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第十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
【考纲展示】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措施。,【考情预测】1.以我国某区域为例,考查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中的推进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以我国某工业基地为例,考查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 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 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 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衡量 指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农业产值,农业就业人数,城镇人口,2.城市化(1)概念:指居住在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 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 集中的过程。(2)内涵:向城市集中;向城市地域转 化;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城市,农业人口,城市,农村人口,农村地域,城市文明,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1)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水平较高。(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 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3)城市化进程,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 和世界平均水平。,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 化是一个、的发展过程。,推动力,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较快,中级,不断加快,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3)城市化发展不尽合理 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改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环境问题,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1)调整,加大城市的 和辐射力。(2)“”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3)以工业发展促进。(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 和政策保证,有 了稳固的基础。,行政区划,聚集力,组团式,城市圈,小城镇建设,体制,农村城市化,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 化必然带来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 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解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答案:D,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解析:由城市化定义可知,城市化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而其它选项是非必然联系。,答案:B,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据此回答34题。3.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 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忽视了“以人为本”,忽视了“以人为本”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益差 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特大城市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A.B.C.D.,4.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包括()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 乡一体化 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 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实现主要大中城市基本现代化 A.B.C.D.,解析: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别不断缩小,特大城市并不多。,答案:3.A4.C,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如图所示:,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异同点 如表所示:,1.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 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 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1)(2)题。(1)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约89%,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 约45%,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A.明显滞后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非农业人口向农 业人口转化 A.B.C.D.,解析:第(1)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从两比重差值看广东城市化明显滞后。第(2)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为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答案:(1)A(2)A,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2.(2010潍坊质检)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 地图”,回答(1)(2)题。,(1)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经济腹地较小企业间过度竞争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对外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解析:B地是闽南地区,C地是珠三角地区。B地受地形的影响,经济腹地较小;C地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众多,相互间存在过度竞争现象。,答案:B,(2)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 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 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解析:根据图中对“内含式”发展模式的解释可知,这样发展主要是考虑用地紧张的状况。,答案:C,(2008江苏高考)双选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比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课堂笔记第(1)题,读图可知,曲线不可能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因为江苏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比重是迅速上升的,应为曲线,所以曲线不是第二产业变化曲线,是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第(2)题,读图可知,曲线为第二产业变化曲线,曲线为城市人口变化曲线,曲线为第三产业变化曲线,曲线为第一产业变,化曲线,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比重最高,但变化较小;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因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大最快;199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变化较小,甚至有下降趋势,但城市人口比重是不断上升的,所以两曲线的变化并不同步。,答案(1)CD(2)BC,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化趋势:(1)一般来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产业转移。(2)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3)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2009广东高考)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材料1:见图1。,材料2:见下表。表北海、钦州、防城港2000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 单位:亿元,材料3:见图2。,材料4:见图3。,(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 是。(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值变化,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单选题,填选项字母)。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课堂笔记本题考查考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获取、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综合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本题直接读图,即可回答(1)、(2)、(3)小题。参照本题资料,如图1的港口距离近、表格中二三产业较低,图2中港口城市化水平都偏低等信息,综合区域发展策略,针对港口或港口城市的共同发展方向,也可以顺畅回答(4)、(5)小题。,答案(1)运输量大;运输价格(成本)低(2)A(3)ADE(4)遇到的共同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5)发展对策: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尤其是欧美经济低迷。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最近山东省数百家韩资中小企业(如制鞋、服装、玩具制造厂等)关闭。据此完成12题。1.韩资中小企业纷纷关闭的主要原因是()A.企业融资困难B.企业管理不善 C.产品市场萎缩 D.产品成本提高,2.数百家韩资中小企业关闭,给山东省带来的社会压力 是()A.科技人员大量流失 B.大批失业人员有待安置 C.工矿废弃地亟待复垦 D.财务结算和财产清理,解析: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小,市场萎缩,从而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企业发展困难。山东的韩资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关闭会导致大量劳动力失去工作。,答案:1.C2.B,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崛起了大量的以专业生产某一类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城镇,如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制鞋)、顺德区乐从(家具)等,这些工业镇往往“一镇一品”,颇具特色。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34题。,3.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密集而发达,下列不属于其发展的 区位因素的是()A.平坦的地形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解析:珠三角地区能源资源不足。,答案:B,4.该地区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A.转移 B.集聚 C.专业化生产 D.对环境要求降低,解析:工业的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化工厂的集聚,形成了专业镇。,答案:C,5.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1985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迅速。其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其城市化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是。(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3)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描述其变化。,解析:(1)分析城市(数目、规模大小)的变化情况,可明确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2)珠江三角洲平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工业等对城市群的形成十分有利。(3)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该地区人口的数量、素质、性别构成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生产力的发展(2)珠江三角洲地势较平坦;临海、水陆交通方便;紧邻港澳,地处我国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的产业转移。(3)人口规模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因工业结构偏轻,女性人口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