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
资源ID:6767333
资源大小:19.4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形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新形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自主办学地位进一步凸显,经费规模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领导干部承担了更多的履职责任。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助力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某某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对已实施九年的原规定进行重要修订,明确了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并对经济责任概念进行了扩充,包括贯彻落实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资产保值增值,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方面。高校也在新形势下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校审计部门切实发挥审计评价和监督职能,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促进高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规范权力运行、经济守护和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本文以部属高校为例,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快速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审计效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二、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备、专业构成与新规定、新要求不相适应随着高校开展经济业务的增多,学校也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和监督提出了更某求,要求“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而且由于审计结果运用的需要,对审计质量也有很某求。但目前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普遍规模不大,人员多在某某之间,个别高校甚至只有某某内审人员,与此同时审计业务范围却在不断扩展,外延不断延伸,这就必然导致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背景上,普遍以财务、工程类的专业技术人员居多,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存在站位不高、视野局限、知识结构不足等问题。审计人员力量与审计任务要求无法匹配,客观上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影响和制约。(二)审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与开展高校审计业务契合度不高现实审计中存在审计任务要求高、审计项目数量多与审计人员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多数高校通过采购社会服务方式加以弥补。但实践中普遍存在审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如何选择专业能力强、配合度高、熟悉高校审计业务特点、工作质量有保证的中介机构以及项目组,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中介机构的遴选机制、派驻项目组人员与项目的契合度、审计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机制、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三)审计工作质量控制高度依赖于内外部审计环境审计业务开展离不开审计环境。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有着独特的行业特点和业务属性,更容易受到内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工作体制完善性、审计工作模式科学性等都会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已无法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和审计信息化程度高低也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四)审计整改落实和审计结果运用的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在送达审计报告的同时即告结束。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重视度不够,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提交的整改工作方案和措施难以得到完全落实,审计发现问题迟迟不能对账销号,甚至屡审屡犯,审计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审计整改实践中,离任审计往往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继任领导认为对上任领导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与自己无关,推动整改的积极性不够,遇到整改阻力时简单归结为历史遗留问题就束之高阁,整改不到位,整改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多存在审计部门单兵作战的情况,审计结果运用的协调联动机制尚不健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相关监督部门未能建立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没有纳入干部考核、任免、奖惩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三、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对策(一)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体系,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审计部门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遵照内部审计准则,结合高校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配套制定修订各项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审计监督决策审议机制。组建审计委员会或成立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优化审计某配置,高质量推进审计覆盖,更好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审计等校内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把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依据之一。充分调动促进领导干部配合审计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梳理健全完善各部门和单位内部控制和制度规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整改工作机制。坚持学校党委对整改工作的统一领导,党委切实履行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现任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合力抓好整改工作。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限期“对账销号”机制,压实审计整改责任。严格按照“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审计整改通知书”,对每一项整改任务逐一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整改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建立审计整改进展动态监控机制,针对提交的审计整改工作方案紧抓落实,适时开展后续跟踪审计,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学校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整改领导小组报告审计进展、整改情况,实现联席会议各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有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结合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定期发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示清单,对于常见问题给予预警;制定并报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后,编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并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公开披露,有利于增强公众监督力度、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实现审计结果在规范管理、风险预警提示方面的运用,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用。(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加强对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编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手册。针对机关部处、二级学院、附属学校医院、校办企业等不同岗位类型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考核目标的差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方式、审计目标,把工作手册作为审计人员规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指南,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工作实践。既便于规范审计业务开展,使受托审计中介机构和不同审计人员可以迅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又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避免审计工作中“走弯路、走错路”,有力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升。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受托项目审计质量监督评价。在遴选审计中介机构时,严格审核中介机构的资质和业绩,对于项目团队尤其是项目负责人进行重点考察,保证入围单位均具备承担受托业务的能力,把人员配置不够强、业绩规模欠缺、业内信誉不好的单位排除在外;加强审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组建以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为组长的联合审计组,及时跟踪审计项目实施情况,保证审计工作方案得到落实;督促审计中介机构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日志进行检查和复核;建立对受托中介机构和项目组定期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审计报告质量、审计进度、服务态度、审计效果等综合考核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分别给予表彰、批评,并据此决定续签合同还是中止委托新的业务,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建立审计中介机构的“黑名单”。持续推进审计标准化建设,规范审计程序。结合新规定和学校审计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审计标准化建设,梳理审计工作流程、规范审计文书、建立政策法规库、审计案例库和审计常见问题索引,逐步形成标准化工作体系。(三)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针对高校审计业务特点,推进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实现审计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的转型,将审计业务流程整合嵌入到审计信息系统中,便于对审计项目开展实时全流程监控;建立完善的审计知识库与法规库,实现审计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增强审计工作便利性,促进审计工作效率提升。通过审计信息系统的使用,实现对审计的全过程留痕,推动审计业务的标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强化对审计过程的控制,提高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将审计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信息平台,实现财务、科研、人事、采购、资产等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运用大数据审计模式,坚持风险导向,通过审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抽样分析、风险提示、疑点跟踪等,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中的优势;将审计关口前移,逐步构建以数字化为标志的现代审计模式,由事后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前审计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为实现审计工作动态管理、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创造基础。(四)完善高校审计队某业化建设体系,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审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审计人员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扎实的理论基础、精通的业务能力、较高的综合素养,要善于组织协调,勤于沟通交流。新形势下,审计业务不断拓展,传统审计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审计工作需要,随着大数据的运用和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手段。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审计队某业化建设,以“立身、立业、立信”要求规范审计行为,锻造高素质审计过硬铁军,创新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培养宏观视野。审计部门应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业务培训;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会计、工程等系列的职称考评,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使审计工作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新规定的出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深化。面对审计新形势和新挑战,落实审计全覆盖的同时,审计质量也必须得到保证。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通过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职业化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促进全力规范运行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