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ppt
第二章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第一节 访谈法,访谈法(interview),定义:是访谈者根据调查目的,依据调查 提纲,面对面地询问与调研课题有 关的当事人(被访谈者),从而获 得资料的方法。,第三篇 第二章,特点:灵活性双向性针对性可控性,访谈法,第三篇 第二章,访谈法,类型:从访谈人数的角度一位访谈者与一位被访谈者 多位访谈者与一位被访谈者 一位访谈者与多位被访谈者 从访谈中为提问做准备的情况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非结构化访谈 从访谈者与被访谈者接触方式的角度走出去 请进来,第三篇 第二章,结构化访谈访谈问题标准化半结构化访谈针对特定话题,访谈结构松散非结构化访谈笼统问题范围,鼓励被访谈者自述,一对一访谈法,第三篇 第二章,焦点团体访谈研究者与团体参与者的互动团体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一对多/多对多访谈法,第三篇 第二章,访谈法,访谈过程准备访谈 介绍自己 接近访谈者 进行访谈 结束访谈,第三篇 第二章,准备访谈,熟悉访谈主题熟悉被访谈者联系被访谈者准备访谈提纲,第三篇 第二章,介绍自己,不卑不亢表明来意介绍访谈目的介绍访谈内容,第三篇 第二章,接近访谈者,介绍接近 专业接近 方便接近 友好接近,第三篇 第二章,进行访谈,避免题外话 观察被访谈者 不用情感字词作为询问指标 使用简单语言 了解被访谈者(知识程度与兴趣),第三篇 第二章,结束访谈,回顾访谈过程 感谢被访谈者 承诺访谈内容会经被访谈者确认,第三篇 第二章,访谈法,访谈原则:客观中立 迂回进行 自由联想 掌握过程,第三篇 第二章,访谈法,伦理原则: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被访谈者知情、同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第三篇 第二章,第二节 观察法,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法(observation),概念:是观察者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科学 仪器,客观、条理地观察处于自然 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收集非语 言行为资料的调查方法。,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法,特点客观性 直观性 规划性 条理性 敏锐性 目的性,第三篇 第二章,根据观察者参与程度分非参与观察观察者完全旁观,不参与被观察群体的任何活动问题准参与观察观察者表明身份参加和组织活动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隐藏身份观察成为被观察群中的一员,观察法的类型,第三篇 第二章,依所用工具和手段分非结构性观察无计划,不运用工具开放性观察准结构性观察详细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大致内容完全结构性观察统一观察内容、手段、工具,观察法的类型,第三篇 第二章,按观察的连贯程度分连续式观察多用于观察动态性事情为共同目的,对相同观察对象做多次观察非连续式观察相对连续式观察的时间略短长时间内多次调查或较短时间内一次性观察,观察法的类型,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客观、可行可收集行为、情感类资料简便、深入,局限性不可预测性不适合大范围观察受观察者素质影响大,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前制定方案,结构化访谈全面、严谨、客观地收集资料提高观察者自身素质,观察原则,第三篇 第二章,增加观察的有效性深入观察场景保持 严谨的资料收集态度,观察的信度与效度,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的代表性,研究目的决定观察的代表性仅描述某特定团体:无代表性欲推观察结果:明确团体间的同质、异质性,第三篇 第二章,观察的伦理考虑,伦理原则被访谈者知情、同意平衡与信效度之间的关系,第三篇 第二章,第三节 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三篇 第二章,文献法(literature method),定义:又称文献资料分析法,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系统、客观的评鉴和研究了解过去,解释现在,推测未来。以历史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广泛、全面可避免调查互动中的不良影响可提供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案,第三篇 第二章,文献分析时需遵循系统性、选择性、目标性等原则进行。从整体出发,分结构、分层次选择反应事实的资料以调研课题为中心,围绕课题目标进行,文献法,第三篇 第二章,文献分析时经历搜集、摘录、整理三大主要步骤。应用多种方法收集尽可能全面的资料摘录所需的文献资料界定文献内容,文献法,第三篇 第二章,优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资料内容固定查阅方便、自由,文献法,局限性资料缺乏生动性和具体性效果较难控制,第三篇 第二章,田野工作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的实地研究,其中以民族学 田野调查耗时极长、风险最多,引人注目研究特点研究非常深入样本量小,第三篇 第二章,优点可得到丰富的研究成果,田野工作研究方法,局限性结果缺乏代表性易产生研究者主观偏差,第三篇 第二章,田野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 搜集资料 将搜集到的资料重新整理和组织 撰写报告及讨论结果,第三篇 第二章,注意事项足够长的调查时间参与观察,表述结果运用当地语言报告详细,田野工作研究方法,第三篇 第二章,谢谢!,第三篇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