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docx
-
资源ID:6709558
资源大小:27.0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京的春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docx
北京的春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反思)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春节的图片、习俗。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初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L师:(课件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板书:春节)在蟒嘴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寒假里我们也刚刚过完春节,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谁能来说一说你家是如何过春节的?2 .师:老舍先生也有一篇文章,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春节,感受京味十足的、独特的民风民俗的年文化吧。(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3 .齐读课题。二、作者简介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拥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录在老舍文集里。资料链接:本文写于1951年1月,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几个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之情。三、预习反馈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 .指名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会写字)3 .引导学生从生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了解需注意的地方,并相互交流。(注意:“醋”字左边里面有一短横(一种调味品,起源于中国。古时用酒作为发酵剂酿制食醋,所以从“酉、“燃”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火”比“然”略短,但不能写到“八、”的上方。)4 .全班齐读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四、整体感知L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的北京的春节前后一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做好标记。(可结合课本插图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板书:热闹、忙碌、喜庆、团圆)5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腊月:农历的十二月。初旬:一个月份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的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五、梳理脉络L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2)指名发言,相机填写表格。农历时间节日名称风俗习惯腊月初八腊八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小年,祭灶王,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腊月三十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板,守岁正月初一拜年,逛庙会正月初六铺户开张,放鞭炮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2 .提出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老北京的春景的?(时间顺序)3 .分清详略:说说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汇报交流。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几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几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4 .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内容,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5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中国的春节是非常隆重的节日,详细说起来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为什么老舍能让“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就让我们下节课揭晓。六、随堂演练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1)我吃jiiozi()最喜欢蘸SUdn()和Cil()banha0()的酱汁。(2)春节时,人们通常会tngxia0()守岁,r6nfang()爆竹,bici()之间互相祝h4()。2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万()更新万不得()悬灯()彩()然不同(1)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2)新年时,家家户户,街道上打扫得干干净净,显出一派的气象。第2课时课时目标深入理解详写部分,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2 .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3 .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老北京过春节的喜庆、热闹。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这节课,继续走进北京的春节,感受北京春节的习俗和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Q二、研读课文1 .默读课文,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找出你最喜爱的一个部分。仔细研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写批注。2 .学生默读,圈画、批注。3 .交流讨论:(1)腊八(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课件)出示语句: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指名朗读。引导学生交流勾画的相关语句。农业产品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果特别多,多得似乎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多有意思啊!作者用比喻,把腊八粥比作农业产品展览会,写出了腊八粥什么特点?(食材丰富)“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这是制作方法。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课件演示,腊八蒜的图片),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和奇妙。写出了腊八蒜的特点:色味双美。你发现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腊八写得详细的?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老舍先生在写“腊八”这天,选取了最具特色的食品,一个是粥,一个是蒜,而介绍这两样食品时选取的角度也是不同的。熬腊八粥是从食材的丰富描写的,泡腊八蒜是从制作方法、色泽和味道来写的。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相机板书)腊月二十三出示交流勾画的语句: 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批注感受:这里将过小年说成是春节的“彩排”,表现了过小年时热闹非凡的景象,也预示着过春节时将会更加隆重。)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批注感受:街上卖糖的人多,糖的形状也很多) 按照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批注感受:每个习俗都有它的来历,从吃糖习俗的来历,我们也发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在写“腊月二十三"这天时,抓住了“祭灶王”的习俗,重点写了街上卖糖以及吃糖习俗的来历,使得风俗特点更加突出。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除夕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教师提问:除夕给你什么感觉?(除夕真热闹,这也是本段的中心句)教师提问: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的热闹呢?出示交流勾画的语句: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批注感受:这是从味道到色调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了除夕的热闹,也让我感受到老舍观察的细腻。)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批注感受:人们对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风俗的重视。)默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同是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两位作者都写出了除夕当地特有的习俗。不同之处:老舍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时人们主要的活动进行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中斯妤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的情景。教师小结:相同题材的文章,因为地域不同,作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的体验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不同体验写出不同特色的文章。指导朗读,读出除夕这一日热闹、团圆的气氛。正月初一朗读第9、10自然段。教师提问: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两天的情形毫无共同之处。)正月初一与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的?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全程都在休息。(批注感受:初一悠闲。)教师提问:跟除夕相比,初一”全程都在休息”,是不是就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呢?(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活动,很充实很快乐分角色朗读,正月初一不同人的语句,感受人们的悠闲和快乐。元宵节谁最喜爱写元宵的这一部分?先不着急着说,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是什么?(灯)出示交流“灯”的语句: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批注感受:一连串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一律、都、通通”,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种类之多。)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批注感受:到处都是灯的世界,进一步突出了元宵节的热闹。)元宵节(正月十五)特点:红火、美丽。想象:假如你在这灯的世界里畅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花灯呢?教师小结:是呀,在这漂亮的灯的世界里畅游,让人不由自主,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老舍先生说: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体会写法1 .请学生找出课文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比较:这些部分和“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日相比有什么不同?2 .小组交流: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重点交代了人们的活动,而其他日子作者是一笔带过的,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概括。3 .同学们讨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交流后小结:详略得当,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住重难点写出特点,突出特色。感受语言特点1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带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语句。2 .出示课后第三题的例句,交流“京味儿”的语句特点。(“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等词语京味儿十足,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儿化音的语言具有北京当地特色,朴素亲切、自然。)畅谈春节L读一读课文第4、10、13自然段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联系生活经历,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3 .交流分享。作业设计选择生活中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先简单概括其习俗,然后抓其最主要的一个习俗写一写。示例: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那三角形状的粽子,看着就馋人;艾草淡淡的香味,闻着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都透露着节日的喜庆。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是三角形的,人们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和小豆的叫豆粽,掺枣子的是枣粽。在很久以前的考试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粽带上,因为“枣粽”与"早中”的发音相似。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的米肉,那香香的味道,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是端午节的味道。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等。板书设计1北京的春节开始一一腊月初旬闹而有序时彩排一一腊月二十三间第一高潮一一除夕俗而有趣顺第二高潮正月初一序第三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味儿十足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凸现风俗特点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京韵散文。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传统节日的留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语言特色、详略、比较阅读、表达顺序等方面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1.自主读文,读中感悟。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他们能多次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我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关键词“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秦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接着,我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勾画圈点批淮,抓佳关键词句来展开教学,采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2.突破难点,领悟写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要日子“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来进行品读,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把握本文的谋篇布局,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激起学生表达、抒发情感的欲望。由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延伸到我们自已的春节,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