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感悟心得体会2篇.docx
-
资源ID:6659300
资源大小:19.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研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感悟心得体会2篇.docx
研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心得体会我国创新能力升至第十位!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读懂经济发展大势,各类指数、报告是一面直观的“显示屏"。其中的数据变化、排名升降、走势波动等,蕴含着明确、丰富的信息量。透过报告,可以读出什么?快、稳、好。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较上期提升3位,且与排名靠前的“选手"差距进一步缩小,此为进步快。从2000年的第38位、2011年的第20位,到如今的第10位,节节攀升,持续进步,走势稳健。再细看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等不同维度,颇多指标均有不俗表现,可谓全面向好。创新指数之“升",意味着什么?动能更强劲。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更强、结构更优、效益更高,其中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有着更高的"创新含量:比如,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快速增长,去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17.36%;今年1至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IL1%一一创新"第一动力”愈发强劲,将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底气更坚实。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能力的提升,利在当下,功在长远,预示着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反映未来竞争力。创新能力持续"上扬",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可期。我们常说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部分底气就源于此。数据有时就像多棱镜。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可折射不同的光芒。透过创新指数之"升",可强信心、增底气,亦可寻经验、求规律、拓思路、促提升。在“投入"上做加法。报告认为,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意志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出台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以R&D经费投入来说,2022年这一指标首破3万亿元,为2012年的3倍之多,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持续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做加法,至关重要。仅以广州为例,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2)显示,广州是全国唯一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八年稳定增长的一线城市,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环境"上挖潜力。报告显示,我国"创新环境"得分为77.1分,排名第23位。这是相对短板,亦是潜力所在。“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J我们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着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持续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让创新的“种子"更好更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主体"上求突破。报告显示,"企业创新"排名第12位,显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以广州来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独角兽企业数量过去一年增长最快,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聚集接下来,仍需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健全全周期科技孵化成长体系,做强做大科技企业矩阵,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入之愈深,其进愈难J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赶超,往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坚定不移向创新要动力,持续激发创新潜能,方能更好把握主动、赢得未来。研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感悟心得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创新能力综合实力不断攀升,折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蕴藏无穷创新活力和澎湃后劲,也彰显中国创新精神的深厚内涵与强大底气。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要瞄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造福广大群众注入新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奋发进取、锐意攻坚、笃行不怠、真抓实干的精神源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端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深刻展示中国创新创造的强大魅力与蓬勃生命力,也揭示坚韧执著、勇攀高峰、攻克难关、砥砺前行的伟大品格与崇高信念。要弘扬创新精神,屣续创新作风,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让高质量发展优势更大、发展动力更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积创新之力者在人才。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必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拥有顶尖科研水平、作风绝对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引领中国综合创新能力攀登高峰。良好制度土壤是人才涌动的前提保障,要打破唯帽子、唯资历、唯文凭等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树立正确人才观,激励广大科学家和创新工作者创先创优、奋勇出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以创新精神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关键在于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全局观念,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为社会创新创造松绑减压,持续释放创新创造精神动力。让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并驾齐驱、双轮衔接、联合发力,才能点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引擎。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要不断释放创新创造优势,把握时代潮流,瞄准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方向,以创新精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技术链、市场链等有机集成、系统融合,才能激活创新创造“源头活水",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