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用开水壶 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ICS97.040.60Y73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团体标准T/CNHAXXXX-202X高原地区用开水壶boilingkettleusedinplateauarea(征求意见稿)××××-××-×X发布××××-××-×X实施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目次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产品分类35要求36试验方法77检验规则148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169包装、运输,贮存17刖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木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高原地区用开水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原地区用开水壶(如下简称"水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一最大公称工作压力大于45kPa且小于75kPa,最大容量不大于10L,用铝及铝合金板材、不锈钢板材、金属复合板材或其他金属板材为基材加工成型的高原开水壶。电加热类水壶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本文件不适用于存在腐蚀性和爆炸性介质(如尘埃、可燃气体等)的特殊环境下使用的高原开水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计数抽样检直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706.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4806.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6544瓦楞纸板GB15066-2004不锈钢压力锅GB/T34221-2017不锈钢水壶GB/T36500-2018商用压力锅3术语和定义GB/T3422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开盖安全装置OPeningsafetydevice水壶在一定压力F工作时,防止壶盖被打开的装置。限压装置workingpressurecontroldevice限定水壶在工作压力范围内保持正常工作的装置。3.3公称工作压力nominalworkingpressure限压装置的设计压力。3,4压力提示装置pressureindicatingdevice用视觉或声音提示水壶内有压力的装置。3.5工作压力workingpressure限压装置排气时的表计压力值。3.6安全压力控制装置safetypressurecontroldevice控制水壶在安全压力范围内的装置。3.7安全压力safetypressure安全压力控制装置排气时表计压力值。3,8耐热压maximumheatingpressure在不发生明显永久性形变,保持密封性的条件下,水壶所能承受的最大热内压力。3.9泄压结构decompressiondevice限定水壶在泄压压力范围内自动排气,保证安全的结构。3,10泄压压力decompressionpressure泄压结构排气时的表计压力值。3,11破坏压力destructiblepressure水壶所能承受的最大表计压力值。3.12正常工作properfunctioning水壶在高原低气压的环境下,其容器内注水至标称最大水位线,并保证壶盖与壶身在密封的条件下工作,能够将水加热至100e沸点后自动进入延时保温或自动断电。3.13沸水断电时间doi1ingwaterpowerofftime在高原低气压的环境下,从达到IO(TC沸水温度开始到电水壶自动断电所需时间。3.14热效率heatefficiency在高原低气压的环境下,测得的水的升温所吸收热量(Q)与这一过程所耗电量(E)的比值。3.15复合底compositesole复合一层或多层金属板的水壶底部。4分类与规格4.1分类4.1.1产品按基材分为铝及铝合金板材类(L)、不锈钢板材类(G)、钛及钛合金板材类(T)、金属复合板材类(F)、其他金属板材类(Q)。4.1.2产品按底部结构分为复合底类(F)、无复底类。4.1.3产品按加热方式分为电热类(D)、非电加热类。4.2规格4.2.1规格以最大容量和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表示。4.2.2最大容量单位为升(L),数值取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公称压力单位为千帕(kPa)取整数。4.3产品标记4.3.1标记由产品基材、加热方式、底部结构、最大容量、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表示。最大公称工作压力最大容量底部结构(F-复合底)加热方式(D-电热)基材(L-铝及铝合金、G-不锈钢、T-钛及钛合金、F-金属复合板、Q-其他金属)4.3.2标记示例:最大容量为1.7L,最大公称工作压力为50kPa的高原不锈钢复底电水壶标记为:GDF-I.7-505要求5.1材料5.1.1与食品接触所用不锈钢板材应符合GB"3280中规定的12Crl8Ni9、06Crl9Nil0不锈钢板材或选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上述规定的其他不锈钢板材。5.1.2与食品接触所用金属材料应符合GB"3620.1-2007钛及钛合金板材中规定的工业纯钛材料。5.2结构5.2.1水壶设计应利于排气,提放水壶或倒水时外溢的蒸汽不应伤及使用者的手。5.2.2壶体上应标注永久性最高水位线。5.3手可接触部位水壶与手可接触的部位应光滑无毛刺。5.4倒水按6.5试验,若壶内压力大于5kPa时,壶嘴应有自锁机构确保壶内水不能倒出;若壶内压力小于5kPa时,水应能从壶嘴顺畅流出、不分流,且不应出现水壶外侧壁及壶嘴外壁连续流水的现象,滤网和壶盖不应脱落05.5渗水按6.6试验,水壶不应有渗水现象。5.6最大容量按6.7试验,水壶最大容量不应少于标注容量。5.7工作容量按6.8试验,不应有水溢出。注:1.0L以下(不含1.0L)水壶无此项要求-5.8壶盖稳定性按6.9试验,壶盖应保持不脱落。5.9水壶稳定性按6.10试验,水壶应保持稳定。5.10手柄疲劳强度手柄连接应牢固,按6."试验后,安装部位不应松动,无永久性变形,手柄无裂纹等异常现象。5.11手柄耐热性按6.12试验,手柄主体配件不应出现裂缝、起泡注:纯粹装饰性的部件,如热塑性镶嵌件或包边,则不在此限。5.12手柄、盖耳温升按6.13试验,下列材料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a)金属:55C;b)塑料:70C:c)木材:89:d)陶瓷、玻璃、石头:66C。若温度超出此限的水壶,应于使用说明书中注明采用的保护措施,保证水壶的安全使用。5.13手柄阻燃性按6.14试验,手柄不应软化或有熔物滴落。如燃烧,移去火源后,燃烧应在15s内自动熄灭,一经熄灭,手柄材料不应复燃。5.14组件水壶组件应完整无缺,其中限压装置、安全压力控制装置和泄压结构均不能互换。5.15合盖安全性5.15.1水壶在正常工作时,壶盖和壶身应扣合到位,壶身与壶盖的壶牙扣合有效长度应大于85%,5.15.2壶身与壶盖的扣合有效长度不大于85%时,壶内压力不应超过5kPa。5.16开盖安全性水壶应有开盖安全装置,按6.17试验,当壶内压力在5kPa以上时,壶盖应不能打开。5.17工作压力按6.18试验,工作压力为0.8倍1.2倍公称工作压力。5.18限压装置按6.18试验后,水壶工作时限压装置不应自行脱落,限压装置上应有防止烫手的部位。5.19压力提示装置一普通水壶压力提示装置应在小于或等于5kPa范围内开始工作,应有视觉或声音提示。-电水壶应具有不同工作状态的提示功能,例如加热、保温状态。以声、温度显示或光等信息提示用户。5.20密封性按6.20试验,水壶内蒸汽压力在20kPa至工作压力区间内,不应有滴水漏气现象。5.21安全压力按6.21试验,安全压力为1.4倍2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5.22安全压力控制装置按6.19试验,安全压力控制装置动作时,不应直接喷向使用者,相关部件不应脱离壶体。5.23耐热压壶内蒸汽压力在2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时恒压1min,卸压后,做密封性试验,仍符合5.19要求。5.24泄压压力5.24.1当水壶内压力在大于2倍3.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范围内,泄压结构应自动排气,使壶内压力连续下降。5.242泄压结构动作时相关部件不能K离壶体。5.25破坏压力水壶破坏压力不应低于5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按6.24试验后,壶身和壶盖不应出现相脱离现象。5.26底部5.261底部平整性按6.25.1试验,底部应不外凸。注:电水壶不做此项要求.5.262复合底牢固度按6.25.2试验后,复合底应牢固,不开裂,底部不外凸。注:电水壶不做此项要求.5.27钢制件非不锈钢材料的钢制件需经防腐处理,按6.26试验后,水,壶内表面应无锈蚀现象,其余部位耐腐蚀等级应不低于保护评级(RP)6级。5.28塑料件耐煮性塑料件应有良好的耐煮性,按6.27试验后,应无裂纹、气泡、气孔和明显变色,无明显刺激性气味。5.29密封圈5.291耐酸性密封圈按6.28.1试验后,体积的膨胀变化不应大于25%,或皱褚1%。5.292耐油性密封圈按6.28.2试验后,被测物品的质量不应增加20%以上。5.30沸水性能5.30.1沸水断电温度在100。C沸水条件下,切断热源时的水温应不低于98。5.30.2沸水断电时间按6.29.2试验,电水壶温度控制装置应按表1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源。表1沸水断时时间额定功率P(W)时间(三)P>2000151500'<P200020800<P150025PWgOO40注:本条不适用于在特殊功能(如除氯功能)下工作的电水壶。5.31提起断电功能带有提起断电功能的电水壶,在加热过程中将壶身提离底座后重新放回时,加热回路应处于断开状态且壶身提离底座时不能将底座带起。5.32热效率5.32.1电水壶的热效率值应不小于85%。5.32.2电水壶的热效率分为3级,各等级产品的热效率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高原电水壶热效率等级热效率等级热效率值1£90%2才88%3285%5.33寿命电水壶的寿命不应低于5000个工作循环,寿命等级见表3规定。试验后,电水壶应能正常工作。电源开关应动作顺畅,无卡滞、动作不到位的现象,提示功能正常。壶盖应开启顺畅、扣合正常,无断裂和明显晃动。对带有较链结构的壶盖,在壶身倾斜60。状态时,壶盖不应自动打开。表3高原电水壶整机寿命等级整机寿命等级工作循环次数1212000280003250005.34干烧断电时间电水咏的干烧保护装置应在表4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源。表4干烧断电时间要求额定功率P/W时间/SPA2QOO201500<P200028800<P150032P800505.35耦合距离对于电水壶壶身主体与底座分离的水壶,壶身主体与底座的耦合距离不应小于0.5mm。在工作期间,电水壶在各个可能的耦合方位不应出现间歇通电或不通电的现象。5.36保护功能电水壶应具有保护功能,按6.35方法试验后,产品结构不应出现熔化、变形等现象,且在正常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5.37耐用性5.37.1开合盖耐用性按6.36.1方法试验后,开合盖结构应能正常使用,并符合5.14、5.15的要求。5.37.2主加热器和附加电热元件耐用性按6.36.2方法试验后,电水壶应能正常使用。5.38电气安全电气安全应符合GB4706.1、GB4706.19的规定。5.39食品安全5.391基材与食品接触的金属部分食品安全应符合GB4806.9的规定。5.39.2与食品接触的橡胶材料食品安全应符合GB4806.11的规定。5.39.3与食品接触的其他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6试魄方法6.1试验条件、正常工作环境试验及检验设备6.1.1试验条件除特殊要求外,电水壶试验应在以下环境进行,见表5。表5试验环境环境温度20,C+5,C大气压力56kPa86kPa电源电压单相220VX(1±3%)电源频率50HZX(1±2%)总谐波畸变W5%6.1.2正常工作环境试验将电水壶在T(TC±3C环境下放置Ih,产品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一周期;将电水壶在40C±3C环境下,相对湿度85%土3%if境下放置Ih,产品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一周期:一将电水壶设置在海拔大于2000m测试条件下,产品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一周期。6.1.3检验设备包括:a)倒水测试仪:b)功率2.0X(1±5%)kW的电炉:c)型式试验用电工仪表,除在试验中有规定外,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出厂试验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d)电气强度试验装置的变压器容量应不少于0.75kVA,高压侧动作电流整定为IomA;e)0.4级OMPaO.IMPa.OMPa"VPa压力表,或同等精度压力测试装置;f)准确度等级III级、分度值为5g的衡器;g)流量为ll7min1.6Lmin的试压泵或类似试压泵;h)准确度为I级管形测力计;i)秒表;j)精度为1.5C的热电偶温度计,分度值0.5C的水银温度计;k)分度值为l5g的天平;1)准确度等级为3级、量程为30Nm的扭力扳手;m)最大允许误差±IN推拉力计;n)量程为100mL(分度值ImD的量筒;试验用仪据设备不拘型号,能达到目的要求则可6.2材料按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定方法进行试验。6.3结构按GB/T34221-2017中6.2.2进行试验。6.4手可接触部位按GB15066-20(M中7.2.2进行试验。6.5倒水按GB/T34221-2017中6.2.3进行试验。6.6渗水按GB/T34221-2017中6.2.4进行试验。6.7最大容量按GB/T34221-2017中6.2.5进行试验。6.8工作容量按GB/T34221-2017中6.2.6进行试验。6.9壶盖稳定性按GB/T34221-2017中6.2.8进行试验。6.10水壶稳定性按GB/T34221-2017中6.2.9进行试验。6.11手柄疲劳强度按GB/T34221-2017中6.2.Il进行试验。6.12手柄耐热性按GB/T34221-2017中6.2.12进行试验。6.13手柄、盖耳温升按GB/T34221-2017中6.2.13进行试验。6.14手柄阻燃性按GB/T34221-2017中6.2.14进行试验。6.15组件检验按GB15066-2004中7.2.5进行试验。6.16合盖安全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7进行试验。6.17开盖安全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2进行试验。6.18工作压力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8进行试验.6.19压力提示装置试验IO6.19.1普通水壶按GB/T36500-2018中6.2.19进行试验.6.19.2电水花通过视检观察是否合格。6.20密封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9进行试验。6.21安全压力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0进行试验。6.22耐热压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1进行试验。6.23泄压压力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5进行试验。6.24破坏压力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7进行试验。6.25底部6.25.1底部平整性试验按GB/T34221-2017中6.2.7进行试验。6.252复合底牢固度试验按GB/T34221-2017中6.2.15.3进行试验。6.26钢制件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8进行试验.6.27塑料件耐煮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19进行试验。6.28密封圈试验6.28.1耐酸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21.I进行试验。6.28.2耐油性试验按GB15066-2004中7.2.21.2进行试验。6.29沸水性能6.291沸水断电温度步骤如下:a)将热电偶固定放置于电水壶内底部中心上方Iomm处;nb)对于电热元件浸入水中的电水壶,热电偶固定放置在电热元件最高端上方IOmm处;c)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测量温度控制装置动作时所对应的水温。6.29.2沸水断电时间按6.30.1试验方法,测量水温达到98至温度控制装置动作的时间。6.30提起断电功能通过观察和手动操作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6.31热效率该试验在环境温度为(23土2)C的试验室中进行,步骤如下:将热电偶固定放置于电水壶内底部中心上方Iomm处(对于电热元件浸入水中的电水壶,固定放置在电热元件最高端上方IOmm处)测量水温。量取工作容量的并称其质量m后全部注入高原电水壶中,测量初始水温Tl,尽可能使初始水温与环境温度一致。以额定电压供电,当水温到达80时立即断开电源,读取30S内的最高温度T2和这一过程的耗电量E。按式(2)计算热效率:式中:7-热效率,%;<-水的比热容.4.187X10,J(kgC):M-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IT1-水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八一断电后水的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hE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6.32寿命电水壶在额定电压下,打开壶盖,往壶内注入标称最大刻度的常温水,合上壶盖,按压开关或加热功能按钮,让电水壶加热至水沸腾,然后手柄往壶嘴方向倾斜至壶内95%工作容量的水倒出,手柄再回到原始位置.以上操作为一个工作循环,连续重复该循环直至5.9规定的次数。当有明显水垢时应及时清洁6.33干烧断电时间壶内干燥无水,壶盖关闭状态,电水壶电热元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当电水壶存在主、副电热元件时,应使主电热元件工作。记录该电热元件从通电到首次断电的时间。6.34耦合距离测试壶内加入工作容量1/3的水,用0.5mm厚、邵氏硬度为85度、100度的软性材料(如PVC,硅胶等)垫片放在底座上平面与壶身底面之间,然后给电水壶通电,确认电水壶在各个方位是否均能正常工作。6.35保护功能试验使电水壶分别处于空壶干烧、无壶状态下,接通电源按任何操作键,观察。6.36耐用性试验6.361开合盖耐用性试验步骤如下:a)把电水壶固定好:b)将电水壶盖按正常开、合方式开合盖6000次(也可以采用模拟正常开合盖的专用设备试验):C)然后按6.16和6.17进行试验(试验后密封圈可以更换,然后进行其它项目试验)。6.36.2主加热器和附加电热元件耐用性试验向内锅加入80%工作容量的水,合好壶盖,如果带有调压功能的将压力设定在最高档,以1.15倍额定功率加热,按正常程序运行,当达到设定压力值时,切断电源,放掉壶内气体,以此作为一个周期,共执行500个周期。如果有蒸发使壶内的水量降到工作容量的50%时,需补加水,使水量仍达到工作容量的80%,试验后,观察电水壶能否正常使用。6.37电气安全试验电气安全试验按GB4706.1、GB4706.19的方法进行。6.38食品安全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试验。7检验规则7.1检验类型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6,按GB/T2828.1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出厂检验的项目、不合格分类、检验水平(ID及接收质量限(AQL)见表6。表6出厂检验项目及判定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对应条款检验水平(IL)接收质量限(AQL)1结构A5.2S-I4.02手可接触部位5.33倒水5.44工作压力5.175密封性5.196安全压力5.217耐热压力5.238保护功能5.359使用说明书8.310清水B5.5S-I6.511最大容量5.612手柄疲劳强度5.1013手柄耐热性5.1114组件5.1415底部平整性5.26.116热效率5.3217干烧断电时间5.3418塑料性耐煮性5.2819钢制件C5.71020标志、标签8.1、8.27.3型式检验7.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C)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产品停产六个月以上重新生产时;e)正常生产时,每年不少于一次;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g)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3.2型式检验项目及判定检验项目见表7。表7型式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对应条款不合格分类样本量判定数组AcRe组别1结构5.2Bn=112=20212I2倒水5.43渗水5.54最大容量5.65工作容量5.76壶盖稳定性5.87水壶稳定性5.98手柄疲劳强度5.109手柄耐热性5.11IO手柄、盖耳温升5J2H手柄阻燃性5.1312组件5.1413底部平整性5.26.114塑料件耐意性5.2815密封圈5,2916热效率5.3217寿命5.33IS干烧断电时间5.3419耐用性5.3720手可接触部位5.3Anj=na=20212II21工作压力5,1722密封性5.2023安全压力5.2124耐热压5.2325保护功能5.3626电气安全5.3827合盖安全性5,15An=20128开盖安全性5.1629限压装置5.1830压力提示装置5.1931安全压力控制装置5.2232使用说明书8.3B11j=11a=20212III33钢制件5.27C34标志、标签8,k8.235材料5.1An=201IV序号检验项目对应条款不合格分类样本量判定数组AcRe组别36食品安全5.3937泄压压力5.2438破坏压力5.2539复合底牢固性5.26,211j=112=202128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8.1.1水壶壶身或壶盖上应有如下永久性的标志:a)商标或企业名称;b)产品标记;C)制造年、月。8.1.2水壶上的密封圈上应有商标(或生产者名称)和规格。8.1.3包装标志8.1.3.1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a)商标;b)品名及规格;C)产品标记:d)热效率等级:e)执行标准号:f)企业名称;g)生产者名称、地址、电话号码。8.1.3.2包装箱上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rr191的有关规定,并应有如卜标志:a)商标:b)品名及规格;C)产品标记;d)执行标准号;e)企业名称;f)生产者名称、地址、电话号码;g)出厂年、月;h)数量;i)净重、毛重、体积(长X宽X高):j)怕湿、向上、小心轻放标志。8.2标签合格证应包括如下内容:a)商标;b)合格证(字样);C)检验员(签名或代号);d)生产日期;e)生产者名称。8.3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a)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b)应有声明水壶的警示用语;C)使用前的准备工作;d)使用说明;e)应写明检查和清洗方法、安全使用和装配注意事项;D有儿童在旁边时,使用水壶应密切注意;g)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伤害,应有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h)影响安全性能的装置不得随意更改,遇安全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或动作时,不能继续使用水壶,应送到企业指定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i)水壶内有压力时,不可移动;j)水壶在明火炉具上使用时,火焰不得卷烧壶壁;k)水壶限压装置排气后,应调小加热源的火力;1)水壶长时间使用时,手柄温度较高,应注意防烫;m)请勿将水壶用于油煎、油炸;n)执行标准号;0)企业名称:P)生产者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9包装、运输和贮存9.1包装9.1.1产品用中性包装物包装后装入符合GB/T6544规定的瓦楞纸板包装盒内,应包含使用说明、合格证。9.1.2盒装产品应按规定装入符合GB/T6543规定的纸箱内。9.2运输9.2.1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不应抛掷、翻滚和踩踏。9.2.2运输途中应谨防受潮、挤压及雨淋。9.2.3不应与腐蚀性物品和有毒物品同时装运。9.3贮存9.3.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无腐蚀性物品和气体、相对湿度小于85%的库房中。9.3.2产品存放应距离地面不小于100m,离墙面不小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