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第10章.ppt
第10章 数据库基础,了解数据库的特点与发展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命令:数据更新、数据插入、SELECT查询语句了解Access数据库的组成,掌握数据表的建立与修改、记录的操作,查找操作了解窗体的使用、了解报表的生成,【学习目标】,【能力考查要求】,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SQL语言,【操作考查点】,熟练Access数据库的界面掌握数据表的建立与修改、记录的操作,查找操作,10.1 数据库技术的特点与发展10.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0.3 数据库设计10.4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0.5 ACCESS数据库设计,第10章 数据库基础,10.1数据库概述,问题请举出生活中应用到数据库的实例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10.1.1数据库概述,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10.1.2 数据处理,10.1.3 数据库技术及其特点,结构化共享性独立性完整性灵活性安全性,10.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阶段,第一代数据库系统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DB2、SQL Server、Oracle、Informix、Sybase、MySQL)第三代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模糊数据库),10.1.5 典型的新型数据库系统,1.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2.主动数据库(Active Database)3.面向对象数据库(Object Oriented Database)4.多媒体数据库(Multimedia Database)5.工程数据库(Engineering Database)6.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base)7.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8.并行数据库(Parallel Database),10.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0.2.1 常用术语1.数据库(DB)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3.数据库系统(DBS)4.用户(User)a.终端用户 b.应用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10.2.2 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包括网状、层次、关系模型)涉及的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的联系(1:1,1:n,m:n)表示方法(E-R模型),10.2.3 关系模型,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元祖: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表中的每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域: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就是该属性的域 分量:一个元组在一个属性上的值称为该元组在此属性上的分量 键:又称为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关系模式:一个关系的关系名及其全部属性名的集合,10.2.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表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项,在同一个表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项。所谓第二范式(2NF)是指在满足第一范式的一个表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数据元素是主关键字,其他数据元素均与主关键字相关。所谓第三范式(3NF)是指表中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数据元素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他的函数关系。如果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包括主属性和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关系模式的任何候选关键字,那么称该关系模式是属于BCNF的。,10.2.5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三级模式、二级映像关系图,10.3 数据库设计,10.4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数据类型(1)数值型INTEGERSMALLINTNUMERIC(p,s)FLOAT(p)REALDOUBLE PRECISION(2)字符型CHARACTER(n)VARCHAR(n)(3)时间型DATETIME(4)布尔型BOOLEAN,10.4.1 SQL数据定义,2、表的定义CREATE TABLE(列完整性约束,列完整性约束,表级完整性约束)说明:其中,“”中的内容是必选项,“”中的内容是可选项,“|”中的内容是二选一项。本书以下各节也遵循这个约定。:规定了所定义的基本表的名字,在一个数据库中不允许有两个基本表同名。:规定了该列(属性)的名称。一个表中只有一列组成,且不能有两列同名。:规定了该列的数据类型。即前面介绍的数据类型。:是指对某一列设置的约束条件。该列上的数据必须满足。最常见的有:NOT NULL 该列值不能为空NULL 该列值可以为空UNIQUE 该列值不能存在相同DEFAULT 该列某值在未定义时的默认值,3、表的修改和删除ALTER TABLE ADD DROP COLUMN ALTER ADD CONSTRAINT DROP CONSTRAINT 说明:ADD:为一个基本表增加新列,但新列的值必须允许为空(除非有默认值);DROP COLUMN:删除表中原有的一列;ALTER COLUMN:修改表中原有列的数据类型,通常,当该列上有列完整性约束时,不能修改该列。ADD CONSTRAINT和DROP CONSTRAINT分别表示添加表级完整性约束和删除表级完整性约束。,4、索引的建立与维护(1)创建索引一般格式为:CREATE UNIQUE CLUSTER INDEX ON(,);(2)删除索引删除索引的格式为:DROP INDEX,10.4.3 SQL数据操作,插入数据:INSERT INTO(,)VALUES(,)更新数据:UPDATE SET=,=WHERE 删除数据:DELETE FROM WHERE,10.4.4 SQL数据查询,SQL数据查询的一般格式为:SELECT ALL|DISTINCT 别名1,别名2FROM 表别名1,表别名2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ASC|DESC,查询基本结构包括了3个字句:SELECT、FROM、WHERE还有ORDER BY子句和GROUP BY子句,以及 DISTINCT、HAVING等短语。SELECT子句,对应关系代数中的投影运算,用于列出查询结果的各属性。FROM子句,对应关系代数中的广义笛卡尔乘积,用于列出被查询的关系:基本表或视图。WHERE子句,对应关系代数中的选择谓词,这些谓词涉及FROM子句中的关系的属性,用于指出连接、选择等运算要满足的查询条件。若有ORDER BY子句,则结果按指定的列的次序排列。若有GROUP BY子句,则将指定的列中相同值的元组都分在一组,并且若有HAVING子句,则将分组结果中去掉不满足HAVING条件的元组。,10.5 Access数据库设计,Access五步设计法:,思考题,1.简述数据处理发展。2.简述数据库发展的三个阶段。3.简述典型的新型数据库系统。4.分别说出1NF、2NF和3NF的作用。5.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6.SQL查询中创建分组查询如何创建?7.简述Access的五步设计法。8.简述Access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创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