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三单元《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 学案(含答案).docx

    • 资源ID:6691295       资源大小:32.1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单元《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 学案(含答案).docx

    第三单元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学案(含答案)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教师版)板块一:主题训练综合性学习1 .某校七年级决定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同学们查到说文解字:“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J请结合“友”的小篆的写法,推测“友”字的本义。我推测“友”字的本义:(2)请展示你搜集到的两个关于友情的成语:,2 .同学们发现“英雄”的“英”字义演变很有意思,由此大家展开讨论。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小语:说文解字中“英”写作。它是形声字,从河¼央声。它的篆书形体像草,表明“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央既表声,又有中央的含义。整个字表示花在绿叶中央,所以它的本义是(1)小文:对了,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英”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个意思和“英雄”又有什么关联呢?小语:我的理解是,花是美好的象征,由此可引申为“不凡、杰出:我们可以通过联结成语“(2)、(3)“来理解,这就是“英雄”的“英”的意思啦。小文:这样看来,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有关联的。例如,“开”的本义是“张开、打开“;在岳阳楼记中,“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中,开,的引申义为(4),它们之间也是可以关联的。小语:由字形推演字义,由本义联结引申义,这真是一种积累文言词汇的好方法!3 .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子承老也”中“承”的含义。“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J这是说文解字中对孝的阐述。4 .【说文解字】为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你和小福进行了探究,请将表格补充完整。简体字篆体字繁体字字形解说聿聿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笔笨书一只手握着笔书写,使文字显明。*一只手握着笔,标出田地界限。文言阅读小语和小文完成古诗文名句整理后意犹未尽,继续开展了“书见情志”之古文品鉴活动,邀你一起参与!与陈给事书(有删改)韩愈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Q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注释】即陈京,早年两人有旧。陈京因精通礼仪受皇帝赏识,而此时韩愈被贬归京。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伺候:等候,此处有依附的意思。门墙:原指师门,此处泛指尊者的门下。贤者:此指陈给事。闵:同“悯”,怜恤,哀伤。邈:远,此处形容脸上表情冷漠。诛:责备。疏:分条陈述。注:添加。有揩字注字处数语,乃是表示失礼。1.根据提示,完成字词释义任务。文言词汇方法及释义(1)属乎其言课内迁移法: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选择:(2)若闵其穷也成语推测法:穷途末路(3)如东京取妻子古今异义分析: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4)急于自解而谢查找字典法:推辞,拒绝;告别,告辞;认错,道歉选择:5 .文中划线句陈述了与陈给事交往过程不顺畅的原因,请据此断句。(限断三处)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6 .小语认为,两人的疏远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请填写下表,梳理两人的交往脉络。陈给事(态度)作者(态度)结果初次获见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一进谒温乎其容;属乎其言(1)以告于人二进谒(2)退而惧也不敢复进(3)作者在信中先记述两次进谒的心态,对比鲜明,后又自述“翻然悔”,请分析其意图。7 .说文解字:“退,却也。”韩愈字“退之”,本书信也记述了与“退”相关的事情;陶渊明自述“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两种“退”,反映出古人不同的人生志趣,请你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综合性学习1.(I)示例:互相合作、友好(2)示例:布衣之交云天高谊【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本义。从小篆字体看,“友”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表示亲密友好。从说文解字对“友”的解释看,志趣相同为“友”“友”是由两个“又(手)”组成的会意字,表示相交为友。因此,“友”字的本义应该是志趣相似、关系亲密的人。(2)本题考查成语积累。题干要求搜集关于友情的成语,例如:莫逆之交、契合金兰。2.花群英荟萃、英姿焕发飒爽英姿、天妒英才天气放晴【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词义和成语。(1)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意思是:落花纷纷。英:花。由“有中央的含义。整个字表示花在绿叶中央”,“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英就是这个意思”可以推出“英”的本义是:花。(2)(3)由“不凡、杰出”“这就是英雄的英的意思”可知,可以用含有“不凡、杰出”的意思且含有“英”的成语来填空,例如:群英荟萃:比喻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英雄豪杰:大忠大义的人,做出许多杰出贡献的人;英雄本色: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英雄辈出:形容不断有杰出的人才出现,一代比一代厉害;英姿焕发: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英姿飒爽:指男子精气饱满,神采飞扬,姿态英勇威风;英姿勃勃:英俊而富有朝气的样子;天妒英才:上天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让他命运坎坷。任选两个填空即可。(4)在岳阳楼记中,“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意思是: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开:天气放晴。故“开”的引申义为:天气放晴。3 .承的含义为承担,背负。指孩子要承担侍奉父母、照顾父母的责任。【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含义的探究。“子承老也”中“承”的含义:从说文解字以及“孝”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孝”上为老、下为子。故“承”可以是继承,是对老一辈的继承,一代一代的延续;也可以是承担,尊重父母,孝顺父母,赡养父母。4 .一只手握着笔,上面加竹字头,表示笔杆由竹子制成。画【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探究。分析“肇”字的结构,上面是“下面是“聿二根据“聿”是“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的解说,可解释“箪”字为:一只手握着笔,上面加竹字头,表示笔杆由竹子制成。字,上面为“聿”,一只手握着笔;下面为“田”和“一”,表示田地的边界。可知“重”字义谓一只手握着笔,标出田地界限,即画线,可此可推测“重”字读音,简体字写作“画文言阅读5 困境,穷困的处境妻子和儿女6 .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7 .退而喜也邈乎其容;悄乎其言第一次进谒时陈给事态度温和言辞热切,作者内心喜悦;第二次进谒陈给事态度冷淡,作者内心惶恐不安。作者回顾两次进谒,内心释然,进而懊悔自己揣度失误,导致自己不再拜谒,使两人关系疏远。交待自己的心路历程变化,是为了向陈给事说明自己不来拜访的原因,表示歉意,并希望与他恢复交往,重建友谊。8 .古人的人生志趣,因个人理想追求不同而不同。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记叙自己嗜好喝酒,每喝必醉,醉了便潇洒离去。可见陶渊明毫无拘束,坦率自然的形象特点。饮酒也是他在那样的世道里解脱自我的一种方式,体现出他避世隐居的人生志趣。韩愈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积极入仕,遭贬归京后,希望通过书信让陈京重新了解自己,重建友谊,请他代为引荐。信中韩愈恐惧不安,言辞恳切,可见他求仕心切,渴望为朝廷效力的人生志趣。古人的出仕或者归隐,会因社会环境与个人心境不同而不同,但都反映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体现个人的人生理想。【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I)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属:连接;句意:叮嘱我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它。属:通“嘱”,嘱咐。通过课内迁移法,联系上下文,选合适,句意:谈话连续不断。属:连接。(2)穷途末路:路的尽头,比喻无路可走的地步。用成语推测法可知,句意:好像同情我穷困的处境。穷:困境,穷困的处境;(3)“妻子”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妻子和儿女。迁移过来可猜测,句意:我回东京去接妻子儿女。妻子:妻子和儿女;(4)查找字典法对词语释义,四个义项中更符合,句意:我急于向您解释误会表示道歉。谢:认错,道歉。2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面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感情不专的私下抱怨,而您又怀着不再赏识的情绪,并且听任妒忌者的闲话O据连接词“始之”“加之”及“以之”的句式可知,它们是三个并列的短句,是韩愈陈述与陈给事交往过程不顺畅的三个原因,故“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分别断开,“而听忌者之说”中的“而”是递进连词,译为“并且“,是进一步的陈述原因,据此断开。据此断句为: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可知,第一次进谒时陈给事态度温和言辞热切,一进谒之后,作者的态度是高兴的。应该填“退而喜也工根据“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可知,二进谒时,作者发现陈给事表情冷漠,沉默寡言,作者内心惶恐不安。据此,填“邈乎其容”“悄乎其言作者先叙述两次拜见的情形,第一次进谒时陈给事态度温和言辞热切,作者内心喜悦;第二次进谒陈给事态度冷淡,作者内心惶恐不安。“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表明自己的感受,再推测陈给事感情变化的原因“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表明陈给事是重情重义的,是想和自己交往的,然后再解释自己和陈给事疏远的原因,郑重致歉并恳请原谅就显得符合情理To4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五柳先生传中的“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表现了五柳先生性情豪爽放达,不拘小节,彻底抛开了世俗繁文缗节的性格特点。“愈”意思是超越。韩愈期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不当平庸之辈。“退”有后退,谦让的意思。古人有“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欲成大器,必先退之”的说法,意思是人要追求言行实在,谦逊,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先学会谦让。所以,韩愈用“退之”作自己的字,表现了谦逊的美德。据与陈给事书中韩愈希望通过书信让陈京重新了解自己,重建友谊,请他代为引荐。从中可以看出,韩愈还是渴望为朝廷效力的,求仕心切。古人的出仕或者归隐,会因整个社会环境、个人境遇、每个阶段心境不同而不同,但都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意趣、人生理想。【参考译文】韩愈再拜:我有幸同您认识已经好多年了,开始时也曾受到您一些称赞。后来由于我贫贱,为了生计而奔波,所以不能早晚经常拜见。此后,您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侍候在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越来越尊贵,跟贫贱的人就会一天天地疏远间隔;伺候在六下的人一天天在增加,那么由于您喜欢的人多了,而对于旧友的情意也就不专了。我的品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而所写的文章却一天比一天多出名。品德方面不完善,那么贤德的人就不会赞扬;文章越来越有名,那么我与同路求进的人就会妒忌。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面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感情不专的私下抱怨,而您又怀着不再赏识的情绪,并且听任妒忌者的闲话,由于这些原因,您的门庭之中,就没有我的足迹了。去年春天,我也曾经去拜见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是接待新近结交的朋友;谈话连续不断,好像同情我穷困的处境。告辞回来,非常高兴,便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别人。此后,我回东京去接妻子儿女,又不能朝夕连续与您相见了。等我回来后,我又曾经拜访过您一次。您表情冷漠,好像不体察我个人的苦衷;沉默寡言,好像是不理会我的情意。告辞回来,心中恐惧,不敢再登门拜见。现在我恍然大悟,非常懊悔,心里想:您那种冷漠的表情,是责怪我不常去拜见的缘故;谈话很少,就是暗示这种意思的缘故。对我性情愚钝的责怪,我是无法逃避的。我不敢马上去拜见您,就自己写信和分析陈述事情的缘由,同时献上近日写的复志赋等十篇文章作为一卷,卷有标签和轴。送孟郊序一文,用生纸写成,没有装饰,并且有涂改和加字的地方,因为我急于向您解释误会表示道歉,所以来不及重新誉写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心意,不计较我的礼节上的不周之处。我诚惶诚恐,再拜。版块二:原文摘录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甚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的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哪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箍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一一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说文序提起出土的古器物,说是书里也搜罗了古器物铭的文字,便是“古文”的一部分,但是汉代出土的古器物很少;而拓墨的法子到南北朝才有,当时也不会有拓本,那些铭文,许慎能见到的怕是更少。所以他的书里还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是没有。到了宋代,古器物出土得多了,拓本也流行了,那时有了好些金石图录考释的书。“金”是铜器,铜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鼎文。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见的铜器大都是周代所作,所以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清代古器物出土得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甲是龟的腹甲,骨是牛胛骨。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了就在上面刻字纪录。这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是盘庚(约西元前一三OO)以后的商代文字。这大概是最古的文字了。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作古文字,这些大部分是文字统一以前的官书。甲骨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因用的材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二“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古代用竹木简最多,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To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二“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声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做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同义字的孳生,大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缘故。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等,形况字“犹豫”“孟浪”“关关”“突如”等,虚助字“于”“以”“与”“而”“则”“然,“也,“乎,“哉”等,都是假借字。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颇不容易分别。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分得开些。如“久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转注、假借都是用字的条例。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便是象形的源头。但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某声命物,某声便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只指声音而言。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文字”与“字”都是通称,分析地说,象形的字该叫做“文”,“文”是“错画”的意思。“文”本于“名”,如先有"日”名,才会有,日,这个“文,,“名”就是“文,,的声音。但物类无穷,不能一一造“文”,便只得用假借字。假借字以声为主,也可以叫做“名一字借为数字,后世用四声分别,古代却用偏旁分别,这便是形声字。如本象箕形,是“文”,它的名是“二而日期的“期”,旗帜的“旗”,麒麟的“麒”等,在语言中与同声,却无专字,便都借用“”字。后来才加“月”为“期”,加“为“旗”,加"鹿''为"麒”,一个字变成了几个字。严格地说,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孽乳而渐多”的意思。象形有抽象作用,如一画可以代表任何一物,”(±)(下)"一”“二”“三”其实都可以说是象形。象形又有指示作用,如“刀”字加一点,表明刃在那里。这样,旧时所谓指事字其实都可以归入象形字。象形还有会合作用,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表示一个意义,那么,旧时所谓会意字其实也可以归入象形字。但会合成功的不是“文”,也该是“字二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但甲骨文里三种字都已经有了。这里所说的程序,是近人新说,和“六书说”颇有出入。“六书说”原有些不完备不清楚的地方,新说加以补充修正,似乎更可信些。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二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二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从清末以来新疆和敦煌发现的汉晋间的木简里最能见出。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魏晋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书,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这称为“今草二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也称为“楷书二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单元《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 学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