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喉部良性肿瘤治疗常规.docx
耳鼻咽喉科喉部良性肿瘤治疗常规喉部的良性肿瘤包括:喉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膜瘤、软骨瘤、脂肪瘤、淋巴管瘤等多种。其中,喉乳头状瘤最为常见。(一)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喉部良性肿瘤的80虬根据发病年龄的不同,分为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和儿童型喉乳头状瘤两种。成人喉乳头状瘤的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为单发,有恶变倾向。儿童型喉乳头状瘤好发于24岁儿童,常为多发,生长较快,易复发。【病因】目前认为该病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现已检出HPV病毒的亚型有90多种,其中HPVS和HPV1是人类喉乳头状瘤的主要致病病毒。可能发病机制:HPV病毒通过进入上皮的基底层细胞转录RNA并翻译病毒蛋白而致病。在病灶周围外观正常的黏膜中也发现了HPV病毒颗粒,可能是术后易复发的病理基础。【病理】为来自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由复层鳞状上皮及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向表面呈乳头状生长而成,基底膜完整,中心可富含血管。可单发或多发。【临床表现】儿童型喉乳头状瘤多见于24岁发病,75%的儿童型喉乳头状瘤在4岁前发病,女性多见。其临床表现与成人型相比更易复发,且发病年龄越小,复发、进展性越强。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其发病率低于儿童型。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复发和进展性,并有恶变倾向。喉乳头状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声嘶,可伴有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儿童型常因多发,生长较快,易出现喉阻塞。喉镜下可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不平,呈乳头状增生。【诊断】据患者症状和喉镜检查可诊断,确诊需依据病理。幼儿患者常多部位发生,基底较广,常发生于声带、室带和声门下区,可扩展至咽或气管、支气管。成人多次手术而复发者,应注意恶变的可能。【治疗】1 .外科治疗其治疗原则是在尽可能保留喉功能的前提下,切除病变以改善和保留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外科手术方法包括:显微支撑喉镜手术、CO2激光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微型吸切器手术。其中C02激光切除术为目前主流的手术方法。2 .辅助治疗对于喉乳头状瘤反复复发或一年内多次手术的患者,建议加用辅助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为:干扰素、口引味-3-甲醇、阿昔洛韦、异维酸、甲氨蝶吟、利巴韦林等。【预后】儿童喉乳头状瘤可引发喉梗阻,侵及气管、支气管危及患儿生命,成人多次复发病例有一定的恶变率。(二)其他良性肿瘤喉部血管瘤较为少见,病理上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三种类型。以毛细血管瘤最为多见。其病变由成群的薄壁血管组成,间以少量的结缔组织。若结缔组织较多,则称为纤维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可发生于喉的任何部位,但以发生于声带者多见,有蒂或无蒂,色红或略紫,大小不一。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有人认为该病系先天性的,由窦状血管构成,质软如海绵,无蒂色暗红,表面不光滑,病变广泛者侵及颈部皮下组织而呈青紫色。蔓状血管瘤又称静脉血管瘤,除了具有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外,因其病理特点是动静脉沟通丰富,往往有较粗的动脉,所以触摸常有搏动感。喉血管瘤患者症状多不显著,发生于声带者可有声嘶,婴幼儿血管瘤可因体积大而有呼吸困难。如有损伤可有程度不等的出血。喉血管瘤无症状者可暂时不予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显微激光手术、硬化剂注射、冷冻手术,也可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对于巨大喉部血管瘤需行颈部入路肿物切除,并做好术前备血和术中的止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