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参考四.ppt
为什么祝英台要女扮男装去上学呢?这是因为以前的传统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在同一教室上课。这些都是出自于什么思想的呢?程朱理学。前面我们对这一思想做了详细的了解了,那么这一思想什么时候才被人们所唾弃呢?,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顺乎世界之潮流,(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原因):1、鸦片战争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内 2、鸦片战争后,外患日深,危机四伏 内 3、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外,一、“睁眼看世界”,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器物技术,康輶纪行,瀛环志略,编译书籍,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仿制战舰,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在广州积极防御,运用新式大炮挫败了英国殖民者对广州的进攻。,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 方的先河。,(1)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时,重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将所得外文资料,就地翻译,编成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华事夷言。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2)他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交工匠研究仿制西方战舰。,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二、洋务运动,1、领导者:洋务派,2、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第一个军工企业,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北方洋务中心,军事工业的特点与性质,特点: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但企业都是官办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性质:带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企业,求富,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民用工业的特点与性质,特点: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性质: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京师,福州,上海,天津,顽固派,学习西方,结果必然是:“毁弃了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洋务派,中体西用,“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清王朝。,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6、洋务运动的影响,(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5、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4、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三、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产生: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政治: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工商业,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没有付诸实践,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民权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效仿西法,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18581927)中国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发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康有为,位于东山区大塘街长兴里,1891年至1897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想。培养与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等)。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亲自讲学,前后历时7年。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万木草堂曾三迁堂址:1891年在今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现该旧址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邱氏书室;1892年迁至卫边街的邝家祠,地点在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即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课堂探究,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谭嗣同(18651898),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1884年入新疆刘锦棠幕。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谭嗣同认识到要使国富必先变法,遂与唐才常等在湖南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开湖南维新之先河。后北游访学,遍交维新之士,结识了梁启超,1897年,和梁启超等在湖南长沙办时务学堂,并担任湘报主编,积极宣传变法主张,提倡“日新”思想,要求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诏变法,谭嗣同被徐致靖荐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协助光绪推行新政。后被袁世凯出卖,变法遭慈禧太后的残酷镇压,9月24日被捕入狱,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就义时年仅33岁。代表著作仁学,遗著编为谭嗣同全集。,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谭嗣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严复,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必须变法,变法才能救亡,“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民权思想;君主立宪(反专制);自由平等,“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倡导西学,坚持科举取士制度;反对西学,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看图思考,课堂探究,民族纺织业,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看图思考,课堂探究,维新变法思想的作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失败原因,教训,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五、走向共和,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 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四、民主共和,政治制度:民主共和,1、代表人物及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革命政党,1905年 东京,中国同盟会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革命派民报,思想论战,保皇派新民丛报,要不要 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2、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1)代表(2)内容(3)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同:(目的)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课堂探究,“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顺乎世界之潮流,本课小结,物质层面,制度层面,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现状的道路和学习西方,他们大多属于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3、(1999上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4、(2002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2002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