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6639925
资源大小:29.7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调研报告.docx
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调研报告一、我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概况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处理得好“,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一)具体做法1、矛盾调解体系初见规模。市司法局牵头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已建成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覆盖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消费、劳资、婚姻家庭、信访等重点领域合并进驻市矛调中心,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基本实现了群众信访“只进一扇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做到矛盾纠纷“闭环式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该中心运用“成功调解六法”,调解各类疑难复杂案件183件,调处成功率接近98%。特别是在去年发生的xx.x交通事故调解善后处置工作中,相对于XX市类似事件的处置,我市矛调中心处置快、时间短、效果佳,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同时,依托镇、村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组织镇、村(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市16个乡镇、183个村(社区)均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2、矛盾化解机制逐渐完善。一是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政法委印发了关于健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常态长效机制的意见,健全完善了预警预测、定期排查、会商研判、联调联处等工作机制。市信访维稳指挥部实行“平战结合”,实行“三化五统一”。二是信访'闭环管理机制。市信联办建立健全信访4+机制,印发关于群众来信事项闭环管理工作的通知XX市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办访包访制度等制度,规范县级党政领导阅批群众来信、信访事项办理工作。三是警民联调机制。全市XX个公安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工作室,将派出所先期处置、现场取证等优势与人民调解灵活便捷、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相结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XX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出“驻所律师工作室”,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优秀警民联调室”“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四是诉调对接机制。市法院设立执行信访接待室,开展院局长接待日+执行员接待日工作。同时,应用在线调解平台,建设音视频在线调解室,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选聘四名兼职调解员,将解纷资源汇聚至网上,与办案系统完成对接,为当事人提供在线调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解纷服务。2022年4月底,XX法院从社会选聘了X名专职特邀调解员。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XXXX件,占比达xx%,诉前调解案件成功率为XX%。五是检调对接机制。市检察院建成了“1+3+1”模式检务工作区,搭建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综合信访平台,开通了12309网络信访和12309电话信访渠道,设立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通过四级检察机关系统联网,实现了足不出XX就可以连接XX、XX、XX,节约了当事人的信访及诉讼成本。3、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市委政法委牵头组建“四级网格员”队伍,城区以封闭小区、农村以村民组为单元,选聘四级网格管理员。政法委、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印发XX市网格管理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截止目前,全市选聘四级网格XXXX个,市财政以每个网格600元/年标准补助,乡镇建立考核奖励办法,并为四级网格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落实保障机制。在全市普遍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注重发挥“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的独特作用,不断拓宽化解矛盾纠纷渠道。另外,通过建立市民公约、乡(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和团体章程,让群众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二)典型成效1、法院创立XXX法官工作室。2020年12月8日,XX市人民法院XX法庭揭牌成立了“xxx法官工作室”,在下辖的三个乡镇分别选择红光村、前进村、XX村作为法官工作室联络村,“XXX法官工作室”庭长XXX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在与群众长期的办案沟通交流中认真总结经验,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即“三上门”“四心法”“五做到”。一年以来,法官工作室深入基层调解各类纠纷XX起,无上诉。2、司法局打造XXX调解工作室。XXX同志在调解工作中,将调解的程序由过去的“情、理、法”扭转为“法、理、情”,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同时发挥德治的作用,创新“五心”调解法,即“公正心、忍耐心、同情心、包容心、责任心”。XXX同志曾获得司法部“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表彰。3、XX镇创新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做法。XX村探索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四议两公开”拓展为“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在“一约四会”的基础上健全“组规民约”,创新增加了党员议事会初议、实施过程公开和理事会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形成民议、民建、民管、民治、民享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让党员、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黄埔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4、XXX社区创造十年无上访记录。XXX社区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产业发展凝聚民心,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例会制度,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吸纳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到人民调解员队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XX市委书记在XX调研该社区时,对该社区连续10年无上访的记录给予高度肯定。二、我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存在的问题我市虽然在打造多元解纷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考察的XX和XX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存在协调联动机制尚不通畅、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还不到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1、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呈现三多现象(报警量多、案件量多、信访量多),实现本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迫在眉睫。2022年,市公安局累计总接警数XXXXX起,同比上升x%,110有效接警XXXXX起,同比上升XX%,其中纠纷类的XXXX起。市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XXXX件,结案XXXX件。市委政法委收到涉法涉诉信访件共计X件,目前导入法院程序X件,依法终结X件,息访息诉仅X件。市信访局本级来访XXX批XXX人次,批次较去年同期增长XX%,网上信访XXX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基层矛盾纠纷多而复杂,如何回应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执政担当。2、矛盾化解单独看是各有特色,整体看则单打独斗,碎片化严重导致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有待提升。市法院“xxx法官工作室”、市司法局“xxx调解工作室”“娘子军调解工作室”虽初具规模,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是没有形成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新期待,需要进一步挖掘、整合、发展。“XX经验”“XXX亮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能否广而推之适用于全市范围,并能形成有XX特色的、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检验。因没有整合各方力量,缺乏统一的组织、推进、谋划,导致各自经验做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3、矛调经费严重不足,掣肘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建设。2020年5月,市司法局印发了XX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人民调解经费使用管理办法(x2020)X号),市财政年拨付60万,兑现了市一级层面调解委员会“一案一补”的政策,其中生活补贴1800,“一案一补”按照200500不等。从调研来看,我市乡镇、村居专职调解员没有配备,经费保障不足。4、阵地建设的权威性、统一性没有树立起来,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相对不足。市一级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XX市较为突出,但镇村两级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还有差距,没有形成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合力,领导坐班值守、开门接访坚持不够,矛盾纠纷的内部流转、逐级化解、联动处置、常态管理的标准是什么未能明晰。5、部门间责任不实、联动不畅,导致体制机制运行不活,联调联动能力不足。警调、诉调、访调、专调制度虽然建立,但是对接流程不具体、专人负责不明确、实体化运作不畅通。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安、法院、政府之间配合度不高,分工相对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存在重复管理或相互推诿现象,各种调解资源之间的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缺少联席会议。另外,非诉调解组织的权威性不高,社会对诉讼解决机制过分依赖,“信访不信法”已成习惯。三、域外考察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本次调研组考察的地区,在打造多元解纷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各有特色、成果突出。XX县不断开拓思路,根植于本地底蕴深厚的乡贤文化,以“五个一”为载体,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乡贤调解组织,逐步完善乡贤调解与医调、交调、商事调、家事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深做实乡贤调解工作。XX市将“六尺巷”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基层社会治理,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内涵、外延不断丰富,提出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精神、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基本体系、以“党建领事法、礼让和事法、村民说事法、多元解事法、网格管事法、群力防事法”为基本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品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认真借鉴。一是品牌意识很强。XX市以“六尺巷”的典故,弘扬“和为贵”的世之理念,借古喻今,坚持把“六尺巷”“和为贵”理念贯穿于矛盾调处全过程,创新矛盾化解“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了具有XX代表性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XX县立足于本土“乡贤”文化,选出“新乡贤”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五个一”工程推深做实乡贤调解工作,发挥乡贤在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的重要作用。二是组织体系健全。XX县规范“一室”搭建乡贤调解平台。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乡贤调解工作室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推深做实乡贤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硬件配置、人员选配、工作流程、运转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推进乡贤调解工作规范运行。截至目前,XX县共成立“乡贤调解工作室”XXX个,以乡贤命名的“金波调解室”“新民调解室”“互和叔调解室”等个性化调解室影响力较大。三是''一案一补到位。XX县印发XX县人民调解案件“一案一补”暂行办法(x(XXXX)X号),对在职全供以外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按照一般民事纠纷80元/件,复杂民事纠纷200元/件,重大民事案件500元/件(不超过该乡镇总数的5%),特别疑难复杂1元/件(不超过该乡镇总数的2%)以及调解引导诉讼的100元/件(凭卷宗)等5类调解成效规定了“一案一补”落实范围。四、完善我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的建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主动适应形势的新变化,秉持协同、开放、多元、联动、强基、治源的治理理念,运用法治化、社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方式,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规律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多元解纷提供有力保障。建议成立由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多元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抓、有关部门配合抓,调解、治安、信访等各项职能互动的工作大格局。二是鼓励社会各方,为多元解纷扩宽化解渠道。要坚持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协同作战、互动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优势,激发工作动力,积极依法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发动法律明白人、网格管理员、平安志愿者、法律志愿者、退休党员干部等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中。三是优化队伍结构,为多元解纷注入生机活力。根据中共XX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X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X(2022)X号)文件明确要求,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有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条件的村(居)人民调委会有1名以上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我市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起一支专职调解员与兼职调解员相结合的专业人民调解员队伍。每个乡镇2名专职调解员,和村(居)调委会调解员组成人民调解员库,负责协调和调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制定考核办法,对培训不合格、履职不到位、长期在岗不干事的调解员予以辞退和更换。四是构建保障机制,为多元解纷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人民调解法及XX市财政局、中共XX市委政法委员会、XX市司法局关于全市人民调解员“一案一补”实施意见(X(2022)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人民调解“一案一补”办法。补助范围为各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除在职以外的专职及兼职调解员。根据案件性质和复杂程度,分为一般民事纠纷、疑难民事纠纷、重大民事纠纷。金额按照200500不等。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建立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对特别优秀的、在特重大矛盾纠纷中表现突出的调解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进一步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五是建立联席会议,为多元化解形成工作合力。整合人民调解、专业性行业性调解、诉前调解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资源,完善并细化诉调、访调、警调、检调衔接联动机制。一是联合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有效、精准解决综合、疑难、复杂社会诉求。二是联合调处:通过党委领导、政法牵头、信访和司法负责、部门参与、社会联动,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量水平。三是联合接访:第一时间受理、答复、解决来访人的法律问题和诉求,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初信初访环节。六是挖掘本土文化,为多元化解培树特色品牌。一是从本土文化中选。XX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孔雀东南飞的凄美故事,也有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等文学泰斗留下的著名诗句。要从中提炼具有XX特色的典故,借古喻今,用心培育“叫得响”的矛盾纠纷调解品牌。二是从红色根源上挖。XX是革命老区,有着“红源XX”的美誉。要把矛盾调解与党建引领结合起来,形成“党建+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老党员中选树一批优秀代表,设立老党员调解岗,创建党员调解工作室等方法,打响XX调解品牌。三是从现有品牌中炼。我市当前较为突出的主要是“XX经验”“XXX亮点”,但都有自身的局域性,要在“XX经验”“XXX亮点”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炼,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XX品牌。后附关于局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期,XX局开展了民主集中制专题培训。队伍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查摆剖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掌握,提高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党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笔者结合中卫XX局党委班子建设实际,就当前XX局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思考。一、XX局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问题(一)重视程度不够。XX局党委虽然能够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相关要求,但是对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不足,学习停留在表面,讲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准确理解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上下的功夫还不够,导致在议事过程中依靠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作决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在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指导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破解瓶颈难题、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等方面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执行程序不严。XX局党委虽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XX局党委议事规则(试行),对党委议事决策的程序进行了要求和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会前临时增加议题、个别酝酿不充分、调查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有的委员对民主集中制理解有偏差,不论大事小事都提请党委研究,“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的现象仍不鲜见,无形中冲淡了党委议事的严肃性。(三)标准质量不高。在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议事氛围还不浓厚,各委员没有真正站在队伍建设发展全局为XX局党委建言献策,普遍对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说得多、对分管以外的工作发表意见少,随声附和、相同意见的多,直言不讳、不同意见的少,有时还存在以简单的表态发言代替意见建议的情况,民主讨论环节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尚未形成工作合力。有时,片面理解“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搞简单的多数,导致“少数人”越来越少,直到没有。(四)监督落实不力。XX局从“明确落实清单、明确落实责任、明确落实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等4个方面对党委决议的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具体情况来看,一定程度还存在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落不实、不到位的现象,造成了集体领导成为无人负责的借口。即使各委员在会后都能按照决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但持续推进的力度还不足,缺少一抓到底的韧劲。XX局政治部也没有严格落实“会前通报上一次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制度,导致一些决议决策落实不及时、不彻底。二、XX局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对民主集中制的学习理解不够深透。相关教育力度不够,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灌输、轻具体实践,重表面学习、轻深入研讨,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真谛不了解,对其科学性、实质内涵理解不深,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动作、规定要领、规定内容、规定方法实施,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老想法、老套路开展工作,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时必然出现种种偏差。(二)对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认识有误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把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和方式简单地理解为民主加集中。民主就是让大家发表看法,集中就是“一把手”选择“正确”的意见拍板决策;发表意见是委员们的义务,拍板决策是“一把手”的权利;只要经过会议讨论就是会议决策,凡是会议决定的就是领导集中的决定。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它把民主与集中割裂开来看待,把多数决策原则同集中“正确”的意见即决策的内容混为一谈,导致民主集中制中决策形式化。(三)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机制不完备落不实。监督制约机制、纠错机制不够健全,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体领导权限不明、责任不清、奖惩不严,致使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脱离,造成轻率决策或专断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又容易使部分领导推卸和逃脱责任。在这种不健全的责任制下,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政治修养、民主意识、工作经验来把握时机、火候,即使决策错误,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谁也不负责任,不损害决策者个人的任何利益O三、加强XX局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对策思考(一)加强学习教育,增强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要突出理论武装,将民主集中制教育贯穿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中,不断增强班子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自觉。一是定期常态学。将民主集中制学习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如遇班子调整应当及时组织党委委员尤其是新进班子委员学习民主集中制。深入学习领会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根本原则等内容,能够记得住、说得清、会运用。二是专题深入学。将民主集中制学习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邀请专家学者、资深领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学深悟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行动上进一步坚定。三是应用实践学。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有利时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党委委员政治纪律、党性观念、民主意识方面的教育,深入剖析整改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二)加强机制建设,增强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规范性。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只有形成靠制度建党、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党委决策程序,才能把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确保依法民主科学决策。一是完善会前酝酿制度。当前我们的会前酝酿多是限定在小范围中,要么是主要领导,要么是有关同志,这样的酝酿多是形式上的。一个成熟的决定,需要充分酝酿,这种酝酿不仅仅是“上层”的想法,更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商议,就是要通过个别谈心、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更多地听取群众的心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把问题想全想细想透,真正达到酝酿的目的,充分做好会前准备。二是建立表决追责制度。工作中发现,党委研究决策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只记录谁同意谁不同意(基本上没有不同意的),这就容易导致当决议不完全正确,甚至出现错误的时候,同志们“都负责”,其实都“不负责”的不正常现象。如果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追责制度,提议的负提议的责、同意的负同意的责、承办的负抓落实的责,且完整记录每名委员的意见建议,一旦发生问题作为追责的依据,那么大家都会认真思考问题、慎重行使表决权,从而提高集体决定的质量。三是修订决议执行机制。严格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行政主官和政治主官按照分工统筹抓好决议落实,各委员按照工作部署抓好具体任务落实,并及时跟踪掌握推进情况,在下一次党委会上汇报决议落实情况,已经办结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同时,要加强对决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决策内容,修正调整党委决议内容要由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三)加强监督检查,增强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约束性。强化监督制衡,突出刚性约束。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保证。一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严格遵循分级分类、统分结合原则,准确把握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程序和要求,提升党务公开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接受指战员广泛监督,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党委决策有效贯彻执行,防止权力无为、滥用和私用。二是加强领导组织监督。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制度,不断把党管干部体制、普通党员监督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内部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党员干部(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列席党委会议制度,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把好方向、明确任务、提出要求,抓好监督落实。三强化检查指导监督。总队党委、纪委、政治部门要加强对XX局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政治巡察、审计监督、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XX局纪委要将执行党委决议情况纳入执纪监督重点,对执行决议不力或拒不执行党委会决议,造成工作被动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防止出现打折扣、打“白条”或者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保证各项决策按照党委的意图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