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34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docx
-
资源ID:6751676
资源大小:65.8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2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34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docx
第34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标要求】1.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考点定位】L西方列强对亚非拉殖民扩张的方式、影响。2.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背景及影响。3.亚非拉人民抗争的背景、性质、意义及影响。主题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梳理一、亚非拉美的殖民地化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概况西班牙: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至多明备。到16世纪中叶,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2)统治政治:设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经济: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掠夺,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概念阐释】总督制度总督一般由西班牙国王信任的大贵族担任,是国王在殖民地的全权代表,根据国王训令,掌握殖民地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宗教事宜,有权任命辖区内的官吏和教会负责人,参与审理重大司法案件。2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第一阶段(15、16世纪)葡萄牙: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西班牙:入侵以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第二阶段(17世纪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殖民国家英国、荷兰、法国概况南亚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东南亚荷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英国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西亚在英、法、俄等国的侵略下,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东亚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3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阶段特点第一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前,列强对非洲的侵略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北非英、法控制了苏伊士运河,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英国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4)柏林会议: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提出“有效占领”原则。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思维点拨】柏林会议的实质柏林会议实质上是一次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它显示了列强在非洲已经形成的力量对比,标志着它们疯狂争夺非洲的新地点。“有效占领”原则,其实质就是“先到先得”。列强完全无视非洲人民的利益,在地图上就可以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 .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 .原因: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3 .影响(1)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3)世界联系: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世界格局: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5)斗争高涨:殖民统治和掠夺使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概念阐释】世界殖民体系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探究视角1西欧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材料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年,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试答:答案原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欧洲需要对外寻求更多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对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政治保障。影响: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拓展深化】西方列强殖民三次高潮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西阶段方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它们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视角2世界殖民体系建立材料1880年,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衡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在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中,西方列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又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试答:答案改变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和殖民体系。影响:一方面,把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拓展深化】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并进一步健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与此同时,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也进一步激化了西方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3)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了双重影响。西方列强的侵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早期的殖民过程中,西方列强大肆劫掠、屠杀殖民地居民,他们还通过设置殖民机构、扶植傀儡政权等方式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统治,控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使之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这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中断了这些国家独立发展的进程。殖民扩张客观上增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西方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型。主题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梳理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 .背景殖民者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思想层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和控制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2 .独立(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2)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3)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3 .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背景内忧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外患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推行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2)成就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奠定了争取民主和进步的基础。【概念阐释】“门罗主义”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门罗主义”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二、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1 .亚洲的觉醒背景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表现代表概况意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o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掀起民族独立新高潮。1908年,爆发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8年孟买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确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概念阐释】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2 .非洲的抗争(1)形式: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2)表现埃及抗英斗争特点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结果1882年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结果被俘而失败,英国占领埃及苏丹马赫迪起义爆发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结果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背景189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概况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结果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3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1)对亚非拉地区: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2)对世界: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思维点拨】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区别相对于亚洲觉醒,从领导阶级看,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多是封建王公或农民阶级领导的;而在亚洲觉醒中,资产阶级已经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这与非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有很大的关系。探究视角1拉美独立后存在的问题材料拉美独立后绝大多数大地产更加扩大大地产制保留了对农民的封建半封建剥削大种植园发展单一作物制,生产和销售受外国控制,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大地主与天主教会、军阀勾结,操纵政权军事独裁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投靠外国势力,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这就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大门。一一摘编自世界近代史根据材料,概括拉美独立后还有哪些阻碍拉美发展的因素。试答:答案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经济结构单一;政治上形成军事独裁统治;面临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视角2东方从睡梦中觉醒材料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对东方的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的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试答:提示对东方的预见是正确的。但材料认为东方觉醒主要是受口本和俄国革命的影响,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觉醒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东方各国的民族危机,东方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拓展深化】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及认识(1)差异地区差异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革命范围涉及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范围广,时间长。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革命任务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三是无产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表现了革命的彻底性非洲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领导力量多样,有政党、宗教领袖、皇帝等(2)认识亚非拉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但是这些独立运动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亚非拉人民独立的道路还很漫长。落实典题演练)A.西班牙与葡萄牙C.英国与法国I命题设计B.荷兰与英国D.法国与普鲁士(2022湖北卷)下图是发表于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其中两个人物代表的国家是(聚焦考点近代欧洲殖民霸权的争夺情境设置以“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为时代背景与主题I解题指津易错排查时空不符。17世纪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衰落,排除A项;荷兰在18世纪就已经被英国取代,排除B项;德国此时处于分裂未统一状态,排除D项关键抓住时空,理解材料。从时间上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已丧失能力殖民霸权,此时主要是英法两国的角逐,故C项正确方法点拨1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是准确判定主题喻意。学生要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隐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1. (2021福建卷)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答案B解析材料“给非洲带去文明”“让黑人变白”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对非洲黑人的歧视,B项正确;材料与推广欧美生活方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争夺非洲市场无关,排除C项;推动非洲文明进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 (2021重庆卷)1888年,一位热衷于殖民主义的访客在德国首相俾斯麦面前摊开一大张非洲地图,指着地图说明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俾斯麦表示:“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这反映了当时德国()A.意在限制法国和俄国的崛起B.当务之急是实现统一C.殖民野心受限于其地缘政治D.要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答案C解析由材料“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可知,德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俾斯麦专注于欧洲事务,并未将侵略目标扩大到世界范围,说明其殖民野心受限于其地缘政治,故选C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推动法国崛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崛起,所以1888年法国和俄国已经崛起,排除A项;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俾斯麦没有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愿望,排除D项。3. (2023沈阳一模)英国殖民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成的恶果”,于19世纪中后期在印度各地设置了以保护森林、获得税收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管理机构。这一转变()A.有利于印度收回部分经济主权B.旨在尽可能地维护经济侵略成果C.表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D.预示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英国殖民者之前的滥砍滥伐是为了掠夺印度资源,设置森林管理机构是为了长久地、更好地掠夺印度资源,故选B项;印度1947年独立之前,经济主权在英国殖民者手中,排除A项;“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4. (2023临汾月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反映了()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取得完全胜利B.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D.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成就巨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非洲很多国家获得独立,说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亚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情况,排除A: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成就,排除D。5. 某校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制作了下列表格。这一主题应该是()人物事件玻利瓦尔(第一小组任务)提拉克(第二小组任务)马赫迪(第三小组任务)孟尼利克二世(第四小组任务)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国际工人运动D.亚洲的觉醒答案B解析玻利瓦尔是西属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提拉克是19世纪末印度反对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马赫迪是19世纪末苏丹反英民族大起义领导者,孟尼利克二世是19世纪末领导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侵略战争的皇帝,所以这一主题应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项正确。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22潍坊三模)19世纪,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拉美各国()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B.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C.各国间矛盾重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D.保留了大量殖民体制的残余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拉美地区国家在19世纪获得独立,但由于保留了大量的殖民体制残余,导致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对其宗主国仍有较多的依赖性,D项正确,排除B项:19世纪后,拉美地区并没有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排除A项;独立后的拉美各国之间并没有出现社会动荡不安,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 (2022宁德高三质检)19世纪后期,英属印度殖民当局鼓励本国军队、传教士及教育家在印度自由地推广英式体育运动,认为“相同的娱乐爱好能确保英印国民在更重大事件上的共识”。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的这项倡议意欲()A.提升印度国民的体育素质B.消除印度新旧教派的矛盾C确保英印国民的平等地位D.扩大对印度殖民文化渗透答案D解析英属印度殖民当局认为“相同的娱乐爱好能确保英印国民在更重大事件上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殖民当局鼓励本国军队、传教士及教育家在印度自由地推广英式体育运动”,由此可知,这一倡议带有明显的文化殖民色彩,D正确。3 .伊朗门户被打开后,外国特别是英国的廉价商品便如潮水般地涌入伊朗,扼杀了刚刚萌芽的伊朗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造成大批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破产。同时封建统治阶级为满足其奢侈的生活,大大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材料主要说明了()A.英国加强了对伊朗的经济侵略B.伊朗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C.伊朗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D.伊朗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英国对伊朗的经济侵略,也强调了伊朗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因此材料说明了伊朗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故B项正确。4 .美国某学者认为,19、20世纪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现象,许多帝国日益重视“教化工程”。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帝国声称,帝国最终会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为像帝国中心区的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这些帝国重视“教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为其殖民统治制造合法性B.缩小不同地区文化差异C.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势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9、20世纪”“许多帝国”“异域”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列强重视“教化工程”是为了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让他们当“顺民”,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是指宗主国,“异域”是指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帝国”对“异域”的“教化工程”实际上具有文化上的殖民统治特色,并非是缩小文化差异,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排除C项:“许多帝国”是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施“教化工程”,排除D项。5 .某探险家对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常感兴趣,用了33年时间,多次深入中非、南非探险和考察,并做了详细记录,使原来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处逐渐得以填补。他的活动()A.客观上刺激了殖民者瓜分非洲B.使殖民者开始关注非洲C.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D.中断了非洲文明的进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探险家对非洲的探险和考察,使原来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处逐渐得以填补,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瓜分和殖民,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排除B项;该探险家的活动客观上刺激了殖民者瓜分非洲,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该探险家对非洲的探险和考察不会中断非洲文明的进程,排除D项。6. 1910年,各大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占各洲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非洲90.4%;亚洲56.6%;南、北美洲27.2%;大洋洲100%,这尚且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此可知()A.主要工业国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B.三角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展已基本告终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答案C解析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19世纪末三角贸易基本结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的殖民范围,排除D项。7. (2022龙岩月考)1815年,玻利瓦尔提议:“使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依靠一种联系将各部分同整体连接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1819年,他领导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6年,他又提出了:“新世界将由以一项共同法律相联结的一切独立国家组成。”上述史实说明玻利瓦尔的理想是()A.美洲真正获得独立B.成为拉美“解放者”C.实行资产阶级统治D.美洲联合建国答案D解析据材料“使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依靠一种联系将各部分同整体连接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新世界将由以一项共同法律相联结的一切独立国家组成”可知,玻利瓦尔的理想是将拉丁美洲(新世界)独立国家联合起来,组成“由以一项共同法律相联结的一切独立国家”的新世界,故D项正确。8. 墨西哥独裁者迪亚斯统治期间,铁路和电报线路连接了整个墨西哥,采矿业产量激增,企业家们还建立起了炼钢、玻璃、化工和纺织行业,首都墨西哥城也经历了一次转变。然而1910年暴力革命突然爆发,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这说明()A.工业化造就新型革命力量B.贫富差距引爆暴力革命C.独裁统治落后于时代发展D.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迪亚斯统治期间,企业家们积极投资工业生产,墨西哥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工业化发展成果未能惠及人民,从而导致暴力革命突然爆发,D项正确。9. (2022北京市海淀区二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度人的E3度”口号以及“战斗,不要乞求”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廉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一战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B.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展开D.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印度人民认为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觉醒,要求自由的权利,故选B项;一战是1914年到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中口号不符,排除;十月革命是19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 (2022北京市西城区二模)1912年初,越南维新会改组为越南光复会,并确定其政治纲领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由此可以看出()A.东亚和东南亚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B.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维持到民国初年C.辛亥革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直接影响D.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借鉴了越南光复会的表述答案C解析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纲领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故选C项:材料“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当时已经结束,排除B项;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建立,越南光复会于1912年建立,故中国同盟会无法借鉴越南光复会,排除D项。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答案C解析埃塞俄比亚人民在面对意大利入侵的过程中,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由此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对非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项;不能说埃塞俄比亚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抵抗,维护了国家独立,但是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非洲各国在面临外来侵略和瓜分的斗争中,基本处于各自独立应对的状态,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充当领导,排除D项。12(2023天津和平区月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所以此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时代历史,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9分)1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殖民政策,主要是政治上的移植性和经济上的重商主义。由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西班牙和前荀牙这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经济水平还相当落后。各宗主国推行的保护关税和航海条例等,都是贸易垄断政策的产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凭借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以炮舰开路,强制实行不平等贸易,使更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之以经济附庸身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列强为了追逐垄断性高额利涧,把“过剩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以实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的控制。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一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材料二从20世纪初开始,一系列的发展日渐削弱了欧洲在全球的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在经济上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亚洲和非洲独立运动中的很多知识和政治领导都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教育,接受过自由、自决和民族主权的观念。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世界里的人民为赢得独立以及为嬴得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殖民主义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的原因。(6分)答案(1)特点: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和经济上的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殖民地资本输出,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亚非拉美国家的相互支持和配合。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玻利瓦尔在17991803年曾去西班牙学习哲学、历史和文学,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的许多地方,亲眼看到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深受鼓舞。在欧洲,玻利瓦尔遇到了他的老师罗德里格斯。老师鼓励他积极投身到争取美洲解放的革命中去,并对他说:已经到了杷西班牙人赶出美洲的时候了,你应该去完成这件事。玻利瓦尔当即向老师表示:“我准备杷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这个事业。”这些誓言成为玻利瓦尔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从此以后,他返回祖国,投身于为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洪流。材料二18101830年期间玻利瓦尔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的独立战争,建立了联合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及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是南美共和制度的奠基者。(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玻利瓦尔能够领导南美革命,成为一代英雄人物的原因。(8分)(2)有人称玻利瓦尔为“南美洲的华盛顿”,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1)早年曾去西班牙学习哲学、历史和文学,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的许多地方,亲眼看到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深受鼓舞;老师鼓励他积极投身到争取美洲解放的革命中去;自身的坚定信念、聪明与睿智是他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2)华盛顿作为美国“国父”,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为美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玻利瓦尔作为南美洲独立的领导者,为南美洲的独立发展同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他被称为“南美洲的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