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周期律习题课A.ppt
LOGO,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LOGO,一、原子序数的考查 例1 原子序数为X的E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如下所示,其中不可能的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A4 x B 4 x+6 C 4x+10 D4 x+14,(A、B、C、D可互换)。由周期表结构可知C与E原子序数之差或E与D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18、32,即C、D原子序数之和存在三种情况;2 x、2 x+10或2 x+14。,B,例2 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19 B 18 C 16 D 9,解析:方法一(猜想)根据以往知识,符合X2Y、XY2形式的分子式有Na2O、Na2O2和H2O、H2O2两组,但第二组不符合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的条件,而第一组不仅符合,而且选项中有答案A。,方法二 由X2Y分子式看。X的化合价如为+1价,则Y为一2价。X的化合价如为+2价,则Y为一4价(不成立),故只有第一种情况可行,由化合价分析118号元素之间具有题设条件的元素,X只可能为Na,Y为O,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X2Y2型化合物。因符合X2Y2型化合物的有Na2O2、H2O2、C2H2由题意可确定。像该题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另外要熟练掌握120号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LOGO,同类变式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 B2对 C 3对 D 4对,解析: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的H和Be、He和C两对元素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答案:,B,点评:列举法是解答这一类题目最好的方法。,LOGO,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例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A、B、D选项均正确,C选项中原子半径应是依次减小。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答此类题目应严格遵循元素周期律的递变关系,把握好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LOGO,例4 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子式为H nRO 2n一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一10+3n B一6+3n C一12+3n D一4+3n,解析:最高价含氧酸分子式为H nRO 2n一2,不妨设R的最高化合价为+X,则据化合价规则有:+n+X一4 n+4 0,得:X 3 n 4。由于气态氢化物中R应显负价,其价态应为:+X一8 一4+3 n 8=12+3 n。答案:,C,同类变式 下列各组物质中性质的变化排列正确的是()。A微粒半径:A13+Mg2+Na+F B稳定性:HIHBrHClHF C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D碱性:KOHCa(OH)2Mg(OH)2Al(OH)3,解析:A项中A13+、Mg2+、Na+、F的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其核电荷数越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的正确关系应为A13+HClHBrHI。C、D选项实际上是比较C1、S、P、Si的非金属性强弱和K、Ca、Mg、A1的金属性强弱。答案:,点评:物质的稳定性自然与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但从它们的生成条件上也可进行推断,如卤化氢生成得越容易,则分解越难,即稳定性越强。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规律,就会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C D,LOGO,三、半径的考查 例5 X元素的阴离子、Y元素的阴离子和Z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则X、Y、Z三种离子的半径大小的顺序是(分别用r1、r2、r3表示)()。Ar1 r2 r3 Br2 r1 r3 Cr3 r1 r2 Dr3 r2 r1,解析:比较离子半径的大小,先要求出X、Y、Z三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然后按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半径减小”的规律来判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依题意,Z的原子序数最大,则r3最小;Y的原子序数最小,r2 最大。答案:,点评:对于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半径的比较,规律是“径大序小”。,B,LOGO,解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结合题意可知X元素的原子序数应大于Y元素的原子序数,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X应该位于Y的下一周期,原子半径的关系是XY,B错误。X、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的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较大,离子半径较小,C错误。X属于金属元素,Y属于非金属元素,D正确。答案:,同类变式 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D,LOGO,四、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考查,例6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1118号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D,E;(2)B单质在F单质中反应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LOGO,答案显示,例6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1118号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D,E;(2)B单质在F单质中反应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Si,P,点燃后的镁条在C12中能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光,生成大量白烟;,Mg+C12 点燃 MgC12,A1(OH)3+OHAlO2-+2H2O,LOGO,同类变式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个理论,下列微粒中不属于两性的是()。AH2O BHCO 3-CA12O3 DH2PO4-,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因为:,A12O3不能给出质子(H+),只能结合质子:6H+A12O3=2A13+3H2O,所以不属于两性的是A12O3。答案:,C,LOGO,五、“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考查确,例7 下列粒子中与OH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粒子可能为()。AF BAl3+CNH 2-DH3O+,解析:核外电子总数为l0的粒子:阳离子:Na+、Mg2+、A1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分子:Ne、HF、H2O、NH3、CH4。答案:,B D,LOGO,同类变式 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K+和Na+BCO2和NO2 CCO和CO2 DN2和CO,解析:首先明确分子中的电子总数等于各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之和,然后进行计算,仅N2和CO的电子总数相等。(均为14)。答案:,D,六、创新应用,例8 现有A、B、C三种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A,A与B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9g单质C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112L氢气(标况下),且生成C的三氯化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A是,B是,C是。(2)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顺序:。,2C+6H+3H2+2C3+2M(C)3224 Lmo1一1 09 g 112 L 得 M(C)=27 gmo1一1 即C为A1,,Na,s,Al,NaOH、A1(OH)3、H2SO4,LOGO,第二节 备 选 例 题,解析: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是阳离子,得电子后形成的是阴离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知,a、b分别代表X、Y的核电荷数,又因X 和Y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有a一nb+n,即a一bm+n0。所以原子序数XY,离子半径X Y。答案:,例1 有aXn+和bY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一a=n+m Ba一b=n+m C离子半径YX,B,点评:应准确理解按电荷数的多少及电子层的排布对微粒半径的影响,了解众多半径比较规律中的实质性内容;防止一一对号入座,影响答题效率。,LOGO,例2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4)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解析:1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1)对应的是Na,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酸性最强的是HClO4。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HCl最稳定。,Na,Na,C1,C1,LOGO,例题3:F和N的原子半径,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肯定,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从Li 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到Ne原子半径又突然增大。故答案为,B,评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跟相邻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要大些,要掌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这一特性。,LOGO,例题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此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此升高CB、C、N、O、F原子半径依此增大DLi、Na、K、Rb的金属性依此增强,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知,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出现规律性变化,不难确定答案,A C,评注:元素的性质包括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等方面。,LOGO,例题5: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解析:根据原子序数可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A、B两组均可形成AB2型化合物(CO2和MgCl2),但属离子化合物的只有D,D,评注:解此题可用列举法,也可用规律法。用规律法的思路是: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化合价 化学式。,LOGO,例题6: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C 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大,解析:依题意,X、Y、Z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答案为C、D。,C D,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应用。元素周期律虽然是学习的主线,但绝不是空的,要联系、渗透到具体的性质中去。,LOGO,例题7:X元素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13B14 C15D16,解析:X元素在H2X中呈2价,在XO2中呈+4价,按2价分析,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应有6个电子,只有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原子才满足此条件,所以应选 D。,D,评注:该题是根据元素呈现出来的化合价来判断是哪种元素,再确定其原子序数。当同一种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时,则一般是按负价为依据展开分析为好,原因是非金属元素的正化合价往往有变价情况,而负价基本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