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HJ164-2020详细解读.docx

    • 资源ID:6745907       资源大小:209.30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J164-2020详细解读.docx

    1规定内容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 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 样品采集与保存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监测数据处理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资料整编2修订内容增加了环境监测井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污染源及周边等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增加了环境监测井的标识;取消了信息系统建设;取消了地下水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等相关内容的规范性附录;补充完善了环境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样品采集、监测项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3适用范围适用于:区域层面、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污染源及周边等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的长期监测。可参照:其他形式的地下水环境监测。4术语和定义术语定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和含水层的重力水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水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成等条件的总称水文地质单元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静水位抽水前井孔中稳定的地下水水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监测井地下水补给区含水层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的地区地下水径流区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径流范围孔隙水存在于岩土体孔隙中的重力水裂隙水贮存于岩体裂隙中的重力水风化裂隙水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存在于岩石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岩溶水贮存于可溶性岩层溶隙(穴)中的重力水5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5.1 布设原则代表性:总体上能反映监测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稳定性:监测点不宜变动,尽可能保持地下水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可行性:综合考虑监测井成井方法、当前科技发展和监测技术水平等因素,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定期优化:定期(如每5年)对地下水质监测网的运行状况进行一次调查评价,根据最新情况对地下水质监测网进行优化调整。5.2 布设要求1、面积较大的监测区域:沿地下水流向为主与垂直地下水流向为辅相结合布设监测点。2、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可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布设控制性监测点。3、地下水存在多个含水层:监测井应为层位明确的分层监测井。4、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以开采层为监测重点;存在多个含水层时,应在与目标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中布设监测点,并将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的地表水纳入监测。5、对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区域: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中心、两侧及下游区分别布设监测点。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两侧及下游分别布设监测点。污染源位于地下水水源补给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地下水监测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监测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如浅层地下水已被污染且下游存在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需增加主开采层地下水的监测点。6、岩溶区监测点:重点在于追踪地下暗河出入口和主要含水层,按地下河系统径流网形状和规模布设监测点,在主管道与支管道间的补给、径流区适当布设监测点,在重大或潜在的污染源分布区适当加密地下水监测点。7、裂隙发育区监测点:尽量布设在相互连通的裂隙网络上8、监测井利旧:可以选用已有的民井和生产井或泉点作为地下水监测点,但须满足地下水监测设计的要求。5.3 布设方法5.3.1 区域监测点区域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参照DZ/T0308相关要求执行。具体如下区域监测点位布设表序号区域类型区域面积水质监测点数量1高风险区每IoOkm2610个2风险性较高地区每100km256个3风险性中等、较低和低的地区每100km234个说明:区域监测密度的设计应在地下水风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上表为推荐值。5.3.2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监测点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点位布设表序号面积水质监测点数量1<50km227个250km2-100km2210个3>100km2每增加25k?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说明:监测点按网格法布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内。岩溶水和构造裂隙水点位布设表序号位置水质监测点数,1主管道23个2一级支流管道(长度2km)2个3一级支流管道(长度2km)1个说明:管道指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岩溶主管道、一级支流管道。5.3.3 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5.3.3.1 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表区域类别点位类别数量位置/作用工业污染源工业集聚区对照监测点1个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污染扩散监测点25个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呈扇形布设23个,在集聚区两侧沿地下水流方向各布设1个监测点内部监测点35个/IOknA面积100km2,每增加15k?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主要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下游,同类型污染源布设1个监测点,工业集聚区内监测点布设总数23个工业污染源一工业集聚区外工业企业对照监测点1个工业企业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污染扩散监测点2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监测点21个内部监测点12个/1Okm2,面积100km2每增加15k?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区域矿山开采区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对照监测点1个设置在矿山影响区上游边界污染扩散监测点2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监测点21个尾矿库下游30m50m处布设1个监测点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矿山开采区一不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对照监测点2个矿山影响区和尾矿库影响区上游边界30m50处污染扩散监测点2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监测点21个尾矿库下游30m50m处布设1个监测点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采矿区与分选区各1个确定其是否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如果地下水已污染,应加密布设监测点,以确定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加油站一一地下水流向清楚污染扩散监测点21个地下水下游距离埋地油罐5m30m处加油站一一地下水流向不清楚污染扩散监测点3个呈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距离埋地油罐5m30m处农业污染源一再对照监测点I个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污染扩散监测点26个分别在再生水农用区两侧各1个,再生水农用区及其下游不少于4个生水农用区监测点位总量面积大于100km2时,监测点220个,面积以IoOkm?为起点每增加15k监测点数量增加1个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对照监测点1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污染扩散监测点2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21个监测点位总量若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面积Ikn?,在场区内监测点数量增加2个高尔夫球场对照监测点1个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污染扩散监测点2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内部监测点21个/说明:矿山开采区指采矿区、分选区、冶炼区和尾矿库。53.3.2岩溶水和构造裂隙水岩溶水和构造裂隙水监测点位布设表区域类别点位类别数量位置主管道对照监测点1个地下河的上游污染扩散监测点1个地下河的中游内部监测点1个地下河的下游一级支流管道/2个长度2km/1个长度V2km说明:原则上主管道上不得少于3个监测点,岩溶发育完善,地下河分布复杂的,根据现场情况增加24个监测点。5.33.3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表序号位置数量作用1填埋场上游1个/2填埋场两侧各21个/3填埋场下游23个/4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若有)1个地下水主管出口处,监测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水质说明:监测井应设置在地下水上下游相同水力坡度上,深度应足以采取代表水样。运行期间,企业自行监测频率每月21次,封场后,至少每季度一次。53.3.4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表序号位置数量作用1本底井1个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处2排水井1个地下水主管出口处3污染扩散井2个分别设置在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两侧各30-50m4污染监视井2个分别设置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50m说明:大型填埋场可在上述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井数髭。5.33.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地下水序号位置数量作用1地下水流场上游1个/2地下水流场下游1个/3可能出现污染扩散区域个/4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若有)21个地下水主管出口处,监测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水质5.33.6 其他类型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可参照以上方法。6环境监测井建设6.1 监测井建设要求6.1.1 总体要求原则要求:一井一设计,一井一编码,所有监测井统一编码,充分搜集掌握拟建监测井地区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深度要求:满足监测目标要求。监测目标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须做好止水,监测井滤水管不得越层,监测井不得穿透目标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结构类型: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丛式监测井、连续多通道监测井。监测井建设包括监测井设计、施工、成井、抽水试验等内容,参照DZrrO270相关要求执行。1、监测井所采用的构筑材料不应改变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即不能干扰监测过程中对地下水中化合物的分析;2、施工中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做到清洁生产文明施工。避免钻井过程污染地下水;3、监测井取水位置一般在目标含水层的中部,但当水中含有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取水位置应在含水层底部和不透水层的顶部;水中含有轻质非水相液体时,取水位置应在含水层的顶部;4、监测井滤水管要求,丰水期间需要有Im的滤水管位于水面以上;枯水期需有Im的滤水管位于地下水面以下;5、井管的内径要求不小于50mm,以能够满足洗井和取水要求的口径为准;6、井管各接头连接时不能用任何粘合剂或涂料,推荐采用螺纹式连接井管;7、监测井建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洗井,保证监测井出水水清砂净。常见的方法包括超量抽水、反冲、汲取及气洗等;8、洗井后需进行至少1个落程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达到24h以上,待水位恢复后才能采集水样。6.L2监测井设计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1、深度:宜揭穿目的含水层(组);2、井径:满足洗井维护的要求,井管外径设计不小于146mm;3、编码:(1)地下水监测井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2)自左向右,第12位、34位、56位分别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城市和县级行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参照GB“2260中相关条款执行,第710位为监测井代码,按本区内监测井顺序编号;深圳市行政区划代码表广东省深圳市440300市辖区440301罗湖区440303福田区440304南山区440305宝安区440306龙岗区440307盐田区440308龙华区440309坪山区440310光明区440311(3)地下水监测井原始编号为施工时的井孔编号。4、填写设计书,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监测井编号及位置;(2)监测井深度及监测目的层和动态要素;(3)井、孔结构;(4)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5)物探测井;(6)滤水管、砾料;(7)止水及封孔;(8)抽水试验方法及设备;(9)井口保护及仪器安装;(10)安全及环保措施等。6.1.3钻探施工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机具及工艺选择:应当满足监测井设计要求,并符合当地地层岩性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钻探工艺方法应满足取芯要求。机具使用要求:宜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如果采用清洁剂应无毒无害。泥浆处理剂和添加剂应无毒无害。钻进施工:按照DZ/T0148中的相关要求和DZ/T0017中相关要求执行。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监控钻进施工全过程。施工中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做到清洁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污染。说明:钻探方法与工艺选择应符合标准DZT0017"S钻探方法与钻进工艺”的相关规定。钻探过程参照规范“DZ/T0148”要求,并进行取芯、采样与地质编录。钻孔岩芯编录:编制钻孔柱状图,具体参照GB50021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勘查完成后,应参照“GB50021”规范要求出具勘查成果,包含:I、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拟建工程概况;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6.1.3.1 详细施工要求按DZ/T0270-2014附录C执行,具体如下。6.1.3.1.1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相关责任人。应设置机长、综合记录、钻探技术负责、水文地质技术负责各一人。每个作业班组设置作业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应设置记录员、观测员、安全员岗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学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机具维护维修制度、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6.1.3.1.2 场地安装准备踏勘场地确保容许施工的环境条件,协调好当地各方面关系。做好场地阿及交通道路整修、接通水电、塔基修建、设备安装调试、开孔护口、安全警示、转盘水平及主动钻杆垂直度校验等。6.1.3.1.3 钻探施工技术要求进尺控制:为提高岩芯采取率,岩芯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4m,严禁超管钻进。软、流缩地层采用钢丝钻头、阀式钻头钻进,提高岩芯采取率。泥浆维护:按照相关规程加强对泥浆的维护管理,确保泥浆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施工污染控制:在供水水源地及其他敏感地段钻探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进工艺减少井液漏失。井液中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应用导向管法扩孔钻进。6.1.3.1.4 简易水文观测简易水文观侧是水文地质编录和成井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在钻进过程中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项目有:初见静止水位、静止水位、恢复水位、孔内水位变化、循环液温度变化、循环液消耗漏失、自流、钻具放空及其他异常观象,并及时认真记录到原始资料中。6.1.3.1.5 原始资料记录按照DZ/T0148和地工1982558号做好钻孔各项原始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提交的班报资料应真实、准确、工整,对伪造、篡改钻孔原始资料及数据者,应严肃处理。终孔验收后,应及时将各种原始资料立卷存档。6.L3.L6岩芯(屑)采取采用回转正循环钻进法取芯:岩土类型平均采取率单层采取率黏性土和完整基岩>70%260%砂性土、疏松砂砾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40%230%无岩芯间隔,宜不超过3m。对取芯特别困难的巨厚(大于30m)卵砾石层、流沙层、溶洞充填物和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无岩芯间隔,宜不超过5m,个别不超过8m。说明: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放宽。采取率的计算应以实际钻进岩层为准,无充填的溶洞、废矿坑及允许不取芯孔段的进尺,不参与计算;凡从取粉管内捞取的岩粉,不得放人岩芯内计算。采用反循环钻进连续取芯法钻进:要及时对地面接收的岩土样进行地层描述与编录,按钻孔设计要求留取缩样,并按要求进行测井。采用气、液动冲击器钻进:可按钻孔设计要求定层定深进行取样、取芯钻进。采用机械冲击钻进:对于含水层,每2m3m取样1个;非含水层,每3m5m取样1个;样品数量应满足颗粒分析和鉴别地层的要求。6.1.3.1.7 钻探地质编录钻探地质编录对监测井钻探非常重要,应及时汇总、整理、记录钻探班报原始记录的水文地质和其他异常现象,并及时分析研究。每天对所取岩芯(屑)进行详细地质编录,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颜色、气味、含水量、矿物成分、颗粒直径组分、可塑性等描述,选择有代表性样品进行有针对性化验分析,分析研究地层变化及含水情况,指导下一步钻探施工工作,作为野外第一手的水文地质钻探原始资料应存档。6.1.3.1.8 循环液使用要求小口径取芯均可使用泥浆作为冲洗液。成井钻探或扩孔过程中,松散地层、碎屑岩类地层可采用泥浆作为循环液,块状岩类地层可采用清水钻进。6.1.3.1.9 施工口径要求要求小口径取芯(174m以下),大口径扩孔成井,但钻探机具有足够大的能力时也可一次取芯一径成井。成井口径有特殊要求的执行其要求,无特殊要求的第四系地下水监测井成井钻头直径应大于井管外径20Omm以上,保证砾料层厚度。6.1.3.1.10 校正、井深探测、沉渣清除钻探过程中和下管前应进行孔深校正。抽水试验后钻机撤离前探测一次井深,沉渣大于0.5时应进行清除。6.1.3.1.11 PVC-L管一孔多井下管技术要求浅孔成井下PVCU管可采用分层下人法,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每根井管与孔壁有100mm以上的间隙,保证止水黏土球能顺利进人孔与管的间隙,做到止水可靠,保证井管下人时不捣塌井壁。深井可采用一次捆绑下入法,下入井管时将各井管捆绑,设置扶正器后下人预定深度,管间隙间添加止水黏土球,浅孔亦可采用此法。在保证监测井孔壁稳定的前提下,可采用首先完成深层井管的填砾、止水、检查、洗井程序,并确认无问题后,再开始上一层井管的填砾、止水、检查、洗井的成井程序。宜采用钻杆加重法将PVC-U塑料管下人孔中,下人过程中应不断向各管内加注清水,减轻浮力,平衡管内外压力。不可在井管上开槽使带有泥沙的井液进人井管内。6.13.2保证措施6.1.3.2.1 监测井施工安全措施监测井施工安全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有关机台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机台安全防护和机台防火措施,可参照DZ/T0017及安全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预防孔内事故的具体措施,可参照DZ0148中的有关条文。有关防风、防洪、防寒、防雷电以及高压线附近施工安全要求,可参照DZ40017有关规定执行。6.1.3.2.2 与监测井施工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与监测井施工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预计将对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的施工作业,施工前需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审批,办理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登记表或公示等),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2、施工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经统一收集并经处理达标后按规定排放。3、施工场地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按照当地环卫部门的规定,统一收集处理。4、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施工中按照清洁生产方案的要求,文明施工,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尽量减少废水废渣的产生。6.1.3.3 钻探施工安全预防措施在钻探施工中,应做好预防各类与施工有关的事故发生,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并逐条落实。6.1.3.4 孔内事故预防6.1.3.4.1 基本要求施工前,应掌握施工地区地层、岩性、构造、稳定状况以及以往钻孔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针对施工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6.13.4.2 器材质量检验钻具、管材需经严格质量检验,可参照DZ/T0148中的相应条文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6.13.4.3 3钻进中有关安全的基本规定钻进中遇有钻进回转吃力、动力机响声异常、泥浆泵泵压升高、孔口循环冲洗液中断、钻具上提或下放遇阻、提钻后钻具有泥包现象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提下钻遇阻要进行扫孔,不准强拉、硬墩。钻进、扩孔、扫孔阻力过大时,不准强行开车。当发现卡钻、埋钻、烧钻等事故征兆时,应立即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施工中途停钻,应将钻具上提,同时提钻后向孔内灌注冲洗液,保持孔内压力平衡,防治钻孔孔壁坍塌。停钻时要随时盖好孔口,防止小工具或其他物件掉入孔内。6.1.3.5钻探施工事故应急预案根据规范DZ/T0148、DZ/T0270相关要求编制。6.1.4成井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6.1.4.1 管材管材材质选型表监测井类型推荐选材监测井深度推荐选材水质监测井PVC-U塑料管或不100mPVC-U塑料管锈钢管>100m不锈钢管水位监测井PVC-U塑料管或无100mPVC-U塑料管缝钢管>100m无缝钢管管材壁厚选型表管材类型壁厚不锈钢管和无缝钢管4.5mmPVC-U塑料管8.4mm监测井漉水管选型表井管材质/水层类型漉水管滤水管材质PVC-U塑料管缝隙式滤水管材质与井管相同不锈钢管和无缝钢管圆孔缠丝滤水管、桥式灌水管等缠丝材质和井管相同粉细砂含水层贴砾滤水管材质与井管相同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不缠丝滤水管缠丝材质和井管相同滤水管孔隙率、缠丝(或包网)间隙(或网眼)等按照GB50027的相关要求执行,具体如下。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管孔隙率,不宜小于15%滤水管过滤器选型表过漉器类型网眼、缝隙尺寸(mm)含水层不均匀系数nW2含水层不均匀系数nA2缠丝过滤器(1.25l5)d5o(l.52.O)d5o包网过滤器(1.52.O)d5o(2.O2.5)dso1、细砂取较小值,粗砂取较大值。2、d50为含水层筛分颗粒组成中,过筛质量雷击为5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6.1.4.2 扩孔、破壁、换浆小口径取芯完成后,按成井方案扩孔。扩孔过程中注意防止孔斜,孔斜不大于1度/100m。破壁、换浆参照DZ/T0148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箍;待孔内岩喳排除后,将孔内冲洗液的粘度降低至20s内,密度小于1.15gcm.若含水层护壁泥皮过厚时,可先用环状钢丝刷在含水层孔壁处上下提拉破坏孔壁泥皮,再按上述要求进行冲孔、排渣、换浆。冲孔、排渣、换浆结束后,在下管前应进行探(通)孔,所用探(通)孔器直径比孔径小30mm一50mm,长度为3m5m°经探孔确认钻孔圆直、畅通无阻后,方可下管。6.1.4.3 下管根据钻孔柱状图和测井曲线确定成井方案,选用成井材料。松散层孔壁与管壁的环状间隙不小于Ioomm,下管时应设扶正器,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滤水管长度应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对巨厚(大于30m)含水层可适当减少滤水管长度,减少长度宜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25%。在多层含水层组中,滤水管应安置在主要含水层部位。沉淀管长度依含水层岩性而定,松散层不小于5m,基岩不小于3m.一孔多井下管,应确保管间的止水效果。井管与接箍连接不得使用有污染的润滑油(脂)和涂料,可用无污染耐高温高分子胶带(如“铁氟龙胶带”)缠绕公丝扣。地面以上预留井管高度在0.5mlm间,便于井口保护。基岩成井井口设置护孔管,完整岩石裸孔成井,岩石破碎段和有泥质充填空隙的孔段设置过滤器。6.1.4.4 填砾一、砾料应选用磨圆度好的砂砾,以选用石英砾料为宜。砾料应用清水或蒸汽清洗。二、砾料粒径应根据含水介质粒度确定,按照GB50027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填砾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和缠丝间隙,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砂土类含水层的nI小于IO时,填砾过漉器的滤料规格,宜采用下式计算:D50=(68)d502当碎石土类含水层的d20小于2m时,填砾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宜采用下式计算:D50=(68)d203当碎石土类含水层的d20大于或等于2mm时,应充填粒径1020mm的滤料。4填砾过滤器滤料的n2值应小于或等于2。1)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即Tl2=D6/DH)2)为含水层土试样筛分中能通过网眼的颗粒,其累计质量占试样总质量分别为10%、20%、6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6.1.4.5 Do>D50、D6。为滤料试样筛分中能通过网眼的颗粒,其累计质量占试样总质量分别为10%、50%、6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三、在投砾前按计算量和规格分段、分井堆放。按照GB50296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下置填砾过滤器的管井,井管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填砾。填砾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井内泥浆应稀释(高压含水层除外),2、应按设计要求准备滤料,其数量宜按下式计算确定:V=0.785(D2k-D2g)L式中:V漉料数量(IiP)Dk填砾段井径(m)Dg过滤管外径(In)1.填砾段长度(m)a超径系数,宜为1.21.5o3、滤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滤料应取样筛分,不符合规格的数量不得超过设计数量的15%;2)颗粒的磨圆度应较好,不应使用棱角碎石;3)不应含土和杂物:4)滤料宜用硅质砾石。4、填砾方法应根据滤料密实性、井壁稳定性冲洗介质类型和管井结构等因索确定。当管井较浅时,可由孔口管外直接填入;当管井较深时,宜用返水填砾法或抽水填砾法。四、投砾过程应连续记录填砾量和测量砾料面位置,达到设计位置时完成填砾。五、填砾高度宜高于滤水管顶端5m。1.1.1.5 止水监测井应进行永久性止水。止水材料宜选用优质黏土球或水泥等。止水的隔水层(段)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充填黏土球垂向厚度宜高于止水层位顶板高度2m3m0基岩监测井应采用水泥固井,对上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止水。可采用管内外水位差法和压力法检验止水效果。对一孔多井的井组,应通过抽水试验,根据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的差异进一步检验止水效果。1.1.1.6 洗井应根据井孔结构与井管材料、含水层类型确定洗井方法。在同一井中,宜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洗井。按照GB50296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1、松散层的管井宜采用活塞与压缩空气联合洗井。2、泥浆护壁的管井,当井壁泥皮不易排除时,宜采用化学洗井与其他洗井方法联合进行。3、碳酸盐岩类地区的管井,宜采用液态二氧化碳配合六偏磷酸钠或盐酸联合洗井。4、碎屑岩、岩浆岩地区的管井宜采用活塞、空气压缩机或液态二氧化碳等方法联合洗井。5、洗井效果应符合下列规定:D井水中不应含有泥浆等管井施工物质,井水应无色透明;2)出水量应接近设计要求或单位出水量不再增加;3)在24h的连续洗井过程中,井水含砂量应趋于稳定;4)观测孔也应进行洗孔,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洗井结束后应对洗井效果进行检验,抽水Ih后,含砂量质量比小于1/200000可认为洗井合格,不合格时需要继续洗井,并对洗井效果进行检验,直到合格为止。注:若含水层为粉砂、细砂层时,质量比可适当加大。1.1.1.7 封孔用黏土和水泥封孔。在砾料(止水)顶面上宜投人黏土球至地面下2m。用水泥封井至地面,与井台建设相衔接。1.1.5 抽水试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监测井抽水试验应在洗井质量达到要求后进行。宜开展3个落程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分别为8h、8h.16ho至少应开展1个落程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达到24h以上,并进行水位恢复观测。一孔多井监测井(组)抽水试验时应对其他层位同时进行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包括:流量、水位(包括恢复水位)历时曲线、稳定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质分析成果、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钻孔成果综合柱状图等。参照DZ/T0270附录D执行。试验结束后应测量井深,达不到以下要求应进行排砂处理:(1)井深不小于50m时,井内沉砂不超过孔深的5%。(2)井深小于50m时,沉砂厚度不大于0.25m。1.1.6 水样采集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在抽水试验结束时采集水质分析样,包括全分析和同位素笊、氤、氧18、碳13、碳14(见DZ/T0270附录D),水样采集与保存按照DZ/T0064.2中相关要求执行。说明:根据水样采集测定指标种类,参照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和保存(DZ/T0064.2)选取对应的采集和保存方法。需采集有机质分析水样的监测井,其抽水试验应采用专用水泵抽水取样。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同位素样品、有机污染物和特殊组分的水样采集。6.2 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包括井口保护筒、井台或井盖等部分。监测井保护装置应坚固耐用、不易被破坏。井盖需加异型安全锁。保护装置一览表保护装置名称材质尺寸说明井口保护筒不锈钢材质内径24cm30cm、高为50cm下部应埋入水泥平台中IOCm固定井盖中心部分高密度树脂材料/避免数据无线传输信号被屏蔽,井台水泥平台厚15cm,边长50Cm100cm正方形平台,四角磨圆说明:无条件设置水泥平台的监测并可考虑使用与地面水平的井盖式保护装置。6.3 环境监测井标识要求环境监测井宜设置统一标识,包括图形标、监测井铭牌、警示标和警示柱、宣传牌等部分,相关要求参见HJ164-2020附录A,具体如下。监测井标识要求参照表标识分类内容颜色材质尺寸设立位置图形标标识O浅蓝铝合金材质直径为200mm井口保护装置井盖的正面,刻印在井盖上铭牌井编号、经纬度、井深、建井日期、滤水管长度及深度、井顶高程、地下水水位、建井单位及联系电话、管理单位及联系电话等;铭牌左上角加制二维码,二维码包含监测井相关基础信息不锈钢牌的本底色应采用不锈钢材质长150mm,宽100mm水泥平台式的环境监测井,铭牌设立于水泥台中间位置;井盖式的环境监测井,铭牌设立于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井盖的背面。铭牌采用钻孔打钉方式固定警示标告示牌的形式,上部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图形标,下部书写“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禁止破坏,违者必究。监督电话:XXXw警示标为蓝底、白边,图案背景和文字为白色;宜采用铁制材质长900mm,宽60Omm警示标固定于水泥平台式井口保护装置周边Im区域内;警示柱设立于水泥平台的四个角,其中高出水泥平台0.5m,埋在水泥平台下0.5m。警示柱/警示柱为黄黑间横向条纹。宜采用碳钢材质,表面采用反光材料并做直径80mm,高100Omm的圆柱体防锈处理宣传牌图形采用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图形标由地方政府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合成树脂类板材或铝合金材质/监测井附近5m区域内明显位置6.4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监测井竣工后,应填写环境监测井建设记录表(参见HJ164-2020附录B表B.1),并按设计规范进行验收。验收时,施工方应提供环境监测井施工验收记录表和设施验收记录表(参见HJ164-2020附录B表B.2、表B.3),以及钻探班报表、物探测井、下管、填砾、止水、抽水试验等原始记录及代表性岩芯。监测井归档资料包括监测井设计、原始记录、成果资料、竣工报告、验收书的纸质和电子文档C6.5 现有地下水井的筛选6.5.1 现有地下水井的筛选要求1、选择的监测井井位应在调查监测的区域内,井深特别是井的采水层位应满足监测设计要求;2、选择井管材料为钢管、不锈钢管、PVC材质的井为宜,监测井的井壁管、滤水管和沉淀管应完好,不得有断裂、错位、蚀洞等现象。选用经常使用的民井和生产井;3、井的滤水管顶部位置位于多年平均最低水位面以下1m。井内淤积不得超过设计监测层位的滤水管30%以上,或通过洗井清淤后达到以上要求;4、井的出水量宜大于0.3Ls;5、对装有水泵的井,不能选用以油为泵润滑剂的水井;6、应详细掌握井的结构和抽水设备情况,分析井的结构和抽水设备是否影响所关注的地下水成分。6.5.2 现有地下水井的筛选方法以调查、走访的方式,充分调研、收集监测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区域内监测井数量及类型、钻探、成井等资料;初步确定待筛选的监测井。对初步确定的待筛选监测井进行现场踏勘,获取备选监测井的水位、井深、出水量以及现场的其他有关信息。6.5.3 现有地下水井的筛选编录要求对筛选出来的监测井应填写环境监测井基本情况表(参见HJ164-2020附录B表B.4)o7环境监测井管理7.1 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对每个监测井建立环境监测井基本情况表,监测井的撤销、变更情况应记入原监测井的基本情况表内,新换监测井应重新建立环境监测井基本情况表。每年应指派专人对监测井的设施进行维护,设施一经损坏,必须及时修复。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一次,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应及时清淤。每2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I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min时,应进行洗井。井口固定点标志和孔口保护帽等发生移位或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7.2 环境监测井报废要求7.2.1环境监测井报废条件情况分类详细说明报废条件第一种情况由于井的结构性变化,造成监测功能丧失的监测井。包括:1、井结构遭到自然(如洪水、地震等)或人为外力(如工程推倒、掩埋等)因素严重破坏,不可修复;2、井壁管/滤水管有严重歪斜、断裂、穿孔;3、井壁管/滤水管被异物堵塞,无法清除,并影响到采样器具采样;4、井壁管/滤水管中的污垢、泥沙淤积,导致井内外水力连通中断,井管内水体无法更新置换;5、其它无法恢复或修复的井结构性变化直接认定需要进行报废第二种情况由于设置不当造成地下水交叉污染的监测井(如污染源贯穿隔水层造成含水层混合污染的监测井)直接认定需要进行报废第三种情况经认定监测功能丧失的监测井(如监测对象不存在、监测任务取消等情况)需要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井功能评估不可继续使用后,才可报废7.2.2环境监测井报废程序8监测采样8.1 采样准备8.1.1 前期准备8.1.1.1 采样器具选择常用地下水采样器具有气囊泵、小流量潜水泵、惯性泵、蠕动泵及贝勒管等,应当依据不同的监测目的、监测项目、实际井深和采样深度选取合适的采样器具,保证能取到有代表性地下水样品。地下水采样器具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注意事项

    本文(HJ164-2020详细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