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撰写-标准.ppt
科技论文的撰写,科技信息部编辑出版室,1科技论文的主要特点,1.1信息特性1.2语言特征1.3书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1 信息特性表述对研究客体内在规律及本质的探索和认知信息资源及其价值的展现新颖性、科学性、学术性、真实性,应用研究着重实验设备、测试分析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更新或改进;基础研究着重理论上的新见解,计算方法的另辟新径,新颖性 有别于他人(它文)的本质特征 刻意阐明创新点,科学性 科学性主要表现为 选题科学,研究方案合理 数据准确无误 结果与讨论的数据依据充分,具说服力,不出现无数据和现象支持的主观臆断的结果和结论 学术性 透过对所研究的客体外象的观测,分析探讨其内在本质,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上的深化 切忌将一连串现象无分析归纳的无序堆砌,而将论文写成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1.1.4 真实性 其它信息特性的前提,错误、虚假、失实将导致论文科学性和学术性的丧失,甚至可能涉嫌有剽窃行为 不凭主观臆断和好恶随意舍取数据和素材 非属本文之内容,但为作者的先前工作,只 提取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以引证并给出出 处,引证他人成果必须给出出处,1.2 语言特征 简洁实用,逻辑严密 5种基本语言类型1.2.1 符号语言 用符号和字母代替文字叙述,化简了学科的概念系统和事件过程,为描述、推理、演算及演绎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按某种习惯和一定规则约定而成 依约定方式不同分为专用符和非专用符,专用符为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公认,并以固定方式出现 法定计量单位的量符号和单位符号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专用符,1.2.2 专业语言各学科中使用的特定专业术语 严格的界定内容 表达的概念准确 限定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不具普适性1.2.3 数学语言将物质运动过程和规律公式化,把量化及量变规律融为一体 符号涉及多种语种字母和字体 常需设置角标 排法、转行、变换等遵守一定规则,1.2.4 图表语言用图(形)表(数)形式将实验数据、观测现象及其规 律按某种特定规则进行序化 特定的格式和表达方式 特定的标识符 一定的组合规则 具自明性1.2.5 逻辑语言结果、推论及结论皆在逻辑分析及论证中获得,阐述实验现象、分析结果、探究规律之必须,1.3 书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适应科技进步与发展,满足信息传递与交流、科技文献管理等方面电子化信息产业的需求 与国际接轨,为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收录提供国际兼容性保障,主要国家标准(节选)GB/T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 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 8170-87数字用法和修约规则 GB 3352-82统计学名词和符号,2 科技论文的书写格式2.1 章、条、款、项的编号 阿拉伯数字4级编号 1级标题(章)1,2,2级标题(条)1.1,1.2,3级标题(款,4级标题(项,,2.2 论文的构成 主体部分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2.2.1 题名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给读者以主题指示2.2.1.1 注意事项 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10个英文实词 所用词语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为文献检索提供重要信息 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组合词、字符、代号、公式和商标名称 下列情况可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未尽,需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系列工作分篇,2.2.2 作者及作者单位2.2.2.1 署名3原则(GB 7713-87),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者(决定论文的创造性特点)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工作,并作出贡献者(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论文负责者(对数据分析、规律探讨、理论深化等付出创造性劳动)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某项测试的承担者、接受委 托分析的检测者,他们的工作成绩以致谢方式予以肯定,2.2.2.2 英文摘要中的中外作者 中国作者 汉语拼音 姓前名后,姓、名之间为空格 姓大写,复姓连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中 间加连字符,外国作者 遵从国际惯例 J.C.Smith E.C.Bate-Smith(联姓)J.Le Beau(法,姓前冠词Le、La、Les,姓前前置词de、du、des)K.von Holf(德、荷,姓前词头von)S.do Amaral(巴西、葡萄牙,姓前词头do),2.2.2.2 英文摘要中的中外作者,2.2.2.3 作者工作单位 正式名称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高等院校可标注至系,研究院标至研究所(部)英文摘要加列国别 跨单位合作时,作者右上角以阿拉伯数字 加注,并在工作单位名称前同时加注,示例韩英铎1,林孔兴2,黄英励3,蒋建民2(1.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 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 武汉 430037;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2.2.2.3 作者工作单位,2.2.3 摘要 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 说明,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章主要内容的短文 2.2.3.1 报道性摘要的4个要素 目的、意义(视情况可省略)方法 结果 结论,2.2.3.2 注意事项 第三人称 不分段 不引用文献 不使用图、表 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略称、符号、代号 不自我评价 字数为原文字数的5%10%中英文摘要相对应 以“摘要:”和“Abstract:”分别作中、英文摘要的标识,示例 1(中文摘要),有源符合中子法测量含铀材料中的235U摘要:采用符合中子计数器符合测量由Am-Li中子源发射的中子诱发235U裂变产生的2个裂变中子,研究测定含铀材料中的235U含量(目的、方法)。以 U3O8粉末标样刻度符合中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n,在m(U3O8)500 g范围内的nm(U3O8)关系曲线近似呈线性。实测了含铀石墨粉、铀钛炉渣、含铀抹布灰等形态、金属氧化程度及组分各异的几种试样,对试样形态、密度、碳含量以及235U在测试罐中分布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实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得的235U含量较重量法偏低8%12%,偏低程度与试样类型有关;碳含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显著;对金属试样的测量校正尚须进一步的辅助测量(结果和结论)。,示例 2(英文摘要),Measurement of 235U in the Uranium-bearing Materials by Active Coincidence Neutron MethodAbstract:The measuring method of 235U in the uranium-bearing materials is studied by active coincidence neutron counts technique.The two fission neutrons from the 235U fission induced by the neutron of Am-Li source is detected using a high-level neutron coincidence counter to determine the 235U content in material.The detection coefficiency of counter n was calibrated with a standard model of U3O8 power,and approximate to the linear coefficiency function of n vs m(U3O8)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m(U3O8)500 g.The 235U content in several kinds of uranium-bearing material was determined,and the corrections on the effects of density,matrix(mainly candon),distribution of 235U in the sample on the detection coefficiency were experimentally carried out.It is shown that the 235U content obtained from this method is lower 8%12%than that from the weight method,the effect of candon is notable,and the assistant measuremen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rrection of metal sample.,表述目的、介绍方法、描述结果和结论等采用一般现在时对实验及推演过程中所观测到的现象,只强调动作本身,不考虑动作的效果和影响,用一般过去时采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减少主观色彩,突出客观,2.2.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和术语 38个参照汉语主题词表、中图分类主题词表、Mesh词表等工具书选取尚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中普遍采用和认知的术语也可选作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分别以“关键词:”和“Key words:”作为标识,示例关键词:有源符合中子法;Am-Li中子源;235U;含铀材料Key words:active coincidence neutron counting;Am-Li neutron source;235U;uranium-bearing material,2.2.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 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便于族性检索和文献 分类统计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 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 多主题可标识2个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便于文献的统计、检索和评价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以“文献标识码:”作标识,2.2.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2.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2.6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篇首页页下注)收稿日期 文章发表的时效性-(3段8位数字)以“收稿日期:”作标识 附加“修回日期:”,基金项目 文章产生的资助背景,属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 以“基金项目:”作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略),籍贯,职称,学位,专业 以“作者简介:”作标识 仅列第1作者,2.2.7 引言 科技论文撰写的难点之一 引言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但并非必不可少 阐明研究工作的缘起、背景、相关领域的研 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论文追 求目标和预期效果);研究方案和方法等,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紧扣主题 不写入结果和结论,用“旨在”、“试用”、“预 期”等具有期望特征的词语表达论文的追求目 标和预期效果,示例 316L不锈钢以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氢脆特性而常用来制作贮氘、氚容器及输运管道1。材料的抗氢脆性能可随材料在氚气氛中时效2,抗氢脆性能变化往往表现为材料显微组织的改变。因此,氚对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一直是一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氘、氚在不锈钢中的分布及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对其变形模式和断裂机制的影响3,4;另一方面是研究高温下氦泡在不锈钢中的分布及生长机制5,6。国内对充氚不锈钢的相关研究也已获取了一些试验数据7,8。本工作将通过对充氘、氚316L不锈钢试样时效的显微组织SEM和TEM观察研究氚、氦行为及其对316L抗氢脆性能的影响。,2.2.8 正文 论文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无统一规定的写作格式 对应用和应用基础学科的实验研究工作而言,通常包括 实验设备和材料 实验、测试方法 结果及讨论 结论 体现科技论文的基本特点,避免口语化,不要将论文写 成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2.2.8.1 曲线图 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的重要表述形式之一 直观、清晰地显示变化规律,便于不同条件下的 相互对比 构成要素 图序和图题,坐标轴、标值线和标值,标目,曲线(簇),图注 原子能科学技术设置对应的英文图序和图题 遵守量算法规则,以“量符号/单位”形式标注标目 例如:A/Bq;a/(Bqmg1),可采用双纵坐标 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测量结果的精度相一致 量算法 A=AA A为量符号,代表该量值,即数值与单位的 乘积;A为单位;A则是以A为单位 时量A的数值,图例,图1 p和粒子在Si中的能量损失Fig.1 Energy loss in Si for p and particles 实线质子;虚线粒子E探测器耗尽层厚度:A17 m;B31 m;C54 m,2.2.8.2 数值表 推荐使用三线表 构造要素 表序和表题、栏目、表身、表注 表序和表题 按表在文中出现先后,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序 表题简明、贴切,原子能科学技术有英文 表序和表题 栏目 横排于表头;量符号与单位间以斜除号“/”相隔,表身 数字书写规范,纯小数前的“0”不能省略 相同内容逐项重复写出,不得使用“同上”、“同左”不得使用E+01、E03计算机符号 未经实测,留下空白;未测出,记以全身号“”表注 在所注对象右上角以1)、2)、3)顺序编号,所注内容写 于表下:左起空2个字位后写“注”,注后加冒号“:”,按 原序号依次写序号,接写注释内容;每条角注均另行书写,表例 表2 LaNi4Al合金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VTable 2 Parameters and volume of the cell for the LaNi4Al alloy 注:1)引自文献7 2)引自文献8,2.2.8.3 量和单位 GB 31003102-93 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础性、强制性国家标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构成,SI基本单位(7个)用SI基本单位表示的 SI单位 SI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SI)单位 SI导出单位(21个)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的 SI导出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 用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 表示的SI导出单位 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10241024,20个)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6个),自然科学方面的量和单位的12个国家标准 GB 3102.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21个)GB 3102.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17个)GB 3102.3 力学的量和单位(44个)GB 3102.4 热学的量和单位(39个)GB 3102.5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70个)GB 3102.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59个)GB 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77个)GB 3102.8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70个)GB 3102.9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51个)GB 3102.10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78个)GB 3102.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量和单位(219个)GB 3102.13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此外,还有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12特征数 注意事项 量符号采用斜体;用作下角的符号为物理量符 号时,下角也采用斜体 例:Cp,单位符号采用正体;单位符号无复数形式,符号 上不得附加任何其它标记或符号 例:“燃耗为 MWd/tU”(误)“燃耗(以金属铀计)为 MWd/t”(正)不得使用重叠词头 例1:=1 ms(误);=1 ns(正)例2:a=3 MBq/mg(误);a=3 GBq/g(正),注意事项,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化学中部分常用量及其法定计量单位,2.2.8.4 结论 全文最终的总结,并非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以试验现象、数据及其分析为依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简洁概括 所获结果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与先前已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点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难以解释的问题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结论必须实事求是,若不能得出结论,也可无结论,代之进行必要讨论,2.2.8.5 致谢 置于全文最后,非必要组成部分 对不能列入署名的有关人员的工作以致谢方式 予以肯定2.2.8.6 参考文献表 执行标准CAJ-CD B/T 1-1998中国学术期 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按GB 7714推 荐的顺序编码格式著录,3 科技论文中测量结果的表达3.1 有效数字位数及其数值修约3.2 不确定度的分类与评定3.3 测量结果的最终表达形式3.4 实例,3.1 有效数字位数及其数值修约3.1.1 有效数字 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包括 全部可靠数字和最末一位不确定数字 示例 0.01020 L 4位有效数字,并非6位或3位 1.0000 g 5位有效数字,不能简写为1 g,3.1.2 确定有效数字位数的规则3.1.2.1 直接测量量 由所用测量仪器(表)的精度确定;测量量为随机量时,由随机量 遵从的统计规律确定 示例 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得某试样质量m=1.2563 g“1.256”由砝码标称值直接读取,最末位“3”从天平刻度上估计 得到 用谱仪测得的90Sr放射源的计数率n(90Sr)=112 678 3 s1 这是一不科学的记录,n(90Sr)是随机量,它的统计涨落程度为,以上记录中的第4位及其以后各位是随机变化的。正确的科学记录应是n(90Sr)=1.127106 s1,3.1.2.2 间接测量量 由测量相对精度最差的因素决定 示例 实验测得238U电沉积源的源斑直径d=5.1 mm,沉积的 238U质量m=12.50 mg,该源的质量厚度为:m=m/(/4d2)=0.612 mgcm2 d值的相对精度最低,为2%,而m计算值的相对精度 约为0.2%,明显高于d值的相对精度 m不应取3位而应取2位有效数字,记写为 0.61 mgcm2,3.1.2.3 统计计算量 算术平均值、实验标准偏差s、算术平均值的 标准偏差(又称标准误差)s()、算术平均值的置信 限 和置信区间等,按以下经验规则确定 s和s()的有效数字位数均不超过2位,多于2位的有 效数字在统计上无实际意义 的有效数字位数把s()影响到的那一位定为最 末一位 用未经舍入的s()计算,并用 的位数定位 多余数字和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示例 在60Co 辐射场中用硫酸亚铁剂量计测定水中吸收剂量 4 个 平行测定值分别为197、200、202、202 Gymin1,计算、s、s()及其概率为0.99的置信区间=(197+200+202+202)/4=200.25 Gymin1=2.36 Gymin1=1.18 GBqmin1 查表,=9.211.18=10.9 Gymin1 按以上经验规则修约,得:=200 Gymin1,s=3 Gymin1,s()=2 Gymin1=11 Gymin1,+=189,211 Gymin1,3.1.2.4 量值的非法定单位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转换,量值的转换系数为准确值,其有效数字位数任选转换前后量值的相对精度相当,示例,将照射量率=8.510107 Rs1以法定计量单位“Ckg1s1”表示 1 Rs1=2.58104 Ckg1s1为准确值=8.5011072.58104 Ckg1s1=2.193258 104 Ckg1s1修约后,=2.193104 Ckg1s1,3.1.3 非误差数值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尾留双”规则拟舍去位为4和4以下数字,舍去拟舍去位为6和6以上数字,进位拟舍去位为5,其后无其它数字,5的前一位是奇数,进位,5的前一位为偶数(包括“0”)舍去;其后有其它数字,进位 示例对1.2534,取4位为1.253对1.2536,取4位为1.254对1.2535,取4位为1.254对1.2545,取4位为1.254对1.25451,取4位为1.255,3.2 不确定度的分类与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可包括若干分量,按其数值的评定方法,可将它们归并为两类:A类分量和B类分量 分类A类不确定度(type A uncertainty)由观测列的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记作si 观测列系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有限次测量获取的样本3.2.1.2 B类不确定度(type B uncertainty)由不同于观测列的统计分析的其它评定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为B类不确定度,记作uj,3.2.1.5 包含因子与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coverage factor)为增大置信水平P,将uc放大而乘以的因子“kP”正态分布条件下,PkP关系如下:,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uc与kP之积,记作U,UkP uc,评定3.2.2.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统计学评定法根据有限n次独立重复的观测值(测量列)进行评定,评定步骤,评定示例液闪测定10个放射性标准溶液平行样品的活度,10次重复测量测得值(GBq)如下:75.01,75.04,75.07,75.00,75.03,75.09,75.06,75.02,75.05,75.08给出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定(取P0.997 3),评定示例,3.2.2.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非统计学评定法根据以往的测量数据、经验或有关资料以及仪器特性的知识,技术说明书、检验证书或其它证书提供的数据,由手册查得的参考数据等提供的信息,构造一个先验分布,并用假设存在的近似的“标准偏差”进行评定,示例校准证书指出,名义值1 g的标准砝码质量ms1.000 325 g,该值的不确定度按3倍标准差为240 g。校准值的不确定度为扩展不确定度U,其包含因子kP3,则有:B类标准不确定度uj(ms)240 g/380 g,特别提示,特别提示,3.3测量结果的最终表达形式当待测量Y已不含有应修正的系统误差之测量结果为 y,在进行完误差评定之后,根据所选用的置信水 平,测量结果的最终表达形式如下:Y=yU(P=0.68)Y=yUY=yU(P=0.99)未标注P值,则隐含P=0.95当用相对标准不确定ur或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表示 时,其表达形式为:Y=y(1ur)或 y=(1Ur)(P=0.68)Y=y(1ur)或 y=(1Ur)Y=y(1ur)或 y=(1Ur)(P=0.99),3.4实例 液闪法测定水样中222Rn的比活度测定方法样品制备本底样品5 g H2O+12 g 有机乳胶液闪液待测样品5 g待测水样+12 g有机乳胶液闪液标准样品5 g(H2O+已知量222Rn)+12 g有机乳胶液闪液液闪测量 按标样、本底样、待测样顺序进行6次循环液闪 测量,每种样品每次循环测量的计数时间T0=60 min,比活度计算,3.4.3 测量结果 液闪测量的计数数据,经本底校正及衰变校正至t=0时刻的计数率,谢谢大家,