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七章项目投资决策.ppt
,财务管理学 第七章 项目投资决策,第七章 项目投资决策,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教学,掌握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掌握投资评价指标的具体运用。本章重点:在上章基础上掌握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包括现金流量估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投资评价指标运用。本章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决策方法,进而做出最有效的投资决策。,各节内容,1,1,2,投资评价指标,投资评价指标的运用,第一节 投资评价指标,一、投资决策指标及其分类 投资决策指标是指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或孰优孰劣的标准。投资决策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最常用的分类是指标按其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为非贴现指标和贴现指标两大类。,评价指标的分类,二、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三、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一)净现值(NPV)净现值指特定方案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或:特定方案未来各年净现金流量(NCF)的现值的代数和(按预定的贴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现),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净现值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的方法。,净现值计算公式:式中:NPV:净现值;NCF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i:贴现率;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C:初始投资额,1、净现值指标的计算方法,(1)净现值指标计算的一般方法 具体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形式。公式法。该法是指根据净现值的定义,直接利用公式来完成该指标计算的方法。第一步,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第二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第三步,计算净现值。,列表法。该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即在现金流量表上,根据已知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乘以各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从而计算出各年折现的净现金流量,最后求出项目计算期内折现的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就是所求的净现值指标。,(2)净现值指标计算的特殊方法 该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当项目投产后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时,可以利用计算年金现值或递延年金现值的技巧直接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方法,又称简化方法。(3)净现值指标计算的插入函数法 该法是指在WINDOWS系统的EXCEL环境下,通过插入财务函数“NPV”,并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提示正确地输入已知的基准折现率和电子表格中的净现金流量,来直接求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2、净现值指标的特点,净现值指标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其缺点是无法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而且计算比较麻烦。只有净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3、净现值法的应用,(1)决策规则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2)NPV法的评价优点:1)反映投资效果,适应于年限相同的互斥项目决策;2)该法假定前后各期NCF均要求按基准贴现率(最低报酬率)取得,比较客观;3)在考虑投资风险时可以分段采用不同贴现率,比较灵活。缺点:1)基准贴现率不易明确取得;2)不能反映投资效益,在各方案投资额不同时,不适应独立项目决策;3)不适应年限不同的所有方案的比较;4)贴现率的高低影响方案选优结论。,(二)净现值率(NPVR),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1、计算步骤 第一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这与计算净现值所采用的方法相同。第二步,计算净现值率,即根据未来的报酬总现值和初始投资额之比计算净现值率。计算公式为: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2、净现值率法的应用,(1)决策规则: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率大于或等于1,则采纳,否则就拒绝。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净现值率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2)净现值率的评价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能够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由于净现值率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计算过程比较简单。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零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三)获利指数(PI),获利指数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总现值之比,也称现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1、计算 PI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当原始投资在建设期内全部投入时:获利指数(PI)1净现值率 2、特点 获得指数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其缺点是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计算相对复杂。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四)内部报酬率(IRR),内部报酬率又称内部收益率、内含报酬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即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其计算公式为:式中:NCF: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r:内部报酬率;n:项目使用年限;C:初始投资额,1、计算(1)如果每年的NCF相等,则按下列步骤计算:第一步,计算年金现值系数。第二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第三步,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折现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2)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则需要按下列步骤计算:第一步,先预估一个折现率,并按此折现率计算净现值。第二步,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折现率再来用插值法,计算出方案的实际内部报酬率。,2、特点 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又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其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尤其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3、应用 决策规则: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部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总结:,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即:1.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2.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3.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一)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与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已占主导地位,并形成了以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为主,以投资回收期为辅的多种指标并存的指标体系。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有:1、非贴现指标把不同时间点上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当作毫无差别的资金进行对比,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这是不科学的。而贴现指标则把不同时间点收入或支出的现金按着统一的贴现率折算到同一时间点上,使不同时期的现金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2、非贴现指标中的投资回收期法只能反映投资的回收速度,不能反映投资的主要目标净现值的多少。同时,由于回收期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因而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四、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研究,3、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平均年现金流量)等非贴现指标对寿命不同、资金投入的时间和提供收益的时间不同的投资方案缺乏鉴别能力。而贴现法指标则可以通过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利润指数等指标,有时还可以通过净现值的年均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4、非贴现指标中的平均报酬率、投资利润率等指标,由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实际上是夸大了项目的盈利水平。而贴现指标中的内部报酬率是以预计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后计算出的真实报酬率。,5、在运用投资回收期这一指标时,标准回收期是方案取舍的根据。但标准回收期一般都是以经验或主观判断为基础来确定的,缺乏客观依据。而贴现指标中的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实际上都是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取舍依据的,任何企业的资金成本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因此,这一取舍标准符合客观实际。6、管理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贴现指标的使用。,(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1、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的比较。在多数情况下,运用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但在如下两种情况下,有时会产生差异:(1)初始投资不一致,一个项目的初始投资大于另一个项目的初始投资;(2)现金流入的时间不一致,一个在最初几年流入的较多,另一个在最后几年流入的较多。尽管是在这两种情况下使二者产生了差异,但引起差异的原因是共同的,即两种方法假定项目使用中期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时,会产生不同的报酬率。净现值法假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企业资金成本的利润率,而内部报酬率法却假定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产生的利润率与此项目的特定的内部报酬率相同。,2、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获利指数的比较。由于这些指标使用的是相同的信息,在评价投资项目的优劣时,它们常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产生分歧。只有当初始投资不同时,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获利指数才会产生差异。在没有资金限量的情况下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较大的投资项目。也就是说,当互斥方案投资规模不同且资金可以满足投资规模时净现值率、获利指数与净现值作出不同结论时,应以净现值为准。独立方案比较评价则用净现值率或获利指数评价指标。总之,在无资金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法在所有的投资评价中都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而利用内部报酬率和利获利指数在采纳与否决策中也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但在互斥选择决策中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决策。因而,在这三种评价方法中,只要资金可以满足投资规模净现值法就是最好的评价方法。,五、投资决策指标应用,(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独立方案是指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在独立方案中,选择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选择另一方案。评价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的要点包括:1、判断方案是否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2、判断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3、判断方案是否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4、判断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条件 对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应注意:(1)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财务可行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可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因此,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是指在每一个入选方案已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体决策方法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利用评价指标从各个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三)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如果一组方案既不属于相互独立,又不属于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实现任意组合或排队,则这些方案被称作组合或排队方案,其中又包括先决方案、互补方案和不完全互斥方案等形式。决策原则 多个投资方案组合的决策的总体原则是:在确保充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力争获取最大的净现值。具体原则是:(1)在资金总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可按每一项目的净现值NPV大小排队,确定优先考虑的项目顺序。(2)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时,则需按净现值率NPVR或获利指数PI的大小,结合净现值NPV进行各种组合排队,从中选出能使总的净现值最大的最优组合。,2、决策程序(1)以各方案的净现值率高低为序,逐项计算累计投资额,并与限定投资总额进行比较。(2)当截止到某项投资项目(假定为第j项)的累计投资额恰好达到限定的投资总额时,则第1至第j项的项目组合为最优的投资组合。(3)若在排序过程中未能直接找到最优组合,必须按下列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正:,当排序中发现第j项的累计投资额首次超过限定投资额,而删除该项后,按顺延的项目计算的累计投资额却小于或等于限定投资额时,可将第j项与第(j1)项交换位置,继续计算累计投资额。这种交换可连续进行。当排序中发现第j项的累计投资额首次超过限定投资额,又无法与下一项进行交换,第(j-1)项的原始投资大于第j项原始投资时,可将第j项与第(j-1)项交换位置,继续计算累计投资额。这种交换亦可连续进行。若经过反复交换,已不能再进行交换,仍未找到能使累计投资额恰好等于限定投资额的项目组合时,可按最后一次交换后的项目组合作为最优组合。,第二节 投资评价指标运用,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1、根据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2、按对企业前途的影响进行分类可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3、按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可分成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两大类。4、按增加利润的途径进行分类可分成扩大收入投资与降低成本投资两类。5、按决策的分析思路来分类可分为采纳与否投资和互斥选择投资。,(二)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1、固定资产的回收时间较长2、固定资产投资的变现能力较差 3、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4、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5、固定资产投资的次数相对较少,(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程序 1、投资项目的提出 2、投资项目的评价 3、投资项目的决策 4、投资项目的执行 5、投资项目的再评价,(四)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一般采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1、从新设备的角度计算差量现金流量NCFt;2、根据差量现金流量计算差量净现值NPV 3、当NPV0,选择新设备;当NPV0,继续使用旧设备。,二、资本限量决策 资本限量是指企业资金有一定限度,不能投资于所有可接受的项目。也就是说,有很多获利项目可供投资,但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资本限量决策是指企业在资本限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投资项目的组合来获得最大收益的决策。资本限量决策的决策标准就是使得可行的投资项目组合的总净现值最大或加权现值指数最大。资本限量决策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常见决策形式。,(一)产生资本限量的原因 资金短缺是公司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现实性强,投资资本短缺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形式。产生资本限量的原因很多,一般分“软资本约束”和“硬资本约束”两大类。(二)资本限量决策的方法 在资金有限量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应投资于一组使净现值最大的项目.这样的一组项目必须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选择,有两种方法可供采用获利指数法和净现值法。,1、使用获利指数的步骤第一步:计算所有项目的获利指数,不能略掉任何项目,并列出每一个项目的初始投资。第二步:接受PI1的项目,如果所有可接受的项目都有足够的资金,则说明资本没有限量,这一过程即可完成。第三步:如果资金不能满足所有PI1的项目,那么就要对第二步进行修正。这一修正的过程是:对所有项目在资本限量内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然后计算出各种组合的加权平均获利指数。第四步:接受加权平均利润指数最大的一组项目。,2、使用净现值法的步骤第一步:计算所有项目的净现值,并列出项目的初始投资。第二步:接受NPV0的项目,如果所有可接受的项目都有足够的资金,则说明资本没有限量,这一过程即可完成。第三步:如果资金不能满足所有的NPV0的投资项目,那么就要对第二步进行修正。这一修正的过程是:对所有的项目都在资本限量内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然后,计算出各种组合的净现值总额。第四步:接受净现值的合计数最大的组合。,【例】假设派克公司有五个可供选择的项目A1、B1、B2、C1、C2,其中B1和B2,Cl和C2是互斥项目,派克公司资本的最大限量是400 000元。详细情况见下表。,为了选出最优的项目组合,必须列出在资本限量内的所有可能的项目组合。在A1B1C1的组合有5 000元资金没有用完,假设这5 000元可投资于有价证券,获利指数为1(以下其他组合也如此)。则A1B1C1组合的加权平均获利指数计算为:,列表计算如下:本例说明派克公司应选用A1B1C1三个项目组成的投资组合,其净现值为167 500元。,三、投资开发时机决策 在进行此类决策时,决策的基本规则也是寻求使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但由于两个方案的开发时间不一样,不能把净现值简单对比,而必须把晚开发所获得的净现值换算为早开发的第1年初(t=0)时的现值,然后再进行对比。,四、投资期决策 在投资期决策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差量分析法,根据缩短投资期与正常投资期相比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说明缩短投资期比较有利;如果净现值为负,则说明缩短投资期得不偿失。当然,也可以不采用差量分析法,分别计算正常投资期和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并加以比较,作出决策。,五、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 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寿命不同的投资项目的选择问题。由于项目的寿命不同,因而就不能对它们的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获利指数进行直接比较。为了使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必须设法使两个项目在相同的寿命周期内进行比较。(一)最小公倍寿命法:使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相等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也就是说,求出两个项目使用年限的最小公倍数。(二)年均净现值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把项目总的净现值转化为项目每年的平均净现值。年均净现值的计算公式是:式中:ANPV:年均净现值;:建立在公司资本成本和项目寿命周期基础上的年金现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