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复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从欧洲内陆国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18世纪),(18世纪),(18世纪与普、奥),(16世纪),(19世纪),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尤其在欧洲。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可以买卖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财产。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奴隶则被视为工具。,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1.开始形成:15C末16C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1)彼得一世:购买,(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3)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农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受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也有所发展。,表现: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威胁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的根本原因,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1.目的:,富国强兵、缓和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重振大国威望。,2.准备:,大造舆论: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组织措施:条件成熟后,改革机构由秘密公开;下令让各地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借鉴历史: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4.“二一九”法令:,(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享有公民权利。,材料1: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材料2: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高价赎买,地主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且在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5.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性:,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5.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局限性:,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一)经济近代化,1、表现,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小块土地,规模化生产,简单农具,机械化生产,农奴,雇佣劳动力,自给自足,进入市场,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一)经济近代化,1、表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原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市场。,政府制定了扶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后进行,结果:19世纪后期,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的过渡,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一)经济近代化,1、表现,2、局限性,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对外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发展很不平衡。,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二)政治近代化,1、措施,政治体制上,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富农和工商资产阶级可以进入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上,废除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2、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法制化的气息。,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二)政治近代化,3、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三)军事近代化,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促进军队的近代化。,(四)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推动教育近代化。,(一)经济近代化,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二)政治近代化,(三)军事近代化,(四)教育近代化,(五)思想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四、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一)改革后的社会矛盾,1、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地主阶级;,2、农民阶级: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反抗不断;,材料21: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四、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一)改革后的社会矛盾,3、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自称是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材料22:他们反对农奴制度,痛恨沙皇制度,也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号召在知识分子的领导下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主张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四、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二)沙皇遇刺,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三)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扫除农奴制 残余。反封建,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威胁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的根本原因,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二一九”法令,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享有公民权利。,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高价赎买,地主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且在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影响,促进俄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近代化。,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改革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村中村社对农民的控制依然严密。1905年革命后,俄国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日益强烈,农民暴动不断。为此,俄国首相斯托雷平(19061911年在任)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1906年11月22日,俄国颁布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拔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其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但条件是不准许没收贵族庄园19061915年,有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前夕俄国社会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中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内容看,此次改革是什么性质的?主要保护了哪些阶层的既得利益?简要阐述斯托雷平改革的影响。(9分),(,1,)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村社仍束缚着农民;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美欧国家。,(写出,3,点即可得,6,分),(,2,)资产阶级性质。,(,1,分)主要保护了贵族和富农的利益。,(,2,分)影响:积极方面:农民,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劳动力。局限:,“为保护地主利益而,扶持富农,却根本不顾贫苦农民的利益,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6,分),(,1,)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村社仍束缚着农民;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美欧国家。,(写出,3,点即可得,6,分),(,2,)资产阶级性质。,(,1,分)主要保护了贵族和富农的利益。,(,2,分)影响:积极方面:农民,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劳动力。局限:,“为保护地主利益而,扶持富农,却根本不顾贫苦农民的利益,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6,分),(1)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村社仍束缚着农民;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美欧国家。(写出3点即可得6分)(2)资产阶级性质。(1分)主要保护了贵族和富农的利益。(2分)影响:积极方面:农民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劳动力。局限:“为保护地主利益而扶持富农,却根本不顾贫苦农民的利益,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6分),(,1,)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村社仍束缚着农民;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美欧国家。,(写出,3,点即可得,6,分),(,2,)资产阶级性质。,(,1,分)主要保护了贵族和富农的利益。,(,2,分)影响:积极方面:农民,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劳动力。局限:,“为保护地主利益而,扶持富农,却根本不顾贫苦农民的利益,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6,分),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像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也。”请回答:(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7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俄中两国改革的出发点有何不同?在两国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怎样的重要影响?(8分),(1)态度:主张废除农奴制。(1分)主要原因:农奴起义危险沙皇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前进;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希望通过改革保存权利和土地。(6分)(2)不同:俄国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中国则是为了救亡图存。(4分)影响: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戊戌变法虽然政治上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们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