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节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docx
2弓I己4一、舞蹈节奏感不强的原因分析4二、节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4()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性5(二)培养舞蹈者的想象力5(三)锻炼舞蹈的美育观5(四)实现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5三、提高舞蹈训练节奏感的有效举措6(一)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意识和能力6(二)强化学生体态动律的训练6(三)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锻炼7四、结语7参考文献浅析节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摘要: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节奏,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一部分,唱歌、跳舞都离不开节奏感。一支舞蹈的成功展现也需要音乐节奏的参与,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成为一场视听盛宴。节奏在舞蹈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节奏是舞蹈的最小单元组成形式,没有节奏舞蹈就难以进行。所以,在舞蹈培训中,一定要强调节奏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培养学生节奏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本文以节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为主线展开论述,介绍了学生舞蹈节奏不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些许建议。关键词:节奏;舞蹈训练;重要性AnalysestheImportanceofRhythmintheDanceTrainingAbstract:Allactivitiesareinseparablefromthemusicrhythm,rhythmisanimportantpartofmusicalability,singing,dancing,musicalinstrumentsareinseparablefromthesenseofrhythm.DanceskillsarerealizedundertheguidanceOfaccomplishedmusicalrhythm,thisdancetoshowthebeautyofart.Wecansaythattherhythmofthedanceisthemostbasicformofexpression,themostsimpleformtocompletedancemovesisthe"rhythm",dancemovementsmustdevelopbeforetherhythmofthelineinthecontinuation.Therefore,inthedancetechniquetrainingprocess,wemustenablestudentstomastertherhythmofthedance,cultivatestudents'senseofrhythmintheconsciousnessofhearing,senseofmelody,enhancestudents1awarenessonthemusic,andthusimprovetheirdanceskills.Inthispaper,theimportanceofrhythminthedanceskillstraininginordertostartonthemainline,introducedthestudentstothemainreasonisnotstrongdancerhythms,andproposetargetedimprovementstrategiesinordertoprovidesomesuggestionsforimprovingthequalityofteachingdance.Keywords:rhythm;dancingtraining;importance引言舞蹈是一门艺术,人们跳舞是为了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如果一支舞蹈不能够将剧本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那这支舞蹈就是不成功的。舞蹈的节奏对于舞蹈的成功展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包括对舞蹈在动作、姿态、造型等方面的指导,这也是各种舞蹈千差万别,表达情感各不相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舞蹈和音乐相伴相生、携手而行,舞蹈中必须具备音乐中的节奏感,这样才能把预期想要变现出来的感情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说舞蹈与音乐的节奏是紧密联系的。音乐具备旋律性、节奏性和戏剧性,能够直入人心只有将舞蹈和音乐天衣无缝、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表达情感,产生艺术效果。所以,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音乐节奏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舞蹈的基本功,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中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一、舞蹈节奏感不强的原因分析学生舞蹈节奏感之所以不强,其原因在于,首先,学生没有意识到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对舞蹈专业生而言,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毋庸置疑的的。因为只有先专才能后精,但是许多学生忽视了他们的双重身份,他们应既是舞蹈专业生,同时也是音乐专业生,因为舞蹈与音乐是挛生姊妹。但现实却是这些学生整天只知道勤学苦练舞蹈基本功,把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抛到了九霄云外,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等到他们发现自己在舞蹈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时,却不进行深刻的自我分析,找不到问题所在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节奏感训练的方法不当。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节奏训练的方法正确,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提高舞蹈技能。但是,实践中许多高师的舞蹈专业课只开设基训、民间舞和排练课等,对于舞蹈肢体语言感觉、内心感受和节奏感的培养等涉及的并不多。且在专业课的讲解上,老师过多强调内容是动作与技术,而没有着重为学生讲解必要的音乐素质知识,使得学生在音乐节奏与舞蹈技巧的学习中难以有效的融合,从而不能更好的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二、节奏在舞蹈技巧训练中的重要性舞蹈能够超越时空和动态,同时又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以一些协调性很强、具有可视美感的舞蹈动作和有节奏的肢体动作语言表现为手段、以舞蹈演员为载体、用表现艺术的方式呈献给观众,从而达到表达自己情感艺术的目的。由上观之,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节奏,舞蹈表演就寸步难行。舞蹈动作表现要与音乐的节奏同意,只有达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境界,才能表达出舞蹈背后蕴藏着的丰富的情感。(一)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舞蹈动作是不是能让观众觉得协调性很高,这直接会影响到舞蹈的表演效果,舞蹈是以节奏为基础的,“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节奏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舞蹈蕴含的情感。所以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节奏概念,自觉提高表演过程中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如在朝鲜舞中,平均而缓慢的“古格里”节奏,表达的是含蓄深情的内在情绪;而刚劲有力的“他令”节奏,表达的则是深沉豪迈的情感特征。舞蹈的本体便是人体动作,将这种人体动作结合在一定的节奏中,则能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的统一。(二)培养舞蹈者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这有利于发展舞蹈专业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舞蹈排练或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剧本,根据当时当地的音乐节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发挥想象与联想,融入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解与想象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哪方面还有欠缺,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舞蹈动作的柔美性与协调性。(三)锻炼舞蹈的美育观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在舞蹈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美育的教育作用,在舞蹈教学的同时也要进行美育教学,这并不冲突。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音乐对人有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美育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美育作用。我们先看音乐,欢快的音乐会配上矫健的舞姿,表现出节奏美和韵律美,舒缓的音乐会配合柔美的舞姿,表现出形态美和青春美,这都是一一对应的。(四)实现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舞蹈训练主要是对于训练动作,除此之外,节奏也非常重要,它会决定舞蹈的类型、情感等等方面。譬如维吾尔族的语言语速很快,仿佛从胸腔中蹦出的粒粒珍珠,他们的动作节奏常常是四四的拍子带着休止符的跳跃,表现维吾尔族人民的豪爽、开朗、诙谐;汉族人崇尚中庸之道,崇尚中和之美因,而在他们用四四节拍时.,大多以均匀拍子出现,也充裕展示了这个民族善良,纯朴。中国古典舞非常重视“气息”的运用,从开始到结束,“气息”的运用贯穿始终。所以,古典舞的形态是缓慢而悠扬的。现代舞强调动作的质感,动作的质感体现为动作节奏及情感的变化,节奏中的“强、弱、快、慢”,体现在动作中就表现为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力度和节奏不同,感情色彩也会不同。基于此,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节奏的变化,体会舞蹈情感的变化过程,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探寻,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而不是老师的主动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这样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三、提高舞蹈训练节奏感的有效举措节奏是舞蹈的命脉,是完成舞蹈的前提,若是缺少或没有节奏,舞蹈就会大失色彩,难以完成,甚至不能成为舞蹈,充其量就是“哑剧”。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意识和能力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起首就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我舞蹈节奏,提高舞蹈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组织学生多多参加文艺实践活动。艺术源于生活,学生在文艺实践活动中能够了解到舞蹈的创作背景、创作情感等等背景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学习到舞蹈创作的艺术与技巧,感受到“作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美感,对他们进行美的陶冶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自身的要求。其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舞蹈不单单只涉及到舞蹈动作,还包括音乐、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譬如在民族舞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名族舞的基本动作要领,还要对这些名族的人文风貌,名俗风俗、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等进行深入学习与分析,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最后,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素材,自选音乐旋律,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自编自创舞蹈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让学生认识到:对舞蹈的鉴赏,仅仅会看、会听是不足够的,还要用心、用情去品味、去感受,甚至还需要自己去发现、去创作,才能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从而对自己进行美育,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二)强化学生体态动律的训练舞蹈演员的身体与音乐节奏的融合可以将舞蹈背后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音乐旋律的作用,借助音乐将舞蹈完美呈现出来。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帮助舞蹈演员将舞蹈情感表达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由此我们可知,音乐也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学生要重视观察日常生活细节,注重体验感受,并把这种体验感受融入到舞蹈动作中来,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舞蹈创造力,更有利于表现舞蹈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音乐,让学生反复训练。正所谓熟能生巧,舞蹈也不例外,再联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耐心地指导,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细致讲解舞蹈之美,让他们有所体悟,有所收获。(三)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锻炼舞蹈在表演时只有和音乐相结合,才能将这一艺术的美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基于此,在舞蹈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睡美人、林黛玉等传统经典芭蕾舞剧中的旋律是如此的美好恬静,其艺术的内在魅力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但是,舞蹈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烘托,而仅借助肢体语言的表达,则只会给观众带来毫无生机的感觉,失去了舞蹈的节奏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的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知能力。老师作为舞蹈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舞蹈的整体性,在训练动作的时候最好配上相应的舞蹈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得又快又好,同时可以抒发相应的思想感情,引起她们的高度重视。四、结语总而言之,音乐、节奏、律动与舞蹈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舞蹈只有与节奏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要加强节奏训练,除了通过音乐更好的表现肢体语言,给欣赏者以审美愉悦的感受之外,从整个大的音乐专业方面来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细致表现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成为一个音乐素质全面的舞蹈专业人才。舞蹈只有在千变万化的节奏才能表现出婀娜多姿的生活,舞蹈艺术的精髓也才能永世散发着生命的光泽。参考文献:1裘柳钦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2王珊著.浅析节奏在舞蹈中的重要性田J.艺论.2010(05).3黄宁、张哲著.节奏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UL文学与艺术.2009(3).4罗筠.浅谈节奏训练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4(4).5甘毅慧.浅议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J.新课程:教师.2012(7).6李朝阳.探究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与改革J.音乐大观.2014(15).7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岁兹音乐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赵兰.旋转舞台上的翔翔一一舞蹈艺术解读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刘春同.活的雌塑动的画券一一舞蹈艺术的动作性浅谈JL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2005年4月.10张燕、李金华.节奏训练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