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序言.ppt
1,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序言,2,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证伪主义(资料)卡尔波普是一位英籍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研究的逻辑(后来的英译本改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跻身于国际学术界的。在这本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一种科学观。波普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3,科学也包含错误,要经受经验的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它的力量所在,或者说,“可证伪性”正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志。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都不具备这一优点。这就是波普所提出的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4,实证主义者认为一切科学陈述都是可证实的,不可证实的陈述是没有意义的胡言乱语。波普反对这个原则,他认为表述科学定律的陈述都是关于无限个体的全称断定的,任何有限的关于个体的陈述都不足以证实一个科学定律,因此可证实性作为划界标准势必会使得真正的科学定律被排除到科学之外,所以他提出了与此相对的证伪主义。他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家的自由猜测和假设,是针对问题的试探性理论,是可错的,科学的标志就在于理论的可证伪性,理论在经验的检验中终将被证伪,5,实证会计研究基本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不是逻辑实证主义,而是证伪主义。实证会计研究区别于规范会计研究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前者恪守价值中立 实证会计研究者所构建的会计理论是一套有关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无法指明会计“应该是什么”,而充其量只能告诉人们,为了达到某一既定目标,可以有几种途径。,6,真正的实证会计研究者,实际上自始至终都无意对这种会计现象做出是非判断,以支持或否定之,他们只是致力于探求这种现象的内在动机,从而为解释和预测此类会计现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实证会计研究者宣称他们的理论恪守价值中立。,7,20世纪70年代之前,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在西方理论界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之后,随着会计研究中实证性倾向的出现,这一格局被打破,实证会计研究异军突起,对规范会计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近一二十年来的态势来看,实证会计研究由于获得了正统经济学所提供的实证性思想观念支持,并得到了广大中青年学者的极力推崇,因而已跃居主流地位。,8,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研究的特点,从方法论上考察,两大会计研究均有其存在意义。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欧肯(W.Euchen)看来,实证分析亦是得出规范经济理论的必由之路。欧肯认为,社会科学有两方面任务:一为不带偏见地研究现实;二为提出政策主张以实际地解决经济问题。,9,经济学作为“经邦济世”之学,应以第二个任务为目的,此则意味着,经济学在最终服务于政策制定时,不可避免地须有价值判断介入。但与此同时,欧肯又指出,经济学家要完成第二个任务,又须首先摆脱经济政策上的愿望,致力于完成第一个任务,10,换言之,只有建立在实证经济理论的基础,规范性经济政策才更具有科学合理性 无论是方法论抑或是理论准备,哲学和经济学均是其基础,科学哲学所受的震荡,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结论,最终必将体现到会计理论研究当中。我们据此推论,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均有其价值,不可厚此薄彼。,11,规范会计的特点就规范会计研究而言,它缺乏严格的事实检验,此为其弊;然其力图找出较佳的会计规则和较优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思路是可取的,这有利于优化和发展会计实务,并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会计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规范性”基础,有利于抵制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这无疑使规范会计研究的实践性和有用性大为提高,12,实证会计的特点就实证会计研究而言,它奠立于由观察和实验而得的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业经严格的经验验证,而且由于研究过程中数量模式的引进,使其在定量化和精确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与当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趋同,颇有可取之处;而且,它对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也影响颇大,开辟了研究新思路,调整了会计研究方向,拓宽了会计研究领域,在资本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大大丰富了会计理论的内容。,13,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研究的融合,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两大会计研究各有其优缺点,偏废任何一种均非善策。理想的选择应该是:消解两者之间的对峙状态,承认彼此的存在价值,并促成两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结合,14,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首先应尽可能地排除价值判断,侧重于通过实证性或近似实证性研究,力求客观地揭示会计现象及其外部联系;而后,在此基础上,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己任,侧重于树立合宜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理性思维构建规范会计理论,15,这些规范会计理论在形成之后,又须在应用中不断接受经验检验,以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得以综合运用,既确保了会计理论构建的逻辑相关性和紧密性,又为会计理论的真理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检验依据,从而实现优势互补。,16,我国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会计研究,实证研究则为鲜见 体现在:从理论的形成过程看,会计理论经由纯粹逻辑演绎推理而得,并非从实践中来并接受实践经验的检验;从理论的应用看,会计理论未能有效地规范和指导会计制度的制定,无法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经验的检验。,1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尤显迫切。一方面,公司制企业日益增多,资本市场渐趋活跃,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倍受关注;另一方面,企业自主权不断增加,内部经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企业内缔约各方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对会计行为施加的影响不容忽视。,18,进一步阅读资料,Watts,Zimmerman.实证会计理论.1999,东北财经大学,第一章Ball,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AR,1968Watts,Zimmerman,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A Ten Year Perspective,AR,1990作业:收集国内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论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