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肿瘤.ppt
第六章 肿瘤(Tumor、neoplasm),概述,在欧美一些国家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 血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的第三位(105.57/10万),男性为109.99/10万,女性为77.76/10万;城市人口中居死因第一位(139.28/10万),男性为166.92/10万,女性为109.99/10万。我国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按死亡率高低排列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白血病、及淋巴瘤、子宫颈癌、鼻咽 癌、乳腺癌等。Tumor=Neoplasm(良性、恶性)Cancer(carcinoma、sarcoma),一、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 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 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 形成的新生物。,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增生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正常对机体影响 有害 有利,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一)肉眼形态 1.数目和大小:不同 2.形状:多种多样 3.颜色和质地:灰白或灰红 4.硬度:不同 5.包膜:良性 大多数有完整包膜 恶性 一般无包膜,(二)组织结构,实质(parenchyma):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性质、判定T起源、分类和 诊断的主要依据间质(mesenchyma stroma):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可有L管和少量NF.对肿瘤实质主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肌纤维母细胞有限制瘤细胞运动和浸润及收缩作用。,肿瘤的异型性,概念: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 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分化(differentiation)程度 指肿瘤细胞和组织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 的相似程度。异型性与分化程度关系:异型性小者,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者,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意义: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分化程度高肠腺瘤,分化程度低肠腺癌,一、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指肿瘤组织空间排列方式上与其来源的 正常组织的差异,如细胞排列紊乱,层 次、极向消失。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 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或极向。,绒毛状腺瘤,正常肠粘膜,肠腺癌,皮肤鳞状细胞癌,正常肠粘膜,肠乳头状腺瘤,肠腺癌,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状不一,可见瘤巨细胞,肺巨细胞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形性),肺小细胞癌,(2)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失调(正常为1:4-6,恶性肿瘤细胞可接近1:1),大小形状不一、浓染,染色质呈粗颗 粒状,核膜增厚,核仁清楚,可见双核、多核、巨核、畸型核,核分裂像常增多 病理性核分裂像:不对称性、多极性、顿挫性等 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病理性核分裂,正常核分裂,病理性核分裂(箭头所指),病理性核分裂,(3)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嗜碱性。一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别。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核的多形性 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对区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而细胞浆内的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源。,淋巴结转移性腺癌(黏液腺癌),黑色素瘤,(4)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超微结构水平可以观察到各种提示肿瘤来源或分化方向的细胞器。如:神经内分泌颗粒,提示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张力原纤维(tonofilament)提示为鳞状细胞来源 细胞间桥粒(desmosomes)肌微丝(myofilament)提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等 密体(dense body)。超微结构对鉴别肿瘤的起源有一定意义,尤其在鉴别癌和肉瘤、鳞癌和腺癌以及黑色素瘤的诊断上。目前尚未发现可以区别良 恶性肿瘤的特殊超微结构的改变。,间变(anaplasia):原意是指已分化成熟细胞和组织的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因此,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或异型性明显。,间变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彼此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变异,有时很难确定其组织来源。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从不同方面叙述肿瘤细胞状态的术语:AtypiaDifferentiation 前二者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描述Anaplasia 后者一般只能用于恶性肿瘤。,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良性肿瘤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短期内即可形成明显 肿块。如短期内生长突然加快,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1.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2.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3.肿瘤血管形成(tumor angiogenesis),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生长分数指肿瘤群体细胞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生长分数越大,肿瘤生长越迅速;反之,则生长缓慢。在细胞恶性转化初期,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复制期,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不断有瘤细胞发生分化而离开增殖阶段,使得大多数肿瘤细胞处于G0期。例:放疗+手术化疗,2.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在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既有新细胞不断产生,同时又有细胞因不断凋亡、坏死而丢失,两者平衡状态直接影响肿瘤组织 的生长速度。肿瘤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瘤细胞的生成大于丢失的程度。,3.肿瘤血管形成(tumor angiogenesis)肿瘤血管形成是指实体性肿瘤在机体内诱导形成新生血管的现象。如果没有新生血管形成来供应营养,肿瘤在达到1-2mm 的直径和厚度时(107个细胞左右)将不再增大。因此,诱导血管形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细胞能否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之一。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TGF-、PDGF 和TNF-等。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起灌流作用,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又为肿瘤转移准备了有利条件。抗血管生成因子形成: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管抑素、内皮抑素和脉管抑素等。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途径。,二、肿瘤生长方式和扩散,(一)肿瘤的生长方式(growth pattern):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是发生在器官或组织内的大多数良性肿瘤 的生长方式。肿瘤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包 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移动性良好,易切除,常不复发。,2.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状或菜花状肿物。良、恶性肿瘤都可呈现外生性生长。,3.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组织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内,像树 根长入土壤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界不清,移动性差或固定。手术切除范围大,易复发。例外:血管瘤,胃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瘤,肠息肉状腺瘤,多发性肠乳头状腺瘤,肺癌(中央型),(二)肿瘤的扩散(spread of tumor),1.侵袭(invasion)是指恶性肿瘤连续不断地浸润、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生长状态,也即直接蔓延。恶性肿瘤细胞随着增生,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的外周间隙,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正常器官和组织,并继续生长。例如胰头癌可蔓延到肝脏、十二指肠;晚期乳腺癌可穿过胸肌和胸腔蔓延至肺脏。2.转移(metastasis):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 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2.转移(metastasis):,(1)淋巴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逆行转移、跳跃性转移 2)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 metastasis):毛细血管、静脉壁薄、压力低常见肺、肝转移瘤特点:多发、散在、界清、位于器官表面。癌脐:器官表面转移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下陷。(3)种植性转移(transcoelomic metastasis):体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侵破表面,瘤细胞像播种一样 种植在体腔内器官表面,形成转移瘤。,种植性转移的种类Krukenberg瘤:双侧卵巢种植性肿瘤胸腔内种植:肺癌浆膜腔内种植:经脑脊液种植:髓母细胞瘤医源性种植:切口种植(极少),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粘液腺癌),绒癌肺转移,肝血道转移癌,胰腺癌肝转移,胶样癌种植转移,粘液腺癌,(三)恶性肿瘤浸润与转移机制,重要作用:侵袭能力的亚克隆瘤细胞;肿瘤内血管形成 1.演进与异质化 演进(progression):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包括生长加快,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异质化(heterogeneity):肿瘤细胞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原因:附加基因突变亚克隆获得不同特性。,2.局部侵袭:(1)肿瘤细胞间粘附力:cadherin、Fn细胞间连接。(2)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紧密附着:Ln受体,Fn受体(3)细胞外基质降解:Cathepsin-D,u-PA溶解Ln、Fn。(4)肿瘤细胞的移出:阿米巴运动游出。,3.血行转移 进入血管的癌细胞,形成转移灶小于千分之一 癌细胞表面表达CD44变异分子-识别毛细血管后静脉内皮细胞。器官选择性:肺癌 肾上腺、脑;甲状腺癌 骨,4.分子遗传学 上皮钙粘基因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基因 nm23(non-metastasis),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分级:级:高分化;级:中分化;级:低分化 2.TNM分期系统:T:肿瘤原发灶大小(T1-T4)N:淋巴结受累(N0,N1-N3)M:血行转移(M0,M1/M2),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良性肿瘤(1)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2)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3)分泌激素:垂体嗜酸性细胞瘤:肢端肥大症 胰岛细胞瘤:阵发性血糖过低,二、恶性肿瘤(1)并发症:坏死、出血、穿孔、骨折(2)疼痛(3)恶病质(cachexia):恶性肿瘤晚期,机体严重消瘦、无 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4)异位内分泌综合征:非内分泌腺发生的恶性肿瘤产生的 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的内分泌症状、神经肌肉以及骨关节和血液等方面的症状或异常,如:ACTH、PTH、TSH。副肿瘤综合征:肿瘤通过产生某些物质间接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关节、肾脏、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属于副肿瘤综合征一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核 分 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 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生长速度 缓慢 缓慢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 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 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清楚,故通常可推动包膜形成 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 性生长。;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转 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 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 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 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交界性:(borderline tumor)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相对性:基底细胞癌很少转移 可变性:良性恶性。儿童黑色素瘤可消失,腺瘤腺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一、肿瘤的命名原则1.良性肿瘤:(1)组织来源+瘤:如纤维瘤、脂肪瘤、纤维腺瘤等(2)器官+形状+瘤:膀胱乳头状瘤、皮肤乳头状瘤、肠腺瘤等,2.恶性肿瘤:(1)癌(carcinoma):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来源组织+癌:如乳腺癌、鳞癌 器官+组织+癌:如胃腺癌、食道鳞癌等(2)肉瘤(sarcoma):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来源组织+肉瘤:纤维肉瘤(3)癌肉瘤(carcinosarcoma):癌与肉瘤成份同时存在,3.其他:(1)母细胞瘤:恶性-神经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2)习惯或成份复杂:恶性色素瘤(3)人名:霍奇金(Hodgkin)病、尤文氏(Ewing)瘤。(4)按瘤细胞形态:燕麦细胞癌,透明细胞肉瘤。二、肿瘤的分类,T:原发肿瘤大小、浸润程度N:有无淋巴结转移M:有无血道转移,肺癌的TNM分期,常见肿瘤的举例,一、上皮性肿瘤(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 来源:被覆上皮(鳞状,柱状,移行上皮)部位:皮肤,泌尿道,胃肠道 肉眼:乳头状 镜下:乳头状上皮+结缔组织轴心 特点:外耳道、阴茎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易恶变。,肠乳头状腺瘤,2.腺瘤(adenoma)来源:腺上皮部位:甲状腺,乳腺,肠等 肉眼:息肉状,乳头状,结节状 镜下:腺管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1)多形性腺瘤 来源:闰管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部位:常见涎腺,最常见于腮腺 病变:腺上皮+粘液样+软骨样组织 特点:易复发 少数恶变,多形性腺瘤,(2)息肉状腺瘤 部位:常见于直肠、结肠 特点:多发性家族性,易恶变,(3)囊腺瘤 常见于卵巢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易恶变 粘液性囊腺瘤(4)纤维腺瘤:常发生于乳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单囊),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多囊),卵巢粘液性多房性囊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包膜完整),(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1.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部位:皮肤、口腔、食管、喉、子宫颈等 2.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部位:多见老年人面部,如鼻翼 肉眼:溃疡,生长慢,镜下:基底细胞样癌巢 特点:转移少,放疗敏感。,口唇部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鳞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3.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部位:膀胱、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4.腺癌(adenocarcinoma)来源: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 部位:胃肠,胆囊,子宫体等。肉眼:乳头状,菜花状结节状,可见坏死或溃疡。镜下:腺癌;实体癌;粘液癌,肠癌,中分化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髓样癌,硬 癌,硬癌,髓样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癌,(三)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1)概念: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 潜在可能性的病变,长期存 在有可能转变为癌。遗传性 获得性,常见癌前病变:(1)粘膜白斑(2)子宫颈糜烂和慢性宫颈炎(3)纤维囊性乳腺病(4)结肠、直肠腺瘤状息肉(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皮肤慢性溃疡(8)肝硬化,宫颈糜烂,家族性多发性息肉,2.非典型增生(dysplasia):(1)是癌前病变形态学改变,指增生上 皮出现一定程度异型性,但不足以 诊断为癌。(2)常发生于鳞状上皮,可见于腺上皮。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轻度 2/3、3/3,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重度),3.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粘膜鳞状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原位癌(箭头所指基底膜完整),二、间叶组织肿瘤1.纤维瘤(fibroma)来源:纤维结缔组织 部位: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眼:有包膜,实性结节状,灰白色,编织状,质硬 镜下:分化良好的纤维瘤细胞编织状排列 瘤细胞相似于纤维母细胞,间质为血管。,纤 维 瘤,2.纤维肉瘤(fibrosarcoma)来源:纤维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部位: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眼:细腻鱼肉状,有坏死,出血 镜下:瘤细胞梭形,排列紊乱,异型性 明显,纤维肉瘤,3.脂肪瘤 来源:脂肪组织 部位:四肢、躯干、皮下 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脂 肪 瘤,脂 肪 瘤(分叶状),脂肪瘤,4.脂肪肉瘤 来源:原始间叶组织 部位:腹膜后及大腿深部软组织 肉眼:结节、分叶状,黄红色 镜下:分化差,明显异型性和 多样性的脂肪母细胞,高分化型脂肪肉瘤,5.平滑肌瘤(leiomyoma)部位:子宫,胃肠,支气管 肉眼:结节状,有包膜,灰白,质硬 镜下:梭形细胞编织状,核杆状6.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部位:多见于子宫、胃肠,偶见于腹膜后,肠系膜 肉眼:细腻鱼肉状,出血,坏死 镜下:梭形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少对判断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平滑肌瘤:多见于子宫,圆形有包 膜,质实、灰红色。镜下:瘤细胞似平滑肌细胞,呈束状 排列,交错呈编织状。,子宫平滑肌瘤,多发性平滑肌瘤,平滑肌瘤,7.血管瘤(hemangioma)来源:血管内皮 部位:皮肤多见 肉眼:无包膜,浸润生长,红斑或结节状 镜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心室壁血管瘤,毛细血管瘤,8.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来源:血管内皮细胞 部位:各器官和软组织(皮肤多见)肉眼:结节状,丘疹状,常见坏死,出血 镜下:不规则管腔,异型性及核分裂像,骨肉瘤(osteosarcoma)年龄:常见青少年 来源:骨母细胞 部位: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 肉眼:灰白,质地细腻,有出血坏死 镜下:瘤细胞呈梭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肿瘤性成骨,骨肉瘤,癌 肉 瘤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发病率 较常见,为9倍肉瘤 较少见,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 大多见于青少年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较干燥 湿润细腻、鱼肉状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 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纤维组织每有增生 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免疫组化 表达上皮标记 表达间叶组织标记 如CK、EMA 如vimentin 转 多经淋巴道 多经血道,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一)癌基因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癌基因为具有潜 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2原癌基因的激活(二)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1Rb基因 2p53基因(三)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四)端粒和肿瘤(五)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一)化学致癌因素 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1)多环芳烃(2)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3)亚硝胺类(4)真菌毒素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1)烷化剂与酰化剂(2)其它直接致癌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二)物理性致癌因素:离子辐射(三)病毒和细菌致癌 1RNA致瘤病毒 2DNA致瘤病毒(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2)Epstein-Barr病毒(EBV)(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B,HBV)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一)遗传因素 1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 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 因素更为重要(二)宿主对肿瘤的反应肿瘤免疫 1肿瘤抗原 2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3免疫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