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ppt

    • 资源ID:6605025       资源大小:206.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ppt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11年4月(试行),树鸣霞,2023/11/17,2,前言,2007年以来,在我省信阳和南阳等地发现了大量以发热并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例,后经实验室检测确认,部分病例发现有无形体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多数病例标本发现一种新的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并确定了该新型病毒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致病关系。,2023/11/17,3,前言,2007年以来,在我省信阳和南阳等地发现了大量以发热并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例,后经实验室检测确认,部分病例发现有无形体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多数病例标本发现一种新的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并确定了该新型病毒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致病关系。,2023/11/17,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标准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规范三、预后,2023/11/17,5,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为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咽痛。体格检查可见面颈部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可有浅表淋巴结(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肿大,伴触痛,偶见皮疹。伴有心、,2023/11/17,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标准,肝、肾等多脏器功能和血液系统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多有神志改变等神经系统损害,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少数病人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2023/11/17,7,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标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进行激素治疗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2023/11/17,8,(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病人发病第一周即表现有白细胞减少,多为(1.03.0)109/L,血小板降低,多为(3050)109/L。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形尿。,2023/11/17,9,(二)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可有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等。少数病人还有胆红素及血清蛋白降低。,2023/11/17,10,(三)并发症,如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多部位出血、神经系统损害、心肌炎、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2023/11/17,11,(四)病例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2)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3)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2023/11/17,12,(四)病例诊断,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出血,伴多脏器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3、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谷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转氨酶升高,和/或蛋白尿、血尿。,2023/11/17,13,(四)病例诊断,4、特异性检查(1)新型布尼亚病毒病 急性期血清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急性期血清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恢复期血清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或阳转。急性期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2023/11/17,14,(四)病例诊断,(2)无形体病早期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急性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分离到病原体。,2023/11/17,15,(四)病例诊断,5、诊断标准(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具有上述1、2、3项者(部分病例可能无法获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可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临床诊断病例:符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标准同时具备4(1)项中的。,2023/11/17,16,(四)病例诊断,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4(1)项中、中的任一项。(3)无形体病临床诊断病例:符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标准同时具备4(2)项中的或或。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4(2)项中、中的任一项。,2023/11/17,17,(五)鉴别诊断,1、与发热、出血及酶学指标升高的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主要是病毒性出血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等。2、与其他蜱传疾病、立克次体病的鉴别: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斑疹伤寒、恙虫病、斑点热以及莱姆病等。3、与发热、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的胃肠道疾病的鉴别:伤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2023/11/17,18,(五)鉴别诊断,4、与发热及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出血倾向的内科疾病的鉴别:主要是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可通过骨髓穿刺进行鉴别。5、与发热伴多项酶学指标升高的内科疾病鉴别:主要是免疫系统疾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可通过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进行鉴别。6、其他:如支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药物反应等。,2023/11/17,19,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规范,对明确诊断者,要尽早进行病原学治疗,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对尚不能明确诊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积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可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和(或)抗病毒治疗。,2023/11/17,20,(一)病原学治疗,1、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2、无形体病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性治疗。一般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1)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四环素 四环素毒副作用较多,孕妇和儿童慎用。,2023/11/17,21,(一)病原学治疗,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2)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3)利福平:儿童、对强力霉素过敏或不宜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者,选用利福平。成人450600mg,儿童10 mg/kg,每日一次口服。磺胺类药有促进病原体繁殖作用,应禁用。氯霉素对无形体病治疗效果差,建议不用。,2023/11/17,22,(二)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2023/11/17,23,(三)对症支持治疗,1、对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2、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3、对合并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可早期使用肝素。4、对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对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保肝治疗。,2023/11/17,24,(三)对症支持治疗,6、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用强心药、利尿剂控制心衰。7、对少尿患者,应碱化尿液,注意监测血压和血容量变化。对足量补液后仍少尿者,可用利尿剂。如出现急性肾衰时,可进行相应处理。8、应慎用激素。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国外有文献报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增强疾病的传染性,故应慎用。对中毒症状明显的重症患者,在使用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2023/11/17,25,(四)隔离及防护,对于一般病例,按照虫媒传染病进行常规防护。在治疗或护理危重病人时,若病人有出血现象时,应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做好病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2023/11/17,26,(五)出院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2023/11/17,27,三、预后,如能及时处理,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如出现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易导致死亡。国内规范治疗前,病死率一般在8左右,据国外报道,病死率低于5%。,2023/11/17,28,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血小板减少综合症.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