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上海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 资源ID:6748785       资源大小:170.49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2012市111播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m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GROUP)CO.,LTD.2012年04月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2012市111集团总裁(总院院长)×××集团总(副总)工程师设计院院长设计院总工程师设计负责人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1020070008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04月插一设计资质证书目录第一章概论11.l项目名称及编制单位11.2 编制依据及资料11.3 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11.3.1 主要法规、标准11.3.2 设计规范21.4 编制原则21.5 编制范围31.6 主要技术指标3第二章一期工程(包括一期库区扩建工程)概况52.1 区域概况52.2 填埋处置规模62.3 预处理工艺62.4 库区建设方案62.5 库容及使用年限72.6 填埋作业工艺8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建设规模93.1 项目建设背景93.2 二期填埋库建设必要性93.3 项目建设规模10第四章二期填埋库场址概况114.1 工程位置114.2 拟建场址概况114.3 工程建设条件114.4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2第五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设施165.1 总图布置原则165.2 总图布置165.3 公用设施布置与利用17第六章库区总体布置186.1 库区构建原则186.2 库区构建方案比选186.3 推荐库区方案平面、竖向布置206.4 推荐库区方案的总库容与使用年限22第七章填埋作业工艺237.1 填埋库区分区发展规划237.2 填埋作业工艺24第八章库区工程278.1 基底构建278.2 挡墙设计278.3 垂直防渗系统288.4 水平防渗系统288.5 道路工程318.6 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318.7 地下水导排系统358.8 地表水管理系统368.9 雨污分流措施378.10 封场工程37第九章辅助配套工程399.1 生产生活管理设施399.2 建筑设计399.3 结构设计409.4 给排水设计429.5 电气仪表设计43第十章主要设备配置4710.1 设备配置原则4710.2 主要填埋作业设备4710.3 渗沥液及地下水抽排设备47104电气仪表设备4710.5 其它设备47第十一章运营管理及人员配备48ILl运营管理4811.2人员配备49113人员培训49第十二章环境保护与监测5012.1 环境保护5012.2 环境监测51第十三章劳动安全卫生5213.1 危险废物的转移联单制度5213.2 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制5213.3 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理53第十四章节能5614.1 节能政策5614.2 节能设计法规和规范5614.3 能源供应和能耗分析5714.4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57第十五章消防5915.1 设计原则5915.2 设计范围5915.3 消防要求5915.4 消防设施5915.5 消防机构60第十六章项目实施计划61第十七章征地拆迁62第十八章投资匡算与资金筹措6318.1 主要工程内容6318.2 编制依据6318.3 其它费用6318.4 工程总投资6418.5 资金筹措64第十九章工程效益与风险分析6919.1 工程效益6919.2 风险分析70第二十章项目招投标7220.1 项目招标概况7220.2 项目招标方案72第二十一章结论与建议7421.1 结论7421.2 建议75附图附图01总平面布置图附图02库区基层构建平面布置图(比较方案)(方案一)附图03-01库区基层构建平面布置图(推荐方案)(方案二)附图03-02方案二断面图(推荐方案)附图03-03方案二剖面图(推荐方案)附图04库区基层构建平面布置图(比较方案)(方案三)附图05封场平面布置图附图06水平防渗系统平面布置图附图07-01暂存仓库平、立面图(1/2)附图07-02暂存仓库平、立面图(2/2)第一章概论1.l项目名称及编制单位项目名称: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建设单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固处中心”);编制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1.2编制依据及资料1)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001年6月;2)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施工图及部分竣工图,2001年12月;3)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1年6月;4)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填埋库区扩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2007-2008;5)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包括填埋库东侧第三条焚烧生产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8年08月)及工程地质勘察补充报告(2009年5月)1.3 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1.3.1 主要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文 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2002年7月25日)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297-1996)132设计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IOo82000)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o8-61-97)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108-40-2010)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O8-11-2010)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4 编制原则集中处置原则在嘉定固处中心规划区内西部,邻近规划嘉浏高速路东侧新建二期填埋库工程,可充分利用固处中心已建预处理、生产生活管理及防污染设施,避免另外选址征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环保化原则填埋库区采用高标准的水平防渗系统,结合完善的渗滤水收集导排系统及雨污分流措施,使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即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经济适用原则在填埋库周边采用一定高度的重力式挡墙结构增加平均挖深,在填埋库周边修建围堤,并结合现代化填埋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拓展填埋库容,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单位库容投资。 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原则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期实施地面以下工程,后期实施地面以上工程,从而节省填埋库区的初期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 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原则采取种植绿化、设置隔离围栏等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二期填埋库区建设和运营对现有厂区即周边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固处中心的正常运营。1.5 编制范围由于二期填埋库工程为原一期工程(包括一期库区扩建工程)的延续,有关工程服务范围、处理对象、废物稳定化预处理设施、生产生活管理区、渗沥液处理设施等辅助配套工程均同一期工程,因此本报告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述。本报告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填埋库构建方案比选、填埋作业工艺、投资匡算等。1.6 主要技术指标 填埋库区占地面积:20210m2; 填埋库容:30.8×104m3; 工程平均规模:目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处理许可证为4.5X104ta(目前飞灰处置规模为2.0X104ta);考虑将来飞灰资源化利用,填埋处置规模按25XlOWa考虑(合68.5td); 使用年限:6.8a(处置规模按4.5XIOWa计);12.3a(处置规模按2.5XIOWa计);工程总投资:9981.16万元(含征地费用);第二章一期工程(包括一期库区扩建工程)概况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朱家桥镇雨化村,是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之一。项目按一次规划并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分期设计予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一期工程3个64mX50mX11.35m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填埋库,一期库区扩建工程包括一个14.0X104m3填埋库和2.5th的渗沥液处理站。2.1 区域概况2.1.1 地理位置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北纬31。23',东经121。15'。东与宝山区、普陀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等3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总面积458.8平方kn?。全境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稍低,有区级干河20条,总长63km;镇级河道175条,总长455km;村级河道690条,总长780km。河道总长1483km,密度为3.2kmknA区级干河蕴藻浜、练祁塘、娄塘河横卧东西,向东流经宝山区直通长江和黄浦江;盐铁塘、横沥、新槎浦纵贯南北,与吴淞江、浏河相连。2.1.2 地形地貌上海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形态单一,拟建场地原为农田,地形平坦,处南侧河浜岸坡附近地势较低,场地地面标高一般在4.0m左右。经过一期工程的建设,现状已成为标高为5.45m的绿地。2.1.3 水文气象拟建场址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暖湿,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71.83m之间,与周边河水存在水力联系。潜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则以蒸发和向河流排泄为主,同时经提升抽排送固处中心厂区地表水系统排泄。2.1.4 地质条件根据一期工程和岩土勘察报告和填埋库东侧第三条焚烧生产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址在自然地面以下65.45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属第四系河口滨海相、滨海浅海相及湖沼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性土组成。按其沉积时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7个主要层次和若干亚层。其中第层淤泥质粘土层渗透性较低,厚约3.0m,第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较高,厚约2.5m,在古树以南靠嘉浏高速路侧缺失,为厚度约4.0m的第层粘土,且有第层粉质粘土区域缺失第层粘土。详细的地质条件可参见原勘察报告。2.2 填埋处置规模目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处理许可证为4.5XIO,ta°处理的危险废物包括四类:焚烧飞灰、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其它危险废物。2.3 预处理工艺危险废物预处理工艺采用药剂稳定化、中和与水泥固化结合工艺,为简化预处理操作、节约投资,一期工程设一条生产线,飞灰和工业危险废物等其它废物分时分批进行处理。飞灰由储罐底部直接排出,通过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搅拌机;工业危险废物等经配料机配料后,沿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搅拌机。经预处理后的危险废物重量增加约15%o2.4 库区建设方案一期库区选用刚性结构型式,采用护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填埋库外侧墙扶壁间距5m,扶壁伸出底部6.5m,内侧墙采用空箱式挡土墙型式,空箱中内隔墙间距3m。填埋库外侧墙厚0.45m,内侧墙厚0.30m,底板厚0.65m,墙侧扶壁厚0.55m。底板及侧墙均采用抗渗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填埋库基础采用桩加筏板,桩基持力层为.2层,沿填埋库底板满堂布置,桩的有效长度为22m,有关设计参数详见一期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为防止雨水进入填埋库区,填埋库区设置挡雨蓬,采用钢网架结构,轻彩板屋面。一期扩建库区采用一定高度的重力式挡墙方案,该方案靠近一期库区侧利用现有扶壁式挡墙,仅在其余三边构建,增加库区的平均挖深。挡墙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搅拌桩挡墙,水泥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和挡土结构。挡墙深5m,挡墙内侧设5m宽缓坡平台,随后逐渐放坡开挖至库区底部;近一期库区侧,采用袋装粘土对扶壁间空隙进行回填,修整边坡,库底从扶壁式挡墙底板标高起以2%放坡至坡脚。库区底部设置地下水导排层,以降低地下水浮力。扩建库区平面尺寸140.5mX58m,库底最大挖深11.2m。2.5 库容及使用年限一期工程仅建造3个64m×50m×11.35m的钢筋混凝土填埋库,地下填埋有效库容约9.18X104m3,填埋库容可供使用3.4年(年处理量为2.5X104t计)。一期扩建工程库区总库容约14.0Xl()4m3,其中地下部分约6.5×104m3,地上部分约7.5X104m3°一期扩建库区总服务年限约5.6年(年处理量为2.5Xl0共计)。一期、一期扩建、联合扩建,整个一期工程的总库容为27.14×104m3o2.6 填埋作业工艺一期工程填埋地坪标高以下区域时,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固化废物由叉车运输至塔吊下,采用固定式塔吊卸料。废物卸入填埋库区后,由推土机摊开推平,并同时进行碾压,完成推铺和压实作业。碾压分层进行,每层厚度约05m,来回碾压3遍,并要求每相邻两次碾压履带轨迹重叠不少于34o一期扩建库区根据沪环保许管200895号要求,“原一期填埋废弃物一次性转移至新建库区,并进行中间覆盖,新进场的危险废物经达标预处理后进原一期库区填埋"固处中心严格执行环保要求,一期填埋扩建库区建成后进行移库并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一期扩建库区进行封场覆盖,新进场的危险废物经达标预处理后进原一期库区填埋。一期工程填埋地坪标高以上区域时,采用围堰式填埋作业工艺,在库区周边构筑25m高的围堰,围堰自周边排水沟起坡,外侧坡度约1:2,内侧坡度1:1,然后在围堰内进行危险废物的填埋作业。目前,一期工程(含一期扩建工程)填埋库区处于填埋地坪标高以上区域,采用围堰式的填埋作业工艺。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建设规模3.1 项目建设背景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场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朱公路2491号,按照原设计方案,整个填埋区占地面积5.29X1042,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用,填埋库区占地约1.08×104m2,共设3个64mX50mX11.35m钢筋混凝土填埋库,设计地下填埋库容为9.18×104m一期扩建工程库区于2009年启用,其总库容约14.0X104m3,其中地下部分约6.5Xl()4m3,地上部分约7.5×104m3o一期、一期扩建、联合扩建,整个一期工程的总库容为27.14×104m目前,一期填埋库(含扩建填埋库)正在实施堆高填埋作业。根据飞灰及危险废物的实际进场量(表3.1-1),目前累计填埋量约236349.22t,累计消耗库容23.63×104m3o表3.11库区填埋处置量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合计(t)512.921919.4314244.4421736.8126300.67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合计(t)21175.792656528504.613798237410.57注:因2002年为起始填埋年,受试运营及调试影响,不考虑其对平均填埋处理规模的影响。以上资料由上海市固处中心提供。200220Il年累计填埋236349.22t<>按照2011年的平均填埋处理规模和实际的填埋库容消耗速率测算,一期工程(含扩建工程)剩余库容(约3.5万m3)及还可继续使用时间极其有限。3.2 二期填埋库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1)设在嘉定区的固处中心填埋场是上海市唯一的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目前一期工程库区(包括一期扩建填埋库)正在实施堆高填埋作业,库容即将填满,剩余库容使用年限约1年左右;2)危险废物填埋库的建设周期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周期要长,一般至少需要1.5年的建设周期;3)确保城市在应急突发情况下的危险废物填埋安全处置,有关处置设施建设的安排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综上,为确保上海市危险废物能及时得到安全处置,使得上海市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促进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新建二期填埋库是必要的,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其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3.3 项目建设规模作为固处中心危废填埋库区工程的延续,二期填埋库处理对象与一期填埋库区一致,处理的危险废物包括以下四类:焚烧飞灰、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和其它危险废物。目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处理许可规模为4.5X104ta,H前飞灰填埋规模为2.0×104ta,考虑到将来飞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本工程设计填埋规模取2.5X104ta,合约68.5tdo第四章二期填埋库场址概况4.1 工程位置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场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朱家桥镇雨化村,嘉朱公路2491号。固处中心东临嘉朱公路,南侧为荒地,西侧为规划嘉浏高速,北侧为雨化路。二期填埋库位于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厂区西部,西侧紧邻规划嘉浏高速路,北邻两棵500年龄银杏古树,在原规划四期工程用地范围内,工程用地面积约39.3亩(其中需征地面积约22.5亩)。为保护古树,填埋库平面布置似呈刀形。4.2 拟建场址概况4.2.1 地形地貌根据现有地形资料,拟建场地现状为固处中心规划四期工程用地,地势相对平坦,场地标高约为3.74.9m,场地西南局部堆土区域地面标高最高处达7.17mo4.2.2 气候条件拟建场地属北亚热带东南季风盛行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气候温暖,光温协调,日照充足。春季以偏东、东南偏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偏南风为主,秋季以东北偏北、西北偏北风为主,冬季西北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ms。年降雨量在130Omm左右,四季降雨分布不均,全年主要分春雨、梅雨、秋雨三个时段,主要在4、5、6、9月最集中,1月降雨最少。4.3 工程建设条件4.3.1 交通条件固处中心已有完善的场内外交通网络,可满足扩建库区的建设施工、正常运营的交通要求。4.3.2 供水、供电可利用固处中心现有水源和电源。电源可供两个接口,一个是填埋库东侧固处中心一变配电间(可用负荷130OkW),另一个是填埋库北侧电子拆解车间(可用负荷120kw)。4.3.3 排水条件二期填埋库地表水管理可纳入固处中心已建的排水管网。4.4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4.4.1 工程地质条件参照一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填埋库东侧第三条焚烧生产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所揭露的拟建场地在自然地面下64.45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属第四系河口滨海相,滨海浅海相及湖沼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性土组成。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7个主要层次。根据其土性的不同其中第层、层可分为4个亚层,层可分为4个亚层,其中第2层含2夹夹层,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3233m左右。拟建场地各土层分布较均匀,地基土一般具水平层理,有关土层的特征详见“土层地层特性表”表4.4.1o拟建场地缺失上海常见的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且第层粘性土和第层暗绿色粉质粘土、第层砂质粉土局部缺失,第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第1粉质粘土埋深较浅。表4.4-1土层地层特性表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平均层厚底高层标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压缩性1填土2.02.21杂湿松散2浜土0.571.14神会饱和松散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平均层厚层底标高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压缩性灰黑1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1.51.03褐黄灰黄很湿可塑软塑中等3粉砂3.31-2.04灰黄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淤泥质粘土3.76-6.07灰饱和流塑高等粘土2.63-11.80灰饱和很湿软塑中等粉质粘土2.69-8.35暗绿草黄稍湿湿硬塑可塑中等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4.81-13.22草黄饱和稍密中密中等1粉质粘土13.67-26.85灰很湿软塑可塑中等2-1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3.54-30.39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2夹粉质粘土1.36-31.75灰很湿软塑中等2-2砂质粉土夹粉质粘±17.73-49.75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粉砂未钻穿未钻穿灰饱和密实中等表4.42主要土力学参数表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含水量重度KNZm3孔隙比直剪固快渗透系数粘聚力kPa内摩擦角OKvcm/sKhcm/s1填土2浜土1粉质粘土夹粘质粉±27.719.00.7921725.51.47E-053.13E-053粉砂27.519.00.773332.52.69E-044.02E-04淤泥质粘土48.916.81.3881411.51.84E-072.11E-07粘土35.918.11.0241614粉质粘土24.719.50.7114017.09.38E-077.57E-07砂质粉土30.418.80.8466315.65E-058.00E-05层号土编土层名称含水量重度KNZm3孔隙比直剪固快渗透系数粘聚力kPa内摩擦角OKvcm/sKhcm/s夹粘质粉±1粉质粘土33.418.40.93913232.09E-061.27E-062/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2918.80.81810282夹粉质粘土32.118.40.921920.52-2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30.118.70.8541028粉砂24.819.30.706035.54.4.2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深度内有两个主要含水层,即第一3粉砂层和草黄色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第层。粉砂层中的地下水位具有自由水位,为潜水含水层。勘察期间,水位埋深0.601.40m,相应水位标高3.672.90m,具有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埋藏分布特点。根据现场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其竖向渗透系数为2.69Xl(T4cms,水平向渗透系数为4.02Xl(T4cms,其中地下水位较低时,河水会对潜水形成暂时性的补给。该层地下水是对本工程影响的重要因素。草黄色砂质粉土层中的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据抽水试验资料,其竖向渗透系数为5.65乂10-55/5,水平向渗透系数为8.00义10-551/5,该层地下水与上部潜水之间无直接水力联系。在拟建场址的东侧是孙滨河,长11.45km,始于浏河,止于连邦河,流经朱家桥镇、嘉西镇。河流底宽8m,底高0m,正常水位2.9m,最高水位3.2m,坡比1:2,通航能力100吨。在该河还建有宽7m,长Ilom的套闸1座,最大流量40r113s,流速0.450.69ms,水质级别为四级。经勘察期间取样分析,场区地下水PH值7.16,矿化度1.32gL,硬度735.7mg/L(CaCO3计),水化学类型为HCo3Cl-CaMg型。铁含量0.72mgL,其它金属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根据上海市相应规范有关条文判定,场区地下水对砂无腐蚀性,对钢材有弱腐蚀性,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4.4.3 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O8-9-2003)有关条文,本场地属于IV类场地,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地基土。拟建场地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设计要求按7度抗震设防考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所属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经勘察本场地在15m深度范围内,普遍分布有第一3层饱和粉砂及第层饱和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均为不液化地层。拟建场地不需考虑地震液化影响。第五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设施5.1 总图布置原则1)二期填埋库的建设应以不影响固处中心的正常运营为前提。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填埋库具备顺畅的场内运输、填埋作业等要求。3)结合用地范围周边条件,合理进行填埋库平面布置,最大限度拓展库容,节约土地资源。4)在库区周边空地种植绿化,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满足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中对古树保护的相关要求。5.2 总图布置目前,项目库区东侧为焚烧生产线,东侧与北侧为已建碎路面或场地,西北侧有2棵古树,库区南侧与西侧为荒地,其中西侧为规划嘉浏高速。根据总图布置原则,二期填埋库布置积极保护北侧两棵500年龄银杏古树,充分利用东侧及北侧空地,紧贴东侧道路和北侧仓库布置。根据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相关内容,本工程周边古树属一级保护,其保护区为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5m。二期填埋库区填埋边界距离古树冠垂直投影最小距离为9.8m,满足古树保护要求。二期填埋库库区东侧现平面布置已占用现有道路约3m宽,并需搬迁已铺设的DN200管线。工程施工前,将在原管线东侧先敷设管线和在现状水泥地坪上辟通道路,确保固处中心的正常运营,也为二期填埋库区的施工创造便利条件。为防止填埋库周边雨水排入库区(填坑作业阶段),便于垃圾体表面雨水及时导排(高维填埋阶段),在库区周边围堤顶平台布置环库排水沟,使二期填埋库地表水管理纳入厂区已有地表水管理体系。5.3 公用设施布置与利用结合总图布置,拟利用的公用设施包括:生产生活管理区、进场区、废物稳定化预处理区、厂区道路等。现有生产生活管理区位于厂区东北角,主要设施包括生活楼、办公实验楼、生活用车停车场等。现有生产生活管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可基本满足二期填埋库运营管理的使用要求。现有进场区位于厂区东南角,主要设施为地磅和计量房。现厂区配备有一台30t地磅房,可基本满足进场废物的称重计量要求。废物稳定化预处理区位于厂区东部,生产生活管理区南侧,主要设施包括综合厂房、辅助用房、车辆冲洗设施。综合厂房内布置有预处理设施和废弃物贮存场地,预处理设施包括一条飞灰稳定化生产线和一条其它废弃物预处理生产线,其中飞灰稳定化工艺采用药剂稳定化、中和与水泥固化结合工艺,处理能力为16.7th;其它废弃物稳定化工艺可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药剂、石灰或水泥投加量进行固化,处理能力为16.7th.在二期填埋库区使用期间,现有预处理设施基本满足进场危废的正常预处理要求。目前,危险废物填埋规模由原来的2.5万t/a调整至4.5万ta,考虑到城市危险废物突发事件,确保危废物的安全处置,新建暂存仓库,用于应急情况下暂存飞灰固化物及危险废物。第六章库区总体布置6.1 库区构建原则1)结合库区周边环境,从工程安全角度合理选择库区构建平面、剖面形式。2)分析场址的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从库区库容、堆体稳定、填埋作业要求等方面充分论证,合理确定库区边界标高、库底标高和封场标高,最大限度增加填埋库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3)填埋库区构建应有利于运营管理,各单元应有独立的地下水、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各单元衔接具有可靠的雨污水分流措施,且能从根本上实现有效的雨污分流,减少渗沥液的产生量。6.2 库区构建方案比选根据上述库区构建原则,结合场地条件,在库区填埋边界和库区开挖深度基本一致,并且库区周边设同样高度(Im高)小围堤增加库容的前提下,扩建库区初步拟定以下三个构建方案:柔性结构、半刚性挡墙结构、刚性结构。方案一:全柔性结构方案,即开挖放坡方案。该方案从现状地面以1:3的边坡开挖至库底,库区最大挖深约为12.0m。库区周边采用中850水泥搅拌桩作垂直防渗,地面以下库区表面铺设HDPE膜为主的水平防渗系统,并在库底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以降低地下水对水平防渗系统的安全影响。方案二:半刚性挡墙结构,即重力式挡土墙方案。沿库区四周构建一定高度重力式挡墙结构,增加库区的平均挖深。重力式挡墙采用多排水泥土搅拌桩(三轴850),水泥搅拌桩兼作垂直防渗帷幕和挡土结构。重力式挡墙深5m,挡墙内侧设置5m宽缓坡平台,由平台逐渐放坡开挖至库区底部,开挖坡度为1:3,库区最大挖深约12.0m。库区底部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方案三:刚性结构方案,即钢筋混凝土直立式挡墙方案。该方案沿着库区四周新建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挡墙施工支护用SMW工法桩,其库底以下部分兼作垂直防渗。库区最大挖深约12.0m,库底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以上三个方案的综合比较如下表:表6.21库区构建方案比较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备注结构型式全柔性结构方案半刚性挡墙方案刚性结构方案主要结构放坡开挖+垂直防渗直立式挡墙(兼垂直防渗)+放坡开挖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垂直防渗主要特点可直接放坡开挖,与卫生填埋场库区构建类似搅拌桩坝体或者板式围护体系挡土,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挡墙为刚性结构,施工需要基坑支护,部分支护结构兼作垂直防渗帷幕可实施性库区采用开挖施工,较容易实施,工期较短施工工艺成熟,可充分挖掘库区库容涉及到的施工工艺较多,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工程安全性最高高高防渗系统双层防渗结构双层防渗结构双层防渗结构库区占地面积(104m2)20.220.220.0因西侧道路用地限制,方案三库区占地面积减小测算库容(104m3)地上部分12.312.312.3地下部分12.718.522.2总库容25.030.834.5工程投资(万元)较少一般最高最大填埋高度(m)地下部分12.012.012.0地上部分12.012.012.0注:方案二、三施工完成后应立即采用期工程库区现有填埋物对库区进行有组织回填。方案一库区构建形式单一,具有总投资相对小,施工周期短等优势,缺点是库容偏小,服务年限短,土地利用率较低,考虑到本工程土地利用效益和投资效益,暂不推荐此方案。方案三优势在于其能充分利用有限场地,在同样占地面积和挖深的条件下,墙面板做成直立而增加库容,但是,由于扶壁式挡墙踵板宽度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保证挡墙稳定,其踵板宽度占地面积较大,在填埋场库区周边有其它已建建筑物或者道路时,挡墙的实施将受到限制,本工程库区北侧受丙类仓库和西侧嘉浏高速路限制。另外,挡墙实施需要单独设立基坑,该部分基坑工程量加上所需增加的土方开挖量使工程造价明显增大,且相对延长了约六个月的工期,再综合其它施工技术难度等不利影响因素,本工程也暂不推荐方案三。方案二采用了一定高度的重力式挡墙结构,其结合了方案一与方案三的优势,在与方案一比投资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明显地增加了填埋库区的平均挖深,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填埋库容,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该方案将临时性围护结构与永久性挡墙结构相结合,避免了废弃工程,与方案二相比明显缩短了工期。综上所述,推荐方案二(半刚性挡墙结构)作为库区构建方案,即采用重力式挡墙+放坡开挖形式构建库区。6.3 推荐库区方案平面、竖向布置6.3.1 布置原则1)库区中央东西向位置设小隔堤,将库区分南北二个单元库区构建,以便库区地下水管理,便于填埋区作业和非作业区地表水、渗沥液管理,做到雨污分流。2)南、北单元库区分别设置独立地下水、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场底纵向和横向的坡度均在2%以上,满足渗滤液收集和导排要求。3)在满足地基土强度和稳定性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填埋堆体高度,提高土地利用率。4)满足库区边坡、垃圾堆体及防渗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要求。6.3.2 场底标高设计场底标高设计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库底排水坡度等要求综合确定。推荐库区构建方案采用重力式挡墙结合放坡开挖作为库区周边的围护结构,并作为库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考虑到库区基坑紧贴道路,且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为避免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该挡墙结构开挖深度不宜太深,经初步计算挡墙开挖深度取5.0m,即标高为-5.Om(相对标高)。根据工程附近地质报告,库区基地所在2粉质粘土夹粉砂、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均具有良好的土力学性质,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库区基底的持力层。综上所述,沿挡墙根部布置5m宽的缓坡平台后,以1:3的坡比坡向库区底部,库底最大挖深6.3.3 填埋高度设计填埋高度的设计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和填埋作业交通要求,根据计算,在对库底周边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措施后,结合高维填埋的交通条件进行测算,堆体以1:3的边坡向上堆积,每隔56m设置3m宽的马道,最大填埋高度约12.0m。(其中围堤高度为1m。)另外,堆体边坡设置与最大填埋高度将来可视填埋对象作合理调整。6.4 推荐库区方案的总库容与使用年限6.4.1 总库容与使用年限经测算,在考虑保护古树、库区东侧和北侧厂区地坪、西侧紧邻嘉浏高速路绿线布置等因素后,二期填埋库总库容约30.8×104m3,其中地下部分约18.5×104m3,地上部分约123×104m3o单位危险废物消耗库容按lm3t计,本工程处置规模按照目前的填埋许可规模(123.3td)计,则二期填埋库总使用年限为6.8年(其中地下部分可供使用4.1年,地上部分可供使用2.7年);若填埋规模按照飞灰资源化利用后的填埋规模(68.5td),则二期填埋库总使用年限为12.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