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工作方案.docx
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工作方案为稳妥推进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关于开展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鲁民函(2022)87号)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民(2021)49号)养老机构备案和监管工作指南(烟民函(2022)8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8号)关于开展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鲁民函(2022)87号)等文件精神,持续巩固深化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成果,按照包容审慎、依法规范、安全有序、稳妥推进的原则,积极研究探索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的办法措施,有效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行为。二、工作任务(一)明确预收费监管范围和条件L养老机构预收费类型。养老机构预收费是指养老机构在实际提供相应服务之前预先收取的资金,包括预收服务费、会员费和质押金。(1)预收服务费是指养老机构向其服务对象预先收取的用于未来逐月或逐次抵扣服务费的资金;(2)会员费是指养老机构面向尚未实际入住机构接受服务的社会人员,通过销售预订性质“会员卡或预约床位、预约服务等形式进行营销而收取的资金;(3)质押金是指养老机构与其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经协商议定,在服务费之外预先收取的具有质押或担保性质的押金、保证金、备用金等资金。2 .养老机构预收费主体。养老机构应当以本机构名义与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合同),实施预收费。不得由其关联企业(组织)或其他企业(组织)代替本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合同),实施预收费。3 .严禁违规预收费。养老机构不得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承诺明显低于市场价入住或折扣返利优惠等形式,诱导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预交资金。养老机构不得打着销售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旗号或者以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二)分类规范预收费行为L预收服务费管理。鼓励养老机构按月或按次向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收取服务费。养老机构预先收取服务费,应当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的意愿,不得强制收取。预收服务费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并应在养老服务合同中予以明确。预收服务费应当专款专用,仅限用于按月或按次冲抵服务对象应付的服务费。养老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提前终止服务合同的,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可要求养老机构退还已经预收但尚未实际使用的服务费,养老机构应当在结算费用时予以无息退还,一方存在违约责任的,按照双方服务合同的约定执行。4 .会员费管理。养老服务机构实行会员制、收取会员费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并利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设施土地符合相关手续,租赁(5年及以上)委托方式运营;床位总规模不少于200张;依法办理企业(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并在所在区市民政部门备案;已实际投入运营;机构经营主体既往无重大违法事件,法定代表人未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养老服务机构销售的会员卡应当实行实名制,且仅限本人使用,可挂失;会员卡不得设置有效期,不得具有透支、充值和还本付息功能;会员卡客户总数不得超过本机构实际可用床位总数;单个会员费金额不得超过本机构最高月收费标准的12倍;预收会员费总额不得超过本机构扣除银行贷款后的可抵押物估值;养老机构应当向缴纳会员费的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出具风险提示函、收费凭据,并签订合同,明确收费标准、权利义务、退费处理、争议解决等事项;收取的会员费仅限用于弥补本机构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及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债券、期货等投资及其他借贷用途。养老机构收取会员费,应当向所在地区市民政局备案,备案内容包括:机构名称、社会信用代码、存管银行账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其他股东(合伙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拟发行会员卡的种类、数量、数额、用途以及拟收取会员费总额估算、本机构扣除银行贷款后的可抵押物估值评估报告等。5 .质押金管理。养老机构收取质押金,应当事先与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协商确定收取标准并明确使用范围,纳入服务合同条款或另行形成书面协议。养老机构收取的质押金,原则上作为服务对象偿还欠款的最后担保。服务对象在出现欠款或发生应急费用垫付情况时,养老机构应当通知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进行偿还,非必要不动用质押金。养老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终止服务并结清服务费用、办结离开养老机构手续后,应主动退款,将清偿之后的质押金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三)明确预收费监管方式L实行第三方商业银行存管。市级民政部门采取统一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监管方式,负责遴选并向社会公布开展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名单,制定预收费存管协议示范文本,分类设定各项预收费拨付条件、程序和留存资金比例。2 .设立存管专用账户。养老机构选取公布名单内第三方银行开设预收费存管专用账户,与当地民政部门及存管银行签订存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存管账户开立、资金管理使用、违约责任、协议终止等事项,并根据预收费不同类型约定存管账户资金拨付程序。存管账户资金拨付程序将根据养老机构预收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调整。各项预收费全额缴入存管账户,与养老机构自有资金分账管理,不得转入其他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存管账户产生的利息及收益归养老机构所有,由存管银行按照规定进行结算。存管银行每季度向养老机构提供存管账户资金对账单。3 .定期报告收支情况。养老机构需定期分别向当地民政部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预收费情况,通常包括季度预收费收支情况及存管账户资金对账单、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养老机构应对有关情况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4 .分类处置已收预收费。本办法施行前已实施预收费的养老机构,应当主动向当地民政部门报告。符合收取条件的,应在30日内设立存管账户,并将预收费用全部转入存管账户;不符合收取条件的,应制定退款计划,并在当地民政、金融监管部门监督下严格履行。5 .合理利用预收费。养老机构在确保安全、保障日常运营所需的前提下,可使用存管账户部分资金进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保值增值投资,但不得超出存管银行的管理范围。存管账户资金及所购产品均不得用于质押。(四)健全预收费监管措施1 .加强预收费信息管理和监督。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各类预收资金收支管理,并将收支明细记录纳入服务对象个人信息档案。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对服务对象个人信息档案及资金收支明细拥有知情权和查询权。养老机构应当在接待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本机构养老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服务内容和基本银行账户、存管银行账户、民政部门监督投诉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2 .加强预收资金流动情况监测。信息管理平台运营方和存管银行监测发现资金异常流动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当地民政部门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根据法律规定,对该养老机构的存管账户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依法配合有关部门查询存管账户余额、交易明细、资金及其他相关信息。3 .加强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置。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养老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改正,对该机构在星级评定时予以降级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进行查处,并依据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按规定组织开展调查认定,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4 .加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宣传教育。民政部门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经营者的守法教育,引导其合法经营、规范服务。民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常态化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宣传,向社会公众宣传预收费注意事项,提示相关风险。三、有关要求(一)加强工作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突出试点创新重点,推进工作实施。(二)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对预收费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总结,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各区市可结合实际情况,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一并纳入试点范围。(三)营造实施氛围。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栏、政府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和动态报道,提高全市各级对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预收费管理工作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合力,营造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