允许侧向压力的1.1倍;c)沉桩宜连续一次性将桩沉到设计标高,尽量缩短中间停顿时间,应避免在接近持力层时接桩。7.4.4.6 静压法施工过程应根据现场试桩静载检测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标准,预设终压标准可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41.6倍,但必须压到设计标高。7. 4.5锤击法沉桩7.1.1.1 桩机的选择应满足沉桩施工的设计技术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7.1.1.2 锤重的选择可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地质条件、现有施工条件、预制芯桩类型、入土深度等因素确定,或根据试桩资料选择合适的锤型。1.1.1.1 帽及锤垫、桩垫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桩帽应与板桩截面相匹配,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打性,且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mm10mm;b)桩帽的上部与桩锤之间,需设置锤垫,厚度宜为15Omm20Omm,打桩前应进行检查、校正或更换;c)桩帽套筒底面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桩垫,其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20mm,且应在打桩期间经常检查,及时更换。7.4.5.4 锤击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施工应设置机械臂导向架,并及时调整机座和桩架,使桩锤上下运动轨迹与桩身横截面形心线重合;b)锤击沉桩应严格控制每次锤击沉桩的入土深度,不宜大于30Omm500mm,并且应连续作业,减少中间停锤时间,宜避免桩端在硬土或密砂夹层中停留时间过长;c)宜采用重锤低击施工工艺,控制锤击数,防止桩身疲劳破坏;d)锤击施工应根据现场环境要求采取防挤土和噪声措施,可选择新型液压锤沉桩。7.4.5.5 锤击法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a)施工时最大锤击压应力和锤击拉应力均不应大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收锤标准应结合地质条件、桩承载力性状、锤重、桩的规格和长度、进入持力层的要求,根据现场静载试验桩或试打桩的试验结果,确定收锤标准,也可参照相同地质条件和邻近工程的沉桩经验综合确定,植入桩收锤标准宜比通常锤击桩收锤标准适当放宽;c)为防止桩身损坏,单桩的总锤击数:PHC桩、PC桩及PTC桩分别不宜超过2000、1500、IOoO击,最后LOm的锤击数分别不宜超过250、200、15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的强风化覆盖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25mm/10击。7. 4.6振动法沉桩7.1.1.1 振动法施工采用电驱振动锤和液压振动锤,振动锤功率及频率大小应根据地质条件、预制桩型号、入土深度、施工场地条件、周边环境要求和当地工程经验等因素确定。7.1.1.2 振动沉桩采用的桩机机座和桩架的型号,应与锤型相匹配。7.4.63振动锤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夹嘴应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夹具应与桩外形紧密贴合。7.4.6.4振动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振动沉桩应连续作业,减少中间停机时间,振动锤打、拔桩时,应保持桩体持续贯入或拔出,贯入速率应根据地层情况、周边环境、预制桩桩规格和工程经验等综合确定;b)沉桩过程如发生沉桩突然加速、桩头破损、桩身倾斜脱梯、移位等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找出原因;c)应根据现场环境状况采取防振动、噪声措施;d)振动法施工过程应确保桩身中心线宜与偏振力中心相重合,防止偏心振动;e)振动法终孔标高应确保与成孔有效标高一致,避免存在孔底沉渣。7.5接桩与截桩7.5.1预制芯桩的接桩与截桩应符合JGJ/T406、DB42/489和其它相关国家以及地方标准的规定。7.5.2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5中二级焊缝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m1.0m;b)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置导向箍或其他导向措施。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不超过2mm,逐节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1000桩长,且不得大于20mm;c)上、下节桩接头端板坡口应洁净、干燥,且焊接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d)手工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四周上对称点焊4点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焊接,焊接宜对称进行;e)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内层焊磴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层,焊缝应饱满连续;f)手工电弧焊接时,第一层宜用3.2mm电焊条施焊,保证根部焊透。第二层可用粗焊条,宜采用E43型系列焊条;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焊丝宜采用ER50-6型;g)桩接头焊好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