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六讲: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ppt
第六讲,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学习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更重要的是后者。,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实际系统,软件结构,程序软件,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软件工具,转换与维护,业务流程重组,先进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软件工程,识别&转换,转换是一种超越,从实际系统到程序软件的两次转换决不是对实际系统的简单模拟和复制,而是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优化的业务流程和接纳新的企业文化的新型管理平台。这种转换应该是一种超越:在管理思想、方法和业务流程上的超越。,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四个不能,一不能:不能以先进的管理思想来迁求落 后的管理思想;二不能:不能以重组的合理流程来服从不合理的现实的流程;三不能:不能用对新系统的肆意裁剪来迎合老系统;四不能:不能忽视与新系统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独立开发,企业有开发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优点:满足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系统维护比较容易;缺点:系统优化不够,开发水平较低,流程不易改变,委托开发,企业无开发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优点:也满足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系统省时、省心、省力且开发的技术水平较高;缺点:系统的开发费用高,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合作开发,企业的人员和专业人员合作优点:也满足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锻炼和培育本企业的系统开发人员,有利于系统的维护;缺点:系统的开发费用相对高,需要双方的长期沟通和协调。,咨询开发,优点:满足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系统维护比较容易,改进了独立开发的弊病。,引进应用,软件应用的专业化方向优点:系统的技术水平高,升级容易,成本较低维护相对比较容易;缺点:较难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需要 进行较大规模的二次开发。,信息系统开发失败的原因,1、没有建立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体系:仅仅想以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系统。2、缺少“用户至上”观点:仅仅作为一个技术系统开发,而不是一个管 理应用系统。3、开发人员与用户无法有效沟通:专业背景不同及无有效的沟通工具。4、开发过程没有明确的阶段与分工: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一着手马上开始编程。5、不留开发文档:导致系统修改维护工作无法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SSA&D(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Design)2、原型法 Prototyping3、面向对象技术 OOD(Object-Oriented Design),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面向用户的观点,用户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起点和最终归宿:1、系统功能面向用户;2、开发过程面向用户;3、二次开发面向用户;4、系统评价面向用户。,结构化、模块化开发,系统将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的实施相结合。,严格划分系统开发阶段,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开发过程工程化,制定系统开发的标准规范系统开发的步骤,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发者与用户沟通障碍:,专业背景不一样。用户难于描述系统的现状与未 来的目标。开发者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用户:实践-认识-再实践-系统:已经基本定型。开发者:将立足点放在技术上。,周期长、文档多:,不能适应变化,定性时与开发 初衷存在差异;用户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文档。,生命周期法基本前提的动摇,由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原型法PROTOTYPING,原型的含义 指开发对象可运行的早期的一个软件 系统版本。,软件包含的内容,程序模块 数据文件 用户界面(输入/输出界面)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的特点,周期短,见效快。,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强。,对开发平台要求较高:高性能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代语言4GLs实现自动编程;交互式、可视式工作环境;数据字典管理系统(DDMS)。,构造原型的方法,组件式构造法。构造规模较小的原型。利用高效软件工具。,原型法开发流程,系统需求,系统识别,系统原型,系统使用,系统建立,系统否定,系统建议,系统修改,循环1,循环2,原型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了解和重视原型法的使用环境及开发工具,一般认为,第四代语言(4GL)和软件开发工具是支持原型开发的有力工具。,原型法和结构化方法的有机结合,系统整体的分析和设计用结构化系统 开发方法,将系统分析设计和建造系统 原型结合起来,用原型法的开发工具实 施系统。,原型法的适用范围,不适用大型系统;不适用运算量大、逻辑性强的程序模块;不适用基础管理不善的企业;,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年份,1960,1970,1980,1990,2000,系统开发 早期,系统开发方法雏型,系统开发的工程化方法,系统开发的面向对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