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docx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黄瓜,英文名字Cucumber,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黄瓜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C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C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TC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黄瓜适于在肥沃的壤土上生长,喜腐熟的农家肥,所以深耕重施腐熟的农家肥是培根壮蔓的根底。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果实大约吸收氮2.83.2公斤、磷0.81.3公斤、钾3.64.4公斤、镁0.60.7公斤。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占总吸收量的1%左右,从定植到结瓜时吸收的养分除磷的吸收量较大以外,对氮、钾的吸收量不到总吸收量的20%,而50%的养分是在进入盛果期以后吸收的。黄瓜叶片中氮、磷的含量较高,茎蔓中钾的含量较高。当黄瓜进入结果期以后,约60%的氮、50%的磷、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由于黄瓜需要分期采收,养分随之脱离植株被果实带走,所以需要不断补充营养元素,进行屡次追肥。一、春提早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L育苗1.1品种选择: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1.2种子处理: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C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C,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每500克种子用宝路2毫升兑水少许包衣,阴干后播种。1.3 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营养土质量的好坏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关系很大,为了培养壮苗,要求培养土具备肥沃,疏松、呈微酸性或中性,保水排水性能良好,不带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条件。要使培养士具备上述优良性状,必须经过科学配制、堆讴发酵、药剂消毒等过程。 园土(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成份,一般应占3050%。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其含量应占培养土的2030机 化学肥料,大约IOoOkg培养土中参加45%(15-15-15)硝硫基复合肥3公斤。 炭化稻谷壳或草木灰,其含量可占培养土的20%30机配方配比1:园田±500斤,有机肥300斤,炭化稻谷壳或草木灰200斤,土康元(或荧保素)150亳升,45%(15-15-15)硝硫基复合肥3公斤。配方配比2:园田±600斤,有机肥100斤,禾利缘(生物有机肥)80-100斤,炭化稻谷壳或草木灰200斤,45%(15-15-15)硝硫基复合肥3公斤。1.4 育苗: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用直径IOCm、高IO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8cm,浇透水,(水透后,每平方米苗床用1-2亳升移栽灵,兑水喷淋苗床,可有效预防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Icm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墙。1.5 苗期管理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及时揭掉地摸。苗期尽量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及时揭草苫增加光照。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C,不宜过高,夜温一定要控制在15°C以下,最好1213,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温室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810°C,并需要12次短时间5的锻炼。壮苗标准:苗龄35天左右,株高1520cm,3叶1心,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肥厚,根系兴旺,健壮无病。2定植前准备2.1 整地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确定蔬菜的施肥量,进行平衡施肥,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中等肥力水平的菜地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000kg、45%(15-5-25)硝硫基复合肥60kg、禾利缘80-10Okg(或施利康5-10kg)o基肥撒施后,用土康元2-3升,兑水土表喷淋,随后深翻地3040cm,土肥混匀、耙平,按L2m宽做畦,畦内起两个1015cm的高垄,垄距50cm。2.2 扣棚膜挂天幕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一层大棚薄膜,二层天幕膜和苗上一层小拱棚膜,在大棚内IOCm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C即可定植。定植前57天挂天幕2层,间隔2030cm,最好选用厚度0.012mm的聚乙烯无滴地膜。3定植定植前1天,每IOnV苗床使用特锐菌15ml、培基15ml,兑水15kg喷淋。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垄上开沟、施肥(亩用45%硝硫基复合肥15公斤、培元3-5公斤)、混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水时按株距32Cm左右放苗,水渗后土封沟,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定植后在畦上覆地膜。有滴灌设备的大棚,可在定植后将定植肥(金正大60%水溶肥10公斤、培元2-3公斤)随缓苗水滴灌。定植后5-7天,叶面喷施次荧保素100倍液+培基500倍液。4田间管理4.1 温度刚定植后,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即使短时气温超过35也不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无过高温度,不需放风。小拱棚在早晨及时扒开,以尽快提高土壤温度。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证2128C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2°C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气温白天上午在2530C,下午为2025C最好。4.2 中耕松土缓苗后进行34次中耕松土,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结合中耕给瓜苗培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4.3 3浇水定植后要浇一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当黄瓜长到12片叶后,约60%的秧上都长有12cm左右的小瓜时,浇第二水,进人结瓜期后,需水量增加,要因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黄瓜生长前期间期710天浇一次水,中期间隔57天浇一次水,后期间隔35天浇一次水,前期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为好。4.4 追肥进入结瓜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隔水带肥。第一次追施冲动海藻腐殖酸平衡液5升/亩,冲动海藻腐植酸生根液0.5T升/亩。第二次及以后追施冲动海藻腐殖酸高钾型5升/亩+金正大高钾型水溶肥10-15公斤。4.5 5叶面追肥黄瓜生育前期和中期,视田间长势叶面喷施培经+培盛各1000倍液+荧保素100倍液(或荧保素100倍液+田满1500倍液),每10T4天一次。生育中后期每周1次,培盛K)Oo倍液+磷钾动力Io00+荧保素100倍液。4.6 湿度大棚黄瓜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无滴水,最好采用长寿流滴减雾大棚膜。晴天上午浇水后要先闭棚升温至33C,而后缓慢翻开风口放风排湿,气温降至25,关闭风口,如此一天进行23次,连续进行23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4.7 植株调整当植株长到78片叶时,株高25Crn左右,去掉小拱棚,开始吊绳,第一瓜以下的侧蔓要及早除去,瓜前留2叶摘心。当主蔓长到25片叶时摘心,促生回头瓜,根瓜要及时采摘以免坠秧。5病虫害防治5.1 物理防治使用遮阳网控制温度,保护作物不受强光侵害,使用防虫网减少虫害,每15平方米挂一条18CmX8cm涂上机油的黄板,诱杀白粉虱。5.2 生态防治白天控制温度2530C,夜间控制温度1215,禁止大水漫灌,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减少结露时间。6.3药剂防治6.3. L虫害:蝇虫,白粉虱,红蜘蛛,潜叶蝇用萨乌纳(天然矿物盐成分)+阿维菌素+善加喜(杀菌剂增效助剂),叶面喷雾。6.3.2.病害:预防为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诺荷1000倍液+科博500倍液叶面喷雾:施乐健(凯润)100O倍液+田满1500倍液;松脂酸铜2000-3000倍液+磷钾动力100O倍液。、间隔7-10天,结合叶面追肥交替施用,可有效防治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黄瓜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叶部病害。有机蔬菜生产,根部病害(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蔓枯病等)使用特锐菌(哈茨木霉菌)100O倍灌根,每株200亳升,15天后半量追加一次。叶部病害(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黄瓜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使用诺荷100O倍液喷雾,或加瑞农(春雷王铜)600-800倍喷雾,或宝丽安(10%多抗霉素)500-600倍兑水喷雾,可杀得叁仟(46.1%氧化亚铜)300400g/亩,兑水喷雾,每隔周施药一次,直至病情不再发生。二、秋延后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所谓延后栽培,就是在深秋较冷凉季节,夏秋露地黄瓜已不能生长时,利用大棚的保温防霜作用,继续生产黄瓜的一种栽培形式。该茬口的气候特点和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而后期急剧降温。因此,选用品种要求抗病性强、耐热、结瓜早、瓜码密、且收获集中。目前主要品种有津春四号、津春五号和津优四号。一、播种:1.播种期确实定:播种过早,苗期赶上高温多雨,病害严重,前期产量虽高,但于露地秋黄瓜同时上市,既不利于延后供给,也影响产值。播种过晚,生长后期气温急剧下降,影响中后期产量,降低产值。吉林省大部地区播种适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初。生育期一般在100天左右。2.整地做畦: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去除残枝落叶,减少病虫害,并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鸡粪每亩5000公斤掺入金止大45%(1545-15硝硫基复合肥每亩50公斤、禾利缘微生物菌肥40公斤,肥土均匀混合深翻做畦。低洼地多采用高畦,便于排水保苗,一般做成120厘米畦,种植两行,畦高10厘米。3.扣棚直播:秋大棚延后栽培,以直接为主。有敞棚直播和扣棚直播两种方式。敞棚播种,虽然节省塑料薄膜,但由于高温多雨,黄瓜出苗后茎叶易受伤害,特别是灌水后容易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病虫害也严重。因此,生产上多采用扣棚直播,播种后四周翻开通风,只留顶部的薄膜用来遮荫防雨。秋大棚黄瓜种植密度可稍大些,行距60厘米,株距2030厘米,按行距开沟,沟深34匣米,浇足底水,随浇随播,每隔78厘米点种12粒干种子,一般不用浸种催芽,播种后覆土,形成鱼脊背并稍加镇压。二、保全苗:1.间苗:秋延后大棚播种后34天,即拱土出苗,此时用划拉搂平土背,一个星期出齐苗后,进行第1次间苗,待第1片真叶长出后进行第2次间苗,长至34片真叶就可按株距定棵。2.补苗:直播容易造成缺苗现象,可在清晨或黄昏采用移栽补苗方法保证全苗,补苗时注意浇足水。保全苗是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三、温湿度调节及肥水管理:1.高温期:从播种到9月上、中旬,黄瓜正处在幼苗期至根瓜共长阶段。此时,高温多雨,除棚顶扣膜外,四周敞开大通风,起到凉棚降温防雨作用,下雨时可将薄膜放下来,雨停后立即翻开,并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防止畦内积水,造成根系窒息而死。雨后天晴及时浇水,起到凉爽灌溉的作用。2.温和期: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是秋延后大棚黄瓜生长量旺盛时期。白天要加强通风换气,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18C,外界气温15以上时,不能关通风口。进入结瓜期,肥水供给要充足,一般是以水带肥,但要小水勤浇,肥料要勤施少施,严禁大水漫灌,每亩每次施用金正大58%116-8-34)水溶肥3-4公斤滴灌)、冲动海藻酸高钾型3-4升。在这个阶段,还可以进行叶面喷肥,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根外追肥可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其配方为金止大58%(16-8-34-20-20)水溶肥800-1500倍叶面喷施及各种营养素如田满、荧保素、培盛等。3.低温期:进入10月中旬后,外界气温逐渐降低,此时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渐减少放风量。白天保持25C左右;夜间维持在15左右,低于13C时,夜间不留风口,封闭大棚,保证足够的温度,满足黄瓜生长的需要,尽量延长生长期是管理的关键。特别要注意初霜的侵袭。这个阶段黄瓜生长缓慢,对肥水的要求相对减少,为降低棚内湿度,严格控制浇水,一般1015天浇一次。四、协调瓜秧生长:秋棚黄瓜生长期短,结瓜期只有40多天。因此早期以促秧为主,培育壮苗,多分化花芽。结瓜初期,以主 蔓结瓜为主,12节以上侧枝摘除,腰瓜后适当留34条侧枝,每侧枝留一瓜一叶摘心,到达主侧枝同 时结瓜的效果。结瓜后期适当摘除底部老叶、病叶, 减少养分消耗,保证瓜条生长的需要。有些地区为增加雌花的数量,常采用生长激素乙烯利处理。 在此也介绍一下:一般在幼苗长至一大叫一心时, 用浓度为IoOPPm的乙稀利喷黄瓜植株,隔2天喷 一次,共喷3次。但要注意农度大小,浓度过高出 现花打顶,生长缓慢;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另外要在早晨使用,防止中午高温喷撒产生药害。 大 棚 黄 瓜 常 见 的 主 要 病 害 是 年黄瓜缺氮下叶黄铁缸叶自下而上变黄霜霉病、疫病、黑星病。虫害除鲂虫、茶黄蜻外,近 米潜叶蝇、菜青虫也有开展的趋势。仍应以预防为主。瓜的缺素症与过剩症黄瓜缺氮症(-)病症叶片小,上位叶更小;从下位叶 上位叶逐渐变黄;开始叶脉间黄化,叶脉凸出可见。最后全叶变黄;上位叶变小,不黄化;座果数少,瓜果生长发育不良。(二)诊断要点仔细观察,从上位叶,还是从下位叶开始黄化,从下位叶开始黄化刚是缺氮;注意茎的粗细,i般缺氮茎细;定植前的苗床是否施用大量稻草(6001200公斤/亩),大量施用稻草会引起缺氮;下位叶叶缘急剧黄化(缺钾),叶缘局部残留有绿色(缺镁),上两种情况不是缺氮。叶螭为害呈斑点状失绿;测定土壤电导率(EC),如果EC值高那么不缺氮;叶片外侧黄化向外卷曲,是缺乏其它的营养元素;叶黄白天萎焉,可以考虑其它的原因;叶片含氮在3.03.5%为正常,低于2.5%那么缺氮。(三)缺氮的特征从叶脉间到全叶黄化,从下位叶向上位叶黄化,全株矮小,长势弱,果实多数为小头果。(四)易发生的条件前作施有机肥少,土壤含氮量低种植前施大量没有腐熟的稻草,碳素多,其分解时夺取土壤中氮;露地栽培,由于降雨多氮被淋失;砂土、砂壤土,阴离子交换少的土壤缺氮;收获量大,从土壤中吸收氮多而追肥不及时。(五)对策最重要的是施用新鲜的有机物时要防止氮缺乏。用稻草作基肥要增施氮素;低温时施用硝态氮效果好;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可以提高地力;叶面喷施0.2%0.5%尿素。二、黄瓜缺磷症(一)病症苗期,叶色浓绿、发硬、矮化;叶片小,稍微向上挺;定植到露地后,就停止生长,叶色浓绿;果实成熟晚。(二)诊断要点注意病症出现的时期,由于温度低,既使土壤中磷素充足,也难以吸收磷素,缺磷叶色浓叶小(边)易出现缺磷症。在生育初期,叶色为浓绿色,后期出现褐斑。叶片正常含磷量在0.2%0.4%,低于0.2%那么缺磷。(三)缺磷特征在生长初期(特别在苗期),由于低温,生长差,叶片小、硬化、颜色浓绿;果实成熟晚,但成熟晚的原因较多,有时难以区分;下位叶枯死、脱落。(四)易发生的条件在磷吸收系数高的土壤,如火山灰土,种植蔬菜不久就会出现缺磷;堆肥施量小,磷肥用量少易发生缺磷症:地温常常影响对磷的吸收。温度低,对磷的吸收就少;利用山土育苗,没有施用足够的磷肥,出现缺磷症。(五)对策黄瓜是对磷缺乏敏感的作物。土壤中全磷含量在30毫克/100克土以下时,除了施用磷肥外,预先要改进土壤,施熔磷肥或烧成磷肥(热制)等。土壤含磷量在150毫克/100克土以下时,施用磷肥的效果是显著的;黄瓜苗期特别需要磷,所以培养土平均每升要施用P2O5100O1500毫克;施用足够的堆肥等有机质肥料。缺磷后期叶有褐斑三、黄瓜缺钾症(一)病症在黄瓜生长早期,叶缘出现轻微的黄化,在次序上先是叶缘,然后是叶脉间黄化,顺序很明显;在生育的中、后期,中位叶附近出现和上述相同的病症;叶缘枯死,随着叶片不断生长,叶向外侧卷曲;叶片稍有硬化;瓜条稍短,膨大不良。(二)诊断要点注意叶片发生病症的位置,如果是下位叶和中位叶出现病症可能缺钾:生育初期,当温度低,覆盖栽培(双层覆盖)时,气体障害有类似的病症,;同样的病症,如出现在上位叶,那么可能是缺钙;是否畸形果多(如小头果、弯曲果、蜂腰果等);收获量大,生育后期发生此类病症时,要调查是否施肥量缺乏;老叶枯死局部与健全局部的分界线是否有水浸状。如果界线明显为缺钾;正常叶钾含量在2%2.5%,低于L5%为缺钾。(三)缺钾特征下位叶到中位叶的叶缘变褐成为所谓的镜框子”状;叶脉以外局部产生失绿症,是从叶缘向内开展;全叶卷曲;出现畸形果多O(四)易发生的条件在砂土等含钾量低的土壤中易峡钾;施用堆肥等有机质肥料和钾肥少,供给量满足不了吸收量时易出现缺钾症;地温低,日照缺乏,过湿等条件阻碍了对钾的吸收;施氮肥过多,产生对钾吸收的拮抗作用。缺钾 自 叶缘到叶脉变黄(五)对策(1)施用足够的钾肥,特别是在生育的中、后期,注意不可缺钾。(2)植株对钾的吸收量是吸收氮量的50%,确定施肥量要考虑这一点。(3)施用充足的堆肥等有机质肥料。(4)如果钾缺乏,可用硫酸钾平均每亩345公斤,一次追施。四、黄瓜缺钙症缺钾自下而上沿叶缘黄化(一)病症上位叶形状稍小,向内侧或向外侧卷曲;长时间连续低温、日照缺乏,急剧晴天,高温,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叶缘卷曲枯死,呈降落伞状;上位叶的叶脉间黄化,叶片变小。(二)诊断要点仔细观察生长点附近的叶片黄化状况,如果叶脉不黄化,成花叶状那么可能是病毒病;同样的病症出现在中位叶上,而上位叶是健康的,那么可能是缺乏其他种元素;生长点附近萎缩,可能是缺硼。但缺硼突然出现萎缩病症的情况少,而且缺硼,果实会出现细腰状,叶片扭曲。(三)缺钙特征距生长点近的叶片,叶缘枯死,同时呈杯形,叶脉间黄化;在叶片出现病症的同时,根部枯死。(四)易发生的条件氮多、钾多明显缺钙株幼叶叶缘枯死缺钙上位叶卷曲地阻碍了对钙的吸收;由于土壤枯燥,土壤溶液 浓度大,阻碍对钙的吸收;空气湿度小,蒸发快, 补水缺乏时易产生缺钙;在缺钙的酸性土壤上, 钙供给缺乏。实际生产中,种植黄瓜的土壤很少出 现钙缺乏的情况。(五)对策通过土壤诊断可了解钙的含量, 如缺乏,可施用石灰肥料;施用石灰肥要深施,使其分布在根层内,以利吸收;防止一次用大量钾肥和氮肥;要适时灌溉,保证水分充足;缺钙的应急措施是用0.3%的氯化钙水溶液喷洒叶面,每周两次。五、黄瓜缺镁缺钙株叶卷脉间黄(一)病症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育期提前,果实开始膨大并进入盛期的时候,下位叶的,叶脉间的绿色渐渐地变黄,进步开展,除了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叶脉间均黄化;如果土壤消毒后在短时间内进行施肥,定植等作业,中位叶也会发生上述病症;在生育后期,只有叶脉、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其他部位全部黄白化。(二)诊断要点生育初期,结瓜前,发生缺绿症,缺镁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是在保护地里由于覆盖,受到气体的障害;注意缺绿症发生的叶片所在的位置,如果是上位叶发生缺绿症可能是其他原因;缺镁的叶片不卷缩。如果硬化、卷缩应考虑其它原因;缺绿症发生分为在叶缘缺绿并向内侧扩展,和叶缘为绿色,叶脉间缺绿两种情况。前者为缺钾,后者为缺镁;认真观察发生缺绿症叶片的反面,要看是否是蜻害、病害。(三)缺镁特征病症发生在下位的老叶上.在下位叶机能降低,不能充分向上位叶输送养分时,其稍上的叶也发生缺镁症;缺镁病症与缺钾病症相似,区别在于缺镁是从叶内侧失绿;缺钾是从叶缘开始失绿;与其它菜类比拟,易缺镁的如番茄、茄子等,黄瓜不易发生缺镁症。不同品种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发生的程度也不同;生长后期发生缺镁病症时叶片上可出现明显的绿环。缺锌节间短叶较硬(四)易发生的条件土壤中含镁量低,如在砂土,砂壤土上未施用镁的露地栽培易发生缺镁症;钾、氮肥用量过多,阻碍了对镁的吸收。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反映更明显;收获量大,而且没有施用足够量的镁。块铁叶绿绿.叶中黄(五)对策据土壤诊断可知,如缺镁,在栽培前,要施用足够的镁肥料;注意土壤中钾、钙等的含量,保持土壤适当的盐基平衡;防止一下子施用过量的、阻碍对镁吸收的钾、氮等肥料;应急对策是,用12%硫酸镁水溶液,喷洒叶面六、黄瓜缺锌症缺镁株叶脉间变黄(一)病症从中位叶开始褪色,与健康叶比拟,叶脉清晰可见;随着叶脉间逐渐褪色,叶缘从黄化到变成褐色;因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稍微卷曲;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新叶不黄化。(二)诊断要点缺锌症与缺钾症类似,叶片黄化。缺钾是叶缘先呈黄化,渐渐向内开展;而缺锌,全叶黄化,渐渐向叶缘开展。二者的区别是黄化的先后顺序不同;缺锌病症严重时,生长点附近节间短缩;植株叶片硬化,也可能是缺钾,如缺锌其硬化的程度重。(三)缺锌特征锌在作物体内是较易移动的元素,因而,缺锌多出现在中、下位叶,而上位叶一般不发生黄化;由于缺锌,可造成激素(IAA)含量下降,抑制了节间的伸长;植株出现中位叶黄化,向外弯曲,有硬化现象。(四)易发生的条件光照过强易发生缺锌;假设吸收磷过多,植株即使吸收了锌,也表现了缺锌病症。一般认为,多数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P2O5Zn)之比在400以上,表现有缺锌症。土壤PH高,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但其不溶解,也不能被作物所吸收利用;有时,由于受母质的影响,如蛇纹岩、橄榄岩的风化土缺锌。这种母质中含银多,对锌的吸收有阻碍。(五)对策土壤不要过量施用磷肥,正常情况下,缺锌时可以施用硫酸亚锌,每亩用L3公斤;应急对策,用硫酸锌0.2%水溶获硼叶外卷叶缘黄幼苗缺硼心叶暗绿七、黄瓜缺硼症缺硼叶畸形液喷洒叶面。缺锌叶变黄外卷(一)病症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地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叶缘局部变褐色;当仔细观察上位叶叶脉时,有萎缩现象;果实上有污点;果实表皮出现木质缺硼瓜内外木栓化抉硼生长点附近叶萎缩枯死化。(二)诊断要点从发生病症的叶片的部位来确定,缺硼是病症多发生在上位叶;叶脉间不出现黄化;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枯死,其病症与缺钙相类似。但缺钙叶脉间黄化,而缺硼叶脉间不黄化。(三)缺硼特征植株生长点停止生长发育、萎缩。叶缘的一局部变褐色;果实表皮木栓化,有污点。(四)易发生的条件在酸性的砂壤土上,一次施用过量的石灰肥料,易发生缺硼病症;土壤枯燥影响对硼的吸收,易发生缺硼症;土壤有机肥施用量少,在土壤PH高的田块也易发生缺硼;施用过多的钾肥,影响了对硼的吸收,易发生缺硼症。(五)对策土壤缺硼,可以预先施用硼肥;要适时浇水,防止土壤枯燥;不要过多的施用石灰肥料;土壤要多施堆肥,提高其肥力;应急对策,可以用0.120.25%的碉砂或硼酸水溶液喷洒叶面。黄瓜黄叶症(一)病症黄瓜越冬栽培时,从收获期开始,植株的中上位叶叶片急剧黄化;早晨,叶片反面有水浸状,中午这种病症消失;数日后,水浸状部位渐渐黄化。(二)诊断要点这种病症仅限于低温、长势弱的品种发生;经化学分析黄化叶的叶片中某些单一元素含量缺乏,如氮、钙、镁、铳;而另些元素含量又偏高,如碳素偏高。营养元素之间不平衡;黄化叶的碳素含量高;黄化叶的植株其根量显著地少。(三)黄化的特征多发生在植株的上、中位叶上;从收获期开始时发生;考虑叶背后出现硼过剩基叶叶缘发白水浸状并中午消失;最后全叶黄化;除地上局部的病症外,可以考察根量,根量少是一特征。(四)易发生的条件低温期光照缺乏;多肥多水。(五)对策注意水肥管理,肥料不宜太多。黄瓜硼过剩症(一)病症种子发芽出苗,第一片真叶顶端变褐色,向内卷曲,逐渐全叶黄化;幼苗生长初期,较下位的叶片叶绿黄化;叶片叶绿呈黄白色,而其它部位叶色不变。(二)诊断要点首先要了解前茬作物是否施用较多的硼砂,或是含硼的工业污水流入田间;黄瓜植株叶片的叶缘黄化的原因可能是盐类含量多,或者土壤中钾过剩等,不单纯是硼过剩的结果;人工施用硼肥,使下位叶叶缘黄化,病症进一步开展为叶内黄化并脱落,这可能是硼过剩的结果。(三)硼过剩特征叶片出现黄化病症,开始是发生在下位叶,出苗后在第一片真叶上出现黄化;出苗不久.假设施用浓度的硼,第一片真叶出现白色的斑点;即使下位叶出现硼过剩病症,上位叶常常是正常的。(四)对策土壤PH值越低,出现病症就越明显越严重,所以施用石灰质肥料可以提高PH值。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碳酸钙比氢箱化钙更平安;如硼过剩,可以浇大水,通过水溶解硼并淋失带走一局部硼;如果浇大水后,再施用石灰质肥料效果更好。四黄瓜其他元素过剩症元素过剩:黄瓜的施肥技术1、黄瓜生长的适宜条件黄瓜为喜温喜湿植物,生育适温为1832°C,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土壤湿度为85%95%°黄瓜根系浅,应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的腐殖质壤土栽培。土壤应为弱酸性到弱碱性。2、黄瓜生长需肥量从定植到收获完毕.养分的吸收量因品种及栽培条件而不同。一般来说,平均单株的养分吸收量是:氮57克,磷l.5克,钾68克,钙34克,镁Cl.2克。设氮的吸收量为100%,其它元素的吸收量为磷20%40%,钾120%150%,钙20%35%°各部位养分的含量,氮、磷、钾在收获初期偏高,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其含量下降。而钙和镁那么是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肥料的吸收与栽培方式有关,生育期长的春早熟保护地黄瓜比生育期短和秋季延后栽培黄瓜吸收养分量高,另外,秋延后栽培黄瓜,前期产量高,养分的吸收主要在前期,因而施足底肥是栽培的关键。3、黄瓜施肥技术简表施肥内容作用苗期施肥苗床营养土配制:未种过瓜的菜园土4份、河泥2份,腐熟厩肥3份、草木灰1份,参加占总量2%的过磷酸钙,充分匀即是。如发现苗期缺肥,在每100o升水中参加硝酸钾810克、硝酸钙950克、硫酸铉500克、磷酸二氢钾350克、三氯化铁20克,喷洒在叶面根外追肥。培育壮苗多施底肥一般每亩铺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大棚和温室肥量应比露地栽培高。利于缓苗追肥亩产黄瓜5000千克,从定植到采收结束,共需追肥810次。定植缓苗后第一次追肥,以迟效有机肥为主,以后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化肥与人类尿间隔施用。采瓜盛期,增加追肥次数。促进果实正常发育营养体健壮生长叶面追肥结瓜盛期后,在地面追肥的同时.,可用1%尿素加0.5%磷酸二氢钾。如缺其它微量元素,可同时喷。壮秧保果增施二氧化碳在大棚、温室内每日清晨日出后半小时施二氧化碳1500ppm4、黄瓜施肥标准每生产IoOO公斤黄瓜约需氮2.5公斤、磷1公斤、钾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