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9-66)某房建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x
-
资源ID:6774435
资源大小:92.2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0309-66)某房建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x
XXXX项目(南区)基坑监测方案中XxXX局(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十二月九日XXXX项目(南区)基坑监测方案编写:刘金龙审核:解天文批准:高建光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4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43基坑支护及地下水控制概况44监测目的及依据45监测项目和仪器设备56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67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98监测资料119安全文明措施11附图:XXXX项目(南区)基坑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1.1j三三i略。1.2基坑的环境概况基坑东。该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略。225m条件略。3基坑支护及地下水控制方案概况本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的方式为:放坡+喷锚的支护方式。对于上层滞水采用明集明排。4监测项目及依据41监测目的由于土力学的模糊性以及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的复杂性,设计阶段的计算和预测是粗糙的,往往与施工期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出入,造成施工中许多预料不到的困难,引发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施工期监测资料的反馈分析,评价基坑、支护结构、附近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据此指导对施工方案的调整修改,以优化设计和确保建筑物基础、基坑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基坑监测严格按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进行,国家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主要有: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9)、本基坑支护设计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监测项目和仪器设备5.1监测项目根据支护设计方的要求及本工程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如下:1)、边坡坡顶的水平位移监测;2)、边坡坡顶的沉降监测;3)、裂缝监测;4)、目测巡视。根据本工程的监测项目的特点,配备的主要监测仪器为R-202NE全站仪、DS05水准仪等,其性能指标见下表:主要监测仪器一览表表1仪器名称型号仪器编号检定日期证书编号全站仪R-202NE8925542015.9.30JCY15QZY4507水准仪DS053799872015.7.27YJF60026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6.1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布设需遵循技术经济可行性原则:D各种监测网必须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化状况;以保证其安全绝对稳定可靠;2)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地段应增加测点数量,照顾一般项目和地段,减少无危险地段测点数量;3)监测点须在基坑开挖前3天布设并测出初始数据。本工程监测点的布置见附图6.2 »0术要求6.2.1 边坡坡顶的水平位移监测本项监测在放坡坡顶共设置73个监测点,监测点用带十字丝的专用测钉进行布设,并保证测钉的稳定牢固。测钉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距边缘30cm内,测点沿边坡方向间距不大于20m。根据本工程场地形状,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监测,方法为:将全站仪架设在监测控制点上方,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基准点(基准点数不少于3个)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测出每个监测点的坐标值,通过比较相邻两次的监测读数结果,即可得出测点在该观测周期内的位移值。测量仪器为全站仪。在基坑不规则之处可采用测距法和收敛法,测量仪器为全站仪和收敛计。6.2.2 边坡坡顶的沉降监测本项监测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两点合二为一。在放坡坡顶共设置沉降监测点73个,监测点用带十字丝的专用测钉进行布设,并保证测钉的稳定牢固。测钉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距边缘30cm内,测点沿边坡方向间距不大于20m。沉降监测采用苏一光DS05精密光学水准仪进行观测,水准路线应形成闭合和附合路线,水准基准点应布设在基坑能影响到的范围以外的地方,且应不少于三个。观测时仪器至标尺的距离最长不得超过40m;每站的前后视距差不得大于0.3,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得大于1.0m,视线离地面高度要大于0.5m;环线闭合差不大于土1.0三n(n为测站数)。在不同的观测周期中,应使用固定的仪器和标尺;对水准仪应不定期进行I角检验。当I角大于±15”时,应及时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校正。对于观测结果,应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平差计算。监测基准点布设在基坑影响范围外通视良好的位置,共计布设基准点3个。6.2.3 裂缝监测基坑在卸载后,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和沉降可能会使周边出现裂缝。当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进行观测,仪器设备有读数显微镜、精密卡尺、钢尺等。裂缝观测点应根据裂缝出现的部位、大小、长度等灵活布置。6.2.4 目测巡视采用仪器进行监测是基坑监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仪器监测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基坑变化的所有地方。因此,作为补充,由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现场目测巡视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施工工况(I)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2、基坑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3、监测设施(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时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6.3 «!频率基坑开挖前作好布点,并取得基坑项目的基础数据。基坑开挖在3m深度内,每隔2天观测一次开挖深度在3m以下每天观测一次,其间可视观测成果的具体情况加密或适当延长观测时间间隔,开挖完成后7天内每天一次,15天内二天一次,30天内三天一次,30天以后每5天一次,直至基础施工至正负零,其间视其变化情况适当加密或延长观测时间间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土也质条件: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露;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8、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9、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10、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1、出现其它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7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工作流程为保障监测工作的系统性,使之能及时反馈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特制定以下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7.2险情碱及监测信息的反馈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等规范,本工程各项监测预警控制指标如下:1)坡顶累计水平位移达到50廊或位移速率超过3mm天;2)坡顶累计竖向位移达到50廊或位移速率超过3mm天;监测信息应及时反馈,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口头通报观测结果,并及时整理提交监测报告,分析基坑边坡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各监测项目达到预警值时,首先应复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正确性,其次应与附近其它项目监测及基坑的施工情况对比分析,证实确为达到预警值时,方可预警。监测项目达到预警值时,应加密观测。预警步骤为:监测数据经过复测超过预警值时,立刻口头通知监理方。针对预警部位,2小时内整理监测报告,提供监理方。6小时内出预警通知,提供监理方、甲方、施工方。8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的原始观测值:基坑开挖并啧射混凝土后,各项目须测得初始值。基坑开挖及施工期间监测资料:水平位移监测结果表、沉降监测结果表。以上资料一式四份。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的技术总结报告(包括u-T曲线图、ST曲线图),本报告一式六份。9安全文明措施9.1 安全生产目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对体现单位实力和反映检测队伍素质的重要意义。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创安全优良现场,经常开展安全活动,不断检查安全情况,消除安全隐患,落实检测现场防火及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检测,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轻伤频率在1%。内。9.2 安全生产体系建立以公司法人为首的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检测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现场设置一名具有资格的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体系,实行安全签字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制定“安全检测组织设计”,遵守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面的法规和规范,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伤亡及各类事故发生,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9.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检测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预防伤亡各类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及实施计划和步,充分发挥主管生产的管理人员和职能组织的作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并使其为检测现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由项目部发布。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在检测操作的各类活动中,必须首先规范其行为,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检测组织设计,制约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技术措施按行业要求结合现场特点,满足现场实际要求,正式开工前进行安全报监,接受当地安监站的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结合现场情况,针对不同的检测试验、不同检测工序的特点和要求,检测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情况加以记录会签,必要时有针对性补充和修订安全检测组织设计。安全检测制度:工程检测前,首先确定安全检查的频率和定期检查的时间。工程开工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各职能部门、各检测区域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安全员与作业班组管理人员现场每日进行一次巡查,并填定安全检查日志。安全教育制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安全防护措施。在定期进行教育的同时,并注意结合情况的变化实行应势教育,特别要抓好对民工的培训教育,使安全操作防护技能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对安全教育做出记录。9.4 检测安全保证措施做好持牌检测,将工程名称、工程规模、检测期限、各级负责人及工程示意图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检测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应佩带标牌,戴安全帽进入现场。检测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安排持证电工值班,小型电气设备应在当日值班电工的指导下操作,值班电工应负责监护,潜水泵抽排坑中积水时,为防陶电,操作时,严禁“机”、“人”同坑。安全警示标志按现场需要制作和设置,以警示作业和其他人员,采取相应的操作程序作业或避让措施,防止不安全因素,标志牌设置充足、牢固,确定发挥警示在前的作用。机电设备的遮盖等检测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作业危害预防防护设施安全、稳定、有定期检测,严防疏漏。进入检测现场的人员均应戴好安到最检测现场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检测一切机电设备,由专人保管并持证操作。吊装时专人指挥,统一协调,设备操作范围严禁站人。电焊FL必须一机一闸,宜使用随机开关,并做好防雨、防潮工作。检测线路由专职电工负责,配电箱严禁其它人随意开合电闸。9.6 环境懒嘴施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主管,成员由专业骨干组成,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并建立环保管理资料。建立公众投诉电话,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及上级管理部门监督。工程检测期间应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做好废料的处理,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