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反思与创新.docx

    • 资源ID:6748845       资源大小:23.4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反思与创新.docx

    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科学革命浪潮,具体展示了人类科学从分析时代走向综合发展时代的一般趋势。在这一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中,信息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处于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起着某种崭新科学特有的作用。而这其中,针对“不对称信息”概念展开的信息经济学特定领域的研究,既是甚至被誉为“经济学革*命”的为学界所瞩目的热点,又是近年来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争议频发的焦点。1国内外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出自1919年索尔斯坦凡勃伦资本的性质关于“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论述中。1921年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的出版,使信息经济思想得以以较为完整的形式呈现在经济学的殿堂之中。奈特发现“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对不确定性做了开拓性的研究,这之后,不确定性概念及其分析方式导致了经济学知识乃至经济学分支体系的重大发展。1945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提出“把价格机制看作信息交流机制”的观点,但是他尚未做到将信息概念正式模型化。1959年雅各布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产生。20世纪60年代,赫伯特西蒙、肯尼思阿罗等一批欧美经济学家率先对传统经济学的“充分(完全)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迄今为止,不确定性早已成为信息经济学学科建立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并且,这种将传统经济分析置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成功拓展最终启发了“将信息用正规的经济学模型进行整合”的研究思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篇论文,一是2001年度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一是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招标。斯蒂格利茨并没有以个人信息地位的特殊假设为前提,而是非常明确地将信息获取行为模型化,信息收集的总量是内生决定的,这是首次出现的信息搜寻模型。维克里的这篇文献则是首开信息经济学拍卖研究之先河,他在其文章中分析了唯一的不可分割的标的物卖给潜在竞买者时,会出现的不同拍卖类型。进入70年代,将信息引入模型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针对不对称信息展开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正式兴起。1976年,美国经济协会列出“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条目,标志着信息经济学在美国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1979年,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首次召开。1983年,信息经济学与政策国际学术杂志创刊。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詹姆斯莫里斯、杰克赫什雷弗、格罗斯曼、斯蒂格勒等知名学者均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行为者拥有的信息不仅是不充分的,而且其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而这将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发现构成了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此出发,信息经济学逐渐形成了包括信息的价值、搜寻与价格离散、委托代*理理论、激励机制及市场安排、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投机与拍卖、声誉模型以及产业组织等内容在内的微观分析领域。而这一领域,几乎完全可以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提法所覆盖。几乎同时,以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为标志,宏观信息经济学应运而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的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宏观信息经济理论。80年代后,在美、日、法、英、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经济学宏观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信息化、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信息系统经济学、信息产业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国际信息经济学等众多主要的研究领域。重视信息的经济性,并从经济的角度对信息开展研究是宏观信息经济论者对信息研究的贡献所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较国外晚20多年。1989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及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我国信息经济学会创始人乌家培教授在90年代初期曾经提出,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认为信息经济学是对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与经济关系以及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综观我国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大致可区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对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成果系统的引进与介绍阶段,马费成、陈禹、谢康、王则柯、靖继鹏等国内知名学者相继出版了多部信息经济学教材,其中,张维迎教授的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是国内最早、影响最大的将博奕论系统地引入我国的信息经济学文献;二是对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阶段,即用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和方法来分析国内经济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其中比较有成效的研究领域当属信息产业及信息化的测度研究。同时,我国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日益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从应用研究拓展到理论研究;第二,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拓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三,从单一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拓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同样是我国两个研究阶段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纳什均衡概念的提出使博弈论迅速成为信息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经济问题都是理性人间交互作用决策的问题,后工业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博弈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应用的最好工具之一。2研究现状的反思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2.1 信息经济学研究存在的争议与反思信息经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融会于当代科学的综合性发展的广泛交缘的背景之下的。作为现代经济学与情报学共同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分支,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质疑,对区别于物质经济的信息经济展开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和情报学理论没有或无法解释的问题。学科研究取得巨大成功的标志是近几年即有多位信息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奖殊荣,主要有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里、詹姆斯莫里斯和2001年度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也译作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然而2000年“后我向思考经济学”国际运动的兴起,2001年“堪萨斯城建议”国际公开信的发表以及2002年度行为经济学者诺贝尔奖的赢得等等,都一再表明经济学变革包括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反思的必然性与紧迫性。1999年6月,南方(周末)先后发表了“是信息经济学吗?”为题的质疑性文章和以“什么是信息经济学?”为题的回应。有关信息经济学诸多问题的争论就此拉开序幕。实际上,早在1997年第2期情报理论与实践.发表了论情报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同一(姚健,1997)一文之后,即引起了商榷性的意见,但当时的讨论还主要是局限于情报学界内部在情报更名为信息之后所引起的相关思考。因此,其关于信息经济学的争论还远未像1999年那样在整个学界造成影响。其实,在信息经济学理论争论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谢之争”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王则柯教授在同样发表于南方(周末)的一篇名为混乱的信息经济学著述文章中,开篇就谈到,“在近年的学术出版当中,信息经济学著述之混乱,可谓无出其右二在此文中,他还对国内当时较有影响的多部信息经济学领域文献做了几乎是否定的评价。在对付欺诈的学问一一信息经济学平话一书中,王则柯教授再次指出,学术介绍,贵在准确,“准确,说的是学科范围和学科内容准确,所讲的正宗的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不是借信息经济学推介信息理论、信息产业、系统科学甚至图书资料管理这类几乎与信息经济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这里,王教授所提到的正宗的信息经济学即是指以不对称信息特殊视角对信息经济学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的理论成果。对此,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同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的谢康以从信息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变看什么是信息经济学为题三答王则柯,他首先列举了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于1984年出版的一本名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集,在这本论文集中,阿罗共收集了从1949年到1981年中的18篇论文,内容涉及统计决策、信息价值、组织议事日程和大团队的资源配置等。而这18篇论文中顶多只有3篇论文是从不对称信息角度探讨信息经济学的。其次,他又列举了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早期的主要体现其信息经济学思想的三篇论文,即信息经济学(1961年)、劳动市场的信息(1962年)和论寡占(1964年)。这三篇经典的信息经济学论文为斯蒂格勒赢得了“信息经济学”创始人殊誉,但这三篇论文也均并非是仅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展开。再者,美国经济学家赫什雷弗和赖利(RaiIy)发表在经济文献杂志1979年第4期上的调查也显示,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决策,公共信息与市场均衡,研究与发明经济学,信息优势与信息的市场显示,合理预期与信息效率等五个部分。此外,目前国际上唯一一本以信息经济学为主题出版的信息经济学刊物信息经济学与政策杂志上刊载的论文,也既包括讨论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文章,还包括大量讨论信息产业理论的论文,特别是电信产业及服务定价、因特网垄断与竞争等内容的文章。以上从另外角度诠释了学界对信息经济学的一种不同理解。实际上,上述争议最实质的分歧在于,“不对称信息”究竟能否作为判断信息经济学的最主要的标志。2.2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反思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与现状,笔者比较赞同信息经济学的六大领域划分思路。即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信息系统经济学、信息产业经济学(包括信息产业组织经济学)、信息资源经济学、网络与电子商务经济学、信息机构的经济学。而且,这些领域相互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特性,每个领域都完全可以单独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经济学应该是一个包括以上独立学科的学科群组。事实上国外以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为主的论著常常是明确地以“不对称信息”为题名,而且在最新的研究文献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新词“infonomics”,专门用来指代信息经济学。在我国,从不对称信息切入展开的信息经济学诸多问题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和方向。因此,笔者从学科理论框架体系、学科研究的方*基础、学科性质的归属以及学科建立的基础理论假定等几方面的研究入手,在紧紧把握国际国内理论研究现状和前沿的最新动向基础上,从当前学术界争议较多较大的几个重要问题切入,认为信息经济学最为根本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就是从属于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问题。尽管这种研究范式,目前并没有在实际上取得学界的普遍共识,然而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特定角度和领域的确认与限定,不仅更有利于提升理论探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而且可以更好地为指导信息经济实践、推动信息社会发展服务。3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剖析与创新3.1 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从对信息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重新划分开始,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做出审慎地分析思考,找准学科定位。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信息经济学一直以来颇多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因为不对称信息概念的引入是信息经济学决策分析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经济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涵盖微观信息经济学所有理论问题的共同理论的出发点。针对信息经济学亟待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以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概括特定领域的主题,这不仅有助于研究方向的明确,而且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实质与特色。其次,博弈分析的研究模式恰好为信息经济学的决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说,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不过博弈论是方*导向的,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然而近年来,作为博弈论核心概念的纳什均衡分析方法不断遭遇挑战和质疑,要求信息经济学必须对作为其方*基础的博弈分析的有效性做出正面回答。第三,借鉴吸收经济学国际改(革)运动及行为经济学研究热潮中提出的合理成果,重新探讨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获得上述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体系,这既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将来继续深入探讨学科理论问题的指引,为后续理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3.2 研究的主要观点笔者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以下主要观点:第一,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是达成该问题共识的有益探索。第二,纳什均衡分析方法虽存在某些问题,但其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这完全可为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CPNE)、进化稳定策略(ESS)等纳什均衡概念的成功拓展所证实。第三,行为经济学的某些结论是对信息经济学的部分否定,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亦是对信息经济学的有力推动。第四,信息价值是多元的,衡量标准必然同一定阶段的社会文化形态相联系。对信息形式尤其是市场信息形式的深入探讨是寻求理论突破的入口。第五,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展是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这可能为信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迎来新的契机。3.3 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意义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角度的提出。信息经济学一般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微观侧重理论研究,宏观侧重应用研究。这一分法既是信息经济学庞大学科体系、复杂学科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信息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研究传统的继承。然而,这一方面使许多学者对于信息经济学学科的独立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使信息经济学在研究之初即面临错综复杂、纷繁混乱的景象,从而导致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存在很大分歧。基于此,本文直接鲜明地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学科前沿领域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为学科争议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分析思路。其二,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理论细节上的新观点新阐述。基于上述基础形成的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前沿理论成果,将是区别于现有成果的一次理论尝试,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科架构的角度及框架体系的最终确立,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研究过程中对个别理论的创新上。如对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微观基础理论的总结分析,对理性人含义及理性假定前提的重新解释,对纳什均衡及相关概念的系列分析,对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相关关系的探讨以及从文化角度重新考察阐述信息的价值概念等都是基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特殊视角取得的创新。其三,理论的创新必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实践当中,迫切要求发展成熟、诚信的市场经济,真正解决某些领域存在的市场效率低下甚至市场失灵问题,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部分有益的政策指导。

    注意事项

    本文(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反思与创新.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