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语文-风筝教案.ppt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风筝鲁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等十几篇小说。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另有杂文16本,约650多篇。,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生字、生词的注音和释义。,重点字词,丫杈 肃杀 诀别 荡漾 笑柄 堕着 嫌恶 点缀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伶仃 憔悴 惊惶 可鄙 瑟缩,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早已忘却了这样一个故事。,2、风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是全文的线索,3、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一是:“我”少年时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二是:“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三是:“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整体感知:,4、根据“我”的情感变化,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2段),写“我”见风筝而悲哀,因为我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第二部分(3-4段),写当年粗暴制止小兄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第三部分(5-8段),写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第四部分(9-12段),写“我”想讨小兄弟宽恕,小兄弟却已全然忘却,这更增添了“我”心头的沉重。,细读课文,思考问题,1、“惊异和悲哀”有什么作用?,2、“打出一片春日的祥和”可以看出风筝是什么的象征?,巧设悬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风筝是美好春天的象征。,1、“向来”一词表明什么?,表明了我对风筝嫌恶的程度。,1、“我现在在那里呢?”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合作探究:,体现了作者矛盾的心理。有了风筝就应该有春天的气息,而此时自己周围却仍然是遍地的积雪和光秃的树枝,让我分不清是在北京还是家乡。,2、作者从几个角度写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主要抓住了小兄弟的神态来写对风筝的喜爱。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与小兄弟对风筝不同 的态度。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3、当年“我”为什么不让弟弟放风筝,甚至践踏弟弟做的风筝?,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所以作兄长的“我”有责任管教弟弟。,细读课文,思考问题,1、赏析“我的心 很重地堕下去”?,2、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这一节”、“胡涂”分别是什么含义?,形象地写出了“我”认识到错误时的沉重心情和深深的自责。,“这一节”指“我”毁坏弟弟的风筝;“胡涂”指“我”不懂“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道理。,3、“我”为什么想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因为我不想看见春天,不想看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合作探究:,过去“我”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作为兄长的“我”严格管教弟弟,本是想让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的虐杀”,2、怎样理解“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我”的管束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而小兄弟却毫无抗争的意思,字里行间深含“自我”的谴责。,3、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说明了什么?,。说明“我”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可见“我”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更深一层理解,弟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却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疑难探究,课后作业,练习册第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