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恒邦商业中心设计.docx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恒邦商业中心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该项目为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约47000m,位于江苏徐州三环东处,规划用地面积为27440m,。力求创造出一个能够代表当地经济文化水平并与城市肌理紧密吻合的时代建筑。通过对场地及周遍环境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徐州地区的城市、气候、习俗和传统风貌和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设计。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对用地结构和建筑空间进行组织,考虑商业、综合办公、公寓式办公的要求,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并完善道路系统,布置绿地系统及室外场地等。绘制图纸:1方案设计说明2基本经济指标3区位图4方案构思分析图5总平面图6布局生成分析/形态/节点7各层平面图8立面图9剖面图IO景观设计11细部做法其它要求:汇报答辩PPt文件。绘制的图纸中,要求手工绘制2张。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摘要本毕业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在江苏省徐州市东三环路杨庄段插入能体现城市特色融合环境并且吸引人流在其中活动的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顾名思义就是在满足商业用途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功能需求的综合性建筑,它将商业策划与建筑单体设计相结合,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妥善地安排好功能布局使其满足商业活动的需要,更需要结合城市与地区特色,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思想。本文主要介绍徐州恒邦商业中心设计,论述恒邦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思想和具体单体设计方案。在紧张的城市用地中,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布局,集中各种功能,配以合理的停车和交通系统,将建筑体与城市紧密结合,创造出布局合理、变化丰富的多元空间是该商业中心设计的主要思想。同时该项目旨在在城市中心特定的区位下,从城市周边及整体环境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塑造建筑及场所,使其具有内涵并符合徐州地区特色。同时因地制宜,结合周边业态和现状,以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商业服务为宗旨,着重商业功能流线的设计,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并形成一定的商业吸引力。多元化的规划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加入办公、酒店、娱乐等新职能,力求更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更完备的功能体验。另外多样化的商业空间设计、生长建筑及“上部城市下部城市”的建筑布局构思是重点,商业中心、办公和酒店公寓相结合,完善它的各种功能,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完备服务,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商业中心;生长的建筑则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而“上部城市下部城市”的构思则使综合体内的使用者和顾客能与城市产生互动,建筑与城市水乳交融。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地标建筑地区特色生长建筑建筑布局ABSTRACTThemainideaofthisgraduationthesisistoinsertalandmarkcommercialcomplexwhichembodiescitycharacteristicsfusedwithenvironmentandattractspeopleinitintothesectionofYangzhuang,EasternThirdRingRoad,Xuzhoucity,Jiangsuprovince.Inmodernsociety,theappearanceofcommercialcomplexiscloselyintegratedwiththerequirementsofcitydevelopment,itcombinesbusinessplanningideaandmonomerbuildingdesigntogether,anditrequiresdesignersnotonlyproperlyarrangethefunctionlayouttosatisfytherequirementofbusinessactivities,butalsocombinecityandregioncharacteristics,andprovidetheirownideasbrightly.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designofXuzhouHengbangcommercialcenter,analysistheplanninganddesignideasandspecificmonomerdesignschemeofHengbangcommercialcenter.Theurbanlanddemandisverybig,themainideaofthedesignofthecommercialcenteristogatherallkindsoffunctionalspacesbyareasonableintegrateddesign,withareasonableparkingandtrafficsystem,determinethescale,formandopenspaceofthecommercialcomplex.Atthesametime,thisprojectaimsatshapingbuildingsandplacesbasedonthespecificlocationofthecitycenter,startformtheareaaroundcityandtheoverallenvironment,combinewiththeregionalculturecharacteristics,andsatisfytheusagefunctionrequirements,letithasmoreconnotationsandconformwiththeregioncharacteristicsofXuzhou.Andtheprojectadjusts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combineswithcommercialactivitiesandcurrentsituationinsurroundingareas,aimsatthepurposeofprovidingbestcommercialserviceforcustomers,focusesonthedesignofcommercialfunctionstreamline,createsagoodcommercialatmosphereandformsacertaincommerciallyattraction.Diversifiedprogrammethefunctionofcommercialcomplex,gainnewfunctions,suchasoffice,hotel,entertainmentandsoon,strivesformorecomfortableshoppingenvironmentandmorecompletefunctionalexperience.Moreover,thediversifieddesignofcommercialspace,growingarchitectureandthearchitecturallayoutconceptionofttUppercityandlowercity“arethekeys,itcombinescommercialcenter,officeandhotel,perfectsitsvariousfunctions,andprovidesone-stopcompleteserviceforcustomers,makesitbecomealocaliconiccommercialcenter;thegrowingarchitecturemakesbuildingsblendinto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better;andtheconceptionofuUppercityandlowercity“makescustomersandusersinthecomplexinteractwiththecity,buildingsandcityareincompleteharmony.Keyword:commercialcomplexlandmarkbuildingregioncharacteristicsgrowing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composition第一部分前言1工程概况12设计依则1第二部分前期调研及思考1前期调研21.1 调研项目1.2 调研成果2基地现状与环境分析2.1 地块利用现状2.2 地块规划方案2.3 基地分析3前期思考与比较4设计立意4.1 方案定位4.2 结合徐州特色第三部分总体设计1总平面设计1.1 场地概述1.2 总体布局2总体构思3出入口及功能团位置推敲3.1 出入口位置3.2 塔楼位置3.3 广场位置4经济技术指标第四部分建筑单体设计1.建筑等级2 .建筑结构选型3 .平面及主要使用功能设计5.形体设计5.剖面及立面设计第五部分消防专篇设计1 .设计依据2 .总体消防设计3 .建筑单体消防设计第六部分给排水设计1 .设计依据2 .概述3 .设计范围4 .给水工程5 .排水系统6 .管材选用第七部分电气设计1.设计依据7 .供电方式和负荷运算8 .照明系统9 .空调系统10 防雷与接地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参考文献,翻译部分1.1 H'Js1.2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三环路杨庄段,地块西侧、北侧规划为住宅区,现状为低层民宅,东侧为工业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16000平方米,呈规整的矩形,地块内部地势平整。该项目为商业综合体,其中裙房部分5层,办公部分9层,局部十层,酒店部分二十层。办公部分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西向,东部面向广场;商业部分除了创造出商业氛围之外,最大面积地创造了公共绿化庭院空间,吸弓I更多人流,强化商业氛围;酒店部分强调模块化设计,创造屋顶活动平台,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丰富酒店旅客的生活。1、建筑风格一一一个现代而又清新雅致的理念建筑主体采用传统的深褐色、米色的大理石外墙贴面,力图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别致的建筑外形辅以精心配置的植物绿化,散发出厚重而时尚的气质,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2、建筑环境一一一个通透可互动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筑围合出的内部广场,创造出可供市民及顾客活动的广场空间,同时建筑体面向广场一侧大面积开窗,实现其他使用空间与广场的视线交流。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来完善区域环境,并合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层次感强。布置上,结合二层广场设置台阶,同时在台阶上开辟出必要的交通部分之外创造出台地种植绿化,使人有“步移景异”的感觉。3、独具特色的建筑造型一一创新的可识别性的空间划分方式及建筑造型手法办公部分是通过面向广场一侧以及面向交叉路口的西南侧的大面积开窗洞来与周围其他使用功能产生区别,使之富有鲜明的个性;酒店部分是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的复制与位移使建筑产生雕塑感,富有鲜明的个性。另一方面,商业建筑说到底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建筑形态塑造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行为规律。因此,该设计结合室内布置,创造屋顶平台,在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利用屋顶活动平台将使用建筑的人与环境与城市结合起来。1.3 设计依则1、规划审批文件;2、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建筑制图标准;3)无障碍设计规范;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0)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等等。3、其它方面:如商业、办公酒店建筑设计一般规律;基地周边道路状况、基地周边业态分布、基地周边居民状况、基地所处的气候环境等。2前期调研及思考2.1前期调研在做这个商业中心方案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实地实例调研,希望能从实际项目中汲取经验。另外,在走访实际项目的同时,我们还不忘查阅资料,做到理论与实际想结合。2.1.2调研项目我们调研的项目有山鹰会所(飞碟训练基地);南湖水街,凯莱度假酒店;金地商都等;苏宁广场,中央国际广场;万达广场,绿地城市广场;和信商业广场;SoHO时代广场;老东门商业街区及大龙湖会所;同时我们通过翻阅资料,分析了日本难波公园、表参道等国外著名商业综合体项目。2.1.3调研成果实地调研让我对于大型商业建筑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例如徐州万达广场。这是徐州市最近建成的大型商业项目,其独特的建筑外表皮、丰富的内部空间和良好的商业气氛令我叹为观止。从这个项目中我们就能学到许多巧妙的构思与做法,例如:D万达广场在入口位置设置了大型的广场,同时在广场显眼位置布置极具时代感的雕塑与花池,一来通过雕塑形成视觉中心,将人的视线吸引到建筑主体上来,二来通过花池围合出建筑主体前的主广场和四周建筑使用的次要广场,所有做法自然形成,没有做作的感觉。2)万达广场在内部的设计十分具有时代感。这一点从万达广场的垂直交通可以看出。可以看淡,万达广场的楼梯并不只是垂直交通的一种工具而已,设计师将楼梯作为室内的一种雕塑进行了细致的雕琢。设计师将楼梯底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面,然后,在这个面上随着楼梯的走势自然地雕刻出变化的曲线,一来强调了楼梯的存在与走向,二来与室内的长条状中庭及灯光设计相得益彰。其他的调研过的实例还有诸如SOHO时代广场、老东门商业街区等。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试着从这些例子中总结出商业综合体在总平面设计上的一些共同1、规划总平面设计。综合考虑人流、车流方向等因素,合理利用现有地块,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出建筑的总体布局,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2、整体功能布局。为了达到商业聚集效应,尽量将裙房和商场一体化布置;另外还需要通过空间整合及合理的业态的功能布局将该项目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3、交通流线的布局。将平面式和立体式流线布局方式有机结合,形成运行畅通的交通流线。除此之外,地下车库出入口、消防车道也应避免与人流产生干扰,货流应设在偏僻的地块,减少对商业综合体整体美观的影响。除了在徐州本地进行实地调研,另外我还分析了一些国外著名先例,例如日本难波公园。难波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不断重生的自然力量,在这个设计中,自然环境被巧妙地融入进去。在这个项目中有很大的公共开放绿地,可以吸引周边社区的人到这里来,最后这个项目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大家不仅仅到这里来购物,也可以到这里来休息,来放松。这个项目中最令我难忘的一点是它的内部是一条人造峡谷。设计者最初的构思是利用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将项目所处的南北地块连接起来,但随着项目的深入,设计师将其最初关于人造峡谷的设计理念做了一点改进。为了使这个项目与自然环境更好地结合,在最终的方案中,这条人造峡谷的装饰材料都取材于自然,如花岗岩、沙岩和石灰石等,并保留了石材的淳朴粗犷的天然造型(自然裂缝),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天然石材的魅力。同时在色彩表达方面,外立面的色彩由暖黄色到橘红色过渡,并与大阪市区众多的灰色混凝土和瓷砖饰面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在于自然环境吻合的同时突出该项目的存在,另外也使得建筑体与周边绿意盎然的植被交相辉映。这个想法令我获益匪浅,我觉得在我的设计中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因为峡谷概念的引入除了起到联系基地两端的作用,还能因为峡谷自身的特点起到引导和吸引人流的作用,这对于形成商业氛围吸引人流非常重要。同时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一个设计亮点可以使设计产生质的变化。其他的还有例如表参道、美国橡树溪等著名先例,在这里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总结一下,从国外先例分析中我能得到以下启示1、在建筑造型手法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在注重将建筑形态设计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不能使得商业布局混乱,也不能因为过多地考虑建筑形态和造型手法而分散消费者对商业内容的注意力,要真正做到建筑与商业有机结合。2、独特的建筑造型或者富有个性的建筑外表皮设计等可以成为吸引人流的亮点,但从长期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其内部的核心-商业部分。对于建筑的使用者来说,只有功能上的人性化设计-与商业的契合性才会一直默默地发挥作用,而建筑的形态美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人们的脑中逐渐淡化。3、这些成功的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形成有其固定的规律,他们的形成依托城市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发挥各自的特色,并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现代人的新生活需要。我们在欣赏这些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它们的设计手法,了解这些案例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是怎样与城市与环境相结合的。这些案例让我学会思考在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的同时该怎样提升项目的品味。2.2基地现状与环境分析2.2.1 地块利用现状规划范围内地形平缓,地块内现状为低层民宅区,东侧为工业建筑。2.2.2 地块规划方案该地块规划为商业用地,而地块北侧规划为住宅区(现状为居民区)。2.2.3基地分析基地南侧为城市交通主干道-东三环路。基地原为一片居民区,现将其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基地北侧为居民区,东侧和南侧均为工业用房,西侧为居民区及部分待建用地。而设计中的基地与实际基地有所不同,基地夹杂在东三环路杨庄路以及白云东路之间,道路已经被规划细致。北侧为已规划好的居民小区,基地东南两向有绿化带。我所选取的基地为完整基地的西侧一半,面积大约16000平方米。徐州地处寒冷气候区,全年主导日照朝向为正南方偏东10°左右。另外,该基地全年主导风向为冬半年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2.3前期思考与比较2.4设计立意(一)目标及原则1 .符合徐州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及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并与城市规划体系合理衔接。2 .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环境特点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轮廓线,城市的色彩,创造出属于时代同时也属于地方的人文特色区块。3 .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突出项目的设计亮点,打造一个地标式的商业综合体。(二)设计指导思想创新的总体设计理念、人性化的单体设计、合理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自然环境。2.4.1 方案定位该项目为商业中心设计,因而我将该项目定位为地标性质的商业办公酒店综合体建筑。作为地标,该项目需要在与徐州城市结合的同时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另外作为商业建筑,该项目需要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吸引顾客。2.4.2 结合徐州特色该设计紧紧抓住基地现状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气候环境等,结合徐州市特色,力图创造出“如同山峰与峡谷”一般的建筑体,同时利用建筑场地中央的广场吸纳人流,使该建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当中去。建筑处理手法方面,设计者运用了模数化设计的方法,将8.1M*8.1M*8.OM的模块重复,使建筑呈现出一种如同自然生长一般的态势,与徐州的自然地貌特征相呼应。1.1 设计1.2 总平面设计首先,如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一书所说,现代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合理、留有余地;(2)出入便捷、流线合理。对于商业建筑来说,总平面设计的地位十分重要。除了对建筑主要出入口的场地设计之外,还需要着重考虑人流及物流的组织、建筑和相应场所的位置布局等问题。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在个别的项目中,出于经营或者城市设计的要求,室外场地设计所占的比重要比一般的项目要大一些,而且室内与室外往往综合考虑,统一构思。而对于恒邦商业中心设计,这次场地设计的重点在于:(1)理顺人流方向,结合场地及周边环境处理好入口位置;(2)妥善摆放办公部分及酒店部分的塔楼,做到既不会对周围建筑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时符合功能上的要求;(3)处理好建筑中广场的位置,并且力图将广场设计成该地区的景观和人流活动的核心。那么我这次的方案总平面具体是怎样设计的呢,下面我将逐条予以阐释。1.3 总体构思该项目包括了办公、商业、酒店等功能,是一所大型的商业综合设施。在解决高容积率的同时,我还要面对设计符合人体尺度的商业、办公空间等的挑战。因此我首先提出了“上部城市与下部城市”的总体设计理念。“上部城市”是指可以供顾客或者办公人员交流的场所,因而我希望自己的方案能拥有较多的交流平台并且能与北部的居民区产生互动;而“下部城市”则是指顾客可以接触到来此处参观购物的其他人群并能产生互动,力图在商业部分创造出任何人都能自由愉快地在其中漫步的街巷空间。1.4 出入口及功能团位置推敲首先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商业建筑出入口布置的一般规律。在大中型或对商业环境要求较高的商业建筑中,往往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商业建筑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主要有时间分流和空间分流两种,其中,空间分流又分为平面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叫在该项目中,我选择采用平面分流与立体分流相结合的空间分流流线组织方式,接下来我将一一阐释。3.3.1出入口位置在确定出入口时,我作了如下分析:1、如图所示,基地南侧为东三环路,该路属于城市快速路,因而主要人流从这条路上来,但是基地南侧紧邻城市绿化带,因而主入口不宜设置在基地南侧;另一方面,基地紧邻北侧住宅区决定了该项目的商业部分主要服务于北侧居民区居民,为了更好地吸引来自这里的顾客,我将商业中心的主入口设在基地北侧(商业入口包括首层超市的主入口和2层标高广场的入口台阶)。2、根据任务书要求,该项目还包括办工写字楼功能。根据对基地道路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办公部分的入口不宜直接面向城市主干道;同时,因为该项目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因而办公部分的入口不宜与商业部分的入口产生冲突,所以我将办公部分的入口设在基地的西侧,并将入口简单化处理,以免喧宾夺主,弱化商业部分入口对顾客的吸引力。3、该项目还包括酒店部分。根据酒店设计的一般规律,许多酒店出于城市的重要地段,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形象和醒目的外观足以成为城市的标志,因而在设计中,酒店入口不宜设置得过于隐蔽,同时还要在入口处设置较大的广场用于容纳较集中的人流;但是在我这个项目中,酒店虽然具有较大的建筑体量,但是在功能上并不是该项目的最重要的部分,商业部分才是这个项目的重心,因而该酒店入口也不能影响商业主入口的主体地位。综合以上两点,我将酒店入口设置在基地的东北角,一方面与商业主入口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远不近而不影响商业主入口吸引主要人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将建筑体量在首层位置作切角处理留出小广场,也符合酒店设计的规律。3. 3.2塔楼位置确定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塔楼是建筑的视觉中心与重要的功能团,因而在设计时不能不认真考虑。在设计塔楼的形态之前,我必须首先确定塔楼在总图中的位置。首先根据任务书,我可以确定出该方案有两座塔楼,分别是办公楼的塔楼和酒店的塔楼。接下来我重新将目光放回到基地上来。首先基地是东西向边为长边的矩形,因而我们可以列举出以下塔楼的可能位置,首先是两座塔楼并排放置的情况:1)都在基地北侧,如图所示:2)都在基地南侧,如图所示:3)都在基地西侧,如图所示:4)都在基地东侧,如图所示:我对上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我认为将两座塔楼同时放在基地一侧并不是最优解。首先,根据高层防火设计规范,两座高层的最小防火间距应不小于9米,而两座塔楼的功能决定了两座塔楼的进深均较大,因而从总图上看,两座塔楼位于基地一侧时容易导致构图上的失衡;同时,从功能上看,办公和酒店均需要独立的出入口,而两个出入口相距较近的时候,两者的入口容易产生干扰,对于使用并不利。综上,我认为两座塔楼不宜同时放置在基地的同一侧。当两座塔楼不能同时放在基地一侧时,两座塔楼只能分开放置。从任务书中可以看出,办公塔楼的高度比较低,酒店塔楼的高度比较高,而塔楼在设置时不宜对临近的城市道路产生较大的压迫,因而临街宜放置较矮的塔楼,在这次的项目中就是办公塔楼。根据基地所处的环境,办公塔楼可以放置在道路的交叉口附近即基地的西南角或者西北角;而对于酒店塔楼,因为我在设计中融入了与城市相融合与建筑生长的建筑设计理念,所以我希望酒店塔楼尽可能地靠近使用人群,同时不会对城市道路产生较大的压迫,因而酒店塔楼的位置可以放在基地的东南角或者东北角。我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塔楼位置的两种可能性,分别是:1)酒店塔楼在东北角,办公塔楼在西南角。如图所示:2)酒店塔楼在东南角,办公塔楼在西北角。如图所示:我们不妨将这两种可能性作一个比较。可能性1)中,酒店靠近北侧的居民区,办公部分则靠近东三环路2)中酒店靠近南侧东三环路而办公部分靠近居民区。综合人流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办公的主要人流从东三环路上来,因而办公部分靠近东三环路比较合适,另一方面,酒店即使靠近东三环路,因为无法从基地南侧的城市绿化设置入口,因而从东三环路来的人流还是必须绕道至基地的北侧进入基地,因而酒店塔楼宜设置在基地的东北角。综上所述,两座塔楼的位置可以确定下来,即办公塔楼位于基地的西南角而酒店塔楼位于基地的东北角。3. 3.3广场设计两座塔楼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大致确定其他功能组团的位置了。因为该项目是商业中心设计,属于商业建筑设计,因而建筑内需要一个能容纳大量人流的广场,而商业的主入口设置在基地的北侧,广场又必须配合商业主入口设置,那么广场也必须设置在基地的北侧。但设置在基地北侧真的是最优解吗?我对此表示怀疑。在我的实际案例调研与国外著名先例分析的时候我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一般商业建筑的入口广场一般不会设置在背阴面。而在这个项目中有两座塔楼存在,因而势必会在基地内北部形成较大的阴影面,所以广场不宜设置在基地的北部。那么有解决的方法吗?有。既然处在阴影中的广场不能很好地使用,那么将广场移动至非阴影面不就可以了吗?能移动吗?可以,不过对于建筑的裙房布置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将裙房部分一分为二并挖出巨大的中庭,同时我将广场抬升至二层标高的位置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减少背阴面积,这样广场的位置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如图所示:4. 4经济技术指标在对任务书的内容进行总结后,我得出了建筑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项目数量1总用地面积16000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3地上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4建筑基底面积9382.23平方米6绿地面积5248平方米7建筑密度58.63%8容积率4.129绿化率32.8%10建筑高度84.5米11小汽车停车位1634建筑单体设计4.1建筑等级根据现行的建筑及防火法规,我将这次的项目定位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 2建筑结构选型首先我需要结合设计构思选取合适的结构选型。结构选型不单纯是结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问题。一个优秀的建筑物,建筑与结构必然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通过查阅资料我选择采用一种叫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即SRC。这种结构是指混凝土内含型钢的劲性配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抗裂性和抗震性能较好等优点,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底部数层或跨度较大部分和重荷载部分得以应用,能在不显著提高造价的情况下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构件截面。在我的方案中存在大量的悬挑的做法,因而单纯的使用框架结构不能满足结构要求,因此我采用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选型中的型钢混凝土结构(SRC)作为我的结构选型。5. 3平面及主要使用功能建筑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设计目的,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使用者的一在这个项目中就是人。因而是否拥有一个合理的平面设计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十分重要。因而我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平面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考虑。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了商业建筑主要空间功能构成。按照传统的空间分类方法,商业建筑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营业空间。营业空间是商业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主要用于商品的销售和展示。2)仓储空间。仓储空间是商业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商品的临时存放和周转。3)辅助空间。辅助空间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员工休息室、卫生间、设备用房等。以上各功能空间在商业建筑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下表为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CJ48-88)所推荐的商店建筑中营业空间、仓储空间和辅助用房分配比例。建筑面积(平方米)营业(%)仓储(%)辅助(%)>15000>34<34<323000-15000>45<30<25<3000>55<27<18另外不同的功能空间有不同的要求。1)营业空间。首先营业空间的的柱网应该根据商场的规模、经营方式来确定。我从资料中得到以下计算柱网的公式:W=2*(450+900+600÷450)+600N(N>2)在这个公式中,W表示柱网的柱距,450表示标准货架的宽度,900表示店员通道宽度,600表示标准柜台宽度,450表示购物顾客的宽度,最后一个600表示行走顾客的宽度,N表示顾客的人流股数。结合总体设计得到的建筑进深和以上这些数据,我得出这个方案的最佳柱距为8100mrnO其次营业空间内的交通流线和购物流线应该妥善设计,尽量避免流线交叉和人流阻塞;同时商场内宜设置电梯和自动扶梯,以方便顾客上下。在我的方案中,底层商业分为首层集中超市和24层(局部5层)的专营商业部分,而专营商业部分又被中央广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因而专营商业部分每个建筑单体的体量相比较传统商业建筑来说要小很多。为了防止发生流线阻塞的情况,我首先勾勒出顾客在建筑每层的流线,如图所示:因为建筑体量比较小,因而我采用的是围绕自动扶梯的环形流线,保证顾客能够到达商场的任意一个角落;同时设置在每个建筑体量中央的自动扶梯形成室内垂直交通并在建筑中央形成中庭,使顾客能快速地到达想去的任意位置;而对于面积较大的首层集中商业部分,我将超市设置在平面的靠中央位置,距离各个出入口的距离都很适中。集中商业内部,我把流线设计与货物架位置相结合,形成环绕式顾客流线设计。这样整个建筑就形成了首层大型环绕,24层(局部5层)小型环绕,整体围绕中央广场展开平面的布局。最后,在营业空间设计中,我为了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良好的采光通风,我将外墙的有效通风口的面积保证在营业厅面积的1/20以上,同时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照明和通风,局部地区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的方式。2)仓储空间。仓储空间相对于营业空间来说应该隐蔽,不便于让顾客到达。因而我在基地的东南侧和地下一层设置了仓储空间并在相邻位置设置了2部垂直货运电梯。3)辅助用房。商业辅助用房一般可以分为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空间、设备用房、汽车库等。与仓储空间一样,辅助用房也应该远离顾客流线,所以我首先在建筑的东南侧开辟后勤入口,同时在首层周边及地下一层设置辅助用房,用于员工办公、休息等。4.4形体设计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努力地使自己的作品与自然与大都市的平繁华趋势进行抗争。我在这次的方案中也希望做到这一点,因而我希望自己的方案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在提出“上部城市与下部城市”的总体设计之后,我希望该方案的形体能够使建筑整体更加符合总体设计的要求。因为商业部分需要的是比较完整的空间,因而不适宜将形体处理得过于细碎;而塔楼部分一即酒店客房部分和办公部分一实际上是单元的重复,因而我想到利用模块重复的方法来解决塔楼部分的造型问题。4走廊进行连接,因而形体上一般以在酒店塔楼的造型设计中,我结合柱网选择采用8.1*8.1*8.1的模块进行重复。另外,我在将最小单元重复的同时,将一些例如拐角处等采光不好的地方的模块删除,雕琢出基本的建筑造型。这样既使得酒店塔楼的造型产生产生动感,同时又创造出大量的屋顶平台,达到了“上部城市”的总体设计要求。如图所示:在办公塔楼部分,因为办公空间一般采用连续的连续体量的形式出现。我在遵循这一设计规律的同时,将办公部分体量的西南角挖去一块,以“城市之窗”的形态与办公部分所面向的城市交叉路口产生视线上的互动。如图所示:4.5剖面及立面设计我的剖面设计包括了层高设计、垂直交通设计以中庭设计几个方面。中庭设计已经在上文说过了,现在我来解释一下我的其他两项设计。首先是层高设计。在确定层高时,办公部分的层高我设计为3.3M,酒店客房部分我设计为4M,而对于营业厅部分,我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对营业部分层高影响最大的是结构高度、设备空间所需高度和营业厅净高。根据结构选型,我将柱距定为8.IM,因而梁的断面的高度约为80Omnb结合设备空间高度和实际使用所需高度,我将我的首层层高定位5.5M,2层5.5M,3层5M,4层(西半部)为5M,4层(东半部)为4M,5层为4M。垂直交通的设计原则是要能够快速、安全地将顾客输送到各个楼层。遵循这个原则,在我的设计中,垂直交通分为商业服务用垂直交通、疏散用垂直交通和货运用垂直交通。商业服务用垂直交通我根据流线设计而定,设在各个建筑体量的中间位置;疏散用垂直交通的设计我结合了疏散距离的考虑,为了使使用者能够最快地到达垂直交通核,我在建筑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如图所示:在这个方案中,垂直交通的方式包括了:室外踏步、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等。我的立面设计遵循了商业建筑立面设计的几个原则,1)注重商业性2)注意开放性3)追求独特性4)注重地域性5)注意建筑基本型体塑造6)注意与城市道路的关系7)注意广告设施的影响。除了这些注意点之外,首先我在建筑的幕墙部分采用Low-E复合玻璃,降低空调负荷,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其次办公室的窗户还设有陶制百叶窗,于玻璃表面形成阴影,防止日光直射;最后我积极实行屋顶绿化,在没有屋顶绿化的表面实行隔热涂装和近红外线反射,抑制建筑物温度上升,降低空调负荷。5消防设计专篇3.1设计依据根据现行的建筑规范的有关条文,该项目可分类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整个建设项目的消防系统是参照下列有关的国家规范设计,并按当地环境及要求,作出适当的修改。所涉及的主要规范为:(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2总体消防设计1、基地内开辟出最窄处不小于4米的消防通道并形成环道。2、各建筑之间的间距及建筑于用地边界的距离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3.3建筑单体消防设计1、防火分区本项目各部分的防火分区规范要求及平面功能布置划分如下:(1)住宅部分各单元自成防火分区,单元间隔墙为防火墙。(2)各防火分区间用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分隔。竖向互通的窗或玻璃幕墙,均在窗栏处沿楼板外沿设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高度不低于0.8Om的不燃烧实体墙裙。各防火分区均按规范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2、安全疏散疏散楼梯和电梯的设置根据本项目性质和不同功能要求,按规范计算设计。3、建筑防火构造防火分区均以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配电间、消防泵房、风机房、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房门采用甲级防火门,设备竖井分类独立设置。6给排水设计6.1 设计依据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及有关职能部门批文;2、根据深化方案设计原则及本院建筑提供的扩初设计资料;3、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2)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