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ppt
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Management Course for MS Graduate Students,第一章 管理学理的研究对象,推荐参考书,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格里芬:管理学(第8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科特: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华夏出版社1997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问题并不简单!,尽管管理如此重要,如此受人瞩目,并如此快速地兴起,而企业管理层仍然是最鲜为人知、最未被人们充分理解的部分。即使在企业工作的人,也常常不知道管理者在做什么,应做什么,如何做,为何做,做的好与不好。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机工版中译本2006,P.5,对德鲁克管理实践核心观点的理解:管理企业,即谋划事业、创造未来(顾客)管理管理者,即领导管理层、创造组织管理员工和工作,即领导员工成就事业、创造生活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谋划与决策),引子: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引子: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管理对象:管理谁?管理什么?为什么管理who(人),what(事),why(目的)管理对象潜在什么难题?员工文化背景复杂,业务活动复杂,组织目标模糊.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组织、组织活动、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管理效率与管理有效性,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组织有不同类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社区,一般企业(面向特定客户)、公共企业(面向社会公众)管理学有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学科):一般管理(general)、工商管理(business)、公共管理(public),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续),组织活动有不同类型:企业(营销、研发、生产、融资、竞争、发展),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竞争、发展),中央政府(内政、外交、国防),地方政府(税收、财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学有不同的研究分支(专业):以工商管理为例,有战略管理(strategic)、运营管理(operations)、营销管理(marketing)、财务管理(finance),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科学研究建立在对现象观察基础之上对组织活动的观察可有不同的角度:活动过程(活动及其联系),活动特性和要素(活动得以进行的资源),活动进行方法(如何作出决定?如何执行决定?如何确保决定得以执行?),活动目标和效果(成功基于哪些要素)主流研究(视角)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演进),管理学科与管理学,广义的管理学,或称管理学科,包括所有管理学的分支(基础和应用)和管理学研究及应用的所有领域狭义的管理学,或基础管理学,仅限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各应用分支,都基于该原理,在该原理的基础上建构其理论或知识体系基础管理学以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研究对象,管理学的定义 狭义管理学(美国):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理学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广义管理学(日本和德国):包括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经营管理学。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两块内容构成;广义一点的管理学则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济学相关。,管理学科与管理学,罗纳德科斯教授对经营与管理的界定尽管是从契约、价格应变角度出发,但把握了管理的本质,即经营是与市场打交道,它利用价格机制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而管理则是一个组织内部如何用行政命令机制调配组织有限资源而获得最佳配置效率的过程;管理不与市场打交道,尽管它要对市场上价格作一定的反应。罗纳德科斯教授在其经典之作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曾对经营与管理作了一个比较精彩的界定,他认为:“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管理学科与管理学,LowWaste,HighAttainment,MeansEfficiency手段:效率,EndsEffectiveness结果:效果,How Do We Define Management?,Resource Usage,Goal Attainment,the process of getting things done,through other people,in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manner,Goals目标,行为效果,过程效率,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目 标 实 现,资 源 利 用,手段:效率,结果:效果,低浪费,高成就,效用(目标的一致性)+效率(资源成本最小化)=效果(目标实现最大化),管理的本质:效率与效果,Efficiency doing the task right an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s and outputs.正确地做事:较小的投入可换得较大的产出(流程科学合理)Effectiveness doing the right task,that translates into goal attainment.做正确的事:方向、路线、行动符合目标要求(行为目标正确),效率的相关概念,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率:人和生产过程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率:活动和资源效率与公平:能力差异性与机会不均效率与效果:活动过程与行为目标,效率与作业计划,“效率”针对活动执行过程。作业计划即构思作业活动的步骤和路径,科学的作业计划是执行效率提高的基础。生产作业计划(企业),作战与后勤补给计划(军队),教学计划(学校),工作方针(政府)作业计划面向基层管理,作业计划方法研究属运营管理学和工业工程学范畴。,效率与作业规程,效率源自操作规范,活动有序(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科学化是效率提高的基础,按规程操作是效率提高的保证。“行政”的实质是控制,手段是制定和执行操作规程,无论政府(公共行政)或企业(工商行政)或学校(教育行政)或医院(医政)。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行政管理针对公共事务旨在规范公共行为。,效率与工作专门化,“效率”源自活动的细分。活动细分旨在简化操作。对于简单的操作,容易制定科学化的标准工作程序。按标准程序操作,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专门化属组织管理范畴(岗位规划)。,效率与工作系统化,系统化:科学分析和组织工作,奠定提高效率的基础子系统改善:只有改善局部绩效,才能系统化地提升整体绩效流程设计:使工作活动的顺序符合逻辑,以提高效率,效率与统一指挥,“效率”受制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将同类活动组织在一个部门(分工),部门越多,活动类别越多,规程越复杂活动之间具有主从关系,可分为不同层级。活动层级越多,人工传递信息的误差越大,计划执行越困难统一指挥旨在减少行政歧异和计划落实难度。科层制是传统的组织手段,属组织设计范畴,效率与组织风气,“效率”是人为的,人气高,干劲足,效率高。效率受制于工作环境和风气,组织涣散、风气不正,难免效率低下。组织风气属组织文化建设范畴,是组织领导的重要内容。,效率的评价与改进,效率是产出(成果)与投入(资源)之比。产出一定时,投入越少,效率越高提高管理效率,即通过计划、行政、组织、领导手段,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数量,提高资源投入质量,优化组织的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在组织中是系统工程,涉及基层作业(管理基础)、中层行政(管理职能)和高层领导(管理作风),效率的重要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和谐:分工科学,流程简单,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减少矛盾和混乱现实存在的管理问题,大多是不讲效率(不顾成本,无视混乱),小结:管理学与管理,管理学研究的效率问题体现在组织活动及其资源运用过程之中。作业计划、操作规程和工作专门化的研究和应用从减少活动(运营)成本出发,统一指挥和组织风气的研究和应用从减少管理成本出发。上述与管理效率相关的概念,在实践中体现于计划管理、行政和控制管理、组织和领导管理。,Planning计划,The Processof Management管理职能(过程论),Controlling控制,Organizing组织,Leading领导,效果与效率的区别,Efficiency doing the task right an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s and outputs.效率取决于运作或运营方法的科学性(正确地做事)。方法科学,较小的投入可换得较大的产出(效益)Effectiveness doing the right task,that translates into goal attainment.效果取决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做正确的事)。科学决策是行动正确的前提,效果的相关概念,效果与结果:符合预期目标的结果 result效果与成果:符合预期目标,达到(完成)或超越(超额完成)计划指标(任务)的结果(绩效、业绩)performance效果与效益:符合预期目标,并产出经济或社会利益的结果 benefit,效果与战略,效果相对预期目标而言,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有正确的行动路线、正确的指挥和正确的行动与组织目标相关联的路线、指挥和行动属战略管理范畴,路线对应于战略规划,指挥对应于战略组织,行动对应于战略实施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效果与决策,决策科学性是管理有效性的前提组织环境和业务活动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决策于时时处处,“管理就是决策”由于信息不准、沟通不畅、主观武断、决策者洞察能力不足,决策失误很难避免。管理有效性是重大实践课题在管理学中,决策属计划范畴,效果与领导,领导在组织、指挥、协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组织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首要因素领导者素质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管理学中,领导职能与管理职能有重要区别,前者应对变革,后者应对复杂性领导学是管理学的又一重要分支,效果与组织体制,组织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组织体制对管理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组织体制包括组织体系及其权责制度,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管理有效性对组织体制的正规化程度和应变能力要求不同组织体制属组织设计范畴,以组织设计为核心的组织理论是滋生于管理学和组织社会学之间的一门学问,效果与组织文化,任何战略的有效实施,都以强大的组织凝聚力作为保证集体精神风貌反映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是组织文化内涵的核心组织成员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对组织活动获得预期效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效果与人员配备,人是最重要的组织资源,缺乏优秀人才,或不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任何组织目标都将化为泡影管理重在做事、用人,管理有效性体现在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目标正确、方向正确、用人正确、行动正确,组织活动必然达到预期效果,效果评价与改进,任何组织活动都有预期目标。效果体现于目标达到或超越程度改进组织活动的效果,或提高管理有效性,主要是增强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准确地预测环境变化、创造性地配置和运筹组织资源、正确地选择战略途径战略实施能力:英明的领导领导力、强大的组织执行力,小结:管理学的发展,在管理学发展历史上,对管理有效性的系统探索较对管理效率的系统探索大约晚半个世纪围绕管理有效性的探讨,产生了若干管理学的应用分支(如战略管理学、管理决策学、领导学、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学等),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基础管理学的理论架构趋于多样化,基础管理学架构,管理职能:管理者、管理层、管理部门应该做什么(职责、职务工作):管理职能论(法约尔孔茨罗宾斯),管理职责论(岛山芳雄)管理者角色:管理者实际做什么(管理者如何从事管理工作管理者的行为模式,管理者运用的管理技能):管理角色论(明茨伯格),基础管理学架构,计划:不同层面,突出战略计划组织:兼顾专业化和柔性,探索虚拟性领导:注重激励和沟通,构建和谐进取的文化环境控制:“软硬结合”,讲求控制体系(循规律、定规矩、明是非),Planning目标、战略、任务,The Processof Management管理过程(活动序列),Controlling监测、纠正(监管),Organizing岗位、部门、权责,Leading指挥、激励、沟通,Command,Coordinate(Fayol 1916)Staffing,Directing(Kootz,1955)Leading(Motivating,Communication,Leadership)(Robbins,1997),管理职能的认识变迁,Command,Coordinate(Fayol,1916)Staffing,Directing(Kootz,1955)Leading(Motivating,Communication,Leadership),简化的管理学架构,岛山芳雄.管理者革命.东方出版社.2004业务管理:计划、实施并获取工作成果的活动人员管理:与下属、同事、上级保持信任关系,激励、培养下属的活动日常维护活动非常变革活动,The Roles ofManagement(Specific categories of managerial behavior)The Mintzberg(明茨伯格)Studies1960s,Structure,People,A,Goals,B,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s,MiddleManagers,First-LineManagers,Operative Employees,TopManagers,The Levels of an Organization,SuperviseOthers,Workon Jobs,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Anthropology人类学Economics 经济学Philosophy 哲学Psychology 心理学Sociology 社会学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The End,Thanks for your pres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